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SYYHF021-2010代替Q/SYYHF021-2009铁路桥涵专用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2010-03-15发布2010-4-15实施北京东方雨虹防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发布Q17Q/SY北京东方雨虹防水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铁路桥涵专用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前言本标准对应于《客运专线桥梁混凝土桥面防水层暂行技术条件(修订版)》(科技基(2007)56号)和《铁路工程建设通用参考图》(通桥(2008)8388A)中对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各项要求,在以下方面做了修改:本标准由北京东方雨虹防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提出并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田凤兰、段文锋、刘金景、栾斌、罗伟新、吴士玮。本标准于2010年4月15日实施。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Q/SYYHF021-2009《铁路桥涵专用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废止。Q/SYYHF021-20101铁路桥涵专用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铁路桥涵专用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包装、贮存和运输。本标准适用于以长纤聚酯纤维毡为胎基,以SBS热塑性弹性体为主改性剂,以提高高温性能和耐疲劳性能的材料为辅改性剂,经特殊工艺制备的改性沥青为涂盖材料,以细砂为隔离材料制成的铁路桥涵专用防水卷材。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刊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328-2007建筑防水卷材试验方法JC/T974-2005道桥用改性沥青防水卷材GB18242-2000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GB18242-2008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GB/T18244-2000建筑防水材料老化试验方法GB12953-2003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科技基(2007)56号《客运专线桥梁混凝土桥面防水层暂行技术条件(修订版)》通桥(2008)8388A《铁路工程建设通用参考图》3分类3.1类型按使用部位和拉伸性能分为桥面用和涵洞用两类。3.2规格3.2.1幅宽:1000mm。3.2.2厚度:桥面用卷材:3.5mm、4.5mm;涵洞用卷材:4.0mm。3.2.3面积:每卷面积为10m2、32m2,或根据客户需要定制。3.3标记3.3.1标记方法卷材按下列顺序标记:产品名称(代号RWB卷材)、面积、厚度、本标准号3.3.2标记示例10m2的3.5mm厚桥面用铁路桥涵专用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标记为:RWB卷材桥面用10m23.5mmQ/SYYHF021-20103.4用途桥面用卷材适用于铁路混凝土桥梁的桥面防水,也适用于涵洞、隧洞;涵洞用卷材适用于铁路涵洞、隧洞防水。4要求Q/SYYHF021-201024.1单位面积质量、面积及厚度应符合表1规定。表1单位面积质量、面积及厚度项目桥面用涵洞用规格(公称厚度)/mm3.54.54.0面积负偏差不超过1%单位面积质量/(kg/m2)≥3.84.84.3厚度/mm平均值≥3.54.54.0最小单值3.24.23.74.2外观4.2.1成卷卷材应卷紧、卷齐,端面里进外出不得超过10mm。4.2.2成卷卷材在-10~60℃任一产品温度下展开,在距卷芯1000mm长度外不应有10mm以上的裂纹或粘结。4.2.3卷材的胎基为长纤聚酯纤维毡,胎基应置于距卷材下表面的三分之二厚度位置,胎基应浸透,不应有未被浸渍的条纹。4.2.4卷材表面必须平整,不允许有孔洞、缺边和裂口。4.2.5卷材双面覆细砂,细砂的颜色和粒度应均匀一致,并应紧密地粘附于卷材表面。4.2.6每卷卷材应连续整长,不得有接头。4.3物理力学性能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表2规定。表2物理力学性能序号项目指标桥面用涵洞用1可溶物含量,g/㎡≥3.5mm2400—4.0mm—29004.5mm3100—2耐热性,℃1151153低温柔性,℃-30-304拉力(纵横向),N/50mm≥10509005最大拉力时延伸率(纵横向),%≥50406撕裂强度,N≥4504507不透水性,0.4MPa,2h不透水不透水8抗穿孔性不渗水不渗水9剪切状态下的粘合性,N/mm≥10.0或卷材破坏10.0或卷材破坏10保护层混凝土与防水卷材粘结强度,MPa≥0.50.511热处理尺寸变化率,%±0.5±0.512热老化处理外观质量无起泡、裂纹、粘结与孔洞无起泡、裂纹、粘结与孔洞拉力相对变化率,%±20±20断裂伸长率相对变化率,%±20±20低温柔性,℃-25-2513耐化学侵蚀拉力相对变化率,%±20±20断裂伸长率相对变化率,%±20±20Q/SYYHF021-20103表2(续)低温柔性,℃-25-2514人工气候加速老化拉力相对变化率,%±20±20最大拉力时延伸率相对变化率,%±20±20低温柔性,℃-25-255试验方法5.1标准试验条件温度:(23±2)℃;相对湿度:(60±15)%5.2面积、厚度及单位面积质量分别按GB18242-2008第6.2、6.3及6.4节进行。5.3外观按GB18242-2008第6.5节进行。5.4可溶物含量可溶物含量按GB18242-2008第6.7节进行。