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资料,少熬夜!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精编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精编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记金华的双龙洞语文教案1教学目标:1、会写本课的13个生字,理解有关词语。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金华双龙洞的奇特景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秀美山河的思想感情。3、培养学生分清课文主次的阅读能力,学习本课抓住事物特点写具体的表达方法。4、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同学们,当你置身于大自然的山水之间,一定会对它的神奇秀丽发出赞叹,一定想把你的感受告诉别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篇游记,这就是我国著名的作家叶圣陶写的《记金华的双龙洞》。(板书课题)二、展示资料,了解双龙洞同学们,看完资料后,你对双龙洞了解了多少?请你根据自己查找的资料,向大家介绍一下。三、检查预习,学习生字。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让学生读,识记,重点强调浙字的读;蜒字的写法。2、同桌互读,互相指正。四、整体感知,理清脉络。1、自由读课文,说说作者游览了那几个主要景点?除此之外还写了哪些内容?2、试着画一画作者的游览路线图。五、引导学生质疑问难,着重理解下列内容。1、不了解的事物:映山红、油桐、石钟乳、石笋。2、不理解的词、句:突兀森郁、盘曲而上、蜿蜒、颜色各异、或浓或淡、新绿、十来栋房子六、通读全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第二课时一、回忆课文内容。说说作者的游览顺序和文中描写的主要景点。二、以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形式,学习课文的重点部分。你最想了解哪个景点?选择其一,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师提供自学提示:1、这个景点有什么特点?自参考资料,少熬夜!己是从哪些语句看出来的?2、作者的感受是什么?3、你能通过朗读来表现景物的特点和作者的感受吗?三、汇报自学情况。(一)孔隙部分1、孔隙的特点是窄、矮、陷。从以下几方面可以看出来:(1)船大小的描写(读有关句子)(2)对进洞方式的描写(读有关句子)(3)对自己感受的描写(读有关句子)学生互相补充,各抒己见。2、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作者通过孔隙的特点和经过。3、学生继续就这一部分进行朗读汇报,互相评论。教师重点指导以下两组句子的朗读。(1)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了一声好了,船就慢慢移动。(2)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指出要重读的词语,以强调作者的感受,突出孔隙的特点。4、让学生随着多媒体课件复述作者通过孔隙的特点。5、继续汇报另外两个景点的学习情况。6、以争当小导游的方式让学生随着多媒体课件将述作者游览外洞--孔隙--内洞的经过。四、学习其它部分1、本文作者除了写外洞、孔隙、内洞三个主要景点之外,还写了哪些内容呢?(途中见闻)2、作者是怎样描写的呢?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这段内容,看看作者在途中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画出你喜欢的句子,反复读一读,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学生汇报自学结束)重点理解和朗读以下句子:(1)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和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精神。(2)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在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3)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流声也时而变换调子。通过对以上句子的理解和朗读,体会春天和大自然的美好,体会作者的愉快心情。参考资料,少熬夜!3、播放录象,让学生带着愉快的心情,随着画面有感情地朗读这部分内容。五、教师小结。同学们,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作者游览双龙洞路线,领略了沿途的美景和双龙洞的美丽奇特。那么,你能总结一下作者是怎样写好这篇游记的吗?(1、按游览的顺序写。2、抓住特点有重点地写。)板书:16、记金华的双龙洞路上见闻--游外洞--由外洞进内洞--游内洞--出洞记金华的双龙洞语文教案2教学准备投影仪。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板书课题:记金华的双龙洞二、介绍课文及作者1、课文,游记。记叙了作者游双龙洞的情景。2、作者,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江苏吴县人。作品有《隔膜》、《城中》和《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1957年叶圣陶先生60多岁时,游览了“双龙洞”、“冰壶洞”,见《小传10篇》。三、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1、自由读文。利用工具书学习生字、新词,划出不懂的词语。2、集体讨论难字、新词。①读音wānjírǔsǔn蜿蜒即使石钟乳石笋②新词孔隙突兀森郁进四、读熟课文1、散读。2、小组读。五、思考写作顺序,试着划段记金华的双龙洞语文教案3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词义。参考资料,少熬夜!2、了解游览顺序,感受双龙洞景象的奇异,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双龙洞内孔隙的特点。4、领悟移步换景的游记特点,体会并运用作者将见闻和感受结合,把事物写得具体形象的表达方式。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按游览顺序记叙的方式和感受孔隙窄小的特点。难点:指导学生运用常见的事物,结合自己游览的感觉,把景物特点写具体,使人身临其境的表达方式。教学准备:ppt课件、自主预习作业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谈话:五十年前的4月14日,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爷爷曾游览过一个地方,并且把他游览的经过写了下来,这个地方就是浙江省金华的双龙洞。这节课,让我们随叶圣陶老爷爷一起去游览一番吧!2.出示课题,(板书:记金华的双龙洞)指名读,齐读。课题中的“记”是什么意思?(“记”即记录之意,记的是游览的经过情形。本文是1篇游记。)