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4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参考资料,少熬夜!语文教案4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网友为大家分享的语文教案4篇,希望您喜欢下载。语文教案【第一篇】第1课时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疏通文意,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并归纳其规律;2、初步了解文章大概思路。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掌握“保”“爱”“道”等重点词语;2、掌握宾语前置的一般规律(倒装句);3、培养学生在浅易的问题上自主学习。三、主要教法:问题讨论法自主研读四、教具:实物投影。五、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导语设计:二)、解题:战国时期,列强纷争,以征伐为能事,各诸侯国都是野心勃勃地追求霸主的地位。对外连年征战,对内盘剥人民,致使广大人民过着苦难的生活。而齐国在东方诸侯中又号称强国,齐宣王野心勃勃,扩置学官,招揽学士,任其讲学议论。孟子这时在齐宣王身边供职。于是孟子便在一次齐宣王问有关齐桓晋文称霸之事的时候,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阐发他的“发政施仁”、改革政治,实行王道的主张,这就是著名的.《齐桓晋文之事》。三)、研读课文1——14节(一)学生朗读课文1——14节;(二)指名学生翻译课文;(三)学生质疑;(四)教师点拨归纳:1、词类活用:(1)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闻,使(我)闻;(2)无以,则王乎?王,动词,行王道以统一天下。(3)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异,对……感到奇怪。2、特殊句式:(1)臣未之闻也。参考资料,少熬夜!(2)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3)何由知吾可也?(4)牛何之?归纳:宾语前置的条件:A。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B。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C。用“之”或“是”将宾语提前,予以强调;例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惟利是图、惟命是从。(5)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主谓倒装)看来老百姓说我吝啬是应该的。3、重要句子翻译:(1)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翻译:通过安抚百姓实行王道,没有谁能阻挡得了。(2)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翻译:老百姓都还以为是您吝啬,我本来就知道您是于心不忍呢!(3)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翻译:我并不是吝惜钱财才拿羊去替换它(牛),看来老百姓说我吝啬是应该的。4、一词多义:爱A。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吝惜)百姓皆以王为爱也(吝惜)B。吴广素爱人(《陈涉世家》)(爱护)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E。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六国论》)道A。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述说、谈论B。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说、讲C。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孙丑下》)道义、道理D。任重道远路、道路E。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取道,动词)四、作业1、诵读课文;2、记忆重要的词句。第2课时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疏通15——35节文意,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并归纳其规律;2、初步了解文章大概思路;参考资料,少熬夜!3、分析鉴赏本文出色的论辩艺术,品味辩驳技巧和修辞方法。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掌握重点词语;2、翻译重要的句子;3、体味并分析文章在论证说理方面的独到之处;4、培养学生在浅易的问题上自主学习。