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中国历史传承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茶原为中国南方的嘉木,茶叶作为一种著名的保健饮品,它是古代中国南方人民对中国饮食文化的贡献,也是中国人民对世界饮食文化的贡献。唐陆羽在《茶经》中指出:“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代神农尝百草与茶•成书于西汉年间的《神农本草经》:“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茶文化的缘起《日知录》考证后指出:“自秦人取蜀之后,始有茗饮之事。”人类将茶叶作为饮料作用,则应该是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巴蜀地区。盖碗茶•“盖碗茶”,是成都最先发明并独具特色。所谓“盖碗茶”,包括茶盖、茶碗、茶船子三部分。茶船子,又叫茶舟,即承受茶碗的茶托子唐宋时代中国茶业迅猛的发展茶叶产地遍布全国各地茶叶生产和贸易蓬勃发展《膳夫经手录》载:“今关西、山东、闾阎村落皆吃之,累日不食犹得,不得一日无茶。”茶政、茶学、茶文化逐渐产生如陆羽的《茶经》、皎然的《茶诀》宋代中国茶叶出现了较大的变革和发展随着气候的由暖变寒,中国茶区北限南移茶叶由饼向散•明清时代各地名茶品种繁多制茶技术革新蒸青改为炒青明代郑和下西洋茶的种类•绿茶•红茶•黄茶•黑茶•白茶•乌龙茶•再加工茶绿茶绿茶是不经过发酵的茶,即将鲜叶经过摊晾后直接下到一二百度的热锅里炒制,以保持其绿色的特点。西湖龙井•产于浙江省杭州市郊西湖乡龙井村一带•龙井茶——“茶中之美数龙井”洞庭碧螺春•“洞庭碧螺春,茶香百里醉”。•炒作工艺高:“干而不焦,脆而不碎,青而不腥,细而不断”。黄山毛峰•产于黄山•“幸有冷香”•形似雀舌,白毫显露,色似象牙。庐山云雾•产于江西省庐山,自由“匡庐奇秀甲天下”。•将云雾茶冲泡后叶底嫩绿微黄、柔软舒展,汤色绿而透明,滋味爽快。绿茶的功效•绿茶较多的保留了鲜叶内的天然物质,维生素损失较少,从而形成了绿茶清汤绿叶,滋味收敛性强的特点。绿茶中保留的天然物质,对防衰老、防癌、杀菌、瘦身减脂、消炎等有特殊效果,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红茶•红茶与绿茶恰恰相反,是一种全发酵茶(发酵程度大于80%)。红茶的名字得自其汤色红。祁门红茶•产于安徽祁门县的山区,简称“祁红”。•“浮梁工夫红茶”是“祁红”中的佼佼者。红茶的功效与作用健康保健方面:红茶可以帮助胃肠消化、促近食欲,可利尿、消除水肿,并强壮心肌功能。预防疾病方面:红茶的抗菌力强,用红茶漱口可预防蛀牙与食物中毒,降低血糖值与高血压。乌龙茶(清茶)•乌龙茶也就是青茶,是一类介于红绿茶之间的半发酵茶•工夫茶武夷岩茶•是乌龙茶中之极品,产于闽北“秀甲东南”的武夷山岩缝之中。•传统名枞有五大名枞:大红袍,铁罗汉,半天腰,水金龟,白鸡冠。铁观音•乌龙茶之上品,产于福建安溪县内。•肥壮圆结,沉重匀整,色泽砂绿,整体形状似晴蜓头,螺旋体、青蛙腿。乌龙茶的功效•抗过敏、抗衰老、呵护肌肤•活化自律神经,减轻压力•减肥瘦身•美食佳配、消除油腻黄茶•黄茶属于发酵茶类,制法和绿茶相似,不同点是多了一道闷黄工序。君山银针•产于江苏洞庭湖的青螺岛上。因其茶芽外形很象一根根银针而得名。•君山银针采制要求很高,采摘茶叶的时间只能在清明节前后7—10天,还规定了9中情况不能采摘。