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40665.4-2021 中医四诊操作规范 第4部分:切诊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书书书犐犆犛11.020犆犆犛犆0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犌犅/犜40665.4—2021中医四诊操作规范 第4部分:切诊犗狆犲狉犪狋犻狅狀狊狆犲犮犻犳犻犮犪狋犻狅狀狊犳狅狉犳狅狌狉犱犻犪犵狀狅狊狋犻犮犿犲狋犺狅犱狊犻狀狋狉犪犱犻狋犻狅狀犪犾犆犺犻狀犲狊犲犿犲犱犻犮犻狀犲—犘犪狉狋4:犘狌犾狊犲狆犪犾狆犪狋犻狅狀 20211126发布20211126实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目  次前言Ⅰ…………………………………………………………………………………………………………引言Ⅱ…………………………………………………………………………………………………………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脉诊2……………………………………………………………………………………………………… 4.1 基本要求2…………………………………………………………………………………………… 4.2 诊脉内容2…………………………………………………………………………………………… 4.3 诊脉方法2…………………………………………………………………………………………… 4.4 脉象诊察3……………………………………………………………………………………………5 按诊3……………………………………………………………………………………………………… 5.1 基本要求3…………………………………………………………………………………………… 5.2 按诊内容3…………………………………………………………………………………………… 5.3 按诊方法4……………………………………………………………………………………………附录A(规范性) 切诊操作注意事项6……………………………………………………………………附录B(规范性) 医生提示患者注意事项7………………………………………………………………犌犅/犜40665.4—2021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是GB/T40665《中医四诊操作规范》的第4部分。GB/T40665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第1部分:望诊;———第2部分:闻诊;———第3部分:问诊;———第4部分:切诊。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提出。本文件由全国中医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78)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华中医药学会、北京中医药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云南中医药大学。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灿东、陈研、郭宇博、苏祥飞、王天芳、朱文锋、郑进、顾星、王洋、林雪娟、甘慧娟、李宇涛。Ⅰ犌犅/犜40665.4—2021引  言  中医诊察疾病的方法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四种(合称“四诊”),是在历代医家长期医疗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得到补充和完善。“四诊”在中医临床信息的收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其操作程序及方法的规范化、标准化,是促进中医学科建设、学术发展和提高中医临床诊疗水平的基础性工作。GB/T40665《中医四诊操作规范》是指导教学、临床、科学研究、医政管理、出版及国内外学术交流中有关“四诊”操作的基础性和通用性标准。