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网络课程学习路径课程基本信息主体课程学习相关链接课程介绍课程目标课程学习策略课程考核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学习准备学习内容指定讲义教材参考书目论文与案例网站推荐考试大纲在线自测课程基本信息与说明课程介绍课程目标课程学习策略课程考核课程基本信息与说明课程介绍:《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是浙江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的培训课程。现代课程理论的奠基者泰勒认为,课程设计通常需考虑四个问题:目标、内容、过程、评价。怎样的教育是有价值的?评价的理性追问与价值判断,一方面能有效地诊断、调控教育行为对教育目标的偏离,另一方面还将发挥强大的激励与导向功能,加速课程目标的实现。2000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修订稿)第一次正式把评价引入课程,2001年《语文课程标准》则以更大的篇幅论述了语文课程评价的原则性建议与细则。因为评价在课程中的特殊地位,有人称之为“教学的指挥棒”,“课改的牛鼻子”。评价理念的转变与提升,是新课程改革的当务之急。课程基本信息与说明课程介绍评价这一概念,可有宏观与微观之别。教育评价的外延最广,再细分则有课程评价、教学评价、教材评价等。《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评价》,作为浙江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的培训课程,主要讨论的是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评价的问题。课程内容分三块:第一章总体介绍新课程所倡导的发展性评价理念,学习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第二章发展性学生评价在教学中的运用,选择了即时评价、作业与测验评价、成长记录评价、考试评价四种样式,约略可见纵向序列。第三章发展性教师评价,安排发展性教师评价思想、课堂评价的趋势与指标、教师的自我反思几项内容。目录第一章语文新课程改革与评价观的转变第一节评价现场观察——评价案例对比阅读第二节评价观念变革——从传统评价到发展性评价第三节新语文课程新评价指南——语文课程标准评价建议解读第二章发展性评价在教学中的运用第一节在真实碰撞中激发潜能——语文课堂即时评价第二节在沟通协商中建立自信——作业与平时测验评价第三节全程记录成长足迹——语文学习档案袋评价第四节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考试评价第三章发展性教师评价第一节新课程教师评价有哪些新内容——发展性教师评价的主要思想第二节怎样的语文课是值得提倡的——新课程中一堂好课的主要指标第三节促进专业成长的催化剂——教师的自我反思课程基本信息与说明课程目标1认识教学评价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自觉更新提升评价理念,理解并实现教学行为的转变。。2理解发展性评价的基本特征与主要功能,能对当前的教学评价现状及具体评价案例,作出较为恰当的分析。3理解《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评价的原则性建议与具体评价细则。掌握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发展性学生评价的主要方式,能在教学中正确运用评价策略,设计评价方案,。4了解新课程发展性教师评价的主要思想,理解课堂教学评价的趋势,能确定评价指标,对语文课堂教学作出初步评价。能积极开展自我反思,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课程基本信息与说明课程学习策略1学习步骤:网络课程学习时间约六课时。第一步可对照指定讲义与教材,按网络课程进度,循序渐进学习,把握整体脉络。第二步,根据课程重点难点或感兴趣的部分,参阅补充资料与案例,访问相关网站,深究学习。最后,结合课程考核要求,完成相应练习题并尝试在线自测。2学习方法:本课程有一定的理论性,一些基本概念是分析论述的基石,需要理解识记。学习评价理论是为了提升评价理念,转变评价行为,改进教学效果。学习时要注意理论与实践密切联系。课程学习很少能提供现实问题的现成答案。调动已有积累,反思以往教学,有所启发,有所触动,行动上有所改变,这才是课程要达到的目的。课程基本信息与说明课程考核一、考核成绩:《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评价》课程考核成绩由两部分构成。平时参与培训态度作业等占40%,书面考试占60%。二、书面考试有关问题,请参阅相关链接考试大纲。主体课程学习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学习准备学习内容第一章语文新课程改革与评价观的转变第二章发展性学生评价在教学中的运用第三章发展性教师评价第一章语文新课程改革与评价观的转变本章学习目标:1.了解积累相关案例,思考比较传统教学评价与新课程教学评价的不同之处。2理解评价的种类与概念,掌握新课程发展性评价的特征与功能。3理解《语文课程标准》(评价建议)的主要内容,能根据发展性评价理念与评价建议,设计符合实际的评价方案,评析语文教学案例。第一章语文新课程改革与评价观的转变本章学习重点与难点学习重点:掌握新课程发展性评价的基本特征与主要功能。学习难点:根据发展性评价的理念,设计评价方案,评析教学案例。第一章语文新课程改革与评价观的转变学习准备:1阅读思考与评价相关的一些案例。参见《讲义》之“非常考试,非常滋味”“四块糖的故事”“区间式测试评价”等。2带着问题学习什么是发展性评价?发展性评价与传统教学评价的主要分歧在哪里?评价改革是否就是考试改革?教学实践中,有与新课程评价要求不甚符合的地方吗?应如何改进?第一节评价现场观摩——评价案例对比阅读一、案例入手,理解评价基本概念。教育评价与小学语文教学评价自我评价与他者评价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对评价、绝对评价与个体差异评价二、阅读比较“非常考试非常滋味”与“区间式测验试卷评价”两个案例,理解其评价思想方法上的差异,更新评价理念。理念一词,既指思想层面的认识理解,还包含价值层面的信念与追求。