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公司事故桉例教材安全培训2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2主要内容1、基础知识、概念2、事故分类基本原理;损失统计标准;报告程序等。3、预防措施及整改措施3重要概念、词汇第3页事故是一种可能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的意外事件。危险、危害、危险因素、事故隐患、重大事故隐患、职业病、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1、基础知识、概念4第三节、应急预案p8(一)应急预案的概念和分类(二)应急预案的文件结构(三)应急预案的核心要素(四)应急预案的编制方法(五)应急培训与演习5(一)应急预案的概念和分类应急预案是针对具体设备、设施、场所或环境,在安全评价的基础上,评估了事故形式、发展过程、危害范围和破坏区域的条件下,为降低事故造成的人身、财产与环境损失,就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救援机构和人员,应急救援的设备、设施、条件和环境,行动的步骤和纲领,控制事故发展的方法和程序等,预先做出的、科学而有效的计划和安排。6责任主体:政府预案(不同的政府级别)企业预案事故影响范围:现场预案(车间、工厂级)厂外预案(区县级、地市级、区级、国家级)7现场预案1综合预案危化专项预案防洪专项预案地震专项预案现场预案2现场预案n综合预案专项预案现场预案(单项预案)分类:8(二)应急预案的文件结构•总预案•程序•说明书(指导书)•应急行动记录一个完整的应急预案文件体系是一个四级文件体系9(三)应急预案主要内容1、总则2、组织体系与职责3、预警与预防4、应急响应5、后期处置6、保障措施7、附则8、附录10•组成的预案编制小组•危险分析和应急能力评估•编制应急预案•评审与发布•预案的实施(四)应急预案的编制方法11重大危险源与重大事故隐患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事故隐患:是指作业场所、设备或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重大事故隐患:我国劳动部1995年发布的《重大事故隐患管理规定》中,把重大事故隐患定义为:可能导致重大人身伤亡或者重大经济损失的事故隐患。12根据作业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可能导致事故损失的程度分为两级,即特别重大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①特别重大事故隐患:指可能造成死亡50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的事故隐患。②重大事故隐患:指可能造成死亡10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的事故隐患。13在全国八个省直辖市开展重大危险源申报登记工作2004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在河北、辽宁、江苏、福建、广西、甘肃、浙江、重庆开展了重大危险源申报登记试点工作。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总协调字〔2005〕125号关于规范重大危险源监督与管理工作的通知14参考国外同类标准;结合我国工业生产的特点;重点考虑火灾、爆炸、毒物泄漏重大事故发生规律;提出了国家标准GB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2000.9.17批准2001.4.1实施重大危险辨识标准GB18218-200015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指标单元内存在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表1、表2、表3及表4规定的临界量,即被定为重大危险源。单元内存在危险物质的数量根据处理物质种类的多少区分为以下两种情况:4.3.1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单一品种,则该物质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物质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16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多品种时,则按下式计算,若满足下面公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式中:—每种危险物质实际存在量(t)。—与各危险物质相对应的生产场所或贮存区的临界量(t)。qQqQqQnn11221nQQQ,21nqqq,2117二、事故分析基本原理1、事故分类;2、调查分析规则;3、损失统计标准;4、报告程序等。18•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参照GB6441-86《企业伤亡事故分类》,分为20类:•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瓦斯爆炸•火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它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事故因素分类;19伤亡事故分类(国务院493号令(1)按伤害方式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包括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等20类.(2)按严重程度•轻伤事故:指只有轻伤的事故;•重伤事故:指有重伤没有死亡的事故;•死亡事故:指一次死亡1~2人的事故;•重大伤亡事故:指一次死亡3~9人的事故;•特大伤亡事故:指一次死亡10人以上(含10人)的事故。20危害可分为两类:?第一类危害:①产生、供给能量的装置、设备;②使人体或物体具有较高势能的装置、设备、场所;③能量载体;④一旦失控可能产生巨大能量的装置、设备、场所,如强烈放热反应的化工装置等;⑤危险物质,如各种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等。第二类危害导致约束、限制能量措施失效或破坏的各种不安全因素称作第二类危害。它通常包括人、物、环境三个方面的因素。(人的失误、物的故障、环境因素等)。21根据GB13861-92《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的规定,将生产过程中的危害因素分为六类:1.物理性危害因素2.化学性危害因素3.生物性危害因素4.心理、生理性危害因素5.行为性危害因素6.其他危害因素22起因物、致害物、不安全状态及行为、伤害方式(1)起因物是指导致事故发生的物体、物质。按《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中的附录A3填写。(2)致害物是指直接引起伤害及中毒的物体或物质。按《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中的附录A4填写。(3)不安全状态是指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质条件。按《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中的附录A6填写。(4)不安全行为是指能造成事故的人为错误。