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资料,少熬夜!化学平衡教案通用5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化学平衡教案通用5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化学平衡教案【第一篇】1图像分析步骤:一看面(纵坐标与横坐标)的含义二看线(线的走向与变化趋势)三看点(起点、拐点、终点)四看辅助线(如等温线、等压线等)五看量的变化(转化率、浓度、温度、压强等)2图像分析方法:1、先拐先平,数值大2、定一议二一、浓度—时间图像例1.图2表示800℃时A、B、C三种气体物质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t1是到达平衡状态的时间.试回答:(1)该反应的反应物是______;(2)反应物的转化率是______;(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二、速度-时间图像2、下图是可逆反应A+2B的情况。反应速率2C+3D的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随外界条件改变而变化由图可推断:⑴正反应是反应,(填放热或吸热)⑵若A、B是气体,D的状态是。三、速率—压强(或温度)图像3、下列各图是温度或压强对反应2A(s)+2B(g)2C(g)+D(g)(正反应为吸热反应)的正逆反应速率的影响,其中正确的图象是()VVV正V逆TBTV逆V正V逆1v参考资料,少熬夜!VV逆V正V正ACPDP四、转化率(或产率、百分含量)----时间图像4?m+np+q?正反应热t五、转化率(或百分含量)-温度(或压强)图像:5、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M(g)+N(g)R(g)+2L,在不同条件下R的百分含量R%的变化情况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正反应吸热,L是气体B、正反应吸热,L是固体C、正反应放热,L是气体D、正反应放热,L是固体或液体六、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温度(压强)图像6、可逆反应2A+B2C(g)(正反应放热),随温度变化气体平均摩尔质量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和B可能都是固体B.A和B一定都是气体C.若B为固体,则A一定是气体D.A和B不可能都是气体E.A和B可能都是气体其他:7、对于mA(s)+nB(g)度下B的百分含量与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m+n<p(B)n>p(C)x点的状态是v正>v逆(D)x点比y点的反应速度慢pC(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的可逆反应,在一定温2化学平衡教案【第二篇】[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运用化学平衡原理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第二课时)。(2)能解决一些比较简单的等效平衡问题。2.能力和方法目标(1)通过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的应用等,提高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2)通过解决等效平衡等化学平衡问题,提高抽象分析能力。(3)通过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的联系和比较,参考资料,少熬夜!加深对化学平衡和化学反应速率等基本理论的认识,同时提高分析比较能力。3.重点和难点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的应用。[教学过程]见ppt文件[课堂补充练习]1.已知氟化氢气体中存在下列平衡:2(HF)33(HF)2,(HF)22HF。若平衡时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42g/mol,则(HF)3的体积分数为()(A)10%(D)≥10%2.相同容积的四个密闭容器中进行同样的可逆反应:2A(气)+B(气)3C(气)+2D(气)起始时四个容器所盛A、B的物质的量分别为甲乙丙丁A/mol2121B/mol1122在相同温度下建立平衡时,A或B的转化率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αA:甲(C)αB:甲3.将N2和H2在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反应并达到平衡时,其压强为P1,氮气的浓度与氨气的浓度均为cmol/L,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体积压缩为原来的1/2,当达到新的平衡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新的平衡体系中,N2的浓度小于2cmol·L-1大于cmol·L-1(B)新的平衡体系中,NH3的浓度小于2cmol·L-1大于cmol·L-1(C)新的平衡体系中,压强小于2P1大于2P1(D)新的平衡体系中,气体密度是原平衡体系的2倍参考资料,少熬夜!4.一定量的混合气体,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A(气)+yB(气)zC(气)达到平衡后,测得A的浓度为mol·L-1;在恒温下将密闭容器的体积扩大为平衡时的两倍,再达到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mol·L-1。则下列的叙述正确的是()。(A)x+yz(B)平衡向左移动(C)B的转化率提高(D)C的百分含量增大5.在地壳内,深度每增加1km,压强大约增加25250~30300kPa,在这样的压强下,对固体物质的相互转化会发生较大影响,化学教案《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第二课时)》。如:CaAl2Si2O8+Mg2SiO4=CaMg2Al2Si3O12(钙长石)(镁橄榄石)(钙镁)石榴子石摩尔质量(g/mol)278密度(g/cm3)在地壳区域变质的高压条件下,有利于()。(A)钙长石生成(B)镁橄榄石生成(C)钙长石和镁橄榄石共存(D)(钙镁)石榴子石生成6.在密闭容器中存在下列平衡:,CO2的平衡浓度为C1mol·L-1,现再充入CO2使其浓度达到2C1mol·L-1,重新达到平衡后,CO2的浓度为C2mol·L-1(设温度不变),则C1和C2的关系是()。(A)C1C2(D)无法确定7.为了除去工业废气中的二氧化硫,查得一份将SO2转化为硫酸铵的资料,摘录如下:“一个典型实例:初步处理后的废气含%的二氧化硫和10%的氧气(体积含量),在400℃时废气以5m3/h的速率通过五氧化二矾催化剂层与20L/h速率的氨气混合,再喷水,此时气体温度由400℃降到200℃,在热的结晶装置中得到硫酸铵晶体”(气体体积均已折算为标准状况)仔细阅读上文,回答下列问题:(1)按反应中的理论值,二氧化硫和氧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该资料的这个比值是多少?为什么?(2)通过计算说明为什么废气以5m3/h的速率与20L/h速率的氨气混合?(3)若每天某厂排放1000m3这种废气,按上述方法每月(按30天计算)可得硫酸铵多少吨?消耗氨气多少吨?8.将等物质的量A、B、C、D四种物质混合,发生如下反应:aA+bBcC(固)+dD当反应进行一定时间后,测得A减少了nmol,B参考资料,少熬夜!