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初中教材培训要目一、教材的解读由生肖龙票的过度阐释想到的二、教学案例研讨背影陈钟樑《风筝》张国生《孔乙己》余映潮《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余映潮《口技》余映潮《云南的歌会》《最后一课》教例评析一堂很本真的语文课——对李镇西《春之怀古》课堂的评析语文新授课的基本流程湖心亭看雪张岱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由生肖龙票的过度阐释想到的今年生肖龙票的形象是一条金色团龙正面对人,圆睁双目,张着血盆大口,威风凛凛,霸气十足——于是有些人便将龙的形象与正在崛起的中国形象联系了起来,认为龙的形象就是中国的国家形象、中国人的集体形象,并从中“悟出”中国将雄霸世界的“特殊意义”,如此无端做出的诸多猜测和揣摩,的确让人感到云山雾罩、捕风捉影。龙票只不过是一张邮票而已,其形象的设计,只能说是作者的一种艺术选择,没有必要赋予它过多的内涵,它也难以承载太多的社会方面、国际政治的宏大内容。由生肖龙票的过度阐释我想到了当前的语文教学,这种过度的阐释现象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下面仅以张岱《湖心亭看雪》为例来看一下我们是如何进行解读文学作品的……纪年的意味例:“‘崇祯五年十二月’作者仍旧使用明代的纪年,以示不忘故国。作者借用这一时间表达了自己的心声,同时也用于警醒自己,开篇就敷上了一层怀旧的色彩。”作者写作本文的时间的确是在清代,但其所反映的内容距明亡还有十多年的时间,当时能用清代的年号纪年吗?为了拔高作者的感情,不顾史实,简直达到了信口雌黄的程度。晚上看雪的原因例:“张岱所以要夜深独往,大约是他不想见人,也不希望被人看到,我大明未亡人誓与清朝不共戴天!这其中包含了张岱避世的幽愤和孤傲的情怀,这是不被世俗凡人所理解的高雅情调和对故国的一颗痴心,一颗赤心。”这恐怕也是教师的个人臆想之辞。故事发生之时并不是在明亡之后,哪里来的避世的幽愤,更何谈对故国的痴心、赤心。晚上看雪的原因并不复杂,这只是张岱作为一个文人独特的爱好而已,这是他的个性——任性风雅——使然,其中并没有什么高深莫测的寓意。这种独特的爱好也并非张岱一人,文中的“金陵人”就是同好,袁宏道也曾明确说过(西湖)“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西湖游记》)明人王珂玉也有此嗜好“西湖之胜,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西子湖拾翠余谈》)“船”与“舟”的区别例:“‘余拿一小舟’这里不用‘船’而用‘舟’,是因为‘船’给人一种很庞大很笨重的感觉,而‘舟’小巧玲珑,给人轻松、悠闲和洒脱的感觉,正可以衬托出张岱深夜泛舟西湖的闲情逸致。用‘船’显得别扭,在语音上就没有美感,而且‘船’还给人一种很热闹的感觉,与文意也不谐调。如果乘船去看雪,那还是失意的张岱吗?而‘舟’更有一种象征意义,茫茫天地间一叶扁舟正是作者孤寂的心,这一意象更多融入作者的漂泊之感。”由此看来,那杜甫的“门泊东吴万里船”看来也太热闹了。作者在文章中其实并没有将“船”与“舟”严格区分开来,前面作者使用了“舟”,而后文则使用了“船”——“及下船”,这又该如何解释呢?以上的分析多是些臆想之词,并无确实的依据,难以说服他人。分析文章一定要注意语境,一定要瞻前顾后,否则将使自己陷入自相矛盾的困境。标点的妙处例:“‘独往湖心亭看雪’,却没想到亭上已有人先我而至,‘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这一声惊叹虽发之于客人之口,其实这也正是作者的心声。用感叹号有一种知音难觅的感慨,表现了他们相互之间的赏识,用问号则显得有些鄙夷,体现不出作者见到志同道合的朋友的那种惊喜之情。”标点真的如此神奇吗?假如真的这样,多用些标点,文章岂不更加妙不可言?其实解读者忽略了一个事实,文言文当初并没有标点,现在我们看到的标点,它都是现代人后加的。