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7日季涛在北京京燕饭店举行的第22期拍卖师考前培训班上的授课课件第五章慈善拍卖第一节慈善的概念第二节慈善工作应注意的问题第三节慈善拍卖活动的组织一、公益的概念和基本原则(一)公益的概念公益一词是在“五四”运动后才出现的,其本意是“公共利益”,“公益”则是它的缩写。(二)公益的基本原则1.有益原则。任何公益组织必须给受益者带来明确的益处。2.现实性原则。公众利益是具有时代特性的,它同历史文化传统、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人们知识增长和认识水平的进步、整个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等息息相关。3.多数受益原则。公益事业的受益者必须是广大公众,或者是公众群体中足够多的一部分人。二、慈善和慈善事业(一)慈善的概念在中国古代汉语里,“慈”表示长辈对晚辈的爱,“善”的本义是“吉祥”、“美好”,后被引申为友好,亲善,品行高尚,尤指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和互助。《汉语大词典》里,“慈善”指的是慈爱、善良、仁爱、富有同情心。慈善是指公众以捐赠款物、志愿服务等形式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自愿行为。慈善与公益两个词汇的由来不同,但意义相差不多。慈善的含义略比公益要窄小一些,基本被公益所涵盖。(二)慈善事业的概念慈善事业是私人或社会团体基于慈悲、同情、救助等观念,在自愿基础上所从事的一种无偿的,为灾民、贫民及其他生活困难者举办的施舍、救助活动的统称。慈善事业的活动对象、范围、标准和项目,由施善者确定。社会上存在着三种分配形式:以竞争为动力的分配,根据能力大小决定收入;以公平为原则的分配,通过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等进行再分配;以道德为动力的分配,有钱人自愿把钱分给穷人,这就是慈善事业。慈善事业属于社会第三次分配的一种形式,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补充。慈善事业目的在于救助以下两方面人群:1.对贫困群众的救助。2.对弱势群体的救助。(三)慈善事业的功能和原则慈善事业的功能是指慈善组织或个人的慈善行为及产生的积极影响。1.慈善事业的主要功能(1)社会保障功能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有可能因不幸事件而沦为不幸者,而政府的社会保障体制不可能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各种保障需求,从而决定了民间慈善以及互助行为的必要性。(2)社会稳定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a.慈善事业有利于促进城乡、地区、民族之间的和谐发展。b.慈善事业有利于促进各阶层之间的相互理解、交流和互助。c.发展慈善事业是当代社会得以化解诸多社会问题,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一条重要而有效的途径。(3)财富或资源的分配功能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慈善事业是对财富和资源进行的第三次分配。(4)思想教化功能慈善组织通过对人的道德教化,从内心深处激发对人、对人类社会的关怀和责任,从而有助于提升社会的道德水准。市场经济的特殊竞争机制使追逐个人的利益和价值成为社会成员新的道德准则,慈善事业将有利于修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个人利益观念。(5)弥补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功能市场经济的逻辑本质是优胜劣汰,财富的集中不仅是获取规模效益的需要,也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但这一机制容易造成贫富不均和社会分化。慈善事业作为不同于国家和市场的第三股力量,从而有助于解决在某些方面¡°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所带来的社会问题。2.慈善事业的基本原则(1)坚持扶贫济困的原则(2)坚持自愿无偿的原则(3)坚持公开公正的原则(4)坚持政府推动的原则(5)坚持民间实施的原则(四)慈善事业的特点慈善事业具有以下特点:1.组织性2.自愿性3.民办性4.救助性5.规范性(五)慈善事业存在的基础1.以社会成员的爱心为道德基础2.以贫富差别的存在为社会基础共同贫穷的社会或时代和共同富裕的社会或时代不需要慈善事业。唯有存在着贫富差别的社会或时代,才需要慈善事业。3.以社会捐献为经济基础慈善事业资金主要来源于以下渠道:(1)企业或者各种经济实体的捐赠;(2)政府财政对慈善事业的拨款或援助,资金来源属于社会总产品的再分配;(3)社会成员的个人捐款;(4)国际慈善组织资金的流入。三、慈善组织(一)慈善组织是慈善事业的功能载体慈善组织是从事慈善事业的非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具有以下特征:1.组织性2.民间性3.非营利性4.志愿性(二)慈善组织的类型1.综合型慈善组织一定区域范围内提供多种慈善服务的慈善组织。2.混合型慈善组织提供有关慈善服务的同时,也从事其他公益事业。