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钢铁(集团)公司企业标准Q/WG冷轧电镀锡钢板及钢带(Cold-reducedelectrolytictinplate)2009-07-23发布2009-08-24实施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发布Q/WG(LZ)13-2009Q/WG(LZ)13-2009I前言本企业标准是按照GB/T20001.1-2001《标准编写规则第一部分:术语》和GB/T1.2-2002《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二部分:标准化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的要求,根据武钢冷轧电镀锡钢板及钢带的生产、使用情况,以不低于国家标准要求为原则,修改采用国家标准GB/T2520-2008。本标准与GB/T2520-2008相比,对下列主要技术内容进行了修改:—取消了边部状态为“花边”的类型;—对不平度的要求进行修改,增加了钢卷不平度的要求;—取消了调质度代号T-1、T-1.5和DR-9M;—将二次冷轧产品的表面硬度范围区间由“±5”调整为“±2”;—取消了回弹试验,屈服强度按照拉伸试验方法测定。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提出。本标准由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武钢股份生产技术部。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魏远征、柳长福、任予昌、姜小波、范王展。本标准2009年首次发布。Q/WG(LZ)13-20091冷轧电镀锡钢板及钢带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冷轧电镀锡钢板及钢带的分类和代号、尺寸、外形、重量、技术要求、检验和试验、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等。本标准适用于武钢股份生产的公称厚度为0.15mm~0.55mm,宽度为600mm~1100mm的一次冷轧电镀锡钢板及钢带和公称厚度为0.12mm~0.36mm,宽度为600mm~1100mm的二次冷轧电镀锡钢板及钢带(以下简称钢板及钢带)。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228金属材料金属拉伸试验方法GB/T230.1金属洛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A、B、C、D、E、F、G、H、K、N、T标尺)GB/T247钢板和钢带检验、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GB/T728-1998锡锭GB/T1838镀锡钢板(带)镀锡量试验方法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GB/T17505钢及钢产品交货一般技术要求GB/T22316电镀锡钢板耐腐蚀性试验方法YB/T136镀锡钢板(带)表面油和铬的试验方法Q/WG(LZ)10冷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Q/WG(JS)41冷轧产品包装、标志规定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及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电镀锡板electrolytictinplate通过连续电镀锡作业获得的在两面镀盖锡层的冷轧低碳钢板或钢带。3.2差厚镀层电镀锡板differentiallycoatedelectrolytictinplate两面具有不同重量锡镀层的电镀锡板。3.3一次冷轧singlecold-reduced钢基板经过冷轧减薄获得要求的厚度,随后进行退火和平整。3.4二次冷轧doublecold-reduced钢基板经过一次冷轧并完成退火平整后,再进行第二次较大压下量的冷轧减薄。