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1、展示资料,了解双龙洞同学们,你对双龙洞了解了多少?请你根据自己查找的资料,向大家介绍一下。(教师补充材料)2、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3、欣赏课文朗读录音。4、出示生词:“浙江、油桐、拥挤、孔隙、仰卧、臀部、稍微、额角、擦伤、蜿蜒、依据、石钟乳、突兀森郁”,指名认读,教师和学生共同正音理解。教师强调生字“浙”的读音是zhè,不要读成zhé;“蜿”的读音是wān,不要读成wǎn;“蜒”字中间是“廴”,不是“辶”。要求学生在读写时注意。5、相机理解如下词语:油桐、溶洞、石钟乳、石笋(教师相机展示图片资料,帮助学生理解)。6、交流多音字7、再默读课文,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作者记叙了游金华双龙洞的经过。)三、探寻游踪,理清条理1.再读课文,作者从金华出发,是按怎样的顺序来游览双龙洞的?(游览顺序)课文主要写了哪些景点?根据作者游览的顺序,画一张游览示意图。(可以各自参考资料,少熬夜!进行,也可与几个同学讨论完成。)2.汇报交流,理清作者游览的路线。金华→罗店→入山→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板书)3.指名出示画好的示意图,并按图说清图意,然后相互补充或纠正不当之处。四、对照示意图,找到相应段落再次朗读五、品读交流,理解深化1.品赏路上的见闻,讲读课文第一至第三自然段。(1)作者出了金华城,去双龙洞的路上看到了什么?默读课文,画出有关词语。(映山红、油桐、沙土、新绿、溪流。)(2)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给作者的感受是怎样的?边读边想象文中描写的景象。(板书:一片明艳)(3)媒体展示沿途风光图片亲自感受。你觉得路上的景色如何?指导有感情地朗读。(4)作者还听到了什么?(课件出示句子:“随着山势……变换调子。”)其中“随着、时而、时时”加点,说说从带点的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此句:溪声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有时而窄,时而宽,时而缓,时而急的变化?学生想象、体会,课件播放,练读此句。2.小结:作者一路上迎着小溪,看到了美丽的山景,这令他多么愉悦啊!那么他又是怎样游览外洞和内洞的呢?下节课我们接着研读。板书设计:记金华的双龙洞金华→罗店→入山→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六、布置作业1.抄写生词。2.用“时而……时而……时而……时而”造句。第二课时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上一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弄清了作者的游览顺序,谁还记得作者的游览路线是怎样的吗?(结合板书:先指名说,再各自练说。)二、以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形式,学习课文的重点部分。你最想了解哪个景点?选择其一,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师提供自学提示:1、这个景点有什么特点?自己是从哪些语句看出来的?参考资料,少熬夜!2、作者的感受是什么?3、体会作者的描写方法。3、你能通过朗读来表现景物的特点和作者的感受吗?三、汇报自学情况(一)“洞口”部分1、洞口的特点是宽。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板书:宽](相关句子)2、体会作者的描写方法:打比方(二)“外洞”部分1、“外”洞的特点是“大”。[板书:大]走进去,……一定不觉得拥挤。(相关句子)2、体会作者的描写方法:打比方(二)孔隙部分1、孔隙的特点是窄、矮、险。[板书:窄、矮、险]从以下几方面可以看出来:(1)船大小的描写(读有关句子)(2)对进洞方式的描写(读有关句子)(3)对自己感受的描写(读有关句子)学生互相补充,各抒己见。2、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作者通过孔隙的特点和经过。3、学生继续就这一部分进行朗读汇报,互相评论。教师重点指导以下两组句子的朗读。(1)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了一声好了,船就慢慢移动。(2)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指出要重读的词语,以强调作者的感受(作者的描写方法),突出孔隙的特点。4、让学生随着多媒体课件复述作者通过孔隙的特点。(三)内洞部分1、内洞的特点是黑(一团漆黑)奇(洞顶双龙,洞内石钟乳、石笋)大(比外洞大得多)[板书:黑、奇、大](相关句子)2、课件出示,欣赏体会。3、读到这里,你知道双龙洞名的来历了吗?哪个句子讲明了?(指名读出有关句子)教师重点指导以下句子的朗读。“这些石钟乳和石笋……也很值得欣赏。”着重理解“即使”这部分的强调作用。参考资料,少熬夜!四、教师小结。同学们,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作者游览双龙洞路线,领略了沿途的美景和双龙洞的美丽奇特。那么,你能总结一下作者是怎样写好这篇游记的吗?(1、按游览的顺序写。2、抓住特点有重点地写。)五、拓展阅读:《鼎湖山听泉》课后教学反思:本课有一个重要目标是解决“从课文中获取游览的各个地点,画出游览路线示意图,从而归纳本文写作顺序。”学生从文中获取信息时,大多数学生能抓住“洞口、外洞、内洞”对于“沿途、孔隙、出洞”的提取比较困难,在引导上我还需多下功夫。当学生把整个路线梳理出来后,就能很容易概括本文是按照游览顺序介绍的。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4学习目标①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词义。②了解游览顺序,感受双龙洞景象的奇异,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③了解按一定顺序阅读的方法。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⑤培养搜集材料、丰富课外知识的习惯。课前准备搜集有关石钟乳、金华双龙洞的文字、图像等资料,可以做成课件。第一课时谈话,揭示课题,初识课文你喜欢旅游吗?都游览过哪些地方?你到过浙江金华吗?那里有一个著名的溶洞,叫双龙洞。读读课文,今天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去观光游览。听朗读录音。说说跟着作者游了一趟双龙洞,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引导细读,了解游览顺序①导语:“就听一遍,大家肯定觉得不过瘾,现在我们来细细学习。”学生自读,要注意读准生字、理解新词,并用“…”画出提示作者游览顺序的有关词句。教师巡视,指导有困难的学生。②指名回答,师生共同讨论。学生总结游览顺序时,有不少学生会忽略由外洞进入内洞的过程,对此教师可设计提问:作者是由外洞直接进入内洞的吗?以引导学生注意从孔隙进入内洞的参考资料,少熬夜!过程。并随机让学生读读这一段,注意正音,指导读顺,引导学生理解词义,如:仰卧、臀部、水程等词语。教师根据学生描述的游览顺序,板书画一幅简单的示意图。③指导学生按游览顺序理清课文脉络。按游览顺序可分六段。(分别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