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培训教师眼中的《中国合伙人》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本文很长,算是自己对这个影片和对教育培训业的一点理解和分析,针对性比较强,若不感兴趣,请慎重往下看。《中国合伙人》,又称《中国先生》、《中国人的美国梦》,别名《新东方发家史》,或者男人版《致青春》,是最近很火的一个影片,因为自己特殊的背景,这两天很认真的看了好几遍。上一次反复认真看一部电影是《疯狂的石头》,喜欢里面紧密巧妙的剧情,而这次看合伙人,居然发现其编剧周智勇也是石头的编剧,而上次看石头恰好是我第一次站在新东方讲台的时间,一切都是那么的戏剧。最早在QQ音乐上听三个主角唱《光阴的故事》,尽管还没有看电影,就已经热血沸腾,共鸣不已,非常期待。然而第一遍看电影,有点失望,我想,可能是因为自己对培训、对新东方太了解了,觉得电影里完全没有看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就像我看完《致青春》小说,接着再看电影,评价只有一个字:渣。抑或像是我因为对荒淫至极的北齐高家和“祸国妖姬”陆令萱的了解,让我对《陆贞传奇》完全看不下去。我觉得我这种心态是不正确的,当我再用普通看电影的心态重新看合伙人的时候,觉得这个故事还是讲得很不错的。陈可辛是一个了不起的导演,整个影片节奏适宜,松紧有道,前后逻辑严密,台词perfect,是一个很好的故事片。影片开头出现的杜可风、金培达据说也是响当当的人物,以至我对影片视角的切换,以及经典音乐的插入,非常的有感觉。苏梅离开前夜的“LeavingonaJetPlane”,王阳带成东青进KTV吼唱的“海阔天空”,孟晓骏归国以及苏梅归国时候的“外面的世界”,还有创业大佬开始上幕的“光阴的故事”,切入的时机都非常好,把影片想要表达的感情展现得淋漓尽致,也很好的推动了剧情的发展,凡是入戏者皆有想哭的冲动。很显然,成东青的原型就是俞敏洪(但孟晓骏的原型是陈可辛胜过是徐小平),这个电影直接掺进了太多新东方和俞敏洪的真实元素。苏梅问他:为什么是你?表面上是问成东青:凭什么是你追上我这个女神。实际上是导演在发问:为什么会是这个吊丝男创立了一个教育帝国。成东青记忆能力超群(说明智力一般),关键时候会冲上来挡在前面,珍视友情,对自己认准的事情会死缠烂打,这些都是他成功的重要品质,借用一句名言:所有成功者都是偏执狂!当然反过来还有一句:更多的偏执狂都是大loser,甚至神经玻偏执是成功者的重要属性,但电影里的成东青,严重缺乏俞敏洪的王者之气,所以我觉得这个电影没有很好的回答:为什么是他。孟晓骏说成东青是新梦想的核心竞争力,从培训行业的专业角度来看,他还远远不配。他的管理软弱无能,大场面演讲气场全无(这个怪黄晓明演不出来,王强的口才更是佟大为展现不了的),公司做到上市却仍然“没有梦想”,所有这些如果放在新东方的成功背后,那是荒谬至极的。大家相信“早起的鸟儿有虫吃”,那是勤奋的力量,却不知道“早起的虫儿被鸟吃”,那是实力的对抗。因此,俞敏洪发了一篇长文厘清自己跟电影的关系,他说:“无论如何都没有办法站在客观的角度来评价这部电影,甚至都没法判断电影中展示的人物个性是否有吸引力”。就像“一个女生问另外一个男生:我漂亮吗?男生回答说:我对女生是否漂亮不敏感,无法判断你是否漂亮”一样显而易见。所以看俞敏洪对电影的评价,不要听他说了什么,而是要听他没说什么。碍于朋友面子,以及电影对新东方的巨大正面影响,俞敏洪的这种表态,其实已经很明显了。新梦想为什么能成功,电影里表现了不少新东方的特质:谐音法背单词、课堂励志故事、自我嘲讽与互相嘲讽,等等。有点失望没有听到“小草和大树”的故事,没有看到俞敏洪用酒杯搞定派出所所长的传奇。喝酒是新东方的文化,能否喝酒曾经是当校长的重要指标,而俞敏洪本人,经常喝到半醉时拉着大家听他讲4-5个小时的讲座。新东方为什么能成功,还得益于抓住了时代的脉博与气息。八九十年代出国成潮,这是新东方成功的基本面,所有创业者只有顺风起航才能事半功倍,有人说:势到了,母猪也能上树,钱你挡都挡不祝影片同样也反映了那个变迁时代的很多烙印,也是向那个风云时代的伟大创业者致敬。影片里出现了冯仑、毛大庆和田朴珺的客串,最后更是放上了诸多大佬的照片。