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兔同笼问题教学评语(精编5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鸡兔同笼问题教学评语(精编5篇)【导读引言】网友为您整理收集的“鸡兔同笼问题教学评语(精编5篇)”精编多篇优质文档,以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鸡兔同笼问题教学设计1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鸡兔同笼问题一、教学目标: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2、在解决“鸡兔同笼”的活动中,尝试通过列表举例、画图分析、尝试计算、列方程等方法解决鸡兔的数量问题。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现实情景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思想的运用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联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信心,进而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二、教材分析:(一)设计意图:通过向学生提供了现实、有趣、富有挑战的学习素材,借助我国古代趣题“鸡兔同笼”问题,使学生展开讨论,从多角度思考,运用多种方法解题,学生可以应用作图法、列表法(逐一列表法、跳跃式列表法、取中列表法)、假设法、列方程解决问题。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逐步探索不同的方法,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合作交流学习的过程中,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二)设计思路:遵照《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在课程设置中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学习过程中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提供探索和交流的空间,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通过教师创设的现实情景,让学生投入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去,自己去研究、探索、经历数学学习的全过程,从而体会到假设的数学思想的应用与解决数学问题的关系。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数形结合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中应注意鼓励每个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注重学生之间交流,使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提高,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用数学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事物,体会数学的价值。教学重点: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教学设计:、提出问题师:(出示主题图)大约在1500年前,《孙子算经》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有趣的问题。书中说:“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问:这段话是什么意思?(生试说)师:这段话意思是:有若干只鸡兔同在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问笼中鸡和兔各有几只?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鸡兔同笼问题,如何解决这个1500年前古人提出的数学问题,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板书课题:鸡兔同笼问题)、解决问题师:说明为了研究方便,我们不妨先将题目的条件做一个简化。(课件出示)例1:鸡兔同笼,有8个头,26条腿,鸡、兔各有几只?(同时出示鸡兔同笼情境图)师:同学们不妨先讨论一下,看能不能给大家提供一种或几种解这道题的思路,让其它的同学能很容易就理解、弄懂这道题。