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建设规划(a)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建设规划一、社会及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一)社会及行业的发展概况新世纪最主要的竞争是人才、人力资源的竞争。西方发达国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就已将人力资源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来开发,并将传统的人事管理转变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而历经改革开放近三十年的中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腾飞和高等教育迅猛发展的的阶段,已经涌现出了大量的各类人才,传统的人事管理制度越来越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要求,因而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越来越成为众多国内外企业追逐的“稀缺资源”,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胜的一个基本前提,也成为各类机关事业单位提升效能的重要手段。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主要培养具有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基本理论知识和较强实务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通过管理学、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和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学习,较系统地掌握人力资源管理所必需的经济学、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财税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等基础理论,具有一定的社交活动组织、调查研究、人际沟通、管理软件应用操作等基本技能,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人事和劳资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力资源专门人才。现在,跨国企业和国内各种组织机构都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投入了相当的精力,必然也为该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空间。浙江省要在2020年提前30年实现现代化,对于人才的需求是很大的,企业也愿意将更多的资本投入到人力资源发展规划中。因此,开设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顺应了我国宏观的经济发展和浙江省地方特色经济发展的新要求。(二)人才需求趋势分析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一个新兴专业,本专业的职业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其就业前景持续看好。目前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本科生就业率都高达100%,毕业生中绝大部分进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和大型企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工作。根据调查,用人单位对该专业毕业生的评价都比较高,许多优秀的毕业生都已走上政府部门的领导岗位和企业中高层管理者岗位,工作业绩和工作表现都非常突出。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该专业人才供不应求,很多用人单位已将目光转移到专科层次的学生身上。我院开设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我们考虑把学生的就业主要定位在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就目前浙江省的发展状况看,如果我们把学生的就业作这样的定位的话,则本专业学生的就业前景是非常乐观的。浙江是中小企业最发达的省份之一,拥有中小企业数量为108万家,约占全省企业总数的99%;同时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全省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浙江省工业增加值80%以上是中小企业创造的,全省财政收入50%以上来自中小企业,农村居民人均年纯收入的51%来自中小企业。据浙江省中小企业局局长吴家曦介绍,2003年浙江省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中小企业已经实现了“21111”目标,即全年营业收入突破2万亿元,实现利润突破1000亿元,支付劳动者报酬突破1000亿元,工业性投入突破1000亿元,就业人数突破1000万人。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制度转轨过程中,市场给予了中小企业巨大的发展机会,然而转轨期的众多商机在支撑着企业迅速成长的同时,企业自身内部管理的不足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化,中小企业面临的竞争对手日益强大和多样化,竞争变得更为激烈,仅仅依靠机制灵活而获取大量市场机会的时代不复存在。相反,中小企业原有的管理痼疾日益暴露并成为制约其成长的桎梏。现在,随着中小型企业的企业主、企业管理层素质的不断提高,他们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也有了较全面的理解。越来越多的企业逐渐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不少中小企业管理者都请专业的咨询机构进行诊断并制定相应的企业战略规划以及人力资源规划。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中小企业虽然意识到了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但由于管理基础薄弱,人力资源部门功能定位不清,导致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先天不足。虽然中小企业不能像大型企业一样有一整套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但其职能却是类似的,必须有贯穿企业管理全过程的人力资源规划、招聘、测评、培训、激励、考核、薪酬、社会保障与劳资关系等一系列职能。目前不少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界定不清,机构设置不科学,人员配备不合理,人力资源管理一般仍由人事行政部门承担或直接由行政后勤部人员兼任。就人员配备而言,不仅专职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配备很少,分工也不明确,即使有也大多未受过专业训练,大多停留在员工的档案管理、工资和劳保福利等日常事务性管理中,是典型的以“事”为中心的“静态”人事管理。因此,要改善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重要的一点是,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必须是受过专业训练的、了解企业现状的较高层次的人才,同时,科学设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机构。所以,随着中小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认识的到位,必然会产生对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大量需求,开设这个专业正是顺应了这种社会发展的趋势。同时,从近几年浙江省高职高专招生的情况看,学生一般不愿意报工作环境差,条件艰苦的专业,而往往对“白领”专业情有独钟,生源火爆。本专业有着类似“白领”的工作环境,必然会得到广大考生的亲睐。另外,本专业在普通高校设有本科的相关专业,这为毕业生继续深造提供了条件。(三)专业现状人力资源管理是我院人文系开设的一个新专业,2006年开始招收第一届学生。由学院自己组织招生就业和教学管理,院内教师担任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及专业理论课,并聘请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专家作兼职教师。