评价的理念,涉及到对评价目的、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主体多方面的理解,也指向某种评价行为的选择与实施。同样是教学过程中的测试评价,我们能感知案例中两位教师的评价理念迥然相异,评价效果也就大相径庭。第一节评价现场观摩——评价案例对比阅读评价目的与功能:表扬先进,批评落后。用分数排名,把学生分成优秀、中等、差生几类。教师或家长通过生气、指责、抱怨、提醒等方式,督促后进学生抓紧知识学习,提高学习成绩。把评价的甄别区分功能发挥、调节、激励等评价功能。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激发学习自信。分数只是一个手段,目的是启发学生更多关注自己的学习态度、习惯与方法。师生通过沟通、交流与探讨,强化对学习的积极情感。较好体现评价的发展功能,对后续学习起到诊断、调节、反馈的作用。第一节评价现场观摩——评价案例对比阅读评价内容:评价内容围绕学科知识,为提高卷面成绩,过分强调应试技能,而对学习过程中真正有价值的过程方法与创造性视而不见。过度依赖相对评价,鼓励竞争,忽略学生的情感体验,不够重视个体差异评价。评价内容相对偏面。评价既涉及学科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也注重过程方法,尤其是态度习惯的养成教育。采用区间式分数评价与个别交谈相结合的方式,以质性评价弥补量化分数评价的不足。鼓励学生自我反思,学会学习。第一节评价现场观摩——评价案例对比阅读评价主体:重视教师、家长对学生的管理与控制,基本上把学生的自我评价排斥在评价大门之外。较少关注除分数外的内隐信息。教师与学生呈明显的上下级关系,有时甚至产生对立情绪。他者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最大限度地追求学生对评价目的与结果的理解。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教师与学生作为一个学习的共同体,伙伴式地解决或分享学习中的困难与成果。第一节评价现场观摩——评价案例对比阅读评价方式:从评价过程与评价结果的反馈看,案例属于形成性评价而非终结性评价。检测阶段学习效果,诊断学习问题,调整改进教学过程与方法,是其主要目的。语文学习内含情感体验与感性积累,更需要质性评价与过程评价。把随堂测验视作终结性评价,用量化分数排名过度区分等级,不利于学生的整体发展。小学是人一生知识技能、态度方法、个性人格的养成阶段。从这个意义上说,期末考试甚至小学毕业考试都不是完全的终结性评价,应注重形成性评价。量化分数评价与质性个别交流描述相结合,既重测试结果,又关注过程评价,以激励与发展为目的,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这样的评价方式是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第一节评价现场观摩——评价案例对比阅读注意:评价并不仅指考试测验,考试测验也并非只有书面形式。新课程教学评价是传统教学评价的发展与更新,两者的差异源于对评价理念、策略与行为的不同认知,而并非指时间上的先后。事实上课改之前的教学评价,有许多也蕴含“新”的内涵,有可借鉴之处。参见“补充案例”第一节评价现场观摩——评价案例对比阅读练习:运用基本概念,分析案例材料。(1)“老师把试卷发下来分析。一看自己是72分,及格了,有进步了,心里很高兴,还不错。可老师分析卷子的时候,我和同桌说了几句话,老师走过来叫我不要太兴奋,别看是72分,是全班第48名,全班倒数第四。”说说案例中教师如何运用相对评价、绝对评价与个体差异评价,恰当吗?第一节评价现场观摩——评价案例对比阅读(2)“老师经常说,要学会审题,考试的时候,她是一句话都不会说的,就像毕业考试一样严格,这样考出来的分数才真实。”案例中的随堂考试是形成性评价还是终结性评价?两者的功能有何不同?教师的做法你赞同吗?(3)“祝贺你,得了满分。但我依然为你担心。你看这道题,我记得有一次作业中,这样的题,你曾经错过,是吗?”“是的,我上次把概念搞错了,认认真真重新做了一遍,所以这次考一看到这道题,我特别注意。”你如何理解评价交流中的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这里教师侧重的是结果评价还是过程评价,为什么?第二节评价观念变革——立足发展性评价一、小学语文教学评价需注意的几个问题1评价的目的与功能:为什么评价?这是实施评价的首要问题。评价有多种功能,哪些功能应得到强化或者应适当淡化?注重甄别区分和选拔,还是关注激励与发展?2评价的内容与重心:评价内容遵循知识技能唯一尺度,还是观照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三维目标?评价重心是检测已有的结果,还是发现了解问题与需求?评价标准是机械划一,还是允许有个别差异,实现多元评价?第二节评价观念变革——立足发展性评价一、小学语文教学评价需注意的几个问题3评价的主体及评价双方的关系:评价过程是否应有被评价者的参与?如何看待自我反思?如何反馈评价结果?被评价者的处境、自尊是否应得到尊重与关怀?4评价的手段与方式:评价就是考试吗?分数评价有哪些优点与局限性?如何运用多样性的评价方式?如何运用表扬与批评?第二节评价观念变革——立足发展性评价二、发展性评价的基本特征“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2001年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第二节评价观念变革——立足发展性评价二、发展性评价的基本特征新课程改革倡导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发展性评价的基本特征体现为“多元性、主体性、过程性、激励性”几个方面。1多元性,体现在全面评价。2主体性,重在全员参与。3过程性,即全程评价。4激励性,强调全人意识。第二节评价观念变革——立足发展性评价三、发展性评价的主要功能(1)检测诊断功能(2)调节反馈功能(3)展示激励功能此外,发展性评价还有教育教学、反思总结、成长记录、积极导向等功能。第三节语文课程标准评价建议解读一、原则性建议“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测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选拔功能。”“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第三节语文课程标准评价建议解读“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