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这句话,人教版的《语文》用了感叹号,语文出版社的《语文》则用了问号。“看雪”与“赏雪”的差异例:“张岱做此篇的目的为的是往昔的梦,故国的梦,寄寓对故国的一种幽深的眷恋,同时抒发隐逸与感伤的情怀。‘赏’好像有备而来,显得自命清高似的,而‘看’则显得更随意,也就更符合作者当时的心境。”如果真如解读者所言,我觉得倒是应该使用“赏雪”更符合语境和张岱的心境,张岱正是一个清高、脱俗之人。其实“看雪”与“赏雪”在此难分高下,其意味的差异难以区分。如此凌空蹈虚,只能让人感到语文的玄虚。“喜曰”与“强饮”的心态例:“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他乡遇知音,似乎给冷寂的湖山增添了一分暖色,然而骨子里依然不改其凄清的基调,这是易代之际前朝血性文人被主流社会与自我意识抛向边缘时心底的悲凉。茫茫世界,知己难逢,人生如梦,聚散无常,有缘相聚实非易事,此刻一别也许就难以再见,岂不令人怆神!“拉”字看出作者并不欣然,却于情面,勉强饮三大杯而别。本不想喝酒,但是此情此景不得不喝,勉强喝下三大白就匆匆告辞。张岱是孤傲的,他选择这一特殊时间出行,本想独享西湖雪景之美,不想被人扰了清净。“强”的解释直接影响到文章思想感情的变化,单说“强”理解为“勉强“也说得通,但它与“三大白”相抵触,还是教材中的注释——“尽力”更符合文意,这样后文的“三大白”才讲得通。解读时,我们应该尽量尊重教材的观点,避免给自己和学生带来许多麻烦。其实张岱不是不愿喝酒,而是不擅长喝酒,在这冰天雪地的夜晚,能遇到志同道合的人,怎能不心中大喜呢?这里明写金陵人的大喜,实写自己的惊喜;这是一种背面敷粉,反客为主的写法。面对此情此景不擅长喝酒的张岱却尽力喝下三大杯,可见张岱是性情中人。孤傲的人不一定不喜欢热闹,从其自传中可以看到他“极爱繁华”,特别是与自己意趣相投的朋友在一起时,应是高兴才合乎逻辑。答非所问的对话例:“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问其姓氏,却答是金陵人?作者惜墨如金,如铺陈开来,该是问其姓氏,答曰某某,问其籍贯,答曰金陵。作者笔调如此节俭,已隐含繁衍之意。还有的说,如此答非所问,表明金陵人不愿意告诉对方,其间的隔膜可见一斑。其实这种阐释恰恰说明解读者不明文章的技法,这应是文章的偷巧处,作者故意省略句子成份,造成了语意的跳跃,让人们用想象和联想去填补作者留下的空白。这样文章的语言张力增强了,韵味出来了。如果真如解读者所言,一一铺陈开来,那还能称之为文章吗?例如贾岛的《访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明明是三番问答,至少要六句才能完成对话,作者采用答话包孕问话的方法,精简为二十个字,如此才成就了一首名诗。“看雪”的深意例:“在中国文化中,雪出除了基本义之外,不借喻白色,它是汉人的丧葬之色,它带有怀念前朝、祭奠故国之意,有‘雪耻’‘昭雪’之意。”真不知是张岱“崇祯五年十二月”看雪,还是他在明亡入山之后写《陶庵梦忆》时看雪。其实看雪就是看雪,如此牵强一些不靠谱的内容来解读,只能说明解读人的思维混乱,自己都分不清“当时”与“当下”。如此不着边际的解读,还有许多,在此不再一一列出。(以上说法,多是一些优秀教师或特级教师的分析,哪些无名之辈的解读就更甭说了。)作者写作此文时已是十多年之后了,我们不能以作者现在的心情去揣测当时的心情。当然,我们可以分析作者现在回忆过去时光的心情,但绝不能时时将过去的行为与现在的心情直接挂钩,如此唐突作者的心态,是一种强奸作者思想的行为,它是一种反科学的态度。如此解读,只能让人感觉到一种痴人说梦的感觉。它会把学生引领到一种说假话、瞎话、空话的玄虚之路。花费了这么多的时间,给学生灌输了如此多的内容,竟然是一些“不可降解”的垃圾。即使是一些“好东西”,面对一些十四五岁的孩子,如此聒噪又有何意义?语文教学离不开对作品的阐释,但阐释必须有一个底线——必须尊重作者、尊重作品,要做到目中有人。不看对象、缺乏理性、丧失科学的阐释只能使语文越来越远离学生。脱离语境子不能决也”“‘孔子不能决’说明了什么?”