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修改教案样例【范例4篇】【导读引言】网友为您整理收集的“如何修改教案样例【范例4篇】”精编多篇优质文档,以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修改教案【第一篇】《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下马家学校马彩红教学内容:课本36页例1、2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乘法分配律。2、培养学生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和应用。教学难点:乘法分配律的应用。教学过程:一、自学导入1、出示自觉要求(1)自学课本P36例3(2)通过自学你知道什么是乘法分配律吗?(3)你能举例说说吗?(举例)二、教师检查自学情况1、检查预习作业2、提出不懂的问题3、交流讨论思考问题。在学习乘法的运算定律时,我们观察了一幅主题图,有的同学还提出了一个问题: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三、共同探究小组讨论,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教师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学生汇报自己的解法。引导学生说明不同算法的理由。(1)(4+2)×25=6×25=150(人)4+2是每组一共有多少人,在乘25就算出25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人了。(2)4×25+2×25=100+50=150(人)4×25表示25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个人负责挖坑、种树,2×25表示25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人负责抬水、浇树。再把它们加起来就是一共有多少人了。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汇报,灵活地进行引导,总结出要点。你还能举出像这样的几组算式吗?学生举例。根据学生举例板书。到底我们举的例子是不是符合这样的规律呢?请学生验证。请学生用语言表述出发现的规律。板书: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a+b)×c=a×c+b×ca×(b+c)=a×b+a×c你有什么好方法帮助我们大家记住乘法分配律?简记为:和与一个数相乘=积相加四、随堂练习根据运算定律在上填上适当的数。(43+25)×2=×+×8×47+8×53=(+)×3×6+6×7=(+)×8×(5+9)=×+×五、达标检测1、运动会的开幕式上进行大型团体体操表演,一共有8个方阵,每个方阵有20行,每行有25人,一共有多少人?2、两个工人加工零件,甲每小时加工24个,乙每小时加工26个,每天工作8小时,两人一天能加工多少个零件?在练习小结中,帮助学生记忆乘法分配律。五、小结板书设计:乘法分配律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1)(4+2)×25(2)4×25+2×25=6×25=100+50=150(人)=150(人)(a+b)×c=a×c+b×ca×(b+c)=a×b+a×c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乘法分配律》说课稿下马家学校马彩红一说教材本节课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三章的《乘法分配律》。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初步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乘法分配律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本节课内容的难点,教材是按照分析题意、列式解答、讲述思路、观察比较、总结规律等层次进行的。学习这部分教学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概括能力。同时,学好乘法分配律是学生以后进行简便计算的前提和依据,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数学课程的基本性质与目的,我拟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通过观察、类比、归纳、验证、运用等方法深化和丰富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2.渗透“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自主、主动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充分感知并归纳乘法分配律。教学难点:充分感知并归纳乘法分配律。四说教法和学法(一)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运用启发式进行教学,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设计一些引人入胜的学习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在练习的过程中注意练习的层次和坡度,设计一些易混题,最后设计一个找朋友的游戏,让学生积极参与,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二)学法指导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采用观察、比赛、概括的方法概括出“乘法分配律”。让学生都能够动手、动脑、动口,积极参与教学的整个过程。五说教学过程1.回顾:说说已学过的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用字母表示。2.初次感知规律:〖算一算〗①(3+2)×43×4+2×4②2×(11+9)11×2+9×2③20×5+4×5(20+4)×5让学生通过复习、计算,感知乘法分配律算式的特点,为学习新的知识作好铺垫。3.观察、激趣、导入。第③组算式老师不用计算,就可以判定用等号连接,这是为什么呢?难道这里有什么奥秘吗?今天,我们就一同来研究这个问题。给学生制造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二.联系实际,探究规律。㈠出示:1.学校购买校服。每件上衣35元,每条裤子25元。买这样3套校服,一共要多少元?①学生读题,弄清题意。②上台演示,合作讨论,研究策略。③展示思维过程,探究解题规律。2.分析比较:仔细观察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3.结论:两个算式的结果如何?用什么符号连接?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发现其中有什么规律?通过观察、说特点,为下面口头概括定律收集语言材料。㈡探究概括规律:1.再一步观察、分析、比较去发现规律。〖多媒体操作引导〗a.观察这些等式,等号左边算式有什么特点?〖多媒体演示〗b.继续观察,等号右边的算式又是怎样计算的?先算什么?后算什么?通过口头概括,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让学生在主动中获取知识。c.这两个积又是怎么得到的?结论: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概括起来,说一说?