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模块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及对策武汉市江夏一中程良焱一、必修模块教学回顾(一)教学内容1.必修模块阅读鉴赏内容+2.必修模块表达交流内容+3.必修模块梳理探究内容+4.必修模块名著导读内容+(二)教学安排高一,1——3模块;高二,4——5模块。(三)教学状态1.少数教师积极面对,大胆探索;2.多数教师袭旧法,随大流。(1)阅读鉴赏——一如既往(2)梳理探究——走走过场(3)表达交流——随心所欲(4)名著导读——放任自流(四)教学心态等待观望忐忑一、对“问题”的认识(一)什么叫做“问题”?问题就是须要研究讨论并加以解决的矛盾和疑难。(二)“问题”的两种类型1.客体本身具有矛盾、疑义、漏洞,或主体质疑客体存在矛盾、疑义、漏洞。+2.主体认识、处理事物过程中出现的矛盾、疑义、漏洞。+模块4第1单元单元导语单元话题:性格与冲突阅读中国古代戏曲作品,你会发现,那种用曲词和说白相结合表演故事的形式具有独特的艺术趣味。如果我们能注意透过曲词体味人物的内心情感,并着重欣赏曲词之美,就多少能领略到古代戏曲迷人的艺术魅力。话剧是西方喜剧的主要样式。中国话剧在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了西方话剧的很大影响。欣赏话剧剧本,应当注意把握剧中的主要矛盾冲突,品味富于个性化的人物语言。进一步,也可以试着从舞台演出的角度,去推想戏剧的艺术效果。3.问题的主动性与被动性。(三)善于发现问题,勇于提出问题,积极解决问题。二、客观认识必修模块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一)文本问题。(二)编排问题1.编排不够规范。(1)阅读鉴赏单元的划分、组合、命名,不够统一规范。+(2)表达交流单元的组合、命名、练习的安排,不够统一和规范+2.比重不够得当。白话诗文与文言诗文的比重不尽妥当。3.训练设计有些不尽科学。+(三)教学内容过多难以全面处理的问题。1.与《大纲》必修教科书相比,与《课标》安排的教学时间对照,五个模块的教学内容都相对偏多,教学实施有困难。2.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间的矛盾具有普遍性。(四)注重素养教学担心高考应对的问题。1.《课标》教科书注重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学体现在多个方面。(1)《课标》的课程目标、教学目标、学习方式等理念的提出和落实。(2)“阅读鉴赏”教学“研讨与练习”中拓展题目的设置。(3)“梳理探究”涉及话题广泛,知识含量丰富,动手力度大。+(4)高考内容、结构有何变化以及怎样与必修模块接轨。(五)教学实践中认识模糊实施混乱问题——误解《课标》理念,扭曲语文教学。1.《课标》主要理念课程性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一个核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均衡发展——个性发展;应用能力、审美能力、探究能力;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一个范畴:语文素养。一个原则:共同基础—多样选择.三个目标维度: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种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2.认识问题(1)新课程教学是对传统语文教学的否定;(2)学生主体是对教师职责的否定;(3)人文教学是对语文知识教学的否定;(4)多元和个性是对规范和定见的否定;(5)创新教育是对语文训练的否定。3.操作问题精英论坛——少数学生表演,弱势群体庞大热火朝天——闹。君子动口不动手——虚。请君入瓮——预设引诱。信马由缰——放任自流。五光十色——忽视对语言的感受、想象和课堂生成。教师包揽——替代、灌输。人文性泛化,工具性弱化。灵动有余,实在不足。简单的问题复杂了,清楚的问题模糊了,轻松的问题沉重了。(六)语文教学的生态环境更加恶化三、提高素质,依靠自己,直面问题,探索出路。(一)教科书:作品观与例子观相统一。1.关于教科书文本教学的两种观点。2.运用脑髓,放出眼光,独立判断,自主选择。(1)质疑教科书。++(2)取舍教科书。(3)调整教科书。(4)补充教科书尊重教科书,运用教科书,研究教科书,超越教科书。+++3.如何应对高考命题中的教材内容。字词题,常识题,名句题,语言表达题+(二)教学法:传统方法与创新方法相统一。1.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四点依据。术是道的产物,受道的制约。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在继承和创新的结合中探索和积累实用的、得心应手的教学方法。(1)单元教学法——以单元目标为中心,或以点带面,或不同角度切入,组织文本教学。模块5第1单元(《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装在套子里的人》,《边城》)单元导读:学习这个单元,要注意把握小说的主题和情节。把握主题,一是要理解作品蕴含的感情,了解作者的意图,二是要从人物、情节、环境这三方面进行分析。人物性格的刻画往往直接揭示主题,情节的发展、矛盾的解决常常表现主题,环境描写对主题一般起烘托、强化的作用。分析情节,要注意情节是怎样展开、发展,直至结局的矛盾又是怎样解决的。此外,还要注意细节描写,体会小说刻画人物的艺术特色。◎《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重在情节:沧州遇旧,陆谦设计,买刀寻仇,守草料场,手刃仇人,细部在于伏笔与照应,以及“雪”对情节的推动。突出“逼”与“反”。主题很简单:官逼民反。◎《装在套子里的人》重在主题:沙皇统治对人民思想和行为的束缚和禁锢,对人性的扭曲。(论世)情节很简单:介绍+爱情悲喜剧(漫画、骑自行车、谈话)◎《边城》,通读,感受文章朴实的民风和文风。主题需要介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对现代社会冲击传统文明的思考。(2)导点带面法——围绕单元目标,师生解剖一篇,学生自学其他。模块1第3单元《记念刘和珍君》《小狗包弟》《记梁任公的一次演讲》单元导读:……阅读这些文章,要通过对人与事的描写,仔细揣摩人务的言行、心理,体察人物的个性、情操,看作者如何在人物描写中体现对人物品行的评价,如何在叙事中表现或隐或显的情感倾向。要注意文章中哪些地方最能触动你的心灵,哪些地方让你过目不忘,想想这是为什么。这很可能就是作品的“亮点”,不妨加以圈点批注,认真揣摩。(3)师生读读讲讲练练法。(文言文)(4)学生自读、质疑、练习——法。(5)“训练为主线”思想的再认识和再落实。++(6)学在教前,讲在练后。(三)教学效果:提升学科素养与提高应试能力相统一。1.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是我们坚定不移的方向。语文素养的三个维度:知识维度能力维度情志维度2.形成认识和信念——学科素养和应试能力可以实现统一。学科素养不是虚而不实的花架子。应试能力不是死而不活的笨功夫。3.探索途径和规律——正确理念指导下的积极实践。(1)让学生明明白白学语文共识——合力理论+(2)课堂学习的多元并重。(3)课外学习的标本兼顾,分段要求。(4)常规教学行为的素养延伸。(5)把教与学做实、做活,做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