(学生讨论)学生初步交流,教师提炼:可以用画图的方法、可以用列表法、可以用假设法、还可以用方程的方法。师:请同学们先认真思考,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交流,看看你们小组该选择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再把你们的想法,你的思考过程用你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学生思考、分析、探索,接下来小组讨论、交流、争辩。(老师参与其中,启发、点拔、引导适当,师生互动。)小组活动充分后进入小组汇报、集体交流阶段。师:谁能说一说你们小组探究的过程,你们是怎样得出结论的?鸡兔各有几只?学生汇报探究的方法和结论:1:画图法:(学生展示画图方法及步骤)①先画8个头。②每个头下画上两条腿。数一数,共有16条腿,比题中给出的腿数少26-16=10条腿。③给一些鸡添上两条腿,叫它变成兔.边添腿边数,凑够26条腿。每把一只鸡添上两条腿,它就变成了兔,显然添10条腿就变出来5只兔.这样就得出答案,笼中有5只兔和3只鸡。2.列表法:(展示学生所列表格)学生说明列表的方法及步骤:学生汇报:我们先假设有8只兔这样一共就有16条腿,显然不对,再减去一只鸡,加上一个兔,这样一个一个地试,把结果列成表格,最后得出3只鸡、5只兔。鸡87654321兔01234567脚161820222426鸡87654321兔01234567脚161820222426学生汇报:我们组得出的结果也是只3鸡、5只兔,但我们不是一个一个地试,这样太麻烦了,我们是2个2个地试。鸡8643兔0245脚16202426鸡8643兔0245脚16202426学生汇报:我们是先按鸡兔各一半来算的,因为鸡、兔共8只,我们先假设鸡、兔各4只,这样共有24条腿,比26条腿少2条,说明假设的兔少了1只,鸡多了1只,于是兔只有5只,鸡有3只。鸡43兔45脚2426鸡43兔45脚2426学生汇报:我们先把8只都看作兔,一共是32条腿,显然不对,再减去一只兔,加上一个鸡,这样一个一个地试的,最后得到3鸡、5只兔。鸡0123兔8765脚32302826鸡0123兔8765脚32302826师:同学们的探索精神和方法都很好,都能用自己的方法成功地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不过上面的两种方法,老师还是觉得比较麻烦,又是画图,又是列表的,有没有更方便简洁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3.假设法:教师引导:观察上面的表格我们发现。如果8只都是鸡,则一共只有16条腿这样就比26条腿少10条腿,这是因为实际每只兔子比每只鸡多2条腿。一共多了10条腿,于是兔就有10÷2=5(只),所以我们还可以这样去想:板书:方法一:假设8只都是鸡,那么兔有:(26-8×2)÷(4-2)=5(只)鸡有8-5=3(只)同样如果8只都是兔,则一共只有32条腿这样就比26条腿多6条腿,这是因为实际每只鸡比每只兔子少2条腿。一共多了6条腿,于是鸡就有6÷2=3(只),所以我们还可以这样去想:板书:方法二:假设8只都是兔,那么鸡有:(4×8-26)÷(4-2)=3(只)兔有8-3=5(只)4、列方程:我们还可以根据“鸡的腿+兔的腿=26条”列方程解答:解:设兔有X只,那么鸡有(8-X)只。4X+2(8-X)=26,16+2X=262X=26-16X=38-3=5(只)即鸡有3只,兔有5只。师:通过以上的学习,你有什么发现,有什么想法吗?生:解决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方法。、想一想,做一做:1.尝试解答课前提出的古代《孙子算经》中记载的鸡兔同笼问题。书中说:“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2.完成书中练一练中的4道题,、小结:我们今天学习了鸡兔同笼问题,发现这类问题可以用画图的方法解决、可以用列表的方式进行分析,还可以用假设的方法(亦可称作置换法)。可以先假设都是同一种事物(换成另一种事物),再根据题中给出的条件进行修正、推算。有的同学还用方程来解决这个问题。一个问题可以用多种方法来解决,真是条条大路通罗马呀!希望同学们今后在学习中也能象今天一样肯于动脑,勤于思考,使我们每一个同学都越学越聪明。鸡兔同笼2鸡兔同笼(储冬生)公开课视频(优质课、示范课)在反思与追问中生成新的智慧——对传统名题“鸡兔同笼”的一次深度开发尝试江苏省海安县实验小学储冬生选题:在争议中坚持前不久,我们县教育学会组织了一次“小学数学教研精品展示活动”,邀请北京的李烈、华应龙,南京的阎勤、余颖、贲友林、张齐华等名师来我县讲学,同时我县也提供两节研究课,其中一节课的任务就交给了我。根据各位名师提供的课题,组委会考虑整个活动的课型与学段的分布,要求我上一节高年级的数学复习课或者活动课。我花了近一周的时间斟酌选题,最终我选择了六年级数学活动课:鸡兔同笼问题。当我提出选题时,却遭到了大家的一致否定,概括起来就是三个核心问题:第一、人人学有用的数学,鸡兔同笼问题“有用”吗?第二、数学活动课,鸡兔同笼问题能让孩子们“动起来”吗?