5.5耐耐热性按GB/T328.11-2007中B法进行试验,无滑动、滴落、流淌。5.6低温柔性按GB/T328.14-2007进行,3.5mm厚度卷材弯曲直径30mm,4mm、4.5mm厚度卷材弯曲直径50mm。5.7拉力及最大拉力时延伸率按GB18242-2008第6.11节进行试验。5.8撕裂强度按GB18242-2000第5.3.7节进行。5.9不透水性按GB18242-2008第6.10节进行,压力为0.4MPa,时间为2h。5.10抗穿孔性按GB12953-2003第5.8节进行。5.11剪切状态下的粘合性按GB12953-2003第5.10节进行。采用热熔方式粘合试片。粘合好的试片在标准实验条件下放置24h后,裁取5块试件进行拉力试验。5.12保护层混凝土与防水卷材粘结强度按JC/T974-2005中第5.18测试方法进行测试。其中,将沥青混凝土更换为C40的水泥混凝土,成型后养护7天,在标准条件下测试粘结强度。5.13热处理尺寸变化率按GB12953-2000第5.6节进行。5.14热老化处理按GB/T18244-2000第4节进行试验,温度(80±2)℃,时间168h。处理后的试件在标准条件下放置24h,考察试件外观、拉力、断裂伸长率及低温柔性的性能变化。5.15人工气候加速老化按GB/T18244-2000第6节进行试验,照射时间1000h(累计辐射能量约2000MJ/m2)。处理后的试件在标准条件下放置24h,考察试件拉力、最大拉力时延伸率及低温柔性的性能变化。Q/SYYHF021-201045.16耐化学侵蚀按GB12953-2003第5.12节进行试验。处理后的试件在标准条件下放置24h,考察试件拉力、断裂伸长率及低温柔性的性能变化。6检验规则6.1检验分类产品检验分出厂检验与型式检验。出厂检验项目包括:单位面积质量、面积、厚度、外观、可溶物含量、耐耐热性低温柔性、拉力、最大拉力时延伸率、不透水性、撕裂强度、抗穿孔性。型式检验项目包括技术要求中所有规定。6.2在下列情况下进行型式检验:a)新产品投产或产品定型鉴定时;b)正常生产时,每年进行一次。人工气候加速老化每两年进行一次;c)原材料、工艺等发生较大变化,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时;d)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e)产品长期停产6个月后恢复生产时;f)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6.3组批以同一类型、同一规格8000㎡为一批,不足8000㎡亦可作为一批。6.4抽样在每批产品中随机抽取5卷进行单位面积质量、面积、厚度与外观检查。6.5判定规则6.5.1单位面积质量、面积、厚度与外观在抽取的5卷样品中上述各项检查结果均符合4.1、4.2规定时,判定其单位面积质量、面积、厚度与外观合格。若其中一项不符合规定,允许在该批产品中另取5卷样品,对不合格项进行复查。如全部达到规定时则判为合格;若仍有不符合标准,则判该批产品不合格。6.5.2物理力学性能6.5.2.1抽样:从单位面积质量、面积、厚度及外观合格的卷材中随机抽取1卷进行物理力学性能试验。6.5.2.2判定可溶物含量、拉力、最大拉力时延伸率、撕裂强度各项试验结果的平均值达到规定的指标时,判为该项指标合格。不透水性、耐耐热性抗穿孔性每组3个试件分别达到标准规定指标时判为该项指标合格。低温柔性两面分别达到标准规定时判为该项指标合格。各项试验结果均符合表2规定,则判该批产品物理力学性能合格;若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标准规定,允许在该批产品中随机抽取5卷,并从中任取1卷对不合格项进行单项复验。达到标准规定时,则判该批产品合格。6.4.4总判定单位面积质量、面积、厚度、外观与物理力学性能均符合标准规定的全部技术要求时,且包装、标志符合7.1、7.2的规定时,则判该批产品合格。7包装、标志、贮存与运输7.1包装卷材可用纸包装或塑胶带成卷包装。纸包装时应以全柱面包装,柱面两端未包装长度总计不应超过100mm。Q/SYYHF021-201057.2标志a、生产厂名;b、商标;c、产品标记;d、生产日期或批号;e、生产许可证号;f、贮存与运输注意事项。7.3贮存与运输7.3.1贮存与运输时,不同类型、规格的产品应分别堆放,不应混杂。避免日晒雨淋,注意通风。贮存温度不应高于50℃,立放贮存,高度不超过两层。7.3.2当用轮船或火车运输时,卷材必须立放,堆放高度不超过两层。防止倾斜或横压,必要时加盖苫布。7.3.3在正常贮存、运输条件下,贮存期自生产日起为一年。1编制说明1.修订标准的工作情况本产品目前尚无国家、行业、地方标准,特依法制定本企业标准作为组织生产的依据。为制定好本标准,我企业成立了有熟悉生产、精通技术的科技骨干组成的标准起草小组来进行标准的起草制定工作。在起草标准过程中,我们注重调查研究,收集同类产品相关的国内、外标准情报及其指标的对比,试验验证,积累数据,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在作好上述工作的基础上,提出标准征求意见稿,通过广泛的征求意见,编写出本标准报批稿。2.标准主要内容及依据本标准的“标准结构”和“技术要素内容”的编写符合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和GB/T1.2《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的有关规定,并以本产品特点及市场消费需求为依据确定了本标准报批稿。3.贯彻标准的措施1.贯彻计划把贯彻标准的工作列入企业日常工作计划,规定各部门应承担的任务和完成期限。2.贯彻实施1.标准资料发给有关部门和个人,认真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学习并掌握标准内容,严格贯彻标准。2.成立标准化机构,归口管理解释标准。3.标准在贯彻中遇到问题时,应书面报告请示有关部门。3.监督检查指定部门负责监督检查贯彻实施情况。4.总结提高1.随时了解标准贯彻中出现的问题并做记录。2.标准贯彻到一定阶段进行总结,并列入修订计划,适时修订原标准,使其水平不断提高。4.技术经济效果分析本产品倍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具有广阔的市场,必有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