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汇集5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参考资料,少熬夜!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汇集5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汇集5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篇】教学内容:教材第67页练习十六第5~8题。教学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正确地进行计算。教学过程:一、口算23×3040×3060×70032×4080×7090×4265×100700×260×7248×2037×2087×30二、计算完成教科书第76页练习十六的第5题。让学生用竖式的方法独立完成,然后教师讲评,讲讲时要提醒学生哪一位上满几十要想前一位进几。三、解决问题完成教科书第67页练习十六的第7、8题。让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讲评时要学生说出解题思路和计算的过程。提醒:第8题,求的是56套明信片共卖多少钱?和每套明信片有12张,有没有联系?要让学生分析出每套12张是一个多余的条件。四、游戏活动完成教科书第67页练习第6题。根据班级具体情况,可多增加一些题目,有几道算式的结果要相同,争取让每一位学生都拿到一道算是二。算式的结果与蜜蜂身上的数相同的就可认为蜜蜂停在这朵花上。五、课堂小结教学反思: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篇】教材分析:本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又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因为无论在意义上,还参考资料,少熬夜!是在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它们都有很大的差异。分数概念抽象,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不容易一次学好。而认识几分之一是认识几分之几的第一阶段,是单元教材的“核心”,也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对以后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分数的理解:分数是一种过程,是一种数量关系的刻画,分数是过程的记录,并不只是结果,是分数关系的表征,并不仅仅是对象的本身。理念与策略:1、找准起点。如何将这一全新的知识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知识,找准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是重要的,它是促使学生从“实际发展水平”走向“潜在发展水平”的桥梁。教学时,从学生熟悉的“一半”入手,明确一半是怎么分的,从而引入用一个新的数来表示所有事物的“一半”。以1/2为基本模型构建对分数意义的初步理解。2、充实素材。应用了课件的优势和学生手中的材料,让学生折一折,涂一涂,看一看,比一比。从不同角度体会把一个图形“平均分”,得到的每一份都是这个图形的二分之一。3、充分活动。提供充分的实际操作时空,让学生选一选、涂一涂、说一说等活动,让学生充分理解几分之一的数学意义,加深对分数的认识。4、开放选择:习题拓展,让各层次水平的学生进行数学参与。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分数、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几分之一,会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2、通过操作、比较、推理、交流等活动经历认识几分之一的过程,体会几分之一的含义。3、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分数、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几分之一。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发现过程和操作过程。教学准备: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图形和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经验师:同学们小新想邀请大家去他的生日派对,你们参考资料,少熬夜!想去吗?那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师:小新的好朋友妮妮和阿呆也来到了小新的生日派对,他们走进了蛋糕房,这有4个蛋糕,怎样分给他们才公平了?你能用一个整数表示出一个人有多少块蛋糕吗?生:每人两个。用数字2表示。师:像刚刚这种分法数学上我们叫做?生:平均分。(副板书:平均分)师:这两块蛋糕平均分给他们,每人分多少?你能用一个整数表示吗?师:这只有一个月饼平均分给他们两个每人分几个?师:那么“半个”就是“一半”,半个蛋糕还能用整数表示吗?生:不能。师:是的,当整数不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时,我们可以请分数帮帮忙,这半个蛋糕我们可以用分数1/2来表示。(副板书:1/2)师:读分数时我们从下往上读,为什么能用1/2表示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认识简单的分数几分之一。(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导入环节,由学生所喜爱的动画人物创设一个情境,让学生回顾平均分,从整数过度到分数,初步感知分数产生的意义。“一半”是学生的生活经验,而“1/2”是生活数字化的结果。学生借助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在“生活经验”与“数学知识”之间架构起知识桥梁。二、动手操作、学习新知师:一个蛋糕应该怎样平均分了?请你用课前老师发的圆片代替蛋糕试着分一分。师:找一个同学上来分一分。关注:学生操作的语言表达教师引导对折重合,虚线描折痕,为了能让大家看得更清晰,老师快速的涂色(斜线表示)师:你们也是这样分的吗?那好,现在请孩子们把圆放进课桌里面去。师:孩子们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圆,这个圆被分成了几份?每份是多少?追问:这一份是谁的1/2?师:老师也分了一次,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是怎样分的?(PPT演示)小结:分后的两块月饼大小完全一样,这种分法就叫作平均分。设计意图:接下来我让学生自己动手折1/2,让学生上台操作,把一个圆片平均分成两份。全班一起说把参考资料,少熬夜!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1/2。学生通过直观形象的认识后,初步感知和理解二分之一的含义。三、认识几分之一。师:这个月饼被我们分成了几份?怎样分的?其中的一份是这个月饼的一半,这半个月饼就是?追问:半块月饼是谁的1/2。请同学们一起读一读这句话。师:这条横线表示平均分,那这个2表示什么?生:分成了2份。追问:怎样分的?师:1表示2份中的一份。(副板书:二份中的一份)谁能完整的说一说?师:这根接力棒红色的部分请你用一个分数表示。这条线段的红色部分用分数表示为?师:孩子们,不同的三个物品,为什么都能用1/2表示了?生:因为都是平均分。师:平均分成了几份?那其中的一份就是?师:谁能完整的说一说。