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Y-5-2内部培训幻灯仁怡用于骨质疏松(内部培训)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认识骨质疏松症上海(1993年)调查表明•60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10%•骨质疏松发生率为56%•并发骨折者高达12%骨质疏松症:问题的严重程度•全球范围内,一名妇女一生中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性为30-40%1•(欧洲)大于50岁的妇女中椎体骨折的发生率为每年11/10002•(美国)估计有800万名妇女患有骨质疏松症,2200万妇女有骨质减少,存在骨质疏松症的发病危险31MeltonLJJBoneMinRes7:1005-10,19922TheEuropeanProspectiveOsteoporosisStudy(EPOS)Group,JBoneMinRes17:716-724,20023America’sBoneHealth:TheStateofOsteoporosisandLowBoneMassinOurNation.Washington,DC:NationalOsteoporosisFoundation1-12,2002骨质疏松症定义骨质疏松症是以低骨量和骨的微结构破坏,而导致骨强度降低,骨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代谢性骨病骨骼是活的组织,不断地新陈代谢,旧的骨质被吸收,由新组成的骨质所代替。吸收期过多或过快,骨质疏松症便会出现骨质疏松严重骨质疏松正常CourtesyDr.A.Boyde骨微细结构的重要性影响骨强度的决定因素•正常骨•骨质疏松骨骨质疏松症(WHO)•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骨强度降低•易骨折骨质疏松症分类和分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绝经后骨质疏松症(I型):一般发生在妇女绝经后5-10年内老年性骨质疏松症(II型):一般指老人70岁后发生的骨质疏松特发性骨质疏松(包括青少年型):主要发生在青少年,病因尚不明继发性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分类和分型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是某些疾病如糖尿病,甲亢,血液系统疾病,抗癫痫药物,其它代谢性骨病,肿瘤,肾脏病变等;药物如糖皮质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剂等及其他因素所致骨质疏松症的特点1.“无声无息”:患者往往等到骨折才知道2.女性比男性多:绝经后女性激素分泌锐减,加速骨质的流失3.随着年龄增加,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亦相继上升75岁以上驼背髋骨骨折危险性高55岁以上绝经后期脊柱骨折的危险性高于其它类型的骨折健康的脊柱脊柱后凸(驼背)50岁更年期出现血管舒缩症状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演变进程ReproducedwithpermissionfromMarketForceWasnichRD:PrimerontheMetabolicBoneDiseasesandDisordersofMineralMetabolism.4thedition,199950岁以后妇女脊柱、腕部和髋部骨折的发生率4030201050607080脊柱髋部腕部年龄(岁)每1000名妇女每年的发生率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骨折与其它疾病发病率的比较150万0500100015002000骨质疏松性骨折51。3万22。8万18。4万75万椎体25万其它部位25万前臂25万髋部心梗卒中乳腺癌年发生率*1000RiggsBL,MeltonLJ.Bone1995HeartandStrokeFacts,1996,AmericanHeartAssociationCancerFacts&Figures,1996,AmericanCancerSociety椎骨骨折妇女中仅50%患者进行诊治髋部骨折发生一年后死亡率达20%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表现•疼痛:腰背酸痛或周身酸痛•脊柱变形:身高变矮,驼背•骨折:胸、腰椎、髋部、桡、尺骨远端和肱骨近端为常见部位发生过一次骨折,再次骨折风险明显增加•内脏功能障碍骨质疏松常见骨折骨质疏松症最大危害骨质疏松性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并发症•发病率逐年上升•临床疗效不理想•再次骨折发生率高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20%一年内死亡•25%恢复到骨折前生活质量•55%残留不同程度功能障碍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死亡原因•肺炎•褥疮•深静脉血栓与肺栓塞•泌尿系统感染与肾衰•老年性痴呆•全身衰竭危险因素不可控制因素人种(白种、黄种人危险高于黑人)老龄女性绝经母系家族史哪些人容易患骨质疏松症•妇女过早绝经•遗传因素•体形瘦小•钙质不足•缺乏运动•吸烟、酗酒•过量饮用咖啡或浓茶•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类固醇、过量的甲状腺激素等•患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甲亢、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的诊断1.审查和评估个人的身体状况,日常生活习惯与方式,以帮助诊断致病的原因。2.了解骨的存量-检查骨密度3.了解骨量流失速度-生化指标测定骨质疏松症的诊断骨密度测定方法:双能X线吸收法(DXA)---诊断金标准其他评估方法1.