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资料,少熬夜!数学上册五年级教案【推荐8篇】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网友收集分享的数学上册五年级教案【推荐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数学上册五年级教案【第一篇】教学目标1:了解小数的产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2:初步理解整数、小数、分数之间的联系,掌握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过程和方法经历小数的发现、认识过程和必要性,感知知识与生活以及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体验探究发现和迁移推理的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动手实践、合作探究的学习的习惯重点: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性质,并理解和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难点: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和他们之间的进率课前准备:课件、电子秤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1、游戏:测一测(师生测)(1)在我们生活中还有那些地方看到过小数?(2)我们一起来看看老师找的小数。(出示课件1、2)2、揭示小数的产生:师:像这些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有时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在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时我们通常用小数来表示。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小数的性质。(板书)师:在学习新知识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下以前学过的东西。(课件展示第3张幻灯片)二、探索新知(一)教授新知:认识小数表示的性质1、师出示三个正方体,现在老师想把它平均分成若干分。请看一看,想一想有多少等分?2、课件展示把正方体分别平均分成10份、100份和1000份。(课件上要展示出分的过程),边分边问:平均分成了多少份?(10份、100份、1000份)参考资料,少熬夜!3、现在老师再将每个正方体其中的某些部分涂上颜色。请讨论可以用哪三个小数表示这三幅图中的阴影部分,他们都表示什么意思?(指名回答)4、刚才我们总结了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那你认为什么是小数呢?5、师总结小数的性质。(二)认识计数单位(三)整理数位顺序表:整数部分最小的计数单位是(),小数部分最大的计数单位是(),这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三、课堂活动(口答)完成课堂活动第1、4四、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学生谈本节课收获)五、结束语:最后老师想送给大家一句话,希望与大家共勉:数学上册五年级教案【第二篇】教学目标1、能把一个数乘两位数改写成连续乘两个一位数,或把25、125这样的特征数看成整百、整千数,或把这个两位看成两个数相加,再计算。2培养学生分析、判断、推理的能力,增强使用简便算法的择优意识。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把一个两位数改成两个一位数相乘。教学难点:根据另外一个因数的特点,把一个两位数改成两个合适的一位数。预设过程一、复习运算定律性质能口述运算定律或性质。1、说说学过的运算定律或运算性质。(教师板书字母表达式)2、请学生根据字母表达式说出定律或性质的内容。3、议:它们分别适用于什么情况?1、适用于连加:a+b=b+a(a+b)+c=a+(b+c)2、适用于连乘:a×b=b×a(a×b)×c=a×(b×c)参考资料,少熬夜!3、适用于乘加或乘减:(a+b)×c=a×c+b×c(a-b)×c=a×c-b×c4、适用于连减:a-b-c=a-(b+c)a-b-c=a-c-b5、适用于连除:a÷b÷c=a÷(b×c)a÷b÷c=a÷c÷b4、议: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有什么异同?二、明确学习任务今天,我们要巧妙运用它们进行简便计算。三、巧算一个数乘两位数1、自学例4,说说12×25求的是什么?是怎么简便计算的?2、议:方法一为什么要把12拆成3×4?用到了什么运算定律?板书:25×4=100,乘法结合律3、议:方法二把25看成了多少计算?为什么要÷4?4、还有什么办法?能不能把12看成8+4计算?试一试。4、同练(左)5、议:这里为什么要把12拆成4+8?用到了什么运算定律?板:25×8=,乘法分配律6、议:还有哪些特征数可能也会碰到类似的情况?板:125×8=10007、:进行简便计算需要根据数据的特点灵活选择方法,合理运用运算定律或运算性质。四、应用性质1、例4余下的两个问题。2、P47-53、P47-61、解决余下的两个问题(先练再评)。1)25×323)330÷5÷22、完成P47-5,说说错在哪里?3、完成P47-6,怎样简便能怎样算。(指名板演,再讲评)五、今天,你有什么收获?数学上册五年级教案【第三篇】【教学内容】:教材P93~94练习二十第3~10题。参考资料,少熬夜!【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提高学生灵活应用学过的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空间观念。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使学生逐步加深对三角形面积公式的理解,提高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完成练习的过程中,增强对空间与图形内容的学习兴趣,逐步培养积极的数学情感。【教学重、难点】重点:逐步加深对三角形面积公式的理解,提高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难点:利用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方法】:学练结合。【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要进行三角形的面积的练习。通过这节课的练习,第一要让你们进一步熟练掌握计算三角形面积的方法,第二能运用已掌握的相关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今天我们要看一看,比一比,哪些同学积极动脑,踊跃发言,学得扎实,学得灵活?二、指导练习1.你能想办法求出下面三角形的面积吗?(练习二十第3题)动手操作:画出已知底的高。指名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请其余学生作点评。教师在以上图形中填入底和高的数据,学生口答三角形面积。2.教材第93页练习二十第4题。(1)引导分析:要求种这片草坪需要多少钱,必须先求什么?(2)学生讨论后交流。(3)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并相互订正。2.教材第94页练习二十第6题。(1)组织学生读题,理解题意。(2)学生独自计算,教师巡视,集体订正。3.教材第94页练习二十第8题。(l)学生用尺量一量这两条虚线间的距离,理清这两条虚线是什么关系。