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范三个地方标准内容简介2017年3月对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工作不重视,管理制度不健全未制订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或不按照操作规程违章作业缺少必要的气体检测等安全设备设施和个体劳动防护用品教育培训不到位,工人防护知识缺乏未制定有限空间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盲目施救,造成不必要的伤亡承、发包管理不规范,疏于管理事故原因事故原因分析缺氧窒息事故中毒事故(硫化氢、一氧化碳、有机溶剂)燃爆事故根据有限空间主要危害类型,有限空间事故主要有三大类:缺氧窒息事故原因分析有限空间内长期通风不良,较空气重的二氧化碳易在有限空间底部积聚,挤占氧气空间。甲烷、氮气、氩气等单纯性窒息气体,本身无毒,但它们的存在对氧气有排斥作用,造成缺氧。未对井内气体进行检测就进入作业作业人员未佩戴任何个人防护用品作业过程中未实施有效通风井上监护人员未采取任何措施,冒然下井施救造成群死群伤。硫化氢中毒事故分析硫化氢是无色剧毒气体易存在于污水管道、污水池、炼油池、纸浆池、发酵池、垃圾堆放场、化粪池等有机物发酵腐败场所。低浓度的硫化氢有明显的臭鸡蛋气味,能被人敏感地发觉;浓度增高时,人会产生嗅觉疲劳或嗅神经麻痹而不能觉察硫化氢的存在;当浓度超过1000mg/m3,数秒钟即可致人发生电击样死亡。未对井内气体进行检测就进入作业作业人员未佩戴任何个人防护用品作业过程中未实施有效通风井上监护人员未采取任何措施,冒然下井施救造成群死群伤。一氧化碳中毒事故分析井下违章使用汽、柴油抽水机进行抽水作业汽、柴油不完全燃烧产生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在血中易与血红蛋白结合而造成组织缺氧作业前没有进行气体检测未进行有效通风未配备安全防护用具未配备应急救援装备三个地方标准主要内容介绍DB11-852.1-2012《地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第1部分:通则》本部分规定了地下有限空间作业环境分级、基本要求、作业前准备和作业的安全要求。DB11-852.2-2013《地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第2部分:气体检测与通风》本部分规定了地下有限空间作业气体检测、通风的技术要求。DB11-852.3-2014《地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第3部分:防护设备设施配置》本部分规定了地下有限空间作业防护设备设施基本要求、安全警示设施、作业防护设备、个体防护用品、应急救援设备设施配置的要求。适用范围适用于电力、热力、燃气、给排水、环境卫生、通信、广播电视等设施涉及的地下有限空间常规作业及其管理。其他地下有限空间作业可参照执行。《通则》要点介绍术语与定义作业环境分级基本要求作业前准备作业地下有限空间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较为狭窄有限、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地下空间。术语与定义地下有限空间作业进入地下有限空间实施的作业活动。术语与定义地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条件满足地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所需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安全防护设备设施、人员资质等条件的总称。术语与定义管理单位对地下有限空间具有管理权的单位。作业单位进入地下有限空间实施作业的单位。术语与定义作业负责人由作业单位确定的负责组织实施地下有限空间作业的管理人员。监护者为保障作业者安全,在地下有限空间外对地下有限空间作业进行专职看护的人员。作业者进入地下有限空间实施作业的人员。术语与定义根据危险有害程度由高至低,将地下有限空间作业环境分为3级。作业环境分级3级2级1级危险有害程度由高至低能否作业工程防护个体防护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环境为1级:a)氧含量小于19.5%或大于23.5%;b)可燃性气体、蒸气浓度大于爆炸下限(LEL)的10%;c)有毒有害气体、蒸气浓度大于GBZ2.1规定的限值。