第三方背景调查报告(精编5篇)【导读引言】网友为您整理收集的“第三方背景调查报告(精编5篇)”精编多篇优质文档,以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调查报告1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调查报告美智(Mercer)管理顾问公司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合作,用了3个月的时间,对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进行调研,美智专业人员用面对面访谈及电话访谈的形式,调查了70家企业,其中客户(需方企业)调查了IT和电信、汽车、食品和饮料、快速消费品、消费类电子、化工、服装和纺织、医药8个行业的48家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供方企业)调查了19家企业,其中包括外国物流提供商、生产与流通企业物流部门、新兴的中国物流公司、传统的中国运输与仓储企业。通过调查,得出以下初步结论。一、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潜力大、发展迅速,处于发展初期,而且呈地域性集中分布。1.中国目前与物流相关的年总支出有19000亿人民币,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为20%左右,第三方物流市场的潜力很大。但真正意义上的第三方物流处于发展初期,2001年的市场规模在400亿人民币以上(参见图一)。70%的物流服务提供商在过去的三年中,年均业务增幅都高于30%。整个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2000年至2005年的年增长率将达到25%。2.中国第三方物流供应商功能单一,增值服务薄弱。物流服务商的收益85%来自基础性服务,如运输管理(占53%)和仓储管理(占32%),增值服务及物流信息服务与支持物流的财务的收益只占15%。增值服务主要是货物拆拼箱,重新贴签/重新包装,包装/分类/并货/零部件配套,产品退货管理,组装/配件组装,测试和修理。增值服务低的原因,一方面,多于一半的物流服务商认为客户还没有做好外包装备;另一方面,客户认为中国缺少高水平的物流服务商,再加上客户认为他们有条件自己把物流干好。3.整个第三方物流市场还相当分散,第三方物流企业规模小,没有一家被访谈的物流服务商拥有超过2%的市场份额。实践证明,在中国一个纯粹的、尽量少拥有资产的第三方物流服务的运营模式很难实行,也无法做大。4.中方客户更重视直接运输和仓储成本,管理和库存成本被排除在物流成本之外。只有33%的客户知道物流整体成本的数字。库存量过大与流动资金周转慢成了加大物流成本的主要因素。二、客户对第三方物流需求千差万别,物流外包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1.此次调查显示,客户认同国际物流供应商在IT系统、行业以及专业方面的经验。同时,他们认同中国物流供应商在成本、本地经验与国内网络方面的优势(参见图二)。这一结果同时证实了国内物流供应商同国际物流供应商建立战略联盟的协调效应。2.这次调查显示,目前中国企业,尤其是传统的中国国有企业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的比例较小,与此相反,在中国的跨国企业在外包物流方面的脚步最快,是目前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的重点。但这些跨国公司在外包时也十分谨慎。3.客户外包物流的原因,首先是为了降低物流成本,然后是为了强化核心业务,第三是为了改善与提高物流服务水平与质量客户在选择第三方物流企业时,首先注重行业与运营经验即服务能力,第二注重品牌声誉,第三注重网络覆盖率,然后注重较低的价格(参见图三)。4.调查显示,使用第三方物流的客户中,有超过30%的客户第三方物流企业不满意,不满意最多的是物流供应商的信息技术系统很差,信息反馈有限;互相之间沟通不顺畅,供方不了解需方的情况变化;缺乏标准化的动作程序,导致各地区的服务水平参差不齐;无法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等等。5.