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志愿者网络培训教材1第三节我是一名优秀的世园会志愿者一、认识自己无论做什么事情,都需要能够透彻清醒地认识自己。世园会志愿者的工作同样如此,也许要做的只是协助残障人士参观世园会,也许只是在园区内的某个路口提供方向指引,就是这样很多人看来很简单的工作,都会因为每个人的个性不同而产生差异,性情火暴的志愿者可能就照顾不好残障人士,内向、有交流障碍的志愿者也不能很好地胜任引路工作,这时,志愿者的自我定位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已经准备好要为世园会志愿服务,那么我们的自我定位准备好了吗?我了解自己吗?对于这个问题你真的能作出肯定的回答吗?即使能,你对自己的了解对于你所从事的志愿服务来说是不是还有缺漏呢?下面就让我们一步步地剖析自己,看看在从事世园会志愿服务之前,哪些方面是一定要对自己有清醒认识的。(一)对自身能力的认识何谓能力?权威的百科全书告诉我们,能力是指圆满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并直接影响服务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有的志愿者会很自信地说:“我的专业能力我比谁都清楚,这点我是很自信的。”的确,也许你对自己的专业水平很了解,但这里所指的能力则是指可以用于志愿服务的综合素质,其中包括观察力、知觉力、思维力、想象力、记忆力、意志力等,而急躁、沉着、活动等心理特征则不是完成某种活动最直接、最基本的心理特征。在志愿服务当中,几种能力的有机结合和协调动作,成为一系列能力的综合,就形成俗称的“才能”,不同能力的结合则形成不同的才能。想参加志愿服务的人士应该对自己的能力做一个全面的正确的总结。同时注意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优势能力与非优势能力的问题。一般能力亦称基本能力,具有经常性、稳定性和普遍性,即普通能力。一般能力是特殊能力的基础,一般能力越发展,特殊能力越能得到提高,在发展特殊能力的同时也发展和提高了一般能力,两者之间起着相辅相成的作用。特殊能力则反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志愿者网络培训教材2映顺利完成特殊活动所要求的心理特征(条件),也可称专业能力或称“特长”。特殊能力是特定活动所要求的多种基本能力的有机结合。在志愿服务当中,对特殊能力的要求较高、较广泛。并且志愿服务还需要志愿者的优势能力,优势能力是在个人的工作实践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的能力,可使个人有突出的表现和非凡的成就。专业知识是志愿者所拥有的特殊的、与众不同的知识,往往与志愿者的基本能力一起构成服务的主要力量源泉,可以在志愿服务当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同时也有助于志愿者机构的服务开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专业知识可为服务对象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同时也是志愿者在机构活动中体现自己价值的重要标志,所以志愿者本人应加以重视。专业知识和能力、特长都会在志愿工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这些首次参与志愿服务的志愿者可能还不能体会到,经过一段时间的活动之后,就可以体会出来。而对于志愿团体的管理人员来说,可能对志愿者的这些专业特长和技能更为欣赏,他们所要做的就是积极地去发掘有一定专业特长和技能的志愿者,充分发挥他们的人力资源,不造成资源的浪费!当然,有相当一部分的志愿者对于自身特长或专业技能的运作并不太在意,他们当中相当一部分人可能也愿意参加一些无需太多技能的活动。的确,很多志愿服务项目也不需要有多高的专业技能,只是需要耐心和细心地处理问题。对于这些,志愿团体的管理人员可能会根据志愿团体的具体情况,加以一定的引导,使之能适合团体发展的需要。由此可见,从事志愿活动不单单涉及专业技术,志愿者的心理素质也是很重要的。毕竟志愿活动是与人交往的过程,也许你的专业知识很过硬,但你对自己的控制能力、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也很有信心吗?在选择志愿工作的过程中,关于这方面的能力可是要好好地考虑进去的。(二)对自我性格的认识许多人认为,志愿服务活动对于志愿者的性格应该没有太严格的要求,觉得“只要他有一份心就可以啦,还要求这么多干嘛”。但是,他们却忽视了性格对于志愿服务的重要影响。