(2)看看图中哪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为什么?引导学生明确: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3)分组讨论如何在图中画出一个与它们面积相等参考资料,少熬夜!的三角形,并试着画出来。三、巩固拓展1.一个直角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分别是5厘米、12厘米和l3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1)读题,弄清题意。要求三角形的'面积,必须知道底和对应的高。(2)观察直角三角形的特征,猜测这个直角三角形的底和对应的高分别是多少。(3)学生讨论、交流,共同解答问题,然后组织汇报。2教材第94页练习二十第9*题。(1)教师出示题目。引导观察,要求平行四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相邻两边的长度。(2)学生独立解题。(3)教师组织汇报交流。3.教材第94页练习二十第10*题。(1)引导学生观察:A点是中点,把平行四边形的底边平均分成两部分,即把大三角形平均分成了两部分。(2)学生在小组内议一议:阴影部分面积和大三角形面积有什么关系?大三角形的面积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3)组内交流解题方法,指名汇报,集体订正。4.通过抓不变量解决图形面积问题下图中三角形ABD的面积是20cm2,BD的长为5cm,DC的长为3cm。求三角形ADC的面积。学生看图读题,理解题目意思,尝试解答。思路导引: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求三角形ABD的高,也就是三角形ADC的高。三角形ABD的面积BD边上的高→这个高也是三角形ADC的高BD的长三角形ADC的面积DC的长规范解答:h=2S÷aS=ah÷2=2×20÷5=3×8÷2=8(cm)=12(cm2)答:三角形ADC的面积是12cm2。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有哪些收获?五、作业:教材第93~94页练习二十第5、7题。【板书设计】:练习课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数学上册五年级教案【第四篇】教学内容:参考资料,少熬夜!p53--54练习十一1,2,3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天平演示,使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2.使学生能够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类、抽象、概括、应用等能力。教学重点: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课前准备:课件,习题板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激趣导入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了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一些数量关系,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已知我们学校有88位同学,再加上所有老师,你能用一个式子来表示师生一共有多少人吗?(板书:88+x)。学得真不错,今天我们要进一步来研究这些含有未知数的式子所隐藏的数学奥秘,想知道吗?请你用饱满的姿态告诉老师!二、出示学习目标1、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2、按要求用方程表示出数量关系,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三、学习过程。(一)认识天平(二)新课学习自学指导(一)。自学p53,分别说一说图1,图2,,显示的信息。图1天平两边平衡,一个空杯重100克。图2在空杯里加一杯水后天平不平衡了。自学指导(二)再看图3说说图3显示的信息。天平1杯子和里面的水比200克法码重天平2杯子和里面的水比300克法码轻自学指导(三)请用算式表示图3数量关系。天平1、100+x>200天平2、100+x<300自学指导(四)再看图4说说图4显示的信息,请用算式表示图4数量关系100+x=250参考资料,少熬夜!自学指导(五)观察比较下列算式说说你的发现观察比较100+x>200100+x<300100+x=250前面两个算式两边不相等,后面一个算式两边是相等的。教师总结:像这样两边相等的算式我们把它叫做等式。(板书)课堂练习(一)写出几个等式自学指导(六)请学生把这里的等式分类,并说说你们是如何分类的?20+30=5020+χ=10050×2=10014-8=63y=18078×3=234100+2y=3×50学生汇报后让学生说出分类的理由。(有的含有未知数,有的没有未知数)教师总结: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板书)课堂练习(二)请大家写出几个方程。四、小结:回答什么是方程?数学上册五年级教案【第五篇】课型:新授教学内容:教材P7及练习二第3、5、6、7、10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地运用这一知识进行计算。过程与方法:理解倍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学会解答有关倍数是小数的实际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认真计算与及时检验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运用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正确计算小数乘法。参考资料,少熬夜!教学难点:正确点出积的小数点;初步理解和掌握:当乘数比1小时,积都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都比被乘数大。教学方法:观察、分析、比较。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口算。×67××O×2××6×54×60×指名学生口算,然后集体订正。2、思考并回答。(1)做小数乘法时,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2)如果积的小数位数不够,你知道该怎么办吗?如:×。3、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小数乘法。(板书课题)二、情景引入1、教学例5。师:同学们,你们见过鸵鸟吗?知道鸵鸟是一种跑得比较快的动物吗?有一只鸵鸟正在帮助2个小朋友解难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鸵鸟正驮着小朋友向前奔跑,后面一只凶猛的非洲野狗紧紧追上来了!小朋友说:“哎呀,它追上来了!”鸵鸟说:“别担心,它追不上我!”学生观察情境图,提取信息:所求问题:(鸵鸟的最高速度是多少千米/小时)所需条件:(非洲野狗的最高速度是56千米/小时,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倍)思路分析:(1)引导学生理解小数倍数的含义:谁来说一说“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倍”是什么意思?(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倍,表示鸵鸟的速度除了有一个非洲野狗那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