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参考资料,少熬夜!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篇】教学内容质数和合数(课本第14页例1及第16页练习四1~3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理解质数、合数的意义,会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2、知道100以内的质数,熟悉20以内的质数。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4、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质数、合数的意义。难点:掌握判断质数与合数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什么叫因数?2、自然数分几类?(奇数和偶数)教师:自然数还有一种新的分类方法,就是按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来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种分类方法。二、新课讲授1、学习质数、合数的概念。(1)写出1~20各数的因数。(学生动手完成)点四位学生上黑板板演,教师注意指导。(2)根据写出的因数的个数进行分类。(填写下表)(3)教学质数和合数的概念。针对表格提问:什么数只有两个因数,这两个因数一定是什么数?教师: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那么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如果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那么这样的数叫做合数。(板书)2、教学质数和合数的判断。判断下列各数中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1722293537879396教师引导学生应该怎样去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根据因数的个数来判断)参考资料,少熬夜!质数:172937合数:22358793963、出示课本第14页例题1。找出100以内的质数,做一个质数表。(1)提问:如何很快地制作一张100以内的质数表?(2)汇报:①根据质数的概念逐个判断。②用筛选法排除。首先排除掉2的倍数,再排除掉3的倍数。提问:4的倍数还需不需要排除呢?(不用)接下来我们可以排除掉5、7的倍数,剩下的就是质数。③注意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100以内质数表三、课堂作业完成教材第16页练习四的第1~3题。四、课堂小结这节课,同学们又学到了什么新的本领?学生畅谈所得。板书设计质数和合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那么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那么这样的数叫做合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教学反思教学质数与合数时,先复习了因数的概念,然后再让学生找出1~20各数的所有因数,并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数的因数有什么不同,再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引出了质数、合数的概念,学生对一些知识的掌握就会水到渠成,而且还会作出正确判断。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篇】教学目标:1、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在数学活动中建立体积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空间观念。2、自主探索得出相邻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3、培养学习类比能力,从已有知识——面积单位引发思考,初步了解体积单位和面积单位之间的联系与区别。4、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质疑反思等活动中,培养团队意识,提升合作精神与质疑能力。教学重点:参考资料,少熬夜!初步建立体积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空间观念,能正确应用体积单位估算常见物体的体积。教学难点:通过探索,自主推算出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体积单位模型、彩泥、魔方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发思考师: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体积,什么是物体的体积?问:体积有大有小,小胖和小巧运用所学知识搭积木、比体积。哪个体积比较大?(生生交流)师: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体积单位(揭示课题:体积单位)。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一)探寻学生已有知识:问:关于体积单位你已经了解了些什么?让我们先相互交流一下!(生生交流)(预设:知道常用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并会用字母表示)设计意图:教学是从学生原有的基础和经验出发的,了解学生已知的,分析他们未知的,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才能构建高效课堂(二)建立1cm3、1dm3、1m3的空间观念1、建立1立方厘米的空间观念:(1)初步感知1cm3有多大:问:让我们先畅所欲言,你认为1cm3有多大?哪些物体接近1cm3?(课件展示)设计意图:“你认为1cm3有多大?”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心中1立方厘米的大小,或用身边的物体参照、或用手势比划,或对或错,形式不一的表达方式,更激发了学生探究的热情——究竟1立方厘米有多大。(2)触类旁通,定义1cm3的大小:师:我们已经知道边长为1cm的正方形,面积是1cm2,你能触类旁通定义1cm3的大小吗?(同桌讨论)设计意图:在教学中,我们应当注意对学生迁移意识的培养,也就是说要注重运用类比的思想。(3)进一步感知1cm3的大小:做一做:请大家四人为一小组,用彩泥捏出一些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拼一拼,2立方厘米、5立方厘米、10立方厘米分别有多大。(4)想一想,填一填:参考资料,少熬夜!师:我们知道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就是看它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下列长方体或正方体是用几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积木搭出的?体积是多少?(课件展示)2、建立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空间观念:(1)举一反三:从1cm3定义1dm3、1m3的大小。(生生交流)设计意图:在类比的基础上尝试举一反三,不仅使数学知识容易理解,而且对概念的记忆有水到渠成之感,自然、简洁,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创造力。(2)想象一下:1dm3、1m3有多大?哪些物体接近1dm3、1m3?(学生举例,课件、教具辅助)设计意图:学会定义1dm3和1m3,不等同于就能正确感悟它们实际的空间大小,教师事先准备了3阶魔方、4阶魔方和1个标准1dm3的模型,让学生选择哪一个立方体更接近1dm3,学生通过观察、猜测、验证,从而获得对知识的真正意义。