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T 202-2019 凹印联线复合剥离过程控制要求及检验方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凹印联线复合剥离过程控制要求及检验方法2019—11—28发布2020—01—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行业标准Processcontrolrequirementsandtestmethodsofin-linelamination-delaminationforgravureprintingICS37.100.01A1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新闻出版署 发布CY/T202—2019ICY/T202—2019目  次前言……………………………………………………………………………………………………………III引言………………………………………………………………………………………………………………V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技术要求………………………………………………………………………………………………………25检验方法………………………………………………………………………………………………………3附录A(资料性附录)转移膜结构……………………………………………………………………………5附录B(资料性附录)定位转移膜……………………………………………………………………………6附录C(资料性附录)凹版联线复合剥离工艺………………………………………………………………7本标准按GB/T1.1—2009给出的规则编写。本标准由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70)提出并归口。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劲嘉新型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深圳劲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安泰新型包装材料有限公司、北京印刷学院、贵州劲嘉新型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昆明彩印有限责任公司、江西丰彩丽印刷包装有限公司、江苏中印印务有限公司、浙江美浓世纪集团有限公司、中丰田光电科技(珠海)有限公司、陕西北人印刷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云南侨通包装印刷有限公司、常德金鹏印务有限公司、天津长荣印刷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中山松德印刷机械有限公司、广州市恒远彩印有限公司、深圳市布瑞特水墨涂料有限公司、云南恩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汕头市派亚油墨有限公司、中柔凹印技术服务(北京)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侯立伟、徐静彦、许文才、吕伟、吴净土、曹国荣、朱国良、易元锋、王倩倩、庞锟、张辉、徐斯伦、陆俊、习大润、文杰、欧立国、王玉信、贺志磐、王文娜、张树峰、许铭、张云。前  言VCY/T202—2019凹印联线复合剥离工艺是指在凹印设备上直接将预先制作在转移膜上的信息层(或介质)用胶黏剂通过粘合、干燥、分离转移到承印物表面后,直接联线印刷的工艺。而在此之前,从转移膜上将信息层转移到承印材料上制成含信息承印纸的生产过程与在含信息承印纸上的印刷过程是相互独立的,而凹印联线复合剥离工艺却在凹印设备上同时实现了含信息承印纸的生产与在含信息承印纸上的印刷,与离线转移生产工艺相比较其具有生产周期短、成本低等优势。随着凹印设备日益完善、原材料不断革新,凹印联线复合剥离工艺日趋成熟,在印刷行业内得到广泛应用。凹印联线复合剥离工艺是一种新的生产工艺,对原材料、过程控制等提出了新要求。因此,制定凹印联线转移过程控制要求及检验方法标准是非常必要的。引  言1CY/T202—2019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使用卷筒纸、胶黏剂在凹印设备上实现对转移膜复合剥离并联线进行凹版印刷过程所涉及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凹印联线转移膜复合剥离工艺的过程控制,离线转移膜复合剥离工艺过程控制可参考使用。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793胶黏剂不挥发物含量的测定GB/T2794胶黏剂黏度的测定单圆筒旋转黏度计法GB/T6672塑料薄膜和薄片厚度测定机械测量法GB/T6753.1色漆、清漆和印刷油墨研磨细度的测定GB/T7706—2008凸版装潢印刷品GB/T13217.4—2008液体油墨粘度检验方法GB/T14216塑料膜和片润湿张力的测定GB/T14518胶粘剂的pH值测定GB/T22363—2008纸和纸板粗糙度的测定(空气泄漏法)本特生法和印刷表面法GB/T25256光学功能薄膜离型膜180°剥离力和残余黏着率测试方法BB/T0031—2008电化铝烫印箔CY/T194—2019冷烫印过程控制要求及检验方法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转移膜 transferfilm由塑料薄膜基材、功能性涂层、镀层组成的材料。注:转移膜的功能结构参见附录A。3.2复合剥离 lamination-delimination通过涂布胶黏剂、粘合、干燥、分离,将转移膜(3.1)上的功能性涂层和镀层转移到承印材料上的过程。3.3定位转移膜 positioningtransferfilm包含有与印刷图文套印信息的转移膜(3.1)。注:定位转移膜示意图参见附录B。凹印联线复合剥离过程控制要求及检验方法2CY/T202—20193.4膜面版距 repeatedlengthoftransferfilm定位转移膜上与印刷版面一致的膜面重复周长长度。4 技术要求4.1 材料4.1.1 承印物表面粗糙度不大于1.5μm。