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资料,少熬夜!数学三年级人教版下册教案(精编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数学三年级人教版下册教案(精编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的活动,认识方向与距离对确定位置的作用。2、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教学难点对任意角度具体方向的准确描述。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春季是运动的最好时节,我们同学们都很爱好运动,不久我校就会举行一次越野比赛,现在老师将越野图展现给大家。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出示越野图的起点和终点位置。2.如果你是一名运动员,你将从起点向什么方向行进?(方向标)加方向标有什么好处?为什么方向标画在起点的位置?(以起点为观测点)3.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合作交流例1的学习是让学生明确可以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教学时,可以与主题图的教学结合进行,通过情境使学生明确需要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才能确定物体的位置。活动中确定方向的具体方法可以让学生小组合作进行探索。知道在出发点的东北方向就可以出发吗?如果这样会发生什么情况?这样确定方向准确吗?怎么样走会更加的准确?准确的可以说是东偏北30°,那可以用北偏东60°这样表示吗?在说具体位置时,一般先说与物体所在方向离得较近(夹角较小)的方向。——靠近哪个方向就把那个方向放在前面。(距离1千米)如果没有距离又会怎样?1号点在起点的东偏北30°的方向上,距离是1千米。你学会表示了吗?三、巩固练习内化提高参考资料,少熬夜!做一做呈现了小明家附近几处建筑物的位置示意图,通过方向与距离的确定,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确定方向的具体方法。练习三第1、2题是相应的在地图上确定方向的练习。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我们可以根据题目提供的方向和距离这两个条件来确定物体的位置。首先要确定方向标。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练习目标1、通过画图等操作活动,进一步体会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2、通过“摆一摆”“找一找”等练习,感知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对称现象。教学重点对称图形的特征。教学难点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教具准备点子图,方格纸等。练习过程一、基础练习1、课文第15页“练一练”的第1题。出示题中文字。(1)先让学生找一找,这里的哪些字是对称的。是对称的字,在它的下面打个“√”。(2)在小组中交流。说一说是怎么找的,并互相检查找得对不对,完整不完整。(3)汇报结果。通过观察,思考,让学生说一说他们在对称方面有什么区别。看看学生能不能发现其区别,即对称轴的位置不同或对称轴的数目不同。明白有的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不只一条。2、请学生说一说对称图形的特征。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自己的体会,主要是抓住两点。(1)沿着对称轴对折。(2)对称轴左右两边图形完全重合。二、专项练习1、课文第15页“练一练”的第2、3题。第2题:第1个图。先让学生说一说画出的图形是不是对称图形,然后找出对称轴的位置。参考资料,少熬夜!第2个图形,要求学生画出对称轴是纵向的对称图形(左右对称)。第3个图形。要求学生画出对称轴是横向的对称图形(上下对称)。第3题:让学生照课文摆一摆,也可以参照课文图形,自己设计新颖的,简单的图形。2、课文第16页的第4、5题。第4题:第一个图形像一座桥或椅子。第二个图形像飞机。第三个图形像火箭。第5题:(1)让学生独立尝试练习。(2)同伴之间,相互交流,说一说自己的想法与画法。(3)教师指导,并说明要点。(4)针对错误图形,进行分析。3、课文第16页“你知道吗?”。(1)让学生根据课文图形,判断哪些树木是对称图形。(2)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想到什么?三、巩固练习1、课内外作业。(课文第18页“练一练”的第1、2、3题。)第1题:(1)先让学生猜一猜,并打上“√”;(2)用镜子来试一试,进行验证。第2题:(1)让学生按题目要求试一试。(2)把镜子所放的位置画出来。(3)说一说,这条线是什么。2、实践活动。(1)让学生收集一些对称的图形、图案和照片,在班里展览。(2)会剪纸的学生,自己动手剪一些简单的作品。四、作业设计1、把镜子放在虚线上,看看整个图形是什么,再画出另一半。2、从镜子中看到的左边图形的样子是什么?画“√”。()()()五、板书设计镜子中的数学参考资料,少熬夜!《猴子捞月》把镜子放在虚线上,看一看镜子里的图形和正个图形。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一、总体说明数学是为生活服务的。本单元解决问题,就是要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内容包括用乘法计算解决问题和运用除法计算解决问题。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运用乘法和除法一步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和掌握需要两、三步计算解决问题。教材通过实际生活联系非常紧密、贴近度很高的生动例子,让学生先从直观的图画中了解信息,再运用了解的信息来解决问题,既培养了学生了解分析信息的能力,也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运用乘法计算或除法计算来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2)培养学生了解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生动的实例,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感,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4)结合适当的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三、教学设想学习数学的目的就是要能运用数学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先让学生自己观察图画,了解和收集图画中的信息,再运用所学的知识,根据信息在小组中讨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然后让学生解决问题后总结和归纳生活中一般性的规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单元建议用5课时安排教学。数学广角(单元教案)一、总体说明本单元的知识内容是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扩展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主要内容包括:统计中的重复问题和等式中实物代换问题两种类型。