(3)学生活动:4个同学为一组,手拉手,围出一个大约1m3的空间。设计意图:用3根1m长的木条做成一个互成直角的架子,放在墙角,想象一下1m3的空间有多大。这样的想象也能提升学生对1立方米的空间观念,但是如果能创造一个有趣的学生活动,让学生们在实践活动中体验1立方米的大小,不仅提升了团队协作能力,而且在做中学,更能有效帮助学生建立体积是1立方米的空间大小。3、练习(用合适的体积单位表示下面物体):一块橡皮的体积约是8()。一台录音机的体积约是10()。运货集装箱的体积约是40()。一本新华字典的体积约是()。一个西瓜的体积约是5()。一间教室的体积约是180()。(三)继续类比,探究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1、师:学好知识要能触类旁通,今天我们从已知知识cm2、dm2、m2出发,探索了cm3、dm3、m3这一新知识,同时我们也要关注它们的区别,它们有哪些区别呢?(同桌交换意见)2、追问:cm2、dm2、m2每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猜想一下cm3、dm3、m3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又是多少呢?(学生猜想)设计意图:安排“猜想”有两层含义,一是进一步引导学生关注到面积单位与体积单位间的区别,更重要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提升能力,我们必须带领学生“再创造”,虽然知识是前人证明和研究出来的,但参考资料,少熬夜!我们更应该让学生也像数学家们一样学会自己发现,“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牛顿)。3、验证:你们有什么好方法证明1cm3和1dm3间的关系呢?(课件辅助演示1个——10个——100个——1000个的过程)设计意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当重视“猜想—验证”这一重要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培养,使学生在猜想验证中获得探究的乐趣。4、运用:同桌合作,请说一说1dm3和1m3间的关系。(课件演示)5、拓展:通过探究,我们知道每相邻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你们还有什么疑问吗?(预设:你能试着说一说1cm3和1m3之间的关系吗?)设计意图:学生自己提出探索1cm3和1m3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同时也继续渗透类比的思想方法,或用100×100×100,或用1000×1000,鼓励学生能多角度思考与验证,收获成功的喜悦。三、动手操作,质疑反思:(机动,也可作为课后拓展)学生活动:用一些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做下面的活动。1、用4个小正方体可以摆成一个大正方体吗?2、最少要用多少个小正方体才可以摆成一个大正方体?3、你能再摆一个大一些的正方体吗?用了多少个小正方体?设计意图:以“猜想—验证”为核心,引导学生多角度探索问题,发现规律,并打通与体积单位进率之间的关系。四、总结全课,感悟学习方法: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新的收获?(生生互动)小结:今天我们从已知知识cm2、dm2、m2出发,探索了cm3、dm3、m3这一新知识,学习就要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篇】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8页综合应用:设计长方体的包装方案。教学目标1、通过设计长方体的包装方案让学生认识到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表面积与它的长、宽、高的相差程度有关的道理。2、通过数学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获得解决简单参考资料,少熬夜!实际问题的经验、方法以及成功的体验。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策略意识、实践能力和空间观念。教学重点让学生体验到,在体积相等的情况下,要使表面积较小,长、宽、高应越接近的道理。教具学具为每组学生准备8个规格为16×8×4(单位:cm)的长方体纸学具盒,包装纸,直尺,透明胶,剪刀等。教学过程一、课前引入师:观察自己桌上的学具盒,你发现这些学具盒有什么特点?生:形状都是长方体,每个盒子的规格都是16×8×4(单位:cm),每组都有8个。师:如果我们要将这8个长方体盒子包装成1盒,怎样包装更省包装纸呢?今天我们就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这个问题。(板书课题)二、设想与摆放1、设想与摆放设想:(1)要将这些长方体的盒子包装起来,在包装的过程中要考虑哪些问题呢?(2)要达到节省包装纸的目的,应该考虑哪些问题?学生思考后发表意见:要想节约包装纸,学具盒中间不能留空隙,表面要平整;摆法不同,所用的纸的大小不同;接头处尽量不要浪费等等。(3)明确长方体盒子的摆法不同是造成包装纸用量大小的主要原因。2、记录与计算(1)你认为造成所需包装纸大小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所需包装纸的面积=所摆的长方体的表面积+接头部分用纸量(按2dm2计算)生:摆成的大长方体的表面积越大,所用的包装纸越多,反之就少。(2)究竟哪种摆法会更节约包装纸呢?师:你们可以先将几个盒子摆一摆,量出所摆的长方体的长、宽、高,计算出摆成的不同长方体的表面积,从而算出所用包装纸的面积,并将数据和计算过程记录下来。(3)小组合作:记录3种不同摆法下的包装纸用量,并选择一种用纸最少的方案。为什么这种方案的用纸量会最少?在全班进行交流。参考资料,少熬夜!三、交流与比较比一比谁的方案用纸少,并分析出用纸量不同的原因。重点思考并讨论:为什么同样是将8个学具盒打捆包装,表面积的大小会不相同?影响表面积大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将分析的原因记录下来。四、发现与思考通过本次包装设计,你有什么发现?1、物体重合的面积越大,表面积就越小,包装用的纸也就越少。2、同样的体积下,长方体的表面积与它的长、宽、高的长度有关,长、宽、高的长度越接近,表面积就越小,当长、宽、高相等时,它的表面积最小。五、知识拓展师:解决用料省的问题在生活中有什么意义?联系实际谈自己的想法。师:现在老师这里有20本数学书,想想看,怎样摆表面积最小?为什么?六、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说一说。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篇】教案设计设计说明1.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引导学生发现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参与、主动探究,可以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在学生探究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方法时,给学生提供探究的时间,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再通过比较、整合,得出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和同伴的努力,经历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2.在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上促进发展。本节课的内容相对简单,学生在课前

1 / 1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