三、主要教法:问题讨论法自主研读四、教具:实物投影。五、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复习巩固第一课时内容1、重点词语;2、重点句子(倒装句);3、句子翻译;二)、疏通15—35节大意;1、学生自行翻译;2、学生质疑;三)、问题讨论:1、教师提议并引领学生把齐宣王所有的问题都挑选出来,对其进行考察,由此可以抓住线索,反观孟子的理论论述过程。——从齐宣王的问题变化可以看到他的关注点的变化,由此可见,孟子的诱导重点不断深化。2、孟子并非真的不知道“桓文之事”,在《论语》的其他篇目中对此事都有所评价,那么他为什么说“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臣未之闻也”呢?——(1)齐宣王问“桓文使事”的目的在于和孟子探讨称霸天下的办法,而孟子如果直接回答了就必然会使话题与自己“行王道”的政治主张背道而驰。(2)所以,他巧妙地用“臣未之闻也”回避了这个问题。这并不是有意说谎,而是采用了避实就虚的战术,他在设法给自己将要讲的内容铺设道路。(3)后文,“无以,则王乎”抓住齐宣王的关注点,化被动为主动,引导齐宣王步步走向自己的理想王国了。板书:第一部分:提出中心论点:“保民而王”(迂回论战、弃异求同)3、诗云:“他人有心,余忖度之。”齐宣王说这是“夫子之谓也”,“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气焉。”看来,齐宣王对孟子比较信服了,那么,孟子是怎样达到这种效果的?——孟子知道,齐宣王看似饶有兴趣地问自己:“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但是,他真正的目的是参考资料,少熬夜!想“王天下”,而根本没有“保民”的行动甚至想法。但是,孟子为了能使谈话进行下去,达到自己游说的目的,便利用齐宣王“以羊易牛”这件小事来大做文章,说这种“不忍之心”就是仁爱的表现,大大缩短了彼此的思想距离。板书:第二部分:“保民而王”的前提—“不忍”(欲擒故纵、缩短距离)4、等到齐宣王发出“此心所以合于王者,何也?”的问题之后,孟子似乎就可以大讲推恩、行仁政的一番话了。但这里又有一个曲折,孟子提出了“百钧”“舆薪”等比喻,这是为什么?——(1)这是因为齐宣王心理上以为行王道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这种畏难情绪不解决,空谈推恩、制产还有什么效果。(2)于是以一组巧妙的比喻,正面引出“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的结论,其次又以“挟泰山以超北海”和“为长者折枝”这组对照性比喻,进一步阐明“不为”和“不能”的区别。最后,顺其理势,引经据典,加以正面晓谕,说明王道并不难,最基本的就是“推恩”,消除了齐宣王的畏难心理,宣王既已做到了“爱物”,那么推恩、性仁政的事不是比较容易了吗(3)“推恩足以保四海”,为齐宣王指明了努力的方向。板书:第三部分:“保民而王”的行动——“推恩”(乘虚而入由近及远)5、“王笑而不言”,为什么?孟子是如何让宣王去“大欲”的?——(1)齐宣王不得不承认自己所怀有的“大欲”,但还是不肯具体说出它的内容;(2)孟子于是就故意提出“肥甘”、“轻暖”“采色”、“声音”“便嬖”五项,旁敲侧击地衬托出宣王“欲辟之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的称霸天下的“大欲”;(3)接着又用“缘木求鱼”的比喻,小不敌大、寡不敌众的道理,使宣王死心塌地地暗中承认这种“大欲”是完全没有可能的。板书:第四部分:只有实行王道才是前途光明的。(明知故问步步紧逼)(4)能破才能立,于是“发政施仁”“制民之产”便得到宣王的接受了。板书:参考资料,少熬夜!第五部分:“保民而王”的措施——“制产”四)、课堂总结:全篇的主旨:说明王天下的关键,在于保民;保民的根源在于有不忍之心;不忍之心的作用,在于推行仁政、推恩于民;推行仁政的具体措施在于制民之产。语文教案【第二篇】教学过程:一、默读本组“导读”,了解本组内容,明确训练要求。二、揭示课题:1、同学们,你们见过长城吗?长城给你的印想怎样?2、长城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它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体现了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文化。学了这篇课文从内心深处来体会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之情。三、检查预习:1、仔细看图,说说你从两幅图上各看到了什么?拍摄点分别在哪里?2、找出两幅图对应的自然段,想一想其它自然段分别写的是什么?3、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不理解的地方画下来。四、图文对照学习课文1、指名读课文的第一段,画出描写长城的句子,说说用什么方法写的?理解“崇山峻岭”、“蜿蜒盘旋“结合图,体会远看长城的样子。教师小结:描写长城的样子使用比喻、数字说明、太空拍摄的照片来描述的。