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这叫做乘法的分配律。2.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如果用a、b、c分别代表三个数,你会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吗?3.逆用乘法分配律、我们知道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用,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用。那么,乘法分配律有逆运算吗?你会运用吗?敢接受我的考验吗?使学生懂得怎样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从正反两方面理解乘法分配律。三.质疑联想,拓展认识。四.巩固运用规律。(一)数学医院:判断正误。①2×(6+5)=2×6+5--〖〗②(25+7)×4=25×4×7×4--〖〗③35×9+35=35×(9+1)=350---〖〗(二)连一连:3×17+5×17(22+44)×30(18+4)×618×6+4×622×30+44×3060×20+60×3060×(20+30)(3+5)×17(三)填一填:①(12+40)×3=×3+×3②15×(40+8)=15×+15×③78×20+22×20=(+)×20④66×28+66×32+66×40=(++×(四)做一做:①103×32②99×32(五)巩固与发展)(六)课外发展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既有利于学生巩固知识,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五.联系实际,深化认识。咱们来解决一个实际问题试试。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学校准备购置足球和排球各20个,根据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数学哪些问题?少儿英语教案模板【第二篇】少儿英语教案模板一、TeachingDemandsandAims(教学目标)二、Teachingimportantanddifficultpoint(教学重点)1、words2、sentences3、grammars三、TeachingAids(教具)四、Teachingprocedures(教学过程)Greeting(问候)warmup(热身)Review(复习)NewLeon(新课)StepOne:StepTwo:StepThree:Followup(叮咛)五、Homework(作业布置)作业的布置一、书面作业1、每节课后教师可适当选择课后习题(书本或课外参考书)及字母作业。2、低年纪的孩子适合听磁带读课文、画图、连线、写字母等简单作业;每学期两次测试:半期考和期末考试。3、高年纪的孩子要求抄单词、背单词、背课文等书面作业;每节课前可做适当的听写练习;每个月可做适当的单元测试;期间两次大考:半期考和期末考。二、磁带作业1、适时布置(条件允许可每周一次):将本周学习的内容录进磁带,下周上交。2、录制要求:首先让学生和老师打招呼,接着报朗诵单元,然后录作业内容,最后与老师说再见。(如:Hello!amGoisUnit11„„„Goodbye!Amanda!)3、听音修正:(1)书面记录:边听边把学生的错音登记在学生手册上。(2)修正过程:A:打招呼,先表扬肯定,后提出错误,注意错音的跟读B:说悄悄话,增进师生感情交流C:提出问题。D:结束Say:“Goodbye!”三、电话教学1、时间安排:每月两次的电话教学,每生教学时间不超过8分钟。2、教学内容:(1)本周学习单词及课文的朗诵。(2)词句的翻译。(3)疑难解答。(4)家长的经验交流。修改教案【第三篇】《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下马家学校马彩红教学内容:课本36页例1、2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乘法分配律。2、培养学生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和应用。教学难点:乘法分配律的应用。教学过程:一、自学导入1、出示自觉要求(1)自学课本P36例3(2)通过自学你知道什么是乘法分配律吗?(3)你能举例说说吗?(举例)二、教师检查自学情况1、检查预习作业2、提出不懂的问题3、交流讨论思考问题。在学习乘法的运算定律时,我们观察了一幅主题图,有的同学还提出了一个问题: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三、共同探究小组讨论,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教师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学生汇报自己的解法。引导学生说明不同算法的理由。(1)(4+2)×25=6×25=150(人)4+2是每组一共有多少人,在乘25就算出25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人了。(2)4×25+2×25=100+50=150(人)4×25表示25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个人负责挖坑、种树,2×25表示25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人负责抬水、浇树。再把它们加起来就是一共有多少人了。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汇报,灵活地进行引导,总结出要点。你还能举出像这样的几组算式吗?学生举例。根据学生举例板书。到底我们举的例子是不是符合这样的规律呢?请学生验证。请学生用语言表述出发现的规律。板书: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a+b)×c=a×c+b×ca×(b+c)=a×b+a×c你有什么好方法帮助我们大家记住乘法分配律?简记为:和与一个数相乘=积相加四、随堂练习根据运算定律在上填上适当的数。(43+25)×2=×+×8×47+8×53=(+)×3×6+6×7=(+)×8×(5+9)=×+×五、达标检测1、运动会的开幕式上进行大型团体体操表演,一共有8个方阵,每个方阵有20行,每行有25人,一共有多少人?2、两个工人加工零件,甲每小时加工24个,乙每小时加工26个,每天工作8小时,两人一天能加工多少个零件?在练习小结中,帮助学生记忆乘法分配律。五、小结板书设计:乘法分配律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1)(4+2)×25(2)4×25+2×25=6×25=100+50=150(人)=150(人)(a+b)×c=a×c+b×ca×(b+c)=a×b+a×c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乘法分配律》说课稿下马家学校马彩红一说教材本节课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三章的《乘法分配律》。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初步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乘法分配律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本节课内容的难点,教材是按照分析题意、列式解答、讲述思路、观察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