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政府采购工作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高校政府采购工作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在管理定位和采购制度方面(1)认识与观念错位,管理定位不清。虽然我国高校实行政府采购政策已有10多年的时间了,但部分学校人员对其认识依然不到位,有科研人员认为采购中加入政府职能,复杂化了正常的采购途径,降低了工作效率;有人认为政府采购就是政府垄断。这些想法的存在使得高校开展政府采购工作存在客观上的困难,也不利于发挥其正常的工作效能。高校在政府采购管理方式上也存在定位不清的问题,有的高校将政府采购管理部门职责偏向为集中采购执行机构,大包大揽代替教学科研人员行使采购职权,存在主体责任不清、采购效益不高的情况。(2)制度体系不完善,限额过低、方式单一。当前我国政府采购正处于深化改革期,政策法规更新较快,政府采购文件层出不穷,高校政府采购制度体系不完善不健全,更新速度慢。相比国家公开招标采购限额,很多高校采购限额都在10万元左右,近10年都未提高过。限额过低,高校科研仪器设备采购面临着“逢采购必招标”的尴尬境地。政府采购方式主要包括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和询价。然而高校政府采购的方式缺乏多元化思维,大都采用公开招标,方式过于单一。公开招标限额以下的采购常被冠于“有限招标”“校内招标”等称谓,虽称之为招标却不符合法定招标流程,存在着不规范的情况。(3)政策理解不到位,“放管服”尺度拿捏不准。部分高校采购管理模式仍是“重管理、轻服务”,控制为主,服务为辅,片面认为“放”的政策与廉政建设的要求不符,仍坚持逢采即招,采购效率大打折扣。同时,也有的高校片面突出简政放权改革精神,强调“一放到底”,在制定简政放权详细办法规定时,配套的监管措施没有跟上,给采购工作埋下隐患。二、在采购效率方面(1)采购计划性不强,论证过程复杂繁琐。高校采购常因经费预算拨付到账晚的客观原因和采购人疏忽的主观原因,采购计划性不强、采购拖延迟缓,暑假突击采购,导致学校采购管理部门难以有效、及时地对采购工作做出合理安排[6]。采购进口大型科研仪器设备时,在预算申报环节需提交使用价值论证依据,在实施采购前要按规定完成购置进口产品必要性的专家论证。以往的进口设备审批制在“放管服”改革后已经改为了备案制,效率极大提高。但有些科研人员“重预算申报、轻预算执行”,常在预算批复后疏忽必要性论证,导致因无法报备而影响采购进程。(2)内部审批流程复杂,采购方式变更困难。高校政府采购从预算计划、招标采购到合同验收等环节,涉及采购、财务、资产管理、用户、项目归口等众多部门,业务之间环环相扣,需各部门密切配合。然而目前有些高校存在部门间出台政策缺乏调研,内部审批流程复杂。政府采购是有严格的时间程序规定和节点,这与高校科研时效性的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尽管近年财政部门在大力简化科研设备采购的程序,但部分项目采购方式要求多、校内外审批程序繁琐,难以满足科研工作急迫性、不确定性的需要,仍间接影响了学校科研活动的实施。(3)缺乏充分前期调研,文件编制周期过长。由于负责高校采购工作的人员一般是一线教师,其主要工作任务在教学和科研,对仪器设备的专业论证较少,对采购物资的准备不重视、不充分,对于同类型产品的市场调研不到位,有时只是流于形式。按照政府采购工作的要求,采购文件中技术指标应是符合实验要求的仪器设备的共性参数,不能有排他性或倾向性条款。现实采购工作中,因缺乏充分的前期调研,采购人往往提不出符合要求的技术指标,常需重启市场调研,导致采购文件编制周期过长,严重影响采购效率。三、在采购过程监管方面(1)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风险意识淡薄。高校政府采购涉及预算计划、采购招标、合同验收、报销建账等众多业务环节,但部分高校政府采购内控制度仍未建立或急需完善,存在相关部门职责范围不明,授权审批制度不清晰、工作流程不规范、管理过于粗放、预算计划脱节、监管工作不到位、制约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导致政府采购中使用者、执行者以及管理监督者之间弄不清自身权责,风险意识淡薄,出现问题时常互相推诿。(2)组织机构设置不科学,不相容岗位未分离。高校政府采购管理部门人员数量偏少,内部组织机构单一,存在工作人员既是采购监督者又是执行者的情况,不相容岗位分离的要求未能得到较好的执行。部分采购管理人员在采购后期还负责签订合同、验收等业务,进一步导致采购工作缺乏独立性。(3)采购监管流于形式,管控力度不够。由于纪检监察部门职能“三转”侧重执纪问责,部分高校政府采购过程的监管转由采购管理部门负责。高校对政府采购的监督应该贯穿采购全生命周期,但就目前高校对政府采购监管情况,部分高校对政府采购计划的编制和审批、对采购文件编制规范性都缺乏必要审查监督,监管的评价也多流于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