从内心上来讲,我真的很敬佩这一辈的企业家和创业者,他们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脊梁,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提供了数不尽的工作机会。我们的社会应该给这些富人和成功者以更多的尊敬,国家也应该给创业者提供更好的大环境,而不是设定各种各样的樊篱,特别是民办教学的教育培训产业,像小姐一样伺候着客户,像寡妇一样没人疼爱,却像妇联的追求一样,只希望得到国家政策的多一点支持。二十年来,两代留学生的境遇已经截然不同,这同样是时代的大背景。那个年代,大部分的中国大陆留学生都有刷盘子的经历,而现在除了助教、助研之外,很少有留学生还需要打工挣钱的,这是国家经济发展带来的地位上升。那时被迫回国的“海归精英”内心是敏感的,在国外被人看不起,连小费都没有资格拿(这是陈可辛的经历)。原来相信“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现在知道“外面的世界很无奈”,还是印证了那个古板老师的一句话,他们确实“tooyoung,toonaive”。为了尊严和当初的承诺,只能窝在地下室里编造sunshinehouse的美丽谎言,当电视里发哥被问到“你写给我的信里,不是这么说的”,难道你不想哭吗,不想回吗?然而,回来之后呢?警察同志一句“从美国回来了不起啊,有本事你别回来”,很简单的一句话,其实并不一定是有意的,却深深刺痛了他脆弱的内心。这是孟晓骏渴望成功、希求为自己赢得尊严的源动力。其实我们身边很多人,不都是为了尊严在苦苦奋斗吗?有句话,话糙理不糙:“今天的我,像SB一样的拼命,就是为了兑现自己年轻2B时候,所曾经吹过的NB”。但是,年轻时候“改变世界”的豪言壮语已经不见了,自己却被这个世界悄悄给改变了,这就是现实的无奈。早年海归不太愿意回来,所以回来的人可以那么容易取得成功;现在的海归满街都是,他们没有前辈们在国外的那样悲惨,也不需要承受回国的巨大压力和风险,但却开始抱怨自己生不逢时,回国得不到原有的重视,他们不明白这个道理:“离我们近的,离别人也很近”。王阳结婚时说“千万不要跟最好的朋友合伙开公司”,他说的是真心话。朋友是谈感情的,开公司是谈钱的,所以名言有云“谈钱伤感情”,我要补一句“谈感情伤钱”。影片展现了三人的兄弟情深,这也是影片最大的亮点之一,当然同时还有激烈的矛盾冲突。开公司创业,就像古时候造反一样,如果一开始像刘邦或者朱元璋一样,跟你的合伙人称兄道弟,就无法避免外部矛盾基本消除之后的所谓“权力斗争”,至少也得像赵匡胤一样杯酒释兵权。新东方一开始其实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伙制”,各位牛人各管一摊,就像各路诸侯一样,周天子的约束力非常小,大家同顶“新东方”一个大招牌,俞敏洪更像是一个超级经纪人。这种方式在最开始的创业突破期显得非常的成功,因为大家的自我激励非常大,都是在为自己打工。但当公司发展壮大之后,互相的协调显得非常困难,“分封聚众、坐地分银”是王明夫对当时新东方状况的精准评价。在这个框架下,一方面大家只顾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顾其它人和整体的利益,另一方面各自封地的贫与富也成为互相斗争的缘由。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如果需要长久健康快速发展,集权是不可避免的,当俞敏洪站出来说“决定要做什么的人,应该是我”的时候,大家其实一开始根本没有把他当回事。但经历了几年的阵痛,大家轮流坐庄之后发现,还是俞敏洪更适合在这个位置。于是,新东方慢慢收权,当年和俞敏洪一起打江山的人,出走的很多,退隐的也不少,只剩下他一个人,开始提拔任用新一批比他明显低一级的新人,整个权力结构才理顺,公司才能继续往前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资本”就显示了重要的作用,没有风投的介入和上市的预期,不可能“请走”和“请退”其余的创业元老。所以俞敏洪多次提到“如果我不上市的话,今天的新东方将会更好,当然我要面对更加尖锐的内部矛盾”,因为新东方是俞敏洪的孩子,是他一生的事业,而对于其它人而言,这只不过是人生的一个阶段,上市才是这一阶段最好的交待和完结。