氧含量为19.5%~23.5%,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环境为2级:a)可燃性气体、蒸气浓度大于爆炸下限(LEL)的5%且不大于爆炸下限(LEL)的10%;b)有毒有害气体、蒸气浓度大于GBZ2.1规定限值的30%且不大于GBZ2.1规定的限值;c)作业过程中易发生缺氧,如热力井、燃气井等地下有限空间作业;d)作业过程中有毒有害或可燃性气体、蒸气浓度可能突然升高,如污水井、化粪池等地下有限空间作业。符合下列所有条件的环境为3级:a)氧含量为19.5%~23.5%;b)可燃性气体、蒸气浓度不大于爆炸下限(LEL)的5%;c)有毒有害气体、蒸气浓度不大于GBZ2.1规定限值的30%;d)作业过程中各种气体、蒸气浓度值保持稳定。作业环境分级管理单位应指定管理机构或配备专、兼职管理人员,负责地下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应建立地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存在地下有限空间作业发包行为的,还应建立发包管理制度。应对负责地下有限空间作业的管理人员定期进行培训,并应建立培训档案。应对地下有限空间基本情况建立台账。基本要求管理单位宜配备与管理地下有限空间作业相匹配的安全防护设备、个体防护装备及应急救援设备等。不具备地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条件的,不应实施地下有限空间作业。存在地下有限空间作业发包行为的,应将作业项目发包给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作业单位,并应与作业单位签订地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管理协议,对各自的安全生产职责进行约定。应向作业单位如实提供地下有限空间类型、内部设施及外部环境等基本信息。基本要求作业单位应设置安全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管理人员,负责地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工作。应建立地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应制定地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旦发生事故,作业负责人应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作业负责人、监护者和作业者应经地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其中,监护者应持有效的地下有限空间作业特种作业操作证。基本要求基本要求作业单位每年应至少组织1次地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再培训和考核,并做好记录。应实施地下有限空间作业内部审批制度,审批文件应存档备案。审批文件内容应至少包括:a)地下有限空间作业内容、作业地点、作业单位名称、管理单位名称、作业时间、作业相关人员;b)地下有限空间气体检测数据;c)主要安全防护措施;d)单位负责人签字确认项;e)作业负责人、监护者、作业者签字确认项。基本要求作业单位应配备气体检测、通风、照明、通讯等安全防护设备、个体防护装备及应急救援设备等,设置专人进行维护,按相关规定定期检验,并建档管理。应在作业前对实施作业的全体人员进行安全交底,告知作业内容、作业方案、主要危险有害因素、作业安全要求及应急处置方案等内容,并履行签字确认手续。按照一般情况下地下有限空间作业前准备工作的流程进行编写。包括:作业前准备1、封闭作业区域及安全警示2、设备安全检查3、开启出入口4、安全隔离5、气体检测6、作业环境级别判定7、机械通风8、二次检测9、二次判定10、个体防护11、电气设备及照明安全封闭作业区域及安全警示作业前,应封闭作业区域,并在出入口周边显著位置设置安全标志和警示标识。作业前准备封闭作业区域及安全警示夜间实施作业,应在作业区域周边显著位置设置警示灯,地面作业人员应穿戴高可视警示服,高可视警示服至少满足GB20653《职业用高可视性警示服》规定的1级要求,使用的反光材料应符合GB20653规定的3级要求。占用道路进行地下有限空间作业,应符合道路交通管理部门关于道路作业的相关规定。作业前准备设备安全检查作业前,应对安全防护设备、个体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备、作业设备和工具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应立即更换。