(《论语》)这句话其实是多解的,教材中设计这一问题也意在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从作者列子的来意来说,他是想借此来讥讽孔子,因为他们属于不同的学派。虽然教参给大家提供了这一理解的依据,可却又说不宜如此来理解,令人非夷所思,我们从中也可以读出——圣人也有不知道的东西——知识是无涯的。面对两个孩子提出的一个问题,做为一个智者竟无法回答,我们也可以读出孔子当时的尴尬。至于孔子能正确地对待小儿的问题,能实事求是,没有强不知以为知,而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教(参所给的答案)——我们无法得出,因为此时孔子无言以答。脱离语境“有一只老斑羚不知是老眼昏花没测准距离,还是故意要逞能,竟后退十几步一阵快速助跑奋力起跳,想跳过六米宽的山涧,结果在离对面山峰还有一米多的空中哀咩一声,像颗流星似的笔直坠落下去,好一会儿,悬崖下才传来扑通的落水声。”对这只老斑羚作者是在赞美吗?可我们的老师们却依据教材参考书分析出——老斑羚极富牺牲精神,它是在告诉同伴,如此跳跃是无法取得成功的,这样的说法可行吗?忽视人物性格孔乙己的“排”孔乙己动作的那个“排”字。“排”义之妙,着实让人寻思。有人说“排”写出了孔乙己在短衣帮面前的炫耀摆阔,有人说“排”表现了孔乙己“穷酸”的本相,有人说“排”流露出孔乙己对九文大钱的恋恋不舍,还有人说“排”刻画出孔乙己若无其事、掩饰自己的神态。薛绥之、柳尚彭在《〈孔乙己〉教学难点试析》一文曾这样分析:“用手一枚一枚数着排放下来,用这个慢吞吞的动作,既掩饰了他内心的不安,同时也表示他对这几文钱的珍惜,认真地点清数目。还表现他付现钱,从不拖欠的品行。”李枫在《〈孔乙己〉中的钱》文中说:“该字将孔乙己此时的‘阔绰’状况──能买两碗酒,还外带一碟茴香豆,并且是现钱,不曾赊酒挂账──表现出来,带有‘自赏自傲’的意味。”另外祝旦晨先生在《一笔做百笔用》文中说:“联系孔乙己的特征,考虑他在酒店中那特殊地位,该字不仅有借机显示自己的尊贵地位,炫耀摆阔之意,更含有深意。这便是暗示着孔乙己手头拮据,使他对钱有一种恋恋不舍的感情。由于‘恋恋不舍’,他才会去排;由于欲显示其身份的‘高贵’,他才会去排。是一种‘酸相’,是孔乙己性格的深层展现。”上述几说,见解独到,分析入微,为读者把握“排”的含义和意境,确实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如何更准确、合理地解读“排”字的含义和意境,我以为上述几说还有待商榷。孔乙己九文大钱买不到一样荤菜,与那些“踱进店面隔壁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坐喝”的长衫客相比,固然拮据穷酸。可长衫客在店内,孔乙己在柜外,不可同日而语,自然无法好比。好比者恰恰是同在柜外,仅花四文钱温一碗酒的短衣帮。与其赋“排”字以表现拮据穷酸,倒不如还“排”以表现炫耀摆阔,更合乎情理。如果说“排”表现出孔乙己对九文大钱恋恋不舍,则有些不合逻辑了。孔乙己若真的珍惜钱,他完全可以温一碗酒,买一碟茴香豆,排出五文大钱,何至于要去排九文呢?我先抛出疑点,投石击澜,然后激发学生,结合当时情景,认真揣摩,反复体验,寻找相通的情感,拉近与文本的距离,完成与文本主人公心灵和情感的对话,让学生在体验中欣欣然解读“排”之义。你看,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人都看着他笑,有人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孔乙己多次遭受酒客的揭短和取笑,也早已习惯了酒客的揭短和取笑,只要无关痛痒,无伤大雅,孔乙己自然能够忍受,并故作高雅、镇静和若无其事状。但毕竟内心空虚,惟恐酒客们说出更难听、更不得体的话,甚至揭露他劣迹,有伤他名声和自尊,故用排九文大钱的动作,欲转移酒客的注意力,以此岔开话题。这是在当时情况下,孔乙己能做,且是最好的办法。可钱未排定,酒未入口,孔乙己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因为这些愚昧、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