定量超声测定法2.X线摄片法:只有当骨量下降30%才可以在X线摄片中显现出来,故对早期诊断意义不大检查骨密度目前最被医学界认同的检查方法是双能X线吸收测量仪,方法可准确地测量骨量流失的程度,过程简单而安全安全性:接受X线只有胸片的1/30准确度精确性正常人群参考数据库与骨折发生风险相关诊断“金标准”骨密度结果BMDT值/骨折史诊断大于-1.0正常介于-1.0和-2.5之间骨量减少低于-2.5骨质疏松低于-2.5和有骨折史严重骨质疏松预防•预防最终目的:避免发生第一次骨折•初级预防:未发生骨折但有骨松危险因素或骨量减少(-2.5T=-1)者-避免发生第一次骨折•二级预防和治疗:已有骨松(T=-2.5)或已发生骨折-避免初次骨折和再次骨折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与治疗预防更重要从任何时候都不算早从任何时候都不算迟如何预防骨质疏松症预防骨质疏松症,应从儿童期开始,在35岁之前,达到个人最高的骨量1.摄取足够的钙质2.适量的负重运动如何预防骨质疏松症•一般常识–注意饮食,每日摄取足够的钙质–适当地制定有规律性的运动–调整生活方式–注意室内环境的安全性,减少滑倒的机会–治疗其他引起骨质疏松症的疾病骨质疏松症饮食1.均衡饮食2.进食足够富含钙质的食物3.从食物或晒太阳中,吸取充足维生素D,有助于钙质吸收4.适量进食肉类(每天约四至六两),以免吸取过量蛋白质,增加钙质流失5.每天进食1至2个水果,其中以橙、柑、西柚、奇异果较佳,因其含有丰富维生素C,有助骨骼健康6.减少用盐量及减少吃腌制食物,如榨菜、腊味、罐头食品等,可减少钙质流失。骨质疏松症饮食•富含钙质食品–乳品类–豆制品类–海产类–蔬菜类–坚果类–其他添加钙食品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原则尽早治疗长期治疗综合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治疗目的•提高患者的抗骨折能力•控制骨质疏松的临床症状•不是单纯提高骨骼骨矿含量或骨密度骨质疏松症的治疗•药物治疗•物理疗法•运动疗法•手术治疗•中医药骨质疏松的药物治疗•钙加活性D•雌激素•降钙素:密钙息、益钙宁•二磷酸盐•其他:异黄酮、甲状旁腺激素、合成类固醇如康力隆、康力佳如何治疗『骨质疏松症』?•安全篇摔跤是患者骨折及软组织创伤的主要因素,因此要注意家居安全。如何治疗『骨质疏松症』?•运动篇以下为一般运动范例,请根据主治物理治疗师的建议设计个人的运动方式。如患者正处于疼痛期,应先止痛及向有关医务人员查询,方可作运动。在一般情况下,运动量为每星期三次,每次每个运动为二十次。已发生椎体骨折1.RossPD,etal.AnnInternMed1991;114:919-23;2.BlackDM,etal.JBoneMinerRes1999;14:821-8;3.KlotzbuecherCM,etal.JBoneMinerRes2000;15:721-39•为再次发生椎体骨折的强预测因素•再次发生椎体骨折的相对危险性增加5倍•髋部骨折相对危险性增加2.8倍•外周骨折的相对危险性增加1.9倍骨质疏松症的诊断1.审查和评估个人的身体状况,日常生活习惯与方式,以帮助诊断致病的原因。2.了解骨的存量--检查骨密度3.了解骨量的流失速度--生化指标测定椎体骨折•2/3的新发椎体骨折没有得到诊断•伴有长期后遗症•身高降低•脊柱后凸、腹部前凸•身体形象受到影响•缺乏自尊、抑郁•体重减轻1.NevittMC,etal.AnnInternMed1998;128:793-800;2.CooperC,etal.JBoneMinerRes1992;7:221-7;3.SilvermanSL.Bone1992;13:S27-31危险因素可控制因素低体重性激素低下吸烟、过度饮酒、咖啡及碳酸饮料体力活动缺乏饮食中钙和维生素D缺乏有影响骨代谢疾病和应用影响骨代谢药物骨转换与骨质疏松症•常用的骨转换指标有血清钙,磷,维生素D3,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BGP),Ⅰ型胶原C端肽(CTX),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尿钙/尿肌肝。这类指标除初诊时监测,一般每3-6个月还应复测。甲状旁腺激素(PTH),性激素,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血沉(ESR),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指标主要用于初诊时的鉴别诊断。良好的抗骨质疏松药物提高骨骼强度不改变骨骼的内在特性(改善骨质量)症状背痛多为局限性可表现为急性严重疼痛,或者慢性轻度疼痛用力引起疼痛加重卧床休息可以减轻疼痛直立、咳嗽和打喷嚏时疼痛加重体征身高减少脊柱后凸(驼背)腰背屈曲受限椎体旁肌肉触痛胸廓畸形椎体骨折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常规检查中骨转换的生化指标常规检查中骨转换的生化指标指标来源尿去氧吡啶啉骨吸收骨形成骨胶原降解产物尿或血清胶原端肽(CTX,NTX)骨胶原降解产物血清总硷性磷酸酶血清骨特异硷性磷酸酶血清骨钙素血清胶原前肽(PINP,PICP)成骨细胞/肝脏/肾脏成骨细胞成骨细胞胶原合成的释放物质骨转换与骨质疏松症Ⅰ型骨质疏松骨转换增高骨吸收大于骨形成Ⅱ型骨质疏松骨转换降低成骨能力下降骨密度结果的表示方法:T值:测值与峰值骨量之间有几个标准差Z值:测值与年龄配对的对照者之间有几个标准差骨质疏松症客观诊断标准骨“量”—骨密度骨“质量”—骨结构骨转换状态骨转换骨转换可将“新骨”更替“旧骨”修复显微损伤的基本生理机制骨质量的构成要素•骨结构•宏观结构(骨的几何尺寸)•显微结构(骨小梁连接程度和形态)•骨转换骨形成/骨吸收•材料属性•矿化(程度和异型性)•显微损伤(微小裂痕)•胶原属性(交联程度)ChesnutIIICH.JBoneMinerRes16:2163-2172,2001NIHConsensusDevelopmentPanelonOsteoporosis.JAMA285:785-95;2001GarneroP,etal.JBoneMinerRes1996;11:1531-8.骨折危险性升高的倍数骨转换是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75岁以上的女性;n=75982.71.94.10.01.02.03.04.05.0低骨密度高骨转换低骨密度+高骨转换

1 / 5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