例如,服务对象是一位盲童,他需要志愿者与他多说话,而开展服务的志愿者却相当内向,服务时一言不发,结果服务对象有需求,志愿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志愿者网络培训教材3者却因自身的性格而不能给予满足,这样的志愿服务一定是失败的。可见,志愿者的性格对于服务活动来说是相当重要的。所以志愿者对于自己的性格,应在参加服务之前有一个具体、准确的认知,方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参加与之适合的服务项目,或再通过志愿组织的辅导,加以改善,使自己更能胜任志愿服务。由于性格影响到志愿者与其他志愿者、服务对象、志愿者机构管理人员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关系到机构或组织的运作,所以对于想参加青年志愿者服务的人士来说,是必须对自己的性格有充分正确的认知。若是自己的性格较适合志愿服务,则可比较轻易地融入服务中,与服务对象、其他志愿者的关系也会较好;相反,则会较难融入服务之中,与服务对象、其他志愿者的关系也会较差,不利于自身在机构中的活动。所以,这一类人士需要作出较大的改变,等到能适应志愿服务的需要之后,再参加志愿服务,这样可以避免诸多不愉快事情发生。也许透彻地评价一个人的性格并不容易,不过不要愁眉苦脸,作为志愿者,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评价自己、他人、服务对象的性格,从而清楚地分析自己对于这项志愿活动是否适合。●对现实的态度,包括对人、对事、对社会、对自己的态度:如是否关心集体,有无同情心,为人诚实、正直还是虚伪、奸邪,勤劳还是懒惰,谦虚还是自负,是否能与人友好相处,自信还是自卑等。大家都是怀着一份爱心来参与志愿活动的,但有些志愿工作可能对志愿者个人素质的要求比较高,而有些则更强调团队的作用:比如参加大型活动的志愿者,如果你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不善于和同一团队的人接触和协作,那么这种很强调团队配合的志愿活动就不适合你来参加了。●性格的意志特征:包括对行为目标的明确程度、行为的自觉控制水平、面临困难的意志表现、自我作出的决定能否贯彻到底等,如目的性或冲动性、独立性或易受暗示性、纪律性与放纵性、主动性与自制力、勇敢与怯懦、有恒心、坚韧性、执拗、顽固等,有些志愿工作需要志愿者有坚强的意志和勇敢面对困难的精神,参加支教的志愿者都知道,在贫困山区的生活和城市里简直就是天壤之别。也许你在当地不是面临能不能吃好的问题,而是面临能不能吃饱的问题;也许爱干净的你一个月也洗不上一次澡;也许虽然你是去奉献爱心,但面临的却是误解和敌意。面对这些困难,你真的有信心可以靠自己的坚强意志挺过来吗?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志愿者网络培训教材4●性格的情绪特征:包括情绪的强度、稳定性、持久性以及主导心境等方面。如情绪对他人的感染力、情绪的起伏与波动程度,情绪对身体、工作、生活发生影响的时间长短,一个人是经常处于精神饱满、欢乐愉快之中,还是经常郁郁寡欢或经常处于宁静安乐的心境之中。志愿者的情绪对有些志愿服务工作的影响还是很大的。例如照顾智障儿童,这项工作不仅要求有爱心,还要求志愿者有相当的耐心,长期从事很容易让人烦躁,如果你对自己控制情绪的能力不是很有自信,那么从事这样的工作就可能会让你感到烦躁,而且会打击你的成就感。●性格的理智特征:包括表现在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认识过程之中的特征。如观察的持久性、细致程度;喜欢独立思考还是循规蹈矩、是否有大胆的想象力、记忆的策略如何等。国外有很多精神病医院在招募志愿者时考虑的首要因素就是志愿者是否能严格遵守医生提出的要求。对于这些特殊的病人,志愿者所做的就是照顾他们的起居,而不需要和他们聊天来安慰他们,因为志愿者的言行很有可能会给病人带来病情上的影响。所以有的时候激情澎湃地去工作也许并不是好事,如果你天性循规蹈矩,也许就更适合这类志愿服务工作。作为要求成为志愿者的你,经过上面的分析,已经可以选择与自己相适应的服务了。不过要记住,不要强行参加一些不合适的服务,以避免问题的发生,或者可以在服务时对自己的性格表现进行一些控制或适当改变,以适应服务的需要。志愿者机构一般也会注意及时对你进行指导,这样才比较有利于工作的顺利开展。性格的相冲,在志愿团体的管理人员与普通志愿者之间,志愿者与服务对象之间,服务对象管理机构人员与志愿者之间,普通志愿者之间,甚至外界社会人士与志愿者之间都普遍存在,由此可见,性格对于志愿者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假如你不善于和别人打交道,那就不太适合去从事接待游客的志愿工作,而可以为志愿组织做做后勤工作。