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应建立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课程考核摘要:目前许多职业学校考核学生的手段还比较陈旧,很难反映学生实际水平,要改革原有的课程考核,建立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课程考核,造就社会实际需要的实用复合型人才,从而推动学校持续发展。关键词:课程考核(试)评价改革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后能否达到社会需要,顺利就业,需要通过考核来进行评价,目前职业学校一些考核评价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建立科学合理、符合社会需要的考核和评价方法成为职业学校改革一项重要内容,下面是我对职业学校课程考核(试)改革提出一些看法:一、职业学校现行考核存在的主要问题1学校考核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一些职业学校考核的手段与内容与社会实际相脱离,还是运用老一套的考试方式,缺乏现代科学教育理论指导,尤其是某些专业实践性考试有很大的主观性、随意性。2考试方法简单,重结果,轻过程。现在考试大多是考共性的、统一的东西,形式单一,缺少对学生的个性、学习能力、实践能力,探索研究等综合能力的考核;考试重结果,每学期课程结束后主要以期末考试或职业技能鉴定成绩来评价学生知识和技能的高低,成绩的评价往往是“一锤定音”,不能全面、真实反映一个学生。3考核的激励导向功能没有很好体现。考核的一个主要功能就是激励,促使学生好上加好,后者赶上。学校有些考核没有发挥这一功能。如目前学生的素质测评仅仅是为评而评,很少征求和任课教师的意见,班主任也是根据印象打分,激励作用不强。4考试反馈功能远远没有得到发挥。是为考试而考试,不能通过考试对学生在学习方面和教师在教学方面存在的差距与不足进行认真和系统地分析,缺少真实的考试评价总结,不能体现学生是否再重修该门课程。二、对职业学校考核评价方法改革的建议面对以上存在的实际问题,职业学校要大胆改革,参照新课程实施方案,创建具有学校特色的考核评价和方法,使之与社会实际更相适应。1大胆创新,提倡多元化的考核评价。首先,考核方法要多样化。如采用闭卷、开卷、现场实际操作、辩论、写作,社会调查等方式或几种综合运用方式的考核方法,考核评价应提供多次考试机会,专业课程教学都应围绕着就业,重视实践和能力考核,通过现场多次多项的操作考核客观地做出评价。如采用分类分项为主的技能型课程,某项某次考试不合格的学生还有机会通过自我练习掌握相关技能,通过下次考核,而且不影响他的总成绩。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考试的作用,引导学生反复进行各项技能训练,一项一项的“过关”,最后才取得一个合格的成绩。现在部队里就是用这类方式考核士兵的军事技能的,值得我们学校借鉴。其次,重视考试改革。教务部门根据学校实际和新课程指导思想,制定周密,翔实的方案,大胆实践,把考试改革真正融入教育教学革当中。2加强教师关于新课程考核方面的培训。职业学校的课程考核改革涉及面广,内容复杂,方式灵活,尤其是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新的考核理念,他们注重职业的“基础能力”,“关键能力”和“核心能力”的学习和考核,从单一的职业岗位能力和单一的专业技术考核,以及向职业群和一组相关专业群的分析转化能力考核,要求教师从静态分析向动态分析来考核学生,这些崭新的内容,都要通过培训才能使广大教师掌握。3选择部分技能型专业作为考核评价改革的试点。新课程要求学校加大课程改革考核,课程考核改革难度不小,我们一定要下功夫去尝试,成功了再推广。如制定试点专业考核评价方案,注重考核过程的规范化、科学化,突出职业学校培养具有一定文化,一定技能人才这一主题,注重过程考核与能力测评。如我校要求学生要参加并取得各种相关专业的国家技能考核证书(各年级都要求学生通过江苏外语初级或中级考试,计算机应用专业要通过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等等),作为学生毕业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我们可以用此来代替相关科目的考试成绩,如取得“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合格证”的学生,他所取得的的合格证是被社会承认的,那么他的一门公共课“计算机应用基础”完全可以打“优”而不必再按什么来给他一个分数,而且以前有的该门课的成绩也应当可以根据考证成绩重新修正。4重视学生素质的考核与评价工作。职业学校以学生专业技能学习为重点,还要抓好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将学生素质培养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并制定学生素质培养教学大纲,编写教材,设计学生素质考核与评价方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协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强素质教育过程评价,发挥考核评价的导向和激励作用。5充分发挥考试的反馈调节功能。重视考核后信息的分析与处理、意见的反馈,提出今后教学或学习中的改进措施,指导教学工作,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总之,职业学校要紧跟时代步伐,要深化学校内部课程考核改革,采用灵活多样、行之有效的考核手段和方式促进教教育教学发展,实现职业教育的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