按《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中的附录A7填写。(5)伤害方式指致害物与人体发生接触的方式(分类详见附录A表A5)。23标准中的起因物和致害物。当多因素共存时(1)以起因物作为事故类别划分的依据。(例如,压力容器因化学反应失控发生了爆炸并溢出大量有毒气体,造成多人中毒的伤亡事故。起因物是压力容器。)(2)几个主要原因同时存在,以先发的诱导性原因。(某化工厂失火,烧掉了部分厂房设备,并引燃化学品,产生的有毒气体使多人中毒伤亡。造成伤亡的主要原因是中毒和火灾,对整个事故而言,火灾是诱发性原因。)(3)突出事故类别的专业特征。(例如,操作机床时,未使用安全扳手,扳手飞出伤人。该事故如按致害物可定为物体打击,而按起因物机械设备划分,则更能突出事故的专业特征,故定为机械伤害。如机械设备属于起重设备,则应定为起重伤害。)24我国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基本项目分类:伤害程度、受伤性质、伤害部位、事故类别、起因物、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七个方面对事故进行分类。除上述七个基本项目外,应补充:(1)有关受伤害人的情况:姓名、性别、年龄、工龄、工种等;(2)发生事故企业的有关情况:所属行业、经济类型、企业规模等;(3)事故情况:事故发生时间、事故发生的具体场所、伤亡人数及事故严重程度、经济损失等。25(3)受伤部位指身体受伤的部位(分类详见附录A表A1)。(4)受伤性质指人体受伤的类型。确定的原则为:a应以受伤当时的身体情况为主,结全愈后可能产生的后遗障碍全面分析确定;b多处受伤,按最严重的伤害分类,当无法确定时,应鉴定为“多伤害”(分类详见附录A表A2)。26(5)伤害程度分类轻伤指损失工作日低于105日的失能伤害。重伤指相当于附录B表定损失工作日等于和超过105日的失能伤害。死亡27特别重大事故的范围(1)民航客机发生机毁人亡(死亡40人及其以上)事故。(2)专机和外国民航客机在中国境内发生的机毁人亡事故。(3)铁路、水运、矿山、水利、电力事故造成一次死亡50人及其以上,或者一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及其以上的。(4)公路和其他发生一次死亡30人及其以下或直接经济损失在500万元及其以上的事故(航空、航天器科研过程中发生的事故除外)。(5)一次造成职工和居民100人及其以上的急性中毒事故。(6)其他性质特别严重、产生重大影响的事故。28《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302号令)“地方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人和政府有关部门正职负责人对下列特大安全事故的防范,发生,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本规定的规定有失职\渎职情形或者负领导责任的依照本规定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玩忽职守罪或者其他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特大火灾事故二、特大交通安全事故三、特大建筑质量安全事故四、民用爆炸物品和化学危险品特大安全事故五、煤矿和其他矿山特大安全事故六、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和特种设备特大安全事故七、其他安全事故.302号令条例292、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规定:企业职工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事故。职工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事故,是指职工在本岗位劳动,或虽不在本岗位劳动,但由于企业的设备和设施不安全、劳动条件和作业环境不良,所发生的轻伤、重伤、死亡事故。《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国务院令75号)302、1事故调查取证的一般原则——事故现场保护事项和方法——事故现场的勘查——事故现场证据搜取与判断312、2事故调查程序(GB6442-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死亡、重伤事故,应按如下要求进行调查。轻伤事故的调查,可参照执行。32事故调查程序——现场处理:抢救受害者保护现场做好标记。——搜集物证:破损部件、保持原样等。——事故事实材料的搜集:与事故鉴别记录有关的证据事故发生的有关事实地点、时间、年龄,工艺、工作过程、作业环境等。——证人材料搜集:——现场摄影:——事故图:332、3事故分析与性质的确定——事故分析步骤;——事故原因分析;——事故责任分析;——事故分析的技术方法;——伤亡事故分类;——事故经济损失统计。34GB6442-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GB6441-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721-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国务院`1991年2月22日颁布的《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国务院1989年3月29日颁布实施的《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35《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75号令)(1)轻伤事故:指职工负伤后休1个工作日以上,构不成重伤的事故;(2)重伤事故:仍按劳动部(60)中劳护久字第56号《关于重伤事故范围的意见》执行;(3)死亡事故:指1次死亡1人以上的事故;(4)重大死亡事故:指1次死亡3人以上(含3人)的事故。重伤、死亡、重大死亡事故后,报告,最迟不超过24小时。36重大、特大和特别重大伤亡事故分析与性质的确定重大、特大和特别重大伤亡事故分析与性质确定时,除按第一节列出规定办理,还需遵守国务院1991年2月22日颁布的75号令《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2001年4月21日颁布的302号令《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和国务院1989年3月29日颁布的34号令《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中的有关规定。37轻伤事故:导致受伤者损失一个或一个以上工作日而未达到重伤程度的事故。重伤事故:指有重伤无死亡的事故(包括伴有轻伤)一次死亡1~2人的死亡事故(包括伴有轻伤和重伤)。重大伤亡事故:指一次死亡3~9人的事故。特大伤亡事故:指一次死亡10人及10人以上事故。特别重大事故:国务院1989年3月29日颁布实施的34号令《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中第二条本规定所称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特别重大人身伤亡或者巨大经济损失以及性质特别严重、产生重大影响的事故。38——事故分析步骤;事故分析的步骤1.整理和研究调查材料;2.伤害分析。(包括受伤部位、受伤性质、起因物、致害物、伤害方式、不安全状态和不安全行为。);3.确定事故的直接原因;4.确定事故的间接原因;5.确定事故责任者.39事故分析——事故分析步骤整理阅

1 / 7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