3.5罩式退火boxannealing(BA)冷轧钢带以卷紧状态,在控制气氛中,按照设定的时间和温度周期进行退火的过程。3.6连续退火continuousannealing(CA)冷轧钢带以展开状态,在控制气氛中,按照设定的时间和温度周期进行退火的过程。3.7化学钝化chemicalchromatetreatedQ/WG(LZ)13-20092电镀锡后的钢带浸入重铬酸盐溶液中,在不通电的情况下进行化学钝化处理。3.8电化学钝化electrolyticchromatetreated电镀锡后的钢带浸入重铬酸盐溶液中,在通电的情况下进行阴极电化学钝化处理。3.9低铬钝化lowchromatetreated化学钝化处理的一种,其中表面钝化膜中铬含量的目标值应控制在1.5mg/m2以下。3.10K板Kplate对某些电化学脱锡作用较强的食品,应使用具有良好耐蚀性的镀锡板,其镀锡量应不低于5.6/2.8g/m2,经过酸滞(PL)、铁溶出值(ISV)、锡晶粒度(TCS)、合金-锡电偶合(ATC)等四项特殊试验后,其目标值应符合下述要求:PL≤10s;TCS≤9级;ISV≤20μg;ATC≤0.12μA/cm2。3.11J板Jplate对某些电化学脱锡作用较强的食品,应使用具有良好耐蚀性的镀锡板,其镀锡量应不低于5.6/2.8g/m2,经过酸滞(PL)、铁溶出值(ISV)、锡晶粒度(TCS)等三项特殊试验后,其目标值应符合3.7所列的相应要求,而合金呈现酸性镀锡法通常所具有的浅灰色。4分类和代号4.1钢板及钢带的分类及代号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分类方式类别代号原板钢种—MR、L、D一次冷轧钢板及钢带T-2、T-2.5、T-3、T-3.5、T-4、T-5调质度二次冷轧钢板及钢带DR-7M、DR-8、DR-8M、DR-9、DR-10罩式退火BA退火方式连续退火CA薄面标识方法D差厚镀锡标识厚面标识方法A光亮表面B粗糙表面R银色表面S表面状态无光表面M化学钝化CP电化学钝化CE钝化方式低铬钝化LCr边部形状直边SL4.2牌号及标记示例钢板及钢带的牌号通常由原板钢种、调质度代号和退火方式构成,也可附加一些特殊含义的代号。例如:MRT-2.5BA,DT-3CA,MRT-4BAK,MRT-2BALCr。5订货时所需信息订货时用户应提供如下信息:Q/WG(LZ)13-20093a)产品名称(钢板或钢带)b)产品标准号c)牌号d)尺寸规格(厚度、宽度、长度、内径等);e)镀锡量代号f)表面处理方式g)差厚镀锡标识方法h)产品用途i)张数或重量j)其它特殊要求6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6.1尺寸6.1.1钢板及钢带的公称厚度小于0.50mm时,按0.01mm的倍数进级。钢板及钢带的公称厚度不小于0.50mm时,按0.05mm的倍数进级。6.1.2如要求标记轧制宽度方向,可在表示轧制宽度方向的数字后面加上字母W。例如:0.25×832W×760。6.1.3钢卷内径为450mm或508mm。6.2尺寸允许偏差6.2.1厚度允许偏差钢板及钢带的厚度允许偏差应不大于公称厚度的±7%。厚度测量位置为距钢板及钢带两侧边部不小于10mm的任意点。6.2.2薄边薄边是钢板及钢带沿宽度方向上厚度的变化,其特征是在靠近钢板及钢带的边缘发生厚度减薄。距钢板及钢带两侧边部6mm处测得的厚度,与沿钢板及钢带宽度方向中间位置测得的实际厚度的偏差,应不大于中间位置测得的实际厚度的8.0%。6.2.3宽度允许偏差钢板及钢带的宽度允许偏差为0mm~+3mm。6.2.4长度允许偏差钢板及钢带的长度允许偏差为0mm~+3mm。6.3外形6.3.1脱方度应不大于钢板宽度的0.15%。6.3.2每任意1000mm长度上,镰刀弯应不大于1mm。钢板的长度不大于1000mm时,镰刀弯应不大于钢板实际长度的0.1%。6.3.3不平度应不大于3mm。长度不大于1000mm的钢板,钢板的长度即不平度的测量长度。长度大于1000mm的钢板或钢带,可任取1000mm长度进行不平度的测量来代替全长不平度的测量。6.4其他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应符合Q/WG(LZ)10的规定。6.5钢带中的焊缝6.5.1在每个钢带中,任意10000m长度上的焊缝总数不应大于3个。6.5.2钢带中的焊缝应采用冲孔进行标记,并应附加目视可见的标识,例如在焊缝位置处插入一个软质的标签。