小结;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2分,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物体的1/2。师:圆红色的部分用一个分数表示,现在圆有什么变化?红色的部分怎么表示?现在了?师:为什么大小不一样的圆都能用1/2来表示?生:因为是把圆平均分成了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1/2。师:谁能像他这样有条理的再来说一说?师:出示不是平均分的一个圆。这个圆的阴影部分能用1/2表示吗?小结:看来要想用分数表示必须要平均分。认识1/4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分之一,写作()/()为什么填4。认识1/3把一个圆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它的()分之(),写作()/()。为什么填4?为什么填1,你是怎样想的?认识1/5把一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5份。指出它的五分之一。除了第一块,还有吗?(这三个分数结合PPT讲)思维拓展:如果分成10份取其中的一份是?如果分成50份取其中的一份是?如果分成100份取其中的一份是?如果分成9份取其中的两份是?设计意图:学生初步感知和理解1/2后,我通过月饼、接力棒、线段三种不同物体、以及大小不同的圆强调平均分成两份,理解参考资料,少熬夜!分数意义。然后在理解1/2的基础上认识1/3、1/4、1/5,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内化分数意义的理解。从分数意义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习分数的读、写法。四、分数的写法和读法先写分数线,表示把月饼平均分;再写分母“3”,表示平均分成三份;最后写分子“1”,表示三份中的一份。(板书:分数各部分名称。)同桌间互相说一说1/2各部分的`名称。五、动手折1/4。投影展示不同的形式。小结:虽然折的方法不同,但都是把这张纸平均分成了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正方形的1/4。六、练习。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篇】复习内容:简单的数据分析、求平均数,小数的读写、简单的加、减法。(课本第113页的第5、第115页的第9、10题,练习二十五的第5、10~12题。)复习目标:1、通过复习,加强统计观念的培养。2、使学生能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根据分析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与预测。3、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4、进一步体会小数的含义,掌握小数的读写法,并能进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运算。教学过程:一、统计知识点1、出示:某地区1994~20xx年沙尘天气情况统计表。2、学生取出方格纸,按照统计表数据制作统计图。(1)教师出示图例,引导学生制作。某地区1994~20xx年抄尘天气情况如下图,读懂统计图。横轴上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使学生明白横轴上表示年份,纵轴表示沙尘的天数)(3)指导画图。①纵轴上每格表示多少天?1996年的13天应该怎么表示?(使学生懂得这里每格表示2天。但是这不是确定的,也可以改成每格表示1天)②学生尝试画图,教师巡视辅导。3、回答问题。(1)从表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你有什么感想?参考资料,少熬夜!(让学生说一说自己从表中得到的信息。如近十年,每年都有沙尘暴)20xx年沙尘暴天气最多达20天,近几年沙尘暴天气逐步增加。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2)算出这个地区10年中平均每年的沙尘天数。先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汇报答案,说出想法。二、小数的初步认识1、小数的读法教师:你们都认识这些数吗?是什么数?(1)请学生读出这些小数。(2)你还知道哪些小数?说一说,让同学写一写。2、小数大小比较。(1)出示两组小数让学生比较大小。①〇元元〇元4分米〇分米米〇米②四名同学身高统计表(单位:米)姓名王凤李娟刘丽李芳身高146150135148(2)让学生说一说想法和比较后的体会。虽然学生根据小数的含义进行,但是也可以让学生明白一些简便的比较方法,比如整数部分大的,这个小数就大;整数部分小的,这个小数就小。3、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一=先计算,说一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三、课堂活动1、练一练:课本第115页的第9、10题。2、课内外作业:课本第117页的第5、10、11、12题。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复习,你进一步知道了什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篇】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结合实例和具体活动,感知镜面对称现象。掌握镜子内外图形对称、左右错位的规律,能利用镜子寻找对称轴(特别是不能对折的物体)。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观察、探索、发现、交流,经历探索镜面对称现象特征的过程,使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解释生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创新能力。3、情感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探索镜面对称的一些特征。参考资料,少熬夜!教学难点:感知镜面对称现象,发展空间知觉和空间观念。教学准备:课件,镜子。教学过程:一、讲故事,引入新课1、讲《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猴子在路边散步,看到天空高挂一轮圆月;猴子走到井边,发现井边有一轮圆月,猴子以为天上的月亮掉到了井里;猴子大声叫喊,同伴扛来长长的网兜。众猴子怎么也捞不出“月亮”。问题:“这是什么原因?”(不是月亮掉到井里,而是井水倒映出月亮。)“在生活中,你们好有没有发现类似的现象?”(照镜子时,出现的现象;光滑的地板也会出现倒影等。)2、揭示课题。(1)总结,说明以上几种现象的特征。(2)板书课题:镜子中的数学。二、组织活动1、教师示范。(1)在黑板上贴一个大的黑体字——“王”的一半。(2)把镜子放在虚线上(对称轴),让全班学生观察镜子里的图形和整个图形。(3)让学生说一说看到了什么?有什么发现?(看到“王”字,镜子里的图形是镜子外图形的对称图形。)(4)让学生试一试。2、试一试。第(1)题:让学生把镜子放在虚线上,看看镜子里的图形和整个图形。说一说,看到了什么。在书上画出对称图形。说一说,这条虚线在对称图形中称什么?第(2)题(1)镜子中的小女孩是举起了左手,小女孩其实举起的是哪只手?(2)从镜子你能知道现在是几点吗?(3)小组讨论:你发现了镜子中有什么数学学问?究竟小女孩照镜子时是几时?(4)小组代表汇报小组讨论的成果。3、小游戏模拟照镜子的游戏。师:假设苏老师站在镜子前,谁来做镜子中的苏老师呢?(师生表演。)采访镜子中的

1 / 1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