二、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思路及目标(一)指导思想树立科学的人才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为理念,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职业岗位技能为中心,依托各类企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培养人才,理论教学以必须够用为原则,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具备较扎实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在本专业领域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二)建设思路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社会经济建设为目标,以培养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思路,采用依托行业、教学过程、实习以及招生和就业相结合的四结合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将始终注重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在专业课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专业基本功训练并建立相应的考核体系,以较全面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打造我们专业学生的特色。瞄准岗位开设课程,增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密切结合时代特征,努力拓展学生相关职业能力,是本专业重点思考的问题。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占较大比重,注重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培养,实现“零距离上岗”,即学生毕业进入企业后不需要专业的上岗培训直接可以上岗。适当规模地控制基础理论课程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加强校内模拟实训室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强化技能培训,熟悉岗位要求,增强学生择业就业能力,增加学生就业机会。基于本专业的特殊性,还要特别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使学生不仅受到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和法学等多方面知识的教育,而且受到众多人文知识的熏陶,在专业知识的教育基础上,进一步地挖掘学生潜能。(三)建设目标根据浙江省经济发展战略和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需求,结合我院学生的实际特点,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人才队伍。本专业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经三年努力逐步走向成熟,并将成为我院极富特色的一个专业。专业建设的基本目标是要使学生成为一支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使之就业有优势,创业有能力,发展有空间,继续教育有基础。三、专业建设规划方案(2-6每项必须有目标、任务、措施和保障)(一)专业发展规划(学生数)2006年学生人数50人,2007年学生人数100人,2008年学生人数150—200人,2009年学生人数200—300人。(二)师资队伍建设目前专业主要由院内教师担任基础课和专业理论课,并聘请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专家作兼职教师,力求建设一支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符合年龄梯度结构的高素质的以专职为主、兼职为辅、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师队伍。为此正在努力做以下工作:一是挖掘学校现有的师资队伍资源,筛选并培养专业课程教学所需要的师资队伍,逐步实现现有师资的转型;二是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在职进修、提高;三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在外校、行业、企业等部门聘请一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又有相当理论水平的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或者通过有关途径充实专任师资队伍,构建一支高水平的兼有教师资格和其他专业技术职务的“双师型”的兼职教师队伍。近几年需要采取的具体措施主要有:(1)下学期引进本专业具有硕士学历的专职教师1-2名,以后酌情继续引进。(2)聘请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担任专业客座教授或专业建设顾问,扩大专职从事实践环节教学和来自生产第一线的兼职教师数量。(三)实训基地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实现培养目标不可缺少的条件。由于实践教学环节主要通过社会相关企业实现,所以要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就必须建立学校同实践基地密切的合作关系,重视实践基地的建设,把实践基地的建设同校内教学管理放在同等地位。要走出校门,扩大同企业的联系,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通过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形成一批适合专业培养目标而又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实践基地建设是保证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得到实际锻炼和提高的重要保证。实训基地的建设主要采取两种办法,一是依靠学校的力量、资源建立校内实训基地;二是依靠学校的经费支持,借助社会力量和有关单位的合作,同校外一些相关单位协商建立校外实践基地。目前已有一些单位有此意向,将来应该尽早有选择性地多建立相关实践基地。(四)教材和图书资料建设教材建设是专业建设中一个重要问题,根据学院的定位、特色及专业自身培养目标和学院的实际情况,教材建设将以高职高专统编教材、省部级以上获奖教材或名校的高水平教材为主体,同时组织教师编写特色教材、讲义、教学参考资料和选题集等。目前,我院图书馆已拥有不少有关人力资源管理的藏书,系资料室和教研室资料室拥有此类书籍更为丰富,基本上可以满足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科研需要。教师基本上都配备有计算机,教研室也同时配备有计算机、打印机、扫描仪等,并拥有多媒体教室、局域联网和部分电子图书资料等教学硬件。为确保教师教学、学生阅读的正常需要,以后还将继续投入必要的资金,通过多种渠道,多方购买专业书籍,以充实系和教研室的图书资料中心。(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本专业的人才模式是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宗旨的具有高职特色的专业教学设计模式。狠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突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职业技术应用能力,使毕业生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职业能力,还具有在人文素养和道德修养等方面较高的综合素质。本专业将突出“一个中心,两大特色”,即以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和技能锻炼为中心,以培养提升学生人文素质和道德修养、拓展学生交际应变等实用技能为两大特色的培养模式,一方面积极引导和激励学生立志成才,在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教会他们如何做人,不断加强人文知识和道德修养,以崭新而健康的面貌和姿态立身行事,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学生广交朋友建立人脉,积极参与学院、系或班级事务的管理,以此锻炼实际能力。本专业将采用“2.5+0.5”教学模式,即学生在校学习的前2.5年不到的时间里主要是在校内实训基地的职业环境中得到职业能力的基本训练,在最后半年多的时间里是到校外实习基地在管理、服务第一线进行顶岗实习。大力加强校企的合作,建立相应的实践基地,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六)课程建设和实践教学建设在课程建设中,要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从对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出发设置课程,在深入研究每门课程及实践环节设置的目的,明确其对实现培养目标的意义的基础上,做到课程设置要合理衔接,保证知识体系的前瞻性、连续性、系统性、完整性,确保学生的学习能力、应用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全面培养。要进一步根据现实情况的变化和我院学生的自身特点,“强化基础,拓宽口径”,在以后的三年中继续修订、完善教学计划,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改革。第一、二学期主要上基础课,使基础课达到总课时的80%,夯实基础;第三、四、五学期上专业课,同时加大选修课的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