但上市之后,新东方需要花更多精力在乎投资者的利益,关注股价超过关注学员,这就是教育和公司的原生矛盾所在,教育做良心,公司做利润,而投资者也乐于把俞敏洪这样一个强调教育良心的人一直摆在leader的位置,以维护新东方在高尚旗帜下拼命赚钱的目的,只有他这样“有梦想”的人掌舵,这两者才能有机的协调起来,别以为他还是“只会用麻袋装钱”。谈到朋友,在成东青和孟晓骏矛盾冲突的时候,王阳充当了重要的缓冲剂,这就是三个朋友组的好处。什么是朋友?在你最需要的时候,出现在你身边跟你一起面对困难的,这就是真朋友!但这只是“共患难”,而“同富贵”呢?外部的矛盾是内部团结最好的助力,但是公司发展壮大之后内部矛盾就显得突出起来了。也许,在王阳和观众的眼里,当后来他们的矛盾出现时,如果可以三个人私下商量好再拿出来就好了,这就是友情。但在leader和现实眼里,“现在,这是制度”才是正确的出路,现代化管理的企业不可能再回到当年称兄道弟的时代。所以在新三国里,刘备拼命竖立诸葛亮的威信,远在关张之上,因为兴复汉室的梦想要远超过兄弟情谊。同样,家族企业慢慢壮大之后,原来一同打拼的亲属也必须退出决策层,很简单的道理:如果什么都你们家说了算,还要其它人做什么?所以我要说,最好的朋友一起开公司,真的是一把双刃剑,过了那一关情谊就历久弥坚,过不了那一关就分道扬镳,甚至反目成仇,老死不相往来。同样也是很简单的道理:当年我是怎么支持你,我们一起是怎样过来的,今天你这样对我,你对得起我吗?所以影片用“游泳学会了”来暗指大boss过河拆桥的“卑劣”。但夹在朋友情谊和公司发展之中煎熬的成东青,在强大外部压力下,除了痛哭,他还能做什么呢?他哭得很伤心,因为他真的是为了公司的发展,这一哭哭得很真切,也哭得很委屈,这一哭也深深的打动了我。不要以为民主是神圣而独裁是邪恶的,投资者来看你们公司,大股东能否控制51%的股份是投资者非常关心的,没有有控制力的大股东,投资者也是不敢乱投钱的。新东方为什么能成功,我觉得其“向下服务”的理念是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传统公司和学校里,上司在下属面前、老师在学生面前,就应该有尊严和威信。新东方流传了一个笑话:老师上课不爽了,回去骂主管;主管不爽了,回去骂校长;校长不爽了,回去骂高管;高管不爽了,回去骂老俞;老俞不爽了,回去被老婆骂。一个简单的笑话,其实里面的讲究非常多,当普通老师在课堂上宣传“当老师你们都干不了,只有一条出路,这个工作就是白痴都能干得了:当校长”,王阳觉得这样骂成东青有点过,但成东青自己说“还可以更刺激一点”。老师为校长赚钱,校长就应该服务老师;同样,学生为上课买单,老师就应该投学生所好,全力服务学生,于是学生给老师打分的“伟大创新”是教育培训业的巨大变革。试想,如果淘宝没有客户评价系统,店主还会跟你“亲”吗,呵呵,我想连淘宝还存不存在都是一个问题了。其实我对影片最大的不满,就是把一个教育培训企业的成功过程讲得稀里糊涂的,这可能是电影这种艺术形式本身的局限,不能怪导演,但我真的很期望看到这个企业到底是怎样从蹭“美国大爷”一直蹭到纳斯达克的。毫无疑问,新东方发展史一定是一个成功处理各种发展矛盾的过程,而所有这些矛盾,往往是任何创业企业,特别是培训类企业所共同面临的,这些矛盾的解决,对于后来者才更有意义,把这些讲清楚了,才能真正让我们知道,新东方原来是这样成功的。说到矛盾,家族式管理矛盾和原始股东矛盾是司空见惯的。对于前者,影片里完全没有涉及到家族式背景,但事实上在新东方的发展初期,大家笑话说那时的“三驾马车”有两驾其实是母马。没有办法,在那个时期,你外招一个前台管招生,看着成麻袋的人民币,她能不心动吗,俞敏洪能放心吗?他的妈妈、老婆以及其它亲人对公司的控制之深,以及后面的退出之痛,都是中国式家族企业发展壮大所必须经历的。对于原始股东矛盾,电影讲得太简单了,莫非留洋回来的海归精英连股份增发稀释都不懂?倒是成东青要推迟上市计划时,没有一个人支持他,这一点很逼真,中小股东一定会比控股股东更愿意早日上市以实现自己的财务自由,真要一时上不了市,有风投套个现拍拍屁股走人也是不错的选择。培训类企业的

1 / 11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