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郑成教授在2005年全国微波化学学术年会上做大会报告的照片郑成的简历及成果简介郑成,男,1955年12月出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广州大学研究生处处长。一、学习经历1978-1982年,浙江大学化学工程系读书,获学士学位。1984-1987年,华东理工大学读化学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获工学硕士学位。1994-1995年,作为中国国家教育部委派的高级访问学者,赴日本横滨国立大学开展生物化学工程方面的访问研究工作一年。2000.1-2003.9年华中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获工学博士学位。二、工作简历1982-1984年,广西大学化工系任教。1991-1996年任广州大学轻化系副主任职务(副处级)。1996年5月至2001年任广州大学轻化系主任职务(正处级)。1997年晋升为化工学科教授职称。1995-至今,被聘为华南理工大学食品化学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导师。2004.7通过评审被华南农业大学和广西大学评为博士生导师。2000年初参加广州市政府组织的新广州大学筹备组,负责学科和二级学院的组建工作。2000.10-2001.4年底作为筹备组组长,组建广州大学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2001-2004年后任广州大学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院长。2004-2005年任广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院长。2005.9---至今任广州大学研究生处处长。三、从事的行政管理工作经历及成果本人从事高等学校和社会专业管理工作的时间比较长,积累了较为丰富的行政管理工作经验,具有较强的组织、策划、管理和协调能力,善于理解上级领导的指示精神和规定,并善于充分发挥领导班子成员和下属的积极性,显示出较强的领导能力。在广州大学轻化系担任系副主任和系主任期间,负责组织了两个新专业的创办、新实验室的建设和学科建设等工作,花了十年左右时间,把一个系(三个专业)从零到有,建设为本省同等层次、同等学科2的有影响的单位,并使整个系的教师团队、管理队伍生气勃勃,团结向上;在参加广州市政府组织的新广州大学组建工作中,勤于思考、积极努力工作,提出的方案得到了领导的赏识和采用;在承担广州大学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的筹备和建设工作中,能够充分地发挥领导班子成员和全院一百二十多个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和热情,将原来分布在四个校区的、力量很弱的化学(2个)、生物(2)和轻化共五个系,通过科学地规划、合并、调整成为比较合理的三个系,然后在此基础上新成立了学科特色明显、发展前景好,社会需求好的生物工程和环境科学两个专业,通过加强学科建设、引进人才、重点抓科研和创新性教学,经过四年的建设,使学院的本科教学从原来的两个本科专业发展成为7个本科专业,科研经费从原来的每年不足五十万元增加到600万元,教授人数从组建初的五人增加到十六人,科研成果包括高水平的论文、奖项和专著、专利等大幅度的增加,尤其是通过几年学科建设的积累,在05年申报成功了2个硕士点,使学科建设的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自2005年9月至今,承担的研究生处处长工作中,通过短短8个月的工作,提出的创新性的工作思路很快得到了上级领导、各学院和各职能部门的肯定,也得到了国务院学位办和广东省学位办领导以及省内各高校同行的欣赏和认可,尤其是提出的学位点立项建设的方案,很快得到的广州市教育局的认可和支持。并且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多方面的工作,获得了国家和省学位办的支持,争取到农村学校教育硕士的主办权和7个学科的高等学校在职硕士的授权点。在承担社会工作方面,由于亲和力好,凝聚力强,组织协调能力强,工作思路和开拓能力强,工作得到了中国化工学会、广东省材料学会、广东省地方高校化学化工协作会等专业学会同行们的认可和赏识。四、社会专业工作兼职广东省高等院校化学化工协会理事长中国化工学会理事广东省材料研究会副理事长广东省化工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化工学会精细化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广州市化学化工学会理事广东省科技进步奖评奖评委和广东省专利奖评委五、教学、科研工作及成果从事精细化工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近二十年,承担过《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化工设计》和《化工文献检索》等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验工作,并且每年都指导十人以上的学生毕业论文工作。2000年公开出版“实用精细化学品的合成及制备设备”教材一本(55万字);2003年出版个人专著“甘蔗纤维素酶水解及膜分离”一部(约30万字)。2000年编写教材一部(45万字)。共主持承担了二十多项项目的科研工作,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空气升液泵的研究”、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微波提取中草药活性成分的研究”、广东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微波提取中草药植物藤茶中活性成分二氢杨梅素的机理研究”。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微波动态循环逆流法提取中草药植物藤茶中活性成分二氢杨梅素的工艺研究省市级课题“蚕茧、丝绸仓库杀虫剂的研究”、“蚕茧防霉保藏”、“植物纤维素酶水解与膜分离”、“生物杀虫剂的研究”、“蚕茧干燥机理探讨”、“纤维素酶解回收利用”、“不泛黄衣物柔软剂的研究”、“杀灭乙肝病毒的新型洗洁精的研究”等,发表学术论文80多篇,其中二十多篇在国家专业核心刊物上发表,3篇被国际权威检索刊物SCI收录,7篇被国际权威检索刊物EI摘录,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两项,广州市科技进步基金会和广州市科协优秀论文三等奖两项。中国发明专利4项。部分成果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在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精细化学品的开发及应用,正在开展生物农药、节水型洗衣粉等项目的研究工作。