2、默读课文第二段,说说长城的近景及长城的建造特点。思考:从哪里看出长城高大坚固、结构合理的?建筑材料:巨大的条石和城砖城墙顶上:很宽,可以五六匹马并行城台:每个三百米就有一座,用于屯兵和传递信息3指名读课文的第三段。思考:作者站在长城上想到了什么?你从哪里看出古代劳动人民修筑长城的艰辛呢?4齐读最后一段,想一想: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五、朗读全文,学生质疑问难参考资料,少熬夜!课后小记:板书设计:远景:像一条长龙城墙------很宽近景:高大坚固垛子------瞭王口、射口城台-------互相呼应长城联想:凝结着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历史地位:伟大奇迹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长城的结构特点。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长城的?3、学习了课文,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4、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二、巩固练习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万里长城像(),在崇山峻岭之间(),她高大(),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长城是由()建造的,表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和()。2、给生字注音组词3、抄写课后生词4、比较句子,把想到的说给同学们听。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凝结成万里长城。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5、背诵课文的第一、而自然段。三、课外阅读有关长城的书籍语文教案【第三篇】【设计意图】《称赞》是一篇很有趣的童话故事。小獾清晨时还只能做出三只比较粗糙的板凳。傍晚十分,在刺猬的称赞鼓舞下,做成了一把象样的椅子。文章中有许多它们俩的对话,言语十分朴实,但每一句都非常暖人心。因此,我设计的着眼点放在这些对话上的朗读上,从读中去体会小獾和刺猬彼此间真诚的赞美,从读中去感受称赞带给人们无穷的力量和快乐,从读中学会怎样的语气适合称赞别人。最后,设计了一首小诗送给学生,一方面让学生在不同的语境中复习本堂课所学的生字,另一方面让学生在诗的韵律中再次加深对课文主题的记忆。【学习目标】1、认识“刺、猬、板、凳、椅”五个字。会写“板、椅”两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由衷地参考资料,少熬夜!称赞别人,体会称赞带给人们的力量和快乐。【课前准备】1、制作课件。2、准备刺猬、小獾的头饰以及板凳、椅子、苹果等道具。3、学生自读课文。【教学流程】一、看图识字、写字,故事导入1、课件演示“刺猬、獾、椅子、板凳”的图片,学习生字“刺、猬、板、凳”:如:(生猜谜:身体虽不大,钢针满身插,遇敌缩一团,谁来都不怕。这是谁呀?(刺猬)(出示刺猬:这是小刺猬,快和小刺猬打个招呼吧!(生:小刺猬,你好!……)2、课件演示带拼音的词语──刺猬、小獾、椅子、板凳:(自由读──同桌互读──开火车读)随机正音:轻声词──刺猬、椅子;前鼻音──獾;后鼻音──凳。3、生字宝宝单独出来和大家见面,我们还认识吗?随机想办法记忆字型,书写生字“板、椅”:板、刺、椅、凳、猬(指名读──开火车读)随机指导书写生字“板、椅”。强调木字旁在田字格中的位置。4、现在,老师想用上“刺猬、獾、椅子、板凳”四个词来讲一个故事,想听吗?师讲故事(略)。5、喜欢这个故事吗?快去读一读吧!想对自己的朗读提一些要求吗?(生:我想把字音读准……)二、初读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2、喜欢这个故事吗?喜欢故事中的谁?(生:我喜欢故事中的小獾……)三、朗读感悟1、故事中的小獾,清晨时做了三个比较粗糙的小板凳,是什么原因让它在傍晚时候就做成了一把象样的小椅子呢?我们再去读读课文,到课文中去找找答案吧!2、生读课文。3、回答,随机出示:“在我有点儿泄气的时候,是你称赞了我,让我有了自信。瞧,我已经会做椅子了。这是我的一点儿心意,收下吧。”相机板书课题──称赞。⑴句中的你、我分别指谁?参考资料,少熬夜!⑵小刺猬是怎样称赞小獾的?⑶出示:“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朗读(谁也来称赞小獾,这样称赞行吗?谁还想来称赞小獾?)⑷小刺猬的称赞给小獾鼓足了自信和勇气,他毫不气馁地做着,终于,在傍晚的时候做成了一把象样的椅子。他的内心充满了对小刺猬的感激……谁想来读读这一句:“在我有点儿泄气的时候,是你称赞了我,让我有了自信。瞧,我已经会做椅子了。这是我的一点儿心意,收下吧。”朗读(小獾的感激之情听出来了吗?──小獾当时是拉着小刺猬的手说的,谁

1 / 2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