是在学生学习了统计和等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统计中出现的重复现象和等式中通过实物进行代换问题。通过运用集合的思想和等量代换思想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二、教学目标(1)理解统计中出现的重复现象,运用集合图推算事物的数量。参考资料,少熬夜!(2)通过实物代换,初步理解代换思想,推算事物的数量。(3)扩展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三、教学设想根据奉单元知识内容相对比较抽象和学生的思维能力水平的特点。在教学中主要采用实物分析的方法进行教学.先让学生能通过实物理解重复现象和代换思想,再通过适当的练习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使学生能充分理解,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本单元建议用2课时安排教学。集合的思想教学内容课标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第108页例1,练习二十四第1、2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使学生能借助具体内容,体会集合的思想方法,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初步体会集合的思想方法。难点:用集合直观图来表示事物。教学准备CAI教学过程一、借助熟悉题材,渗透集合思想1、巧妙设疑,直观感悟(1)谈话:老师知道同学们有很多的兴趣爱好,有的喜欢音乐,有的喜欢美术,有的两样都喜欢,老师想进一步了解你们,请允许我对其中的一个小组进行调查,好吗?(2)(指定小组)分别在“音乐”和“美术”下面签上名字,两者都喜欢,两边都签。(3)全班一起统计喜欢音乐和喜欢美术的人数。(4)(故作惊讶):咦,这个小组没有这么多人呀?问题出在哪儿呢?(5)四人小组讨论发现:统计过程中有学生既喜欢音乐又喜欢美术,是重复的,在计算总人数时只能计算一次。2、图示方法,加深理解(1)(出示)先是两个小组的集合圈,再把两个圈进行合并。(2)让学生说一说图中不同位置所表示的不同意参考资料,少熬夜!义。(3)让学生列式求出喜欢音乐和喜欢美术的共有多少人。(4)全班交流,说说想法。(5)师根据课堂实际情况适当小结。3、运用集合思想解决问题(1)情境出示课本P110第1题。(2)学生独立思考并解决。(3)同桌交流,重点说说想法。(4)反馈。(昨天和今天进货的重复部份用重点号显示)二、灵活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1、谈话:小动物在讨论在陆地上生活还是在水里生活好。一共来了10种动物,有6种动物可以在陆地上生活的,有6种动物可以在水里生活。这里面有几种动物既可以在陆地上生活也可以在水里生活?(适当给学生介绍“两栖动物”的常识,扩展学生知识面。)2、练习二十四第2题要求:(1)学生独立思考并解决。(2)班内交流方法。三、全课总结。1、谈谈这节课的收获。2、小调查: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今天所学知识来解决。等量代换教学内容教材第109例2及做一做,练习二十四第3、4、5题。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操作、验证等活动,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2、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合作学习的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利用天平或跷跷板的原理,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为以后学习简单的代数知识做准备。难点: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或数学问题。教学准备卡片学具、。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师:看,今天水果园里正在进行“体重”大比拼呢?参考资料,少熬夜!(播放)我们先来看看西瓜姐姐多重?(4千克)你是怎么知道的?师说明:当天平平衡时,左右两边的物体一样重,所以西瓜姐姐重4千克。师:接下来进场的是苹果妹妹,我们假设每个苹果同样重。(继续播放)看!天平又平衡了,这又说明什么?(引导学生说出:4个苹果重1千克。)师:看到这样的情景,你想提什么数学问题?让学生自由提出问题,师生共同解答。二、教学新知。(一)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合作探究解决方案。师:这个问题提得真棒,几个苹果与1个西瓜同样重呢?(10个、12个、15个、16个……)师:小朋友不要急着猜,好好动动脑筋。或者在小组内摆摆学具,通过合作解决这个问题。(留给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及操作学具的时间,老师巡视,给予学生适当的启发与指导。)小组汇报:这时大部分的学生喊出:16个。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怎么想的?生1:因为:一个西瓜4千克(等于4个砝码),1千克(1个砝码)等于4个苹果,我们用替换的方法,把一个1千克(1个砝码)换成4个苹果。西瓜重4千克(4个砝码),总共要换4次,因此是16个。(师依学生的回答,一边摆学具,利用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生2:我们组认为:如果第二个图中天平的右边变成原来的4倍,左边也要变成原来的4倍,就是16个苹果,天平才能保持平衡。生3:一个西瓜和4千克砝码同样重,而4个苹果和1千克砝码同样重,所以4千克砝码就有4个4,4×4=16(个)。生4:……(二)进一步体会等量代换方法。师:小朋友说得都对,(展示:1个西瓜等于16个苹果。)这时又来了波萝哥哥,1个波萝的“体重”等于2个苹果。一个西瓜与几个波萝一样重呢?()为什么呢?让学生独立思考,同桌交流,汇报结果。生1:32个。(可能有些学生会出现这样的错误,老师要及时给予分析引导,再通过生生评析,帮助其改正。)生2:8个。因为,2个苹果可以换1个波萝,1个西瓜等于16个苹果,就可以换8个的波萝。生3:2个苹果换一个波萝,16个苹果里面有8参考资料,少熬夜!个2,16÷2=8(个),所以1个西瓜和8个波萝一样重。生4:把2个苹果变成原来的8倍就是16个,等于1个西瓜的重量。把1个波萝也变成原来的8倍就是8个,这样天平也平衡,所以是8个。师:(略小结。)(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完成p109“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巡视,个别辅导。讲评时,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思考的,最后师生共同梳理解题思路:要求2头牛和多少头羊同样重,首先要知道2头牛和多少头猪同样重,再利用猪和羊的关系进行替换(计算),最后求出结果。三、巩固练习。1、完成练习二十四第3题。引导学生读题、分析关系,并尝试抽象地推导(计算)一下。如果学生抽象地想象有困难,可以让学生先用学具摆一摆。2、完成练习二十四第4题。提示:直接比较1只鸡和1只鸭谁重一些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