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基于心理契约的我国公务员绩效管理研究姓名:孙震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行政管理指导教师:包学雄20090501基于心理契约的我国公务员绩效管理研究作者:孙震学位授予单位:广西民族大学相似文献(10条)1.学位论文卫琳我国公务员心理契约问题研究2007自20世纪60年代提出心理契约概念以来,其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已经得到较为广泛的认同。尽管其中的某些概念和相关理论一直处于探索和争论之中,但是由于其涉及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因此它也成为组织行为学和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经过近五十年的发展,心理契约在企业管理的应用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并为组织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开辟了新的路径。但是目前对于公共管理领域的研究成果相对缺乏。由于我国公务员具有政务与事务官员的双重角色,因此对其心理契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提高公务员的工作满意度,提升政府行政组织的管理效能具有积极的作用。本文以我国政府行政组织和公务员为研究主体,将心理契约理论和方法引入到我国公共管理领域并开展实证分析研究。针对政府行政组织与公务员之间心理契约问题进行探讨,旨在观察政府行政组织与公务员之间心理契约交互影响的动态发展过程,分析心理契约主体心理互动过程和行为因果关联,使政府行政组织和公务员认识心理契约存在的客观性和交互影响作用的重要性。揭示契约主体双方的期望要素内涵,通过建立公务员心理契约的双向多维度结构模型和动态演化模型,为政府行政组织进一步实施公务员心理契约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对公务员心理契约的研究也拓展了传统心理契约的研究领域,为探求政府行政组织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的主要工作与重要研究成果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1、揭示了我国公务员心理契约期望要素内涵并进行期望要素的重要性测定,建立了公务员心理契约的双向多维度结构模型。具体研究结果表现在三个方面:(A)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与统计分析方法相结合,在理论和现实状况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假设——调查——检验等研究环节,揭示公务员心理契约期望要素内涵。研究结果得到了政府行政组织对公务员的心理契约所包含的十个期望要素和公务员对政府行政组织的心理契约所包含的十个期望要素。(B)针对公务员心理契约期望要素进行重要性测定,得到了不同行政级别公务员的心理期望要素的重要程度分布。(C)采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因素分析方法,对我国公务员心理契约的内在成份和结构维度进行探讨,研究结果验证了我国公务员心理契约是双向多维度结构,并建立了公务员心理契约的双向多维度结构模型。2、通过对我国公务员心理契约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得到了一些比较重要的结论,为政府行政组织有的放矢地制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相关制度和激励措施提供了实证参考依据。主要研究结论有:(A)大部分公务员愿意继续留职,主要是基于公务员职业的稳定性。(B)在政府行政组织中,不论公务员行政级别的高低,都有相当比率的公务员对于未来的职业发展前景存在说不清楚或者预期不好的感觉,同时公务员对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需求十分强烈,但是政府行政组织在公务员的职业生涯发展管理上尤显薄弱。(C)不同行政级别的公务员对于为政府事业奉献而预期政府行政组织给予回报的主要形式体现在组织认可、群众认可和晋升三个方面,其内容主要涉及非物质奖励。(D)政府行政组织中的创新动力主要来自较高行政级别的厅、处级公务员,即政府行政组织中的领导层,而较低行政级别的科级与科员级公务员的创新动力不足。(E)不同行政级别的大部分公务员认为政府行政组织(或代理人)的口头承诺或暗示的兑现程度不大,其中很大部分厅、处级公务员对于政府行政组织(或代理人)不兑现的口头承诺或暗示没有反应,而科级与科员级公务员的反应显得更为强烈。(F)大部分公务员感受不到职业成就感。3、结合我国国情,分析公务员心理契约的特性和影响因素,揭示心理契约的历程周期性,设计共建和谐心理契约的原则,建构心理契约的动态演化模型,提出心理契约的管理策略和建议。主要研究工作体现在:(A)比较分析了我国公务员心理契约与其他赢利性组织与组织成员之间心理契约的异同。(B)分析影响公务员心理契约的显性因素、隐性因素以及政府行政组织与公务员双方交互影响的作用,为政府行政组织与公务员共建和谐心理契约奠定了基础。(C)依据制度学和契约理论,揭示公务员心理契约的历程周期性,设计共建和谐心理契约的原则,建构政府行政组织与公务员之间心理契约的动态演化模型,并提出心理契约的管理策略和对策建议。论文的最后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说明了本研究工作中的核心创新点,指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和可能的发展方向做了进一步的展望。2.期刊论文卫琳.焦妍.赵定涛.梁樑.WeiLin.JiaoYan.ZhaoDingtao.LiangLiang我国不同级别公务员心理契约的差异性分析-公共管理学报2007,4(4)重点研究了我国政府中行政管理部门的公务员心理契约问题,主要目的是了解公务员心理契约所包含的要素、不同级别公务员对这些要素的重视程度和建立公务员的心理契约结构模型.在两轮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明确了组织与公务员之间相互期望的各10个要素.利用t统计检验,表明不同级别公务员对期望要素的认识有显著的差别.应用因子分析方法,建立了公务员心理契约的结构模型,该模型显示组织与公务员之间双向心理契约共包含了8个主要方面.研究的主要结论是:盈利组织的心理契约与非盈利组织的心理契约之间的差异是明显的,不同级别的公务员对心理契约中的要素重要性认识程度是不同的.我国各级公务员(从科员到厅局级)主要将敬业精神、诚实忠诚、职业前景和公平公正待遇放在心理契约要素的最重要位置上,而物质激励则处于次位.政府中的创新动力主要来自领导层面,而较低级别的公务员创新动力不足.这些研究结果对政府各级组织建立公平、透明的运作机制具有参考价值.同时为设计相应的激励制度提供了新的视角.最后提出了我国公务员心理契约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3.学位论文许艳基于心理契约的公务员激励机制研究20091993年我国颁布了《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经过十多年的实践探索,公务员管理制度框架已基本具备,与此同时,公务员激励机制也已初步建立。