(三)对自身健康情况的认知“我的身体很强壮,从来不去医院。”当志愿组织调查你的健康状况的时候,你肯定会这么回答。但何谓健康呢?长期以来,单纯从生物医学模式出发,认为健康就是“没有病”,对心理或精神的健康却关注较少。但人既然是组成社会的个体,人的活动就离不开社会,除生理活动之外,还有心理活动,因而进一步提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志愿者网络培训教材5出了健康“不仅仅是机体没有病,而且应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社会活动能力”。世界卫生组织曾对健康提出下述定义:“健康不但是身体没有残疾,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力。具体地说,健康包括躯体、器官等生理方面的正常发育,也包括认识、情感、意志与人格特征以及社会适应等心理方面的正常发展。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统一起来,才是完整的健康。”生理上的健康大家一定都有概念,这里我们就主要来说说心理上的健康吧。一般意义上说,正常青年人心理健康标准如下:●智力正常。智力是衡量心理健康最重要的标准之一,是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基本心理条件,是人们与周围环境达到心理平衡的心理保证。心理学家普遍用智力商数(简称智商IQ)表示智力发展高低,一般而言,正常智商为90—110。●有独立完整的人格。心理健康的人,胸襟开阔,胸怀坦荡,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热爱生活,善于生活。一方面能调节自己的行为,克服各种困难,另一方面也能战胜自己的疲倦、抑郁、沮丧等消极情绪,能忍受打击而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达到心理的平衡。●尊重自己,尊重别人。尊重自己就是要有自尊心,有自知之明和良好的自我意识。缺乏自尊心的青年,则忧郁颓废。青年人还要尊重别人,讲究文明礼貌,要知彼知己,谦虚谨慎,看到别人的长处,认识自己的不足,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尊重别人,并非盲从,而是正常心理适应。●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人生活在社会之中,必须与形形色色的人交往,结成不同的关系,并能正确地处理好这些关系,保持和睦相处。●要有适应的年龄心理特点。不同的年龄阶段各有与之相适应的年龄特点。一个人的举止、言行符合其年龄特点,是健康的表现;反之,严重地偏离了自己的年龄特点,是不健康的表现。●有高尚的追求目标。有理想、有信心、坚韧不拔,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树雄心、立壮志,勤奋好学,自强不息。●基本稳定的情绪。遇事冷静思考,谨慎处理,在顺境中,不会不可一世,骄傲自满,盛气凌人,忘乎所以;在逆境中,也不会自怨自艾,多愁善感,抑郁沮丧,消极悲观,心境上常常保持相对的平衡。当然,志愿者服务活动所需要的健康包括生理上的健康和心理上的健康,但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志愿者网络培训教材6这并不是全部。生理健康就能够承担起不同种类的志愿活动。如户外活动需要志愿者起码能够承受住阳光的暴晒,不会发生中暑或不适而退出服务活动。至于心理方面的要求,也不是说一定要符合所有的这些标准才能够参与志愿活动。志愿服务对于参加者来说也是一种爱心治疗,参加者的人格可以在服务过程中得到提升和完善。这也是一个自助的过程。不过对于想参加志愿服务的人士来说,还是应该充分了解自己在心理健康方面的不足,这样才能在活动中更有针对性。对于志愿者而言,心理方面也会有一些特殊的基本要求,这些要求主要包括:第一,能够控制自己的感情,因为面对服务对象,不少志愿者可能会触景生情,或者在听完服务对象的不幸经历之后,可能会跌入一个心理“黑洞”。第二,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意见,志愿者必须坚持,排除各种不良心理。例如,做志愿者好蠢啊!志愿者是个免费劳力!只有对自己的健康状况,特别是心理健康状况有一个比较透彻的认识,才可以使志愿服务工作顺利地进行下去。光是身体强健并不能够完全代表自己的健康状况是适合志愿活动的,身体强健只是一个方面,心理健康也不容忽视。心理健康的构成1.思想态度——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