“四诊”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诊察和收集患者的病情资料,各有其独特的方法和依据,四者之间不能互相取代。因此,GB/T40665《中医四诊操作规范》拟由四个部分构成。———第1部分:望诊。目的在于指导望诊的操作。———第2部分:闻诊。目的在于指导闻诊的操作。———第3部分:问诊。目的在于指导问诊的操作。———第4部分:切诊。目的在于指导切诊的操作。切诊是中医“四诊”之一,包括脉诊与按诊两个部分,是在历代医家长期医疗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得到补充和完善。切诊是中医诊察疾病的一种方法,在中医临床信息的收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内涵丰富,需要更为耐心细致的体察,而按诊的内容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与时俱进,不断充实,与传统方式存在一定的差别,脉诊则极具中医特色,是中医诊察精华。因此,对切诊操作程序及方法的规范化、标准化,是使中医诊察技能得以更好地传承的需要,是促进中医学科建设、学术发展和提高中医临床诊疗水平的基础性工作,是教学、医疗、科研、管理及对外交流的需要。本文件的制定是在参考当代对中医切诊最新认识的基础上,对长期实践中应用的切诊操作程序及方法的归纳,并希望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结合最新的、成熟的研究成果,得到不断地修订、补充及细化。临床实际中,对“四诊”的操作难以截然分开,常“四诊”合参,全面收集患者的病情资料,为辨病、证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Ⅱ犌犅/犜40665.4—2021中医四诊操作规范 第4部分:切诊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中医“四诊”中的切诊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切诊内容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中医药领域教学、临床、科学研究、医政管理、出版及国内外学术交流。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切诊 狆狌犾狊犲狆犪犾狆犪狋犻狅狀医者用手指或手掌对患者的脉和全身特定或相关部位进行触、摸、按、叩,并通过手的触觉及患者的反应状态,以了解病情,诊察疾病的方法。3.2寸口 狑狉犻狊狋狆狌犾狊犲两手腕部腕横纹后方,桡骨茎突内侧,桡动脉搏动明显处,是进行脉诊的部位。  注:包括寸、关、尺三部。3.3寸、关、尺 犮狌狀,犵狌犪狀犪狀犱犮犺犻寸口脉诊法中三个诊脉部位:桡骨茎突内侧处为关,关之前(腕端)为寸;关之后(肘端)为尺。  注:三部的脉搏,分别称为寸脉、关脉、尺脉。3.4脉诊 犿犲狋犺狅犱狊狅犳狆狌犾狊犲犱犻犪犵狀狅狊犻狊医生用手指切按患者身体某些特定部位的脉搏动处,体察脉动应指的形象,以了解机体健康状态,辨别病证的一种诊察方法。3.5诊脉 狆狌犾狊犲犱犻犪犵狀狅狊犻狊医生用手指探查脉搏应指形象的过程。3.6按诊 狆犪犾狆犪狋犻狅狀犱犻犪犵狀狅狊犻狊医生用手触摸、按压或叩击患者的某些部位,以了解局部的冷热、润燥、软硬、肿块、疼痛或肿胀特点及其他异常变化,辨别病证的一种诊察方法。1犌犅/犜40665.4—20214 脉诊4.1 基本要求脉诊通常切按寸口部位。当寸口正常位置未感觉到脉动时,注意是否为斜飞脉或反关脉,并按照其脉行位置进行切按。脉诊注意事项应符合附录A的A.1。医生提示患者的注意事项应符合附录B的B.1。4.2 诊脉内容4.2.1 脉位通过指力的轻重变化,诊察脉动显现最为明显的部位,辨别脉位的浅深,以区分浮脉、沉脉、伏脉等。4.2.2 脉率以医者的呼吸或借助钟表,计算一息或一分钟内脉动的次数,辨别脉搏频率的快慢,以区分迟脉、缓脉、数脉、疾脉等。4.2.3 脉力根据脉搏应指的力度,诊察脉搏的强弱,以区分虚脉、实脉等。4.2.4 脉长根据脉动应指的轴向范围,诊察脉动的长短,并注意寸、关、尺三部是否均有脉动,以区分长脉、短脉等。4.2.5 脉宽根据脉搏应指的径向范围,诊察脉道的粗细,以区分洪脉、细脉等。