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籍教师的教学特点看企业培训笔者曾经参与过企业的培训策划与组织工作,也担任过培训的讲师,总觉得一些“习以为常”的培训做法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今年有幸参加了北京大学与美国对华教育服务交流中心(EducationalServicesExchangewithChina)联合举办的英语培训,在体验了美籍教师别具特色的教学之后,觉得在组织培训工作和教学技巧方面很有一些值得借鉴的东西。小班教学与培训在培训的组织工作方面,组织者最可以学习的,就是尽可能缩小每一批次培训的规模,避免弄成大杂烩。换句话说,就是尽量采用小班教学的形式,而且小班的划分不应通过抽签或者自由选择来确定,而应根据学员所在岗位的工作性质和各人不同的学习能力和专业知识基础来确定。小班的优越性就在于能让学员有较多的机会直接讨论和交流想法。小班教学的最大问题就是要增加培训的成本,包括费用和时间两个方面,因此并不是许多企业经常能够做到的。不过我还是想强调,如果条件许可的话,仍应尽量采用小班教学,成本付出是为既定目标服务的,如果实现不了目标,成本的节约没有意义。要是为了节约成本而导致任务不能完成,那索性什么都不要干,岂不更节约?降低成本必须放在培训的目标能够得以实现的前提之下。有效控制培训对于企业来说,采用选聘教师讲授、组织员工听课的培训方式,成本比鼓励员工自学要高。只有当课堂讲授取得比自学更好的效果时,这种成本才是值得付出的。讲师有责任并且最有能力来使培训达到预定效果。尽管美籍教师授课完全是用英语进行的,但大多数学生仍然接受得很好。这不是教师英语水平不高或学生英语水平太高的缘故,而是经验丰富的教师很好地控制了授课的难度,既能保持学员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又能使他们不敢分心(因为一分心就会听不懂)。尽管企业培训内容与语言学习有不同特点,但仍有值得借鉴的地方。一般而言,培训过程中,内容太简单或内容过于陌生都很容易令人开小差,后一种情况相对来说更容易出现。主要的原因是企业选择的培训师一般都是所授课程的专家,并不倾向于传授太简单的东西,而且有可能说来了劲儿,越谈越“高深”,要让他们把许多拿手好戏憋在肚子里不说是不大容易的。一个优秀的讲师不仅应是该领域的专家能手,更应有能力把握授课的节奏和难度,使培训的主要目标得以实现。要做到合理控制难度确实并不容易,在培训开始前做一些需求调查不失为一个有效的办法。除此之外,如果能够实现小班教学,也会提供很大的帮助。因为这样一来,讲师需要面对的学员少了,就比较容易随时对需求做出判断,有偏差时也可以比较方便地做出调整。思考还是灌输?美籍教师授课时的另一特点就是很少把上课的时间全部用来“灌输”,而是经常在讲课中穿插着或在讲完一个知识点后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有机会思考运用刚学到的东西,鼓励学生自由发言、讨论和提问。然而,这种做法可能会受到惜时如金的企业管理人员的质疑:我们花了那么多时间和金钱来组织培训,不让讲师多讲些东西,反倒让学员们多想、多说,合适吗?培训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员工的素质和技能,并使之能够运用于实际工作,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问题是哪种方式更有利于达到这一目的。学过英语的人大都有这样的体会,学习词汇如果靠死记硬背,背上一二十遍还经常会忘记,但要是有机会用上一用,即便只是一次,也会留下深刻而长久的印象。企业培训的内容虽然自有特点,但思考和运用一定是掌握所学内容的非常高效的手段。美国哈佛大学等著名院校在MBA课程中采用的案例教学方法,也正是一种对管理知识模拟运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用一定的时间让学员们思考并运用(可以是模拟运用)所学的知识不仅不是浪费时间,还是实现培训目的的重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