第三、除了教学假设法,鸡兔同笼问题还能上出什么“新意”?针对这三个问题,我开始了自己的思考:●鸡兔同笼问题“有用”吗?学习“有用的数学”是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怎样理解“有用的数学”,对于改善课堂教学具有重要意义。人们认为鸡兔同笼问题没有价值,大概是觉得这种问题情境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少存在。数学必须与生活相联系,但数学的生活化并不等同于生活。我们理解“有用的数学”,应避免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数学本身具有高度抽象、简化的特点,从某种意义上讲数学不摆脱研究对象的“外壳”,不从现实中抽象出来就不会有今天的数学。我们强调数学走进生活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孩子理解数学,并体验数学的价值、形成正确的数学观。鸡兔同笼问题的现实意义在哪里?如果你仅仅把它当作鸡和兔同笼来理解,也许真会觉得它毫无价值,但是如果你把它当作一个典型问题,当作一个类似于模型的东西来审视,你就会发现生活中还真有不少问题都类似这个“模型”,譬如:12张乒乓球台上同时有34人正进行乒乓球比赛,正在进行单打和双打比赛的球台各有几张?这不就是一个生活中的“鸡兔”同笼问题吗?如果你把“鸡兔同笼”当作一个模型来理解,它就具有了现实意义,它就是“有用的数学”!●鸡兔同笼问题能让孩子“动起来”吗?数学活动应该让孩子“动起来”,但是“动”不一定就是外显的动作。数学活动包括外显的动作,但更重要的是内隐的思维活动,让思维动起来比形式上的“动”更重要!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托利亚尔在他所著的《数学教育学》一书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学生数学学习中的活动更多是指智力活动,它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开发智力。我觉得活动课可以是“安安静静”的活动课,因为“数学活动归根到底应该是思维的活动”!课改之后,热热闹闹的课多了,安安静静的课少了。数学课堂缺少学生静静的思考,缺少学生内心的独自省悟,缺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静思与顿悟,甚至老师都不敢让学生静静地做作业,静静地长时间思考。其实热闹的课堂并不一定是真正的活跃,安静的课堂中也可能有活跃的思维,静静地思考更是一种激烈的思维活动过程,它的丰富内涵,足以让每一个孩子收获颇丰。鸡兔同笼问题应该可以让孩子“动起来”,让孩子的“思维动起来”!我就想上一节“安静”的活动课,表面可能是安静的,但是那里却有着“静悄悄的革命”!!所谓“静能生慧”,当我们的课堂能让学生静静地思考数学问题,这样的课堂才可能真正发挥它的育人功能。●鸡兔同笼问题能上出什么“新意”?大家都了解鸡兔同笼问题,甚至不少老师都教过这个内容:多数老师是在三、四年级用它给孩子们讲假设法;特级教师徐斌曾尝试在二年级教鸡兔同笼问题,用它讲画示意图解题;在中学里,老师则用它来讲二元一次方程组。同一个载体鸡兔同笼问题,不同的老师,在不同的学段可以教出不同的知识点。教材其实只是个载体,同一个题材你可以赋予它不同的使命,这也许就是大家常挂在嘴边的“用教材教”。鸡兔同笼问题这个题材只是我们教学的基本凭借,而不是唯一。我们应该以它为抓手,主动寻求适合学生特点的一切有利于教学的因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我们钻研教材,除了研究教材所蕴含的知识,更要深入地了解知识的来源及其背景。研究的目的除了找出重点、难点和关键,更重要的是挖掘数学知识中的数学思想方法,为寻找适合的教法提供依据。以此为依据,我在小学高年级教学这一内容,应该可以教出不同的重点,上出我的“新意”。我能留给孩子些什么呢?我想到了解题策略、数学模型、数学文化……澄清了对这三个问题的认识,我果断地选择了坚持:有挑战才有突破!设计:在追问中完善活动主题:追问“鸡兔同笼”目标预设:1、在掌握基本解法的基础上,比较和梳理各种解法的特点。2、数形结合,渗透数学建模的思想。3、应用鸡兔同笼问题的解题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促进模型的进一步内化。4、渗透数学文化,关注学生的探究精神等情意目标的达成。活动预设:一、梳理解法1、自主探索:让学生自己去尝试:从“会做”到“会用不同的方法做”。2、比较梳理:交流解法,教师作适当补充,梳理各种解法的特点。3、资料介绍:补充一些关于鸡兔同笼问题的资料。二、建构模型1、初步提炼:从“鸡兔同笼”到日本人说的“龟鹤问题”,再到“人和狗”的民谣,逐步提炼出鸡兔同笼问题的基本特征。2、首次追问:生活中有类似鸡兔同笼的问题吗?3、游戏建模:猜硬币游戏,利用2分、5分的硬币,数形结合拓展鸡兔同笼问题的内涵,从四只脚的兔子到“五只脚的兔子”

1 / 5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