开启出入口开启地下有限空间出入口前,应使用气体检测设备检测地下有限空间内是否存在可燃性气体、蒸气,存在爆炸危险的,开启时应采取相应的防爆措施。作业者应站在地下有限空间外上风侧开启出入口,进行自然通风。作业前准备安全隔离应采取关闭阀门、加装盲板、封堵、导流等隔离措施,阻断有毒有害气体、蒸气、水、尘埃或泥沙等威胁作业安全的物质涌入地下有限空间的通路。气体检测地下有限空间作业应严格履行“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在地下有限空间外按照氧气、可燃性气体、有毒有害气体的顺序,对地下有限空间内气体进行检测。其中,有毒有害气体应至少检测硫化氢、一氧化碳。作业前准备气体检测地下有限空间内存在积水、污物的,应采取措施,待气体充分释放后再进行检测。应对地下有限空间上、中、下不同高度和作业者通过、停留的位置进行检测。气体检测设备应定期进行检定,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气体检测结果应如实记录,内容包括检测时间、检测位置、检测结果和检测人员。作业前准备作业环境级别判定作业负责人根据气体检测数据,依据分级标准对地下有限空间作业环境危险有害程度进行分级。其中,氧含量检测数据在23.5%以下的以最低值为依据,在23.5%以上的以最高值为依据,其他种类气体以每种气体检测数据的最高值为依据。3级环境可实施作业,2级和1级环境应进行机械通风。作业前准备机械通风作业环境存在爆炸危险的,应使用防爆型通风设备。采用移动机械通风设备时,风管出风口应放置在作业面,保证有效通风。应向地下有限空间输送清洁空气,不应使用纯氧进行通风。地下有限空间设置固定机械通风系统的,应全程运行。作业前准备二次气体检测存在以下情况之一的,应再次进行气体检测:a)机械通风后;b)作业者更换作业面或重新进入同一作业面的;c)气体检测时间与作业者进入作业时间间隔10min以上时的。作业前准备二次判定作业负责人根据二次气体检测数据,依据分级标准对地下有限空间作业环境危险有害程度重新进行判定。降低为2级或3级环境,以及始终维持2级环境的,可实施作业。1级环境的,不应作业。作业前准备个体防护作业者进入3级环境,宜携带隔绝式逃生呼吸器。作业前准备作业前准备个体防护作业者进入2级环境,应佩戴正压式隔绝式呼吸防护用品。个体防护作业者应佩戴全身式安全带、安全绳、安全帽等防护用品。安全绳应固定在可靠的挂点上,连接牢固。宜选择速差式自控器、缓冲器等防护用品配合安全带、安全绳使用。速差式自控器、缓冲器应符合有关规定。作业前准备个体防护作业现场应至少配备1套自给开路式压缩空气呼吸器和1套全身式安全带及安全绳作为应急救援设备。作业前准备电气设备和照明安全地下有限空间作业环境存在爆炸危险的,电气设备、照明用具应满足防爆要求。地下有限空间临时用电应符合GB/T13869《用电安全导则》的规定。地下有限空间内使用的照明设备电压应不大于36V。手持照明设备电压应不大于24V,在积水、结露的地下有限空间作业,手持照明电压应不大于12V。作业前准备作业安全作业负责人应确认作业环境、作业程序、安全防护设备、个体防护装备及应急救援设备符合要求后,方可安排作业者进入地下有限空间作业。作业者应遵守地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安全防护设备与个体防护装备,并与监护者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作业作业期间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作业者应立即撤离地下有限空间:a)作业者出现身体不适;b)安全防护设备或个体防护装备失效;c)气体检测报警仪报警;d)监护者或作业负责人下达撤离命令。作业安全作业监护监护者应在地下有限空间外全过程持续监护。监护者应能跟踪作业者作业过程,实时掌握监测数据,适时与作业者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作业者进入2级环境中作业,监护者应对地下有限空间内气体进行连续监测。发现异常时,监护者应立即向作业者发出撤离警报,并协助作业者逃生。监护者应防止未经许可的人员进入作业区域。作业作业后清理作业完成后,作业者应将全部作业设备和工具带离地下有限空间。监护者应清点人员及设备数量,确保地下有限空间内无人员和设备遗留后,关闭出入口。清理现场后解除作业区域封闭措施,撤离现场。作业《气体检测与通风》要点介绍术语与定义(9个)气体检测报警仪、直读式仪器评估检测、准入检测、监护检测、个体检测爆炸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