获奖及承担课题情况3获奖:2003年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水溶性硅丙树脂烘烤涂料的工业化2003年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水溶性硅丙树脂金属涂料的工业化2001年被评为广东省优秀教师;1997年被确定为广州市属高校中青年学术骨干;1995年被确定为广东省校级“千百十”学术带头人;1993年被评为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1992年被评为南粤先进教师,获特等奖;承担过的科研课题:(1)1986-1987年期间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垂直管道浸取器的空气升液研究”的科研工作。(2)1994-1996年主持完成了广东省丝绸总公司“蚕茧防霉剂C926的研究”课题,该课题通过广州市科委组织的研究成果鉴定,并被列为广州市重大科研成果,号码GK940033。(3)1994-1996年主持完成了国家教委“植物纤维素酶法水解及膜分离的研究”课题。(4)1998-2000年主持完成了市教委“植物纤维素水解及膜分离”科研课题(5)1996-2000年主持完成了广东省丝绸公司资助D的“蚕茧、丝绸仓库杀虫剂”和“蚕茧红外干燥”两项课题(粤丝绸蚕茧1997-039号)。(6)2000-2003年正在主持广州市科技局项目“生物农药(蓖麻毒蛋白)的研究开发”一项。(7)2001-2004年正在主持广州市教育局“蓖麻碱生物农药的研究”和“植物纤维素酶法水解及膜分离”两项研究课题。(8)2003-2006主持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微波提取中草药活性成分的研究”。(9)2005年主持承担广东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微波提取中草药植物藤茶中活性成分二氢杨梅素的机理研究”(10)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微波动态循环逆流法提取中草药植物藤茶中活性成分二氢杨梅素的工艺研究。(11)、广州市科技攻关重点项目,蓖麻植物源杀虫剂的利用及中试开发.期限2005.10-2008.12(12)、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水溶性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玻璃烘烤涂料产业化,20065190007,2006-2008年,10万元。(13)、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新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多子季铵盐的微波合成及性能研究,2007B010600062,2008.1-2009.12。2.发表论文共80篇,如下为第一作者或者独立完成的部分文章.1、OntheUseofAdsorptionModelsforHeavyMetalBiosorption,化工学报,2007(1),145-148。2、蓖麻碱的分子修饰及其杀虫活性基团的探讨,化工学报,2008(5),246-251。3、MicrowaveMulti-stageCountercurrentExtractionofDihydromyricetinfromAmpelopsisgrossedentata,FoodtechnologyandBiotechnology,2007,4,374-380.4、从藤茶中提取二氢杨梅素的微波萃取工艺研究,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7,195、ModificationofLowMolecularWeightPolysaccharidefromTremellaFuciformisandItsAntioxidantActivitiesinVitro,MolecularSciences,2007,8,670-6796、pH和Fe3+对番薯紫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应用化工,2008,37(5),526-529。(1)、微波提取显齿葡萄中二氢杨梅素的机理探讨,化工学报,2006,57(5),1198-1182。(2)、微波动态循环阶段连续逆流提取二氢杨梅素,化工学报,2006,57(2),376-380。(3).Studyonthemechanismofmicrowaveextractingdihydromyricetinfromtheampelopsis。4China/USA/JapanJointChemicalEng.Conference,Oct.11-13,2005,Beijing,China.pp93.(4).Microwavedynamiccontinuouscountercurrentcycleextractionofdihydromyricetinfromampelopsisgrossedentata.China/USA/JapanJointChemicalEng.Conference,Oct.11-13,2005,Beijing,China.pp180.(5).从藤茶中提取二氢杨梅素的微波萃取工艺研究,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5,17(5),636-638.(6).正交实验设计优选二氢杨梅素的提取工艺,食品工业科技,2005,26(5),95-97.(7).Wastebagasseenzymatichydrolysisinwatermedia,EnvironmentalTechnology,2002,(9),1009-1015(SCI收录)。(8).红外线不能快速干燥蚕茧,化学工程(核心刊物),2000,28(1),44-47(EI收录)。(9).Researchontheconditionsofenzymaticsaccharificationforbagasse,高等学校化学学报(英文版)(核心刊物),1998,14(1),46-52(SCI收录)。(10).纸浆蔗渣的酶水解研究,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2001,27(2),18-24(EI收录)。(11).纸浆蔗渣的酶水解的酶吸附于活性,现代化工,2001,22(5),66-70。(EI收录)。(12).应用不同型式反应器对蔗渣水酶解的研究,化学工业与工程,2001,18(6)349-353。(13).甘蔗渣酶法水解反应的动力学探讨,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核心刊物),1997.13(2),129-134(EI收录)。(14).杀菌洗洁精的研制,日用化学工业科学(核心刊物),2000,30(5),60-63(EI收录)。(15).垂直管道浸取器的空气升液研究,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核心刊物),1995,11(3),259-264。(16).垂直管内气夜两相弹状流的压力降,化学工程(核心刊物),1996,24(4),59-63。(EI收录)(17).远红外线对蚕茧干燥的适用性探讨,蚕业科学(一级学会刊物),1995,21(2),114-117。(18).硫酸铜对钛材的缓蚀保护作用研究,材料保护(核心刊物),1993,26(10),31-32。(19).膜的污染与防治对策,膜科学与技术(一级学会会刊),1997,17(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