经供需双方协商,也可采用其他标识方法。6.5.3焊缝处的厚度应不大于钢带公称厚度的1.5倍。6.5.4焊缝搭接总长度(a)应不大于10mm,自由搭接长度(b)应不大于5mm。如图1所示。Q/WG(LZ)13-20094a-搭接总长度;b-自由搭接长度图1搭接焊接头7技术要求7.1镀锡量7.1.1钢板及钢带的镀锡量代号、公称镀锡量及昀小平均镀锡量应符合表2的规定。对表2规定以外的其他镀锡量,可在订货时协商。7.1.2镀锡量代号中斜线上面的数字表示钢板上表面或钢带外表面的镀锡量,斜线下面的数字表示钢板下表面或钢带内表面的镀锡量。7.1.3对于差厚镀锡产品,上下表面的镀锡量可以互换。7.1.4镀锡量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7.1.5镀锡量每面三点试验值的平均值应不小于相应面的昀小平均镀锡量,每面单点试验值应不小于相应面的昀小平均镀锡量的80%。昀小平均镀锡量按相对于公称镀锡量的百分比(%)计算时,修约到0.05g/m2。7.1.6差厚镀锡钢板及钢带可采用薄面标识的方法(D)或厚面标识的方法(A)进行标识。如采用薄面标识的方法,可使用1条宽度约为2mm的连续直线,在薄镀锡面靠近钢板或钢带边部的位置进行标识,表示为在薄镀锡量代号后加字母D,例如2.8D/5.6。如采用厚面标识的方法,标识方法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表示为在厚镀锡量代号后加字母A,例如2.8/5.6A。如需对差厚镀锡板采用其他标记方法进行标记,可由供需双方协商,并在合同中注明。表2镀锡方式镀锡量代号公称镀锡量,g/m2昀小平均镀锡量,g/m21.1/1.11.1/1.10.90/0.902.2/2.22.2/2.21.80/1.802.8/2.82.8/2.82.45/2.455.6/5.65.6/5.65.05/5.058.4/8.48.4/8.47.55/7.55等厚镀锡11.2/11.211.2/11.210.1/10.11.1/2.81.1/2.80.90/2.451.1/5.61.1/5.60.90/5.052.8/5.62.8/5.62.45/5.052.8/8.42.8/8.42.45/7.555.6/8.45.6/8.45.05/7.552.8/11.22.8/11.22.45/10.15.6/11.25.6/11.25.05/10.1差厚镀锡8.4/11.28.4/11.27.55/10.1轧制方向Q/WG(LZ)13-20095表3单面镀锡量(m)的范围,g/m2昀小平均镀锡量相对于公称镀锡量的百分比,%1.0≤m2.8802.8≤m5.6875.6≤m907.2调质度7.2.1一次冷轧钢板及钢带的硬度(HR30Tm)应符合表4的规定。二次冷轧钢板及钢带的硬度(HR30Tm)应符合表5的规定。钢板及钢带的调质度用洛氏硬度(HR30Tm)的值来表示。表4调质度代号表面硬度,HR30TmaT-253±4T-2.555±4T-357±4T-3.559±4T-461±4T-565±4a硬度为2个试样的平均值,允许其中1个试验值超出规定允许范围1个单位。表5调质度代号表面硬度(HR30Tm)aDR-7M71±2DR-8/DR-8M73±2DR-976±2DR-1080±2a硬度为2个试样的平均值,允许其中1个试验值超出规定允许范围1个单位。7.2.2如对二次冷轧钢板及钢带的屈服强度有要求,可在订货时协商。各调质度代号的屈服强度目标值可参考表6的规定。表6调质度代号屈服强度目标值a,b,cMPaDR-7M520DR-8550DR-8M580DR-9620DR-10690a屈服强度是根据需要而测定的参考值。b屈服强度为2个试样的平均值,试样方向为纵向。c试样的平行部分宽度为(12.5±0.2)mm,标距L0=50mm。试验前,试样应在200℃下人工时效20min。7.2.3退火方法有罩式退火法和连续退火法。对于不同的退火方式,即使钢板及钢带的HR30Tm值相等,除硬度以外的其他力学性能指标也不一定相同,如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断后伸长率等指标。Q/WG(LZ)13-200967.3表面状态钢板及钢带的表面状态,按原板的表面特征以及镀锡后是否进行锡层软熔处理来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