3.专一型慈善组织4.协调型慈善组织主要协调慈善组织与政府、募捐与实施机构的关系,以及各慈善组织之间的关系,一般不从事具体慈善工作。5.附属型慈善组织也有少数企业是通过设立附属型慈善或公益组织来直接参与慈善事业并发挥作用的。第二节慈善工作应注意的问题一、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模式(一)政府主导(二)民间兴办(三)社会参与(四)科学管理实现高效运作、规范慈善组织的运作、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采取企业模式、提高慈善组织的专业化水平、落实对慈善组织的综合监管。二、慈善救助的运作过程(一)慈善救助的主要环节1.组织社会捐助2.资金管理3.实施救助4.接受监督(二)募捐企业的责任1.企业的社会责任的四个层次:(1)第一层次的企业社会责任是经济责任。它是指企业的赢利,是其它社会责任实现的基础;(2)第二层次的企业社会责任是法律责任。它是指企业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依法经营;(3)第三层次的企业社会责任是伦理责任。它是指企业的各项工作必须符合公平、公正的社会基本伦理道德,不能做违反社会公德的事;(4)第四层次的企业社会责任是慈善责任。企业社会责任最高层次的表现形式就是慈善责任。2.企业如何做好慈善工作企业投身慈善事业,重点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1)诚信经营,义利兼顾(2)制定目标,有序开展(3)选准目标,抓好落实(4)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三、慈善事业需要公益营销(一)公益营销的意义公益营销:企业抛开单纯为销售而销售的行为,从消费者的内心出发,搭建一个能让消费者认同并且具有社会公信背景的平台,用营销手段从事公益活动。公益营销利用公益活动与消费者沟通,将品牌的营销活动凭借公益事业进行传播和扩散,在产生公益效益的同时,使消费者对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产生偏好,在做购买决策时优先选择该企业产品的一种营销行为。(二)进行公益营销的必要性知名企业在全社会的公益事件面前,无论企业想不想主动营销,都会产生营销效果。知名企业的公益活动必须主动营销,把握公益活动的效应导向,否则,一旦被负面营销,将不是自己所能左右的。(三)公益营销的途径企业从事公益事业需要营销,但不可追求赢利,更不能急功近利。做公益,越是远离功利,对企业声誉、品牌内涵正面的帮助就越大,企业和品牌就越是能够从公益活动中获得市场营销价值;反之效果越差,甚至花钱不讨好,出现负面效果。(四)公益传播的意义公益传播通常是指针对特定公众设计开展公益、慈善活动,通过传播吸引受众的注意和支持,与目标受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起到很好的示范效应,取得行动的合法性,进而唤起更大范围的公民参与。慈善拍卖、慈善晚宴就是公益传播的很好形式。四、我国慈善事业存在的问题(一)慈善意识滞后(二)慈善组织和机构数量较少(三)慈善组织社会动员的能力较弱(四)慈善法规政策不健全(五)慈善组织行政化色彩浓厚(六)慈善组织缺乏公信力第三节慈善拍卖活动的组织一、方兴未艾的慈善拍卖活动拍卖作为一种公开、公平的资源配置形式,一直广泛应用于国内外公益、慈善活动中,越来越多的慈善活动采用了善品拍卖的形式。很多基金会接受到的善品需要变现,拍卖公司、拍卖师也就责无旁待地担起了慈善拍卖的责任。在慈善拍卖中拍卖公司可以接受各界人士的免费捐赠物品成为拍品,也可接受企事业单位或个人的委托。进行慈善义拍的拍卖公司除去必要的开支费用如公告、场地、图录费用外,一般不收取佣金。举办慈善拍卖会有利于提升拍卖企业的品牌和企业形象,提高拍卖企业的知名度、可信度和美誉度。拍卖企业在日常的商业经营中,有责任先行一步地推广慈善行为,借助拍卖行为容易引起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特点去影响社会、宣传慈善。拍卖企业实际上在做着促进和谐社会,缩小贫富矛盾,直接或间接救助弱势群体的工作。二、慈善拍卖活动的策划和组织(一)慈善拍卖标的来源1.慈善机构或其他组织整体拿出的善品,需要拍卖公司进行招商运作。2.完全由社会各界捐献的物品。3.不完全捐献的物品。(二)慈善拍卖品的类型选择拍卖标的的原则首先是拍卖标的易受大众欢迎;拍卖标的定价要低,最好是无保留价,要有很大的成交把握;在拍卖标的总数量已定且保留价足够低的时候,为了达到更好的募捐效果,单件拍品的价值越高越好。选择那些具有稀缺性、不可复制性、保值性、又具有观赏性和实用性的物品,同时好要保留价低。(三)竞买人的寻找买家参与慈善拍卖的几个目的:1.捐钱以回报社会或救助弱势群体,买什么东西并不重要;2.想捐钱,但也想买一些有实用、有收藏或保值价值的物品;3.目的不是为了募捐,只是来买自己喜欢的物品。拍卖企业在策划慈善拍卖会时可以借助一些会议、活动或者慈善组织的力量来组织慈善拍卖活动和寻找竞买人。三、慈善拍卖会的主持慈善拍卖不同于一般拍卖会之处:1.拍卖标的由社会捐助而来,真品的含量较高;2.捐赠品的标价往往不高,甚至是无保留价;3.慈善买家往往是为募捐、献爱心而来,常不在乎是否很喜欢这件拍卖标的或买得是否划算。4.慈善拍卖往往不收取竞买保证金,公告、预展、拍卖会的程序也十分灵活、简便。5.拍卖师主持慈善拍卖会的语言、控场方式以及主持风格上应与平日的商业拍卖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