4.2.6 脉律根据脉搏应指的节律是否一致、有无歇止及歇止有无规律,脉搏应指的力度、大小是否一致等,诊察脉搏的均匀度,以区分促脉、结脉、代脉等。4.2.7 脉紧张度根据脉管应指的软、硬、紧、急、弛缓及柔韧度等,诊察脉象的紧张度,以区分紧脉、弦脉、濡脉等。4.2.8 脉流利度根据脉搏应指的圆滑或艰涩等,诊察脉搏的流利度,以区分滑脉、涩脉等。4.3 诊脉方法4.3.1 调息脉诊时,医生应调匀呼吸,宁静心神,全神贯注,可根据自己的呼吸计算患者脉搏跳动的至数。2犌犅/犜40665.4—20214.3.2 指法4.3.2.1 布指医生应用左手或右手的食指、中指与无名指诊脉。首先食指、中指与无名指的指端平齐,自然弯曲呈弓形,然后以中指确定关脉部位(高骨定关),食指按于关前的寸脉,无名指按于关后的尺脉,指目紧贴于脉动部位,与被诊者体表约呈45°角。依据患者身高、臂长的差别调整布指的疏密。患者身高臂长者,布指宜疏,反之宜密。4.3.2.2 一指定三关对于小儿,运用左手或右手的拇指或食指总候三部,以掌后高骨定位,诊脉时用一指分别向两侧滑动或挪动的方式体察三部脉象。4.3.2.3 运指分别运用不同指力,采用轻取、中取、重取的方式,并依照先轻后重的顺序,视具体情况运用总按、单按、一指定三关等指法体察脉象。4.3.3 诊脉时间每手诊脉时间不少于1min,两手以3min为宜,以体察可能发生的脉象变化。4.4 脉象诊察医者在对脉象要素诊察的基础上,综合分析,确定具体脉象。常见脉象有浮脉、沉脉、伏脉、迟脉、数脉、疾脉、虚脉、实脉、洪脉、细脉、微脉、散脉、滑脉、涩脉、长脉、短脉、弦脉、芤脉、革脉、紧脉、缓脉、牢脉、弱脉、濡脉、动脉、促脉、结脉、代脉。5 按诊5.1 基本要求按诊应根据望、闻、问诊的情况,有目的地进行,并且结合患者的异常感觉和反应变化,进行综合分析。按诊注意事项应符合附录A的A.2。医生提示患者注意事项应符合附录B的B.2。5.2 按诊内容5.2.1 头颈部头颈部的按诊主要用于检查囟门、头面、五官、颈项等部位的病变。根据具体情况可将触、摸、按诸法参用。5.2.2 胸胁部胸胁部分为前胸与胁肋。前胸指锁骨上窝至横膈以上的部位;胁肋指侧胸部,包括腋下至12肋骨的区域。胸胁部的按诊主要用于检查乳房、心、肺、肝、胆的病变,根据具体情况可参用触、摸、按、叩等诸法。3犌犅/犜40665.4—20215.2.3 脘腹部脘腹部泛指心下(剑突)至毛际(耻骨联合)的体表部位。上腹部称胃脘部,脐上称大腹,脐周称脐腹部,脐下至耻骨上缘称小腹,小腹的两侧称少腹。脘腹部的按诊主要用于检查肝、胆、脾、胃、大小肠、膀胱、胞宫等腹腔脏器的病变,根据具体情况可将触、摸、按、叩诸法参用。5.2.4 背腰部背腰部泛指第七颈椎至尾骶部的体表部位。背腰的按诊主要用于检查肺、肾、脊柱等部位的病变,根据具体情况可将触、摸、按、叩诸法参用。5.2.5 四肢四肢的按诊主要用于检查肌肉、关节、筋脉的病变,根据具体情况可将触、摸、按诸法参用。5.2.6 肌肤肌肤主要是指皮肤。肌肤的按诊主要是感知局部皮肤的寒热温凉、肿胀、润燥、滑涩、软硬及疼痛等情况,根据具体情况可将触、摸、按诸法参用。5.2.7 腧穴对某些特定腧穴的按诊,主要是了解有无压痛、结节及其他敏感反应,根据具体情况可将触、摸、按诸法参用。5.3 按诊方法5.3.1 体位根据对患者按诊部位的不同,医生可采取坐位或站位。对于皮肤、手足、腧穴的按诊,医生可以坐或站位,面对患者的被诊部位,用左手稍扶病体,右手进行触摸、按压诊察。对于胸腹、颈、背、腰部或下肢的诊察,医生多以站位,站立于患者的右侧进行操作。5.3.2 手法5.3.2.1 触法用手指或手掌轻触患者局部皮肤,如额部、四肢、胸腹部等,以检查肌肤的凉热、润燥。5.3.2.2 摸法用手指或手掌稍用力寻抚局部,如胸腹、腧穴、肿胀的部位等,以检查患者局部的感觉,有无疼痛及肿物的形态与大小等。5.3.2.3 按法用手指或手掌重力按压或推寻局部,如胸部、腹部、脊柱、肿胀部位、肌肉丰厚处等,以检查深部有无4犌犅/犜40665.4—2021疼痛、肿块,肿块的形态、质地、大小、活动程度,肿胀的程度及范围、按之是否凹陷、凹陷是否容易恢复等。5.3.2.4 叩法5.3.2.4.1 直接叩击法用手叩击身体某部,如腹部、腰背部等,使之震动,然后感受叩击所产生的叩击音、波动感、震动感及患者的反应,根据叩击音及手指下的感觉来判断检查部位的状况。5.3.2.4.2 间接叩击法间接叩击法分为掌拳叩击法和指指叩击法,具体如下:———掌拳叩击法:医生用左手掌平贴在患者的被诊部位体表,右

1 / 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