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管理与五行管理(3)十三、导师顾问与导师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导师负责传道、授业、解惑,而顾问仅有解惑的功能。无知就像一片黑暗,黑暗中企图寻找光明,却仍然在无知中。已知就像光明,光明照亮黑暗是自然的现象,已知者愿意将知识传播给无知者,但能够传播多少,能否传播成功,却是由接受者决定的。导师有责任将无知者从黑暗中带出来,即便他们都不愿意出来。师与徒是一对特殊的关系,在徒弟未明白道理前,徒弟需要无条件的按照师父的意图去做,所以师徒如父子,这需要弟子对师父绝对的信任,师父是可以体罚徒弟的,所以也要求师父对徒弟要像父亲一样仁慈。只有这样二者的关系才能够稳定和谐,才能传递更为深邃的知识,使师承得以完成。“天地君亲师”,可见“师”的地位有多高,有多重要。我们的企业在进行知识管理时做到了这一点吗?IT技术只能解决知识的广度问题和数据传输、存贮问题,并不能替代导师的作用。十四、知识管理的制度基础信息量每18个月增长一倍,知识每五年增长一倍。知识更新非常迅速,刚出大学校门,已有30%的知识淘汰。知识的重要性人人都知道,甚至放弃了对知识进行追求的人也知道。不仅个人如此,企业、国家都是如此。谁都知道被“知识经济”时代淘汰的后果,但这绝对不是依靠增加科技投入就可以得到解决的,因为知识经济有着深厚的制度基础。知识经济与自由宪政有着必然的联系。将知识经济与自由宪政割裂开来,凭借着国家的暴力和无知的勇气是完全能够做到的,但那是以知识经济的窒息为代价的。“制度”与“道”具有相似性的,只不过西方的新制度经济学从法学、组织理论和经济学发展而来,而中国的道,被专制传统边缘化了。本文的作者感受到了这种相似性,并用十年的时间进行研究,希望能够阐释这种相似性。这便是《五行管理》一书将要完成的工作。从五行理论出发,可以将这种相似性表达出来。见下图:1、诚实信用坚持“诚实信用”原则,才能够确保企业内的信息传播迅速,且不失真。2、主体平等一个理想的组织结构应该鼓励其成员在必要的时候提供横向信息,进行横向协调,这是以“主体平等”原则为前提的。平等有利于沟通和交流,有利于改进企业内的信息流通。3、私权神圣只有当组织成员相信,自己不会因言获罪,即使自己说了过火的话,自己的“私权”也是受到尊重的时候,他们才会畅所欲言。4、意思自治让组织成员充分的表达,是为了让他们恢复理性,并且有利于他们的成长,也有利于理越辩越明。使组织成员彼此传达资讯、交换意见、消弭冲突、相互扶持并建立顺畅的合作模式。最有效率的组织中,管理阶层人员平均每天使用于沟通的时间,需占去全天工时的44%。5、精进沟通应在不断自我超越的人群中进行,如何不是这样的,则企业可能变成抱怨的场所。此五者不可割裂,是一个整体。“那种欲求将每一事物都受制于人之理性主义者,因此而面临着一个真正的两难困境。运用理性的目的,乃在于控制及预测。但是,理性增长的进程,却须依赖于自由以及人的行动的不可预测性。”人是社会的动物,在两人以上的互动关系中,每一个人都是正确的,但合在一起却是错误的。博奕论告诉我们,个人的理性行为会导致集体的非理性。因此,我们必须对规则保持敬畏,这是因为我们的无知。制度之所以成为制度,乃是在于我们承认自己的无知(智)、无为、无用、无我、无得。图五为+无为=无不为。制度是人类理性的前提,只有它才能够使我们面对未知而保持一份从容,是它让我们无知中解放出来。所以,知识管理脱离了制度,将会一无是处。十五、知识管理与独立人格“人格是最高的学位”。独立是人格成长的前提,没有人格成长,仅凭兴趣学习是不可能进行下去的,知识不能被有效的创造出来,也不能在人们之间得到有效地传播和利用。现代市场经济的参与者是理性的经济人,人格独立是相对于身份依赖而言的,自由使人们脱离这种依赖,让人们恢复理性。如前所述,知识管理是对人的理性思维能力的管理。那么,人格与理性思维有着怎样的关系呢?人格,又称为面具。是人在社会生活中相对稳定的心智模式和行为模式。因本文是《五行管理》一书中的一部分,所以将直接用“五行人格”来表达二者之间的关系。五行人格的静态表达,见下图(一)、信仰正是因为对真理的信仰,使人们能够持续的关注未知领域。上帝无处不在,但又是不可知的,有信仰的人会探索上帝的存在。对真理的信仰,使人们不断地探索未知的世界。(二)、诚信自欺欺人,是理性思维的重大障碍,诚信将替代欺骗和谎言。(三)、自信所谓的自信,就是我能。教育工作者都知道,教育始于自信心的培养。这是因为有自信的人,看问题比较乐观,而没有自信的人看问题比较悲观。(四)、仁慈理性是一把双刃剑,它刺伤了别人,也割伤了自己。没有仁慈博爱之心对理性的约束,理性将会给人类带来灾难。(五)、宽容宽容、开放的态度是理性发展的必由之数,如果教会对布鲁诺宽容一些,布鲁诺将不会过早的离开人世,人类也会进步得更快些。误解无处不在,只有通过他人的内心才能看到完整的世界。(六)、忍辱科学实证研究是艰难的,忍辱,耐心有助于最终发现真理。还有当自己的研究不被他人知道时,能做到“人不知,而不愠”。(七)、布施教学相长,将自己的思维结论与他人分享,这对于提高思维能力是有莫大的好处的。所以有人说,老师是学生教出来的。(八)、富有只有富有才能使人格真正的独立,只有富有才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思考。财富越多,思考的深度越深。穷人思眼前,富人思来年。(九)、感恩感恩与思维的因果关系似乎并不是很紧密,但宗教人士通常都能体会到二者的关系。感恩,其实就是还债。逃避债务的人,其理性是无法成长的,因为这样的人没有未来。(十)、静虑思而知,虑而解。虽说互动的讨论或教学相长有利于思维的成熟,但这并不能替代深度的思考,对于思维和理论的价值。诸葛亮在《诫子训》中说:“非静无以治学”。由此可见,静是治学的根本,对知识管理来说,静也是必须的。有人说:现代人是浮燥的,没有时间静下来思考。如果一个人或一个组织连静下来的时间都没有,给他谈知识管理,那一定是对牛弹琴,最好还是避而远之。(十一)、博学通能启发多思考,专不旁逸易见功。(十二)、技巧标准化其实是为了寻找一种力量感,使行动摆脱思维(就像开车一样)。有意识的行动有时反而会降低工作效果。(十三)、敬畏对自然和神保持敬畏,是对理性的有效约束。(十四)、精进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十五)、忏悔反省,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