黄茶的功效•黄茶是沤茶,在沤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消化酶•保护脾胃,提高食欲,帮助消化•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治食道癌黑茶•是我国生产历史十分悠久的特有茶类。在加工过程中,鲜叶经渥堆发酵变黑,故称黑茶。黑茶既可直接冲泡饮用,也可以压制成紧压茶(如各种砖茶)。普洱茶•是黑茶的代表,产于云南省普洱县一带。黑茶的功效•补充膳食营养•助消化、解油腻、顺肠胃•降脂、软化人体血管、预防心血管疾•抗氧化、延缓衰老,延年益寿•降血压•改善糖类代谢,降血糖,防治糖尿病•利尿解毒、降低烟酒毒害再加工茶•所谓再加工茶类,顾名思义,就是指在六大基本茶类的基础上,采用一定的手段进行再次加工而成的茶叶。主要包括花茶、紧压茶、果味茶、药用保健茶等茉莉花茶、菊花茶•古籍记载,菊花味甘苦,性微寒;有野菊和家菊之分,其中家菊清肝明目,野菊祛毒散火。•现代医学也研究证实,菊花具有降血压、消除癌细胞、扩张冠状动脉和抑菌的作用。对肝火旺、用眼过度导致的双眼干涩也有较好的疗效。同时,菊花茶也具有一定的松弛神经、舒缓头痛的功效。•苏州茉莉花茶是中国茉莉花茶中的佳品,产于江苏省苏州就是品赏茶的美感之道。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茶“”道茶的一般礼仪•客从远方来,多以茶相待。好茶敬上宾,茶好客自来。•茶不要太满,以八分满为宜。•水温不宜太烫,以免客人不小心被烫伤。•有两位以上的访客时,用茶盘端出的茶色要均匀,并要左手捧着茶盘底部,右手扶着茶盘的边缘,如有茶点心,应放在客人的右前方,茶杯应摆在点心右边。•上茶时应以右手端茶,从客人的右方奉上,并面带微笑,眼睛注视对方。•杯耳握柄要朝着客人的右边,方便客人自行取用。•喝茶的环境应该静谧、幽雅、洁净、舒适,让人有随遇而安的感觉。•选茶也要因人而异,如北方人喜欢饮香味茶,江浙人喜欢饮清芬的绿茶,闽粤人则喜欢酽郁的乌龙茶、普洱茶等。•茶具可以用精美独特的,也可以用简单质朴的。•品茶时,讲究小口品饮,一苦二甘三回味,其妙趣在于意会而不可言传。•可适当称赞主人茶好。•壶中茶叶可反复浸泡3至4次,客人杯中茶饮尽,主人可为其续茶,客人散去后,方可收茶。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等习惯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征的一种文化现象,也可以说是一种礼节现象。精神中国茶道吸收了儒、佛、道三家的思想精华。佛教强调“禅茶一味”以茶助禅,以茶礼佛,在从茶中体味苦寂的同时,也在茶道中注入佛理禅机,这对茶人以茶道为修身养性的途径,借以达到明心见性的目的有好处。而道家的学说则为茶人的茶道注入了“天人和一”的哲学思想,树立了茶道的灵魂。同时,还提供了崇尚自然,崇尚朴素,崇尚真的美学理念和重生、贵生、养生的思想。精神方面,道法自然,返朴归真,表现为自己的性心得到完全解放,使自己的心境得到清静、恬淡、寂寞、无为,使自己的心灵随茶香弥漫,仿佛自己与宇宙融合,升华到“悟我“的境界。茶诗歌元稹的《一字至七字茶诗》茶。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卢仝《饮茶歌》•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仁风暗结珠蓓蕾,先春抽出黄金芽。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颠崖受辛苦。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还得苏息否?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