4.1.2 转移膜4.1.2.1 卷料质量和外观符合CY/T194—2019表1中的要求。4.1.2.2 有图文的膜,图文内容和效果应与标准样一致。4.1.2.3 膜面版距应小于印版周长1.0mm~2.0mm,膜面版距与标称值偏差±0.5mm。4.1.2.4 长度9000m~12000m的膜接头数不宜多于2个,且非全息转移膜接头间的连续长度不应小于4000m,全息转移膜接头间的连续长度不应小于2000m。4.1.2.5 分离后基膜上应无残留镀层。4.1.2.6 应做防潮防压悬空包装应含有产品名称、规格、批号、长度、接头数、生产日期、放卷方向等信息。4.1.2.7 转移膜质量应符合表1的要求。表1 转移膜质量要求指标名称质量要求幅宽偏差(mm)±1厚度偏差(µm)±1版缝线宽(mm)≤1定位边线宽度偏差(mm)±0.5同批同色色差△E*ab全息转移膜无明显色差,非全息转移膜不大于2.04.1.3 胶黏剂4.1.3.1 固含量不低于50%,批次差异不大于2%。4.1.3.2 杂质颗粒度不大于15µm。4.1.3.3 pH值应为7.0~8.0。4.1.3.4 黏度原料黏度应为100mPa·s~900mPa·s,上机黏度应为10s~40s(察恩4号杯)。3CY/T202—20194.2 过程控制4.2.1 涂布4.2.1.1 环境温度应为(25±8)℃,相对湿度应为(60±10)%RH。4.2.1.2 涂布时,纸张幅宽应大于膜的幅宽,膜的幅宽应大于压印辊轴向宽度,压印辊轴向宽度应大于印版的有效涂布宽度。4.2.1.3 应选择合适的涂布辊,通过网线数、网穴深度、网穴形状控制涂布量。4.2.1.4 应至少每半小时检测胶黏剂黏度一次,黏度偏差不大于2s。4.2.1.5 应调整刮刀角度、压力,检查刮刀磨损情况,确保涂布均匀平整。4.2.2 粘合4.2.2.1 膜放卷张力应小于膜收卷张力,纸卷放卷张力应小于印刷张力。4.2.2.2 定位转移膜粘合前,应通过调整膜面张力,使膜面版距符合生产要求。4.2.2.3 应调整粘合辊线压力,使转移膜与卷筒纸面充分贴合。4.2.2.4 应通过纠偏装置,使转移膜在卷筒纸居中位置。4.2.3 干燥4.2.3.1 烘箱温度应分段设置,先设置初始温度,逐步升温到与胶黏剂干燥匹配的温度再逐步降温到易于分离的温度。4.2.3.2 应调节烘箱进出风量,确保干燥充分。4.2.4 剥离4.2.4.1冷却水辊温度应为(20±2)℃。4.2.4.2分离后功能层、镀层应完全转移,基材表面无残留斑点。4.2.4.3转移后纸张表面的转移层附着牢固。4.2.5 表面处理4.2.5.1纸张表面转移层表面润湿张力应不小于3.8×10-2N/m2。4.2.5.2印刷后油墨附着牢固。注:凹印联线复合剥离工艺参加附录C。5 检验方法5.1 表面粗糙度按照GB/T22363—2008中4规定的印刷表面法进行测量。5.2 转移膜检测5.2.1 接头目视检查接头的数量。5.2.2 膜面版距/幅宽偏差/版缝线宽/定位边线宽度随机选取包含5个版距长度的样品,在平板玻璃上平整展开,使用分度值为0.1mm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以测量偏差最大值为测量值。5.2.3 厚度偏差按照GB/T6672规定的方法进行测量。4CY/T202—20195.2.4 同批同色色差按照BB/T0031—2008中4.4规定的方法进行测量。5.2.5 剥离性能按照GB/T25256规定的方法进行测量。5.3 胶黏剂检测5.3.1 固含量按照GB/T2793规定的方法进行测量。5.3.2 原料黏度按照GB/T2794规定的方法进行测量。5.3.3 杂质颗粒度按照GB/T6753.1规定的方法进行测量。5.3.4 pH值按照GB/T14518规定的方法进行测量。5.4 过程控制检测5.4.1 温湿度使用检定的分度值为0.5℃的温度计和分度值为0.5%RH的湿度计进行测量。5.4.2 润湿张力按照GB/T14216规定的方法进行测量。5.4.3 耐磨性在荷重为(10±0.1)N的条件下,按照GB/T7706—2008中6.8的检验条件进行测量。5.4.4 上机黏度按照GB/T13217.4—2008第4章中的方法进行测量。5CY/T202—2019附录A(资料性附录)转移膜结构A.1 转移膜结构转移膜结构示意图见图A.1。塑料薄膜基材a功能性涂层b镀层c说明:a:塑料薄膜基材是其他层的载体,在转移时起到抗拉伸、耐有机溶剂等作用,常用基材为PET和OPP等。b:功能性涂层是转移膜的核心层,决定着转移时的分离性能,转移后的耐高温性、耐磨性、全息效果、颜色、亮度、油墨附着力等主要性能。c:镀层的作用是增加功能性涂层的反射效率,常用的镀层介质材料为铝和硫化锌。功能性涂层和镀层也是转移膜的可转移层。图A.1 转移膜的结构示意图6CY/T202—2019附录B(资料性附录)定位转移膜B.1 定位转移膜定位转移膜功能示意图见图B.1。123564说明:1——定位图2——版缝3——版距4——定位边线5——放卷方向6——放卷膜图B.1 定位转移膜功能示意图7CY/T202—2019附录C(资料性附录)凹版联线复合剥离工艺C.1 凹版联线复合剥离工艺凹印联线复合剥离工艺(具体见图C.1)是指在凹印设备上在转移介质膜上涂布胶黏剂、粘合、烘干、分离把膜上的全息或微观信息转移到纸张表面后再进行凹版印刷的工艺。具体过程如图C.1所示,转移膜表面上胶后与纸张粘合,经过烘干后转移基膜分离,转移膜上的铝层或其他呈像介质转移到纸张上,为增加转移后承印物表面张力可选择在转移层上涂布清漆(转移膜功能层表面张力符合要求的可不涂布清漆),然后再联线进行凹版印刷。3215678109说明:1——承印物2——膜(放卷)3——涂布4——复合5——烘道(干燥)6——剥离7——膜(收卷)8——色组9——分切刀10——纸堆图C.1 凹印联线复合剥离工艺示意图CY/T202—2019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行业标准凹印联线复合剥离过程控制要求及检验方法CY/T202—2019*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市丰台区三路居路97号邮政编码:100073电话:(010)52257143 52257140北京睿和名扬印刷有限公司各地新华书店经销*开本880毫米×1230毫米 1/16 印张1 字数18千字2020年1月第1版 2020年1月第1次印刷*书号:35068·186    定

1 / 1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