减少了mol,C增加了mol,D增加了nmol,此时达到化学平衡。(1)该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为a=____,b=___,c=___,d=___。(2)若只改变压强,反应速率发生变化,但平衡不发生移动,该反应中各物质的聚集状态:A___,B___,D___。(3)若升高温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知四种物质其物质的量又达到相等,则该反应为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9.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保持一定温度,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反应:A(g)+2B(g)3C(g),已知加入1molA和3molB且达平衡后生成amolC,问:(1)平衡时C在反应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是_______(用字母a表示)。(2)在相同实验条件下,若在同一容器中改为加入2molA和6molB,达平衡后,C的物质的量为______mol(用字母a表示)。此时C在反应混合气中的体积分数___(填增大、减少或不变)。(3)在相同实验条件下,若在同一容器中改为加入2molA和8molB,若要求平衡后C在反应混合气中的体积分数不变,则还应加入C_____mol。(4)在同一容器中加入nmolA和3nmolB,在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为mmol,若改变实验条件,可以使C的物质的量在m~2m之间变化,那么n与m的关系应是_____(用字母m、n表示)。课堂补充练习1C,2A,3B,4AB,5D,6B。7.(1)1:50,增大O2的量,平衡正向移动,提高SO2转化率。(2)保证NH3:SO2=2:1。(3),。8.(1)a=2,b=1,c=3,d=2。(2)A为气态,B为固态或液态,D为气态。(3)放热反应。化学平衡教案【第三篇】一、设计思想新化学课程标准提出:“高中化学课程应有利于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加深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更新原有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注重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引导—探究”教学模式的实施,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强烈的创新意识等综合素质的人才。化学平衡属于化学热力学知识范畴,是中学化学教参考资料,少熬夜!材体系中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化学基础理论的教学应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实际要求、学生的发展和认知水平,把握好知识的深度和广度,重视学生科学方法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二、教材分析化学平衡观点的建立是很重要的,也具有一定的难度。教材注意精心设置知识台阶,通过类比、联想等方法,帮助学生建立化学平衡的观点。教材以固体溶质溶解为例,分析溶质溶解过程中结晶与溶解速率的变化,并指出在饱和溶液中,当蔗糖溶解的速率与结晶速率相等时,处于溶解平衡状态,以此顺势引入化学平衡状态概念,并强调在可逆反应中,当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就处于化学平衡状态。这样层层引导,通过熟悉的例子类比帮助学生理解,借此在一定程度上突破化学平衡状态建立的教学难点。化学平衡是化学反应速率知识的延伸,也是以后学习有关化学平衡的移动等知识的理论基础,是中学化学所涉及的溶解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等知识的基础与核心,因此《化学平衡》是一节承前启后的关键课。化学平衡概念的建立和化学平衡特征是本节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三、学情分析学生在接触化学平衡前对化学反应速率及可逆反应已有一定的认识,但要接受和理解化学平衡这一抽象概念并非易事。因此在学习中应集中注意力,采用自主学习,积极想象等学习方式提高自己观察、理解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理解能力,采用“引导—探究”教学模式,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采取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方式进行有效教学。四、教学目标、重难点、方法和手段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使学生建立化学平衡的概念(2)使学生理解化学平衡的特征(3)掌握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能力目标:(1)通过回忆比较已学知识,掌握新的知识(2)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分析、归纳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思维习惯(2)结合平衡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动态的等特点,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参考资料,少熬夜!2.教学重点、难点化学平衡的建立及其特征3.教学方法和手段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采用引导探究、比较发现、推理论证等方法,通过复习联系旧知识,架设探究桥梁,借助多种教学方法,在引导探究、启发讨论中让学生发现规律,形成概念,掌握知识。采用“引导探究教学模式”“创设情境引发冲突”“引导探究”“讨论交流”“答疑点拨强化拓展”“变式探讨体验归纳”“联系实际讨论应用”五、教学过程1、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探究讨论教师有目的地创设能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的各种问题情境,引发学生产生质疑和提出各种假设,并寻求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途径。引入大家都喜欢喝糖水,你们知道一块糖投入水中会发生什么变化吗?糖在水里面能无限度溶解吗?为什么会饱和?饱和的实质是什么?探究实验一:以蔗糖溶解为例(结合flash动画),探究溶解平衡的建立及特征,微观过程,宏观再现[意图:通过简单的实验演示,借助浅近的类比关系,作知识的填补,以取得学生知识基础与认知水平之间的同步,获得化学平衡的最初认识。]问题①蔗糖晶体溶解时存在哪两个过程?②随时间推延,两种过程速率如何变化?③当两种过程速率相等时,溶液有何特征?溶液浓度是否发生变化?④用何种实验可以证明饱和溶液两种过程仍然存在?⑤将饱和溶液升高温度或是加入溶剂,原状态有何影响?[意图:以蔗糖溶解平衡为例,设计问题,环环相扣,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究和对问题的分析和思考。](2)答疑点拨,强化知识拓展教师引