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强调的是以薪酬福利和晋升为主的外在激励,制度僵化,形式单一,忽视了公务员的个体需要、意愿及个性,越来越显现出激励不足,因而对公务员激励机制的完善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自20世纪60年代提出心理契约概念以来,其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已经得到较为广泛的认同。公务员心理契约是指在政府行政组织与公务员之间,公务员作为主体感知的非书面的、隐含的、动态的以及未公开说明的相互的心理期望,影响着公务员的行为、工作态度和工作积极性等。这种对公务员心理期望的强调,使得将心理契约引入公务员激励机制的研究具有理论价值更具有实践指导意义。本文的主要价值在于将心理契约引入公务员激励机制的研究。本文主要可分为四部分:首先对心理契约、激励机制以及基于心理契约的激励机制进行了理论综述。接着,基于公务员管理现状,分析将心理契约引入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然后,分析了基于心理契约的公务员激励机制的原则、途径和流程。最后,提出实施基于心理契约的公务员激励机制的关注点、制约因素和解决思路。4.学位论文周炜行政改革过程中公务员心理契约研究2008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为了适应国内外环境的变化,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我国各级政府正在进行广泛而深刻的行政改革。改革要想取得成功,一方面需要在宏观层面进行思考和决策,另一方面离不开在微观层面对公务员进行“心的管理”。公务员心理契约是联系公务员和政府的心理纽带,也是影响公务员心理、行为的重要因素,它对于政府效率的提高、行政职能的转变以及行政改革的成功起着强有力的决定作用。而行政改革既是政府的再造,也是政府与公务员心理契约调整的过程。当前的行政改革对公务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寄予了更多的期望,必然引起公务员心理的强烈震动,加之传统政府人事管理中缺少人本主义精神,改革过程中的一些不当行为以及公务员管理制度不完善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往往导致公务员心理契约破裂和违背,进而伤及改革本身。本文对行政改革过程中公务员的心理契约进行研究,探讨行政改革对公务员心理契约的影响,调查行政改革过程中公务员心理契约破裂和违背的状况,总结公务员心理契约破裂和违背的表现、危害,分析行政改革过程中心理契约破裂和违背的原因,最后提出改革过程中重建和维护公务员心理契约的对策建议。5.期刊论文朱许洪.钟洪亮.ZHUXu-hong.ZHONGHong-liang公务员心理契约的管理策略:基于政府文化的视角-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4)心理契约是个体人格的组织化,政府文化是政府的人格化.公务员心理契约的个性与政府文化的共性的互动关系是推动政府管理绩效提升的原动力.可以将二者内在机理、耦合向度置于统一的分析框架内研究,从而进一步明确政府文化与公务员心理契约构建的互动维度,通过将以人为本嵌入公务员心理契约,并以共同愿景凝聚公务员心理契约,改善政府管理绩效,提升公共服务质量.6.学位论文郝爽公务员心理契约研究2009自20世纪60年代提出心理契约概念以来,其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已经得到较为广泛的认同。尽管其中的某些概念和相关理论一直处于探索和争论之中,但是由于其涉及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因此它也成为组织行为学和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经过近五十年的发展,心理契约在企业管理的应用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并为组织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开辟了新的路径。但是目前对于公共管理领域的研究成果相对缺乏。然而,众所周知心理契约存在于一切管理活动之中,同样也存在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之中,并且公务员的心理契约不仅影响公务员工作态度和工作行为,而且影响公务员工作绩效和政府组织工作绩效,甚至影响政府行政管理的效能。本文作者正是在这样的研究背景下着手写作,力图从心理契约理论角度研究入手,分析公务员中目前存在,公务员工作中热情不高、积极性较难调动、缺乏责任心、不关心组织生存与发展、当“一天和尚敲一天钟”、绩效降低、腐败等等的消极态度和行为产生的真实原因。本文利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通过自组研发调查问卷,了解公务员心理契约的现在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加以分析。借助心理契约与心理契约违背理论,从三个角度提出完善公务员心理契约的对策,对公务员和政府组织绩效提高,公务员满意度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并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开辟了新的管理思路和途径。7.期刊论文卫琳.赵定涛.梁樑.WeiLin.ZhaoDingtao.LiangLiang我国政府与公务员之间心理契约问题探讨-科研管理2007,28(5)本文将心理契约理论与方法引入到我国公共管理领域,阐述研究了政府与公务员之间心理契约的必要性和实施心理契约管理的可能性.分析了我国具体环境下影响政府与公务员之间心理契约的显性与隐性因素,并给出共建和谐心理契约的十个原则.最后在分析心理契约内涵和结构的基础上,构建了心理契约的动态演化模型并就演化过程中的各个阶段提出了相应的管理策略.8.学位论文徐婷我国公务员心理契约特点及管理对策研究——以CQ市为例2009心理契约是反映组织成员和组织之间在雇佣关系中彼此应付出什么,同时又应得到什么的一种主观的、内隐的心理约定(Argyris,1960),蕴含着双方彼此之间对于相互责任和义务的期望和认知。在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基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角度,探索我国公务员心理契约内容结构,揭示其影响因素,不仅对公务员的工作态度和行政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而且直接决定着政府行政管理的效能,反映着政府形象。但是,国内外学术界有关心理契约的研究都主要集中在企业中,涉及公共部门的很少,因此,在政府与公务员之间引入心理契约的理论并加以研究,能拓展政府对公务员管理的视野,不失为一个有意义的提高管理效能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本研究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展开对我国公务员心理契约并由此引发的相关管理问题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