调查显示,客户外包第三方物流原材料供应将从现在的15%,增加到三年后的35%;生产商产品销售将从目前的略高于45%,增加到三年后的80%;分销商物流的外包从目前的略高于25%,增加到近65%。三、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很快,但面临一些共有的挑战,也存在各自的困难,许多第三方物流企业正在寻求合作,以提高服务能力。1.不同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有着各自的优势与劣势,并设立了不同的目标和方向。2.目前中方与外国第三方物流供应商在运营过程中,各有侧重。国外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主要关注进出口物流,约占业务收入的70%,所以他们的服务客户98%是外商独资或中外合资企业等外国客户。中国的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更注重国内物流的商机,占总收入88%,按调查企业分析,56%为外国客户服务,44%为中国客户服务。3.第三方物流供应商认为,吸引物流需求客户存在三大障碍:一是生产与流通企业有较大物流能力,物流外包就意味着裁员和资产出售;二是客户对第三方物流缺乏认识;三是对现在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能否降低成本,能否提供优质服务缺乏信心。4.大多数国际物流供应商告诉我们,他们正在寻找在中国的合作伙伴,以获得迅速进入市场的机会,但至今为止,他们很难找到合适的对等的本地合作伙伴。造成这一困难的原因在于,国内的物流供应商,尽管非常希望从国际的同行那里获得行业运作的知识及其国际网络,但并不愿意让国际的合作方在他们的市场获得资产所有权和管理权。5.第三方物流供应商普遍希望改善物流发展环境。中方的供应商认为缺乏物流人才是他们面临的最大挑战,外国供应商认为政府限制是首要挑战。政策环境涉及到运营许可、跨省运输、登记注册、税收政策、行业标准等等。希望政府出台产业政策。6.第三方物流供应商会发现在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发展的初期,要想获取利润并快速成长是一件很难的事。第三方物流供应商首先从提供基础物流服务开始,展示他们有能力把这些服务做得最好,随后才开始提供高附加值的服务。即使基础服务的利润率比较低,但只有通过把这些服务做好了,才能说服顾客外包更复杂的整合的供应链管理。在一开始利润率较低的时期,应当避免过度投资,但应当购买一些必要的资产,以确保其对运营的控制和对客户的信誉度。物流供应商还应当在那些潜在的高利润的并且与其自身能力相匹配的领域投资。如何在这些方面合理平衡,做出明智的选择,将是在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制胜的法宝。图四描述了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的未来变化趋势。第三方调查分析报告2第三方調查分析報告(摘要)一、事故概要2012年7月19日晚23時許,澳門大學新校區海底專用隧道工程正在進行基坑土方開挖時,隧道區間K0+680~720段(靠近橫琴側工區門的臨時圍護工程)局部發生變形幷伴有异響,大約兩三分鐘後,圍護工程外側發生土方滑移,部分圍護樁變形彎曲幷折斷,造成本次坍塌事故。事故發生後,同濟大學于2012年7月23日對澳門大學新校區海底專用隧道K0+680~720段臨時圍護工程坍塌事故進行獨立的第三方調查。調查過程通過事故現場勘查、現場詢問,資料收集和分析等手段,以查明本次事故發生的原因,分析事故影響,幷提出今後施工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與工程風險防範和整改措施。二、事故原因調查分析報告認爲,澳門大學新校區海底專用隧道里程K0+680~K0+720段臨時圍護工程坍塌事故主要由如下因素引發:——地質因素:坍塌段地質條件複雜,存在著不利于基坑工程施作的軟弱地質結構面。根據地質勘查報告和現場踏勘,本次坍塌事故段地質條件複雜,開挖深度範圍內土層主要爲淤泥、淤泥質粘土、粘土,地面以下約有5m厚粉細砂夾層,坑底以下3~4m處有2m厚細中砂層,從坍塌事故現場暴露的地層中可以發現該地段存在軟弱夾層,在事故後期調查過程中,該坍塌地段又發生大規模地陷幷伴有地下水涌出,這進一步證明瞭該處塌陷區域下面存在軟弱滑移面。此外,坍塌地段多見淤泥和淤泥質粘土,其具有高壓縮性、流變性和易觸變失穩的特徵,外部施工機械的振動作用會使淤泥和淤泥質粘土産生壓縮變形或蠕動變形,對圍護樁的穩定性也會産生不利影響。綜合前述地質情况,可以分析本次事故發生過程中,不利地質結構面(潜在滑動面)隨著雨水的滲入而增加土體的含水量,從而引發土體疏鬆,抗剪强度降低,導致基坑外土體沿軟弱滑動面産生滑移,造成基坑止水帷幕與圍護樁被衝破,夾雜泥沙進入基坑。——氣候因素:事發前降雨頻繁,導致挖土時間延長,基坑在雨水浸泡下,造成土體軟化,內摩擦角值降低,主動區土壓力增大。根據岩土工程詳細勘察報告,珠海市位于珠江口西岸,每年6至9月爲受雷雨大風季節。據珠海市氣象服務中心的雨量記錄,從2012年6月9日至事發當天,工程所在區域降雨持續發生;事發前一天(2012年7月18日)的降雨等級爲大雨,日降水量達。連續多日的降雨導致地下水含量進一步增加,使原來相對穩定的地下水狀態有所改變。事發地段土質由流~軟塑的淤泥、淤泥質土、粘土等組成,雨水衝擊易導致地下土顆粒隨水流移動,從而影響土體狀態,帶動地層變形。與此同時,基坑在雨水浸泡下,造成土體軟化,內摩擦角值降低,主動區土壓力增大。——施工因素:實際施工中未完全按設計和規範要求進行開挖,支撑體系施作不及時。設計方面,基坑圍護設計計算書中,K0+680~720段位于海中段與橫琴岸相接的轉角處,基坑深度約17m,寬度約32m,設計圍護樁爲鑽孔灌注樁,設計支撑爲1道鋼筋混凝土支撑+4道鋼支撑。經審查勘察報告、基坑圍護設計計算書和施工組織方案,幷查勘現場,同時對基坑參數進行了驗算分析後認爲,K0+680~720段基坑的支護設計合理,符合國家規範要求,施工單位編制的施工方案可行。實際施工中,事發前K0+680~720段存在基坑超挖,支撑架設不及時的現象。截止2012年7月19日晚23點前,K0+680~720段基坑已開挖至坑底,現場正在進行清底工作,第四、第五道支撑尚未及時架設,同時該處存在施工機械振動,節點處理薄弱等不利因素,易導致基坑支護平衡被打破。——管理因素:施工單位未能有效執行“先撑後挖”的安全指令。現場施工組織表明事故發生階段正值基坑土方開挖的高峰期,事發地段K0+680~720段是海底專用隧道橫琴段的最後一段開挖區段,施工單位計劃在下一次暴雨來臨前完成該段土方開挖和澆築底板;而與此同時,未能采取有效的措施銜接土方開挖和支撑架設的施工工序,從而造成支撑安裝速度沒有跟上土方開挖速度。現場生産管理和施工安全管理未能有效結合,“先撑後挖”的安全指令未得到有效執行。對于基坑工程,施工單位若未按圖紙、施工規範和流程進行支護施工,在出現複雜地質條件或周邊環境發生不利變化的情况下,易引發失穩坍塌事故。施工單位對基坑工程執行動態風險管理措施不到位,在現場生産管理和施工安全管理有機結合方面有待加强。綜合以上各因素分析,可認爲本次坍塌事故中,K0+680~720段臨時圍護外側至工區大門的坍塌區域地層條件複雜,存在著不利于基坑工程施作的軟弱地質結構面,事發前的持續降雨導致了該處地層含水量加大,地下水位升高,使得土體沿軟弱夾層産生滑移;軟弱地質體滑移引發地面塌陷後,擠壓基坑圍護樁,而此時基坑內存在超挖現象,支護未施作完全,基坑內外壓力失衡導致坑壁失穩,最終導致了本次臨時圍護工程的坍塌事故。三、事故影響(一)質量方面:1、事故坍塌區域受影響工程爲圍護結構,屬臨時工程,坍塌區域隧道主體結構和防水均尚未施工;圍護結構修復後,施工單位嚴格按設計圖紙要求進行隧道主體結構和防水的施工,不會對隧道主體結構質量産生不利影響。2、建議險情穩定後對坍塌區域內的樁體進行專項檢測;若有損壞,應另行制定專項方案進行補打或修復,以確保不會對隧道主體結構質量和日後長期使用産生不利影響。(二)工期方面初步擬定的修復方案爲:將基坑回填至原冠梁頂標高,重新打設或加固坍塌影響範圍內的圍護樁、支撑體系、止水帷幕、降水井和可能損壞的基礎樁,然後逐層架設支撑開挖土方。考慮到事故發生後隧道工程全綫暫停施工的影響,修復方案實施耗時約三個月,預計原計劃2012年8月底完工的隧道主體結構工期延至2012年11月底。四、後續處理(一)防範措施1、防止基坑周邊過載整改做好基坑周邊的保護工作,防止基坑周邊堆載過大,進而增大坑壁土體的剪應力和對支護結構的土壓力,以確保基坑安全。2、防範不可抗力灾害根據本地區的大風或暴雨等不可抗力自然灾害發生頻率和時間段進行有重點地預先防範。(二)開挖原則施工單位須嚴格按照按設計和規範要求開挖,及時施作支撑體系:1、充分利用“時空效應”理論開挖基坑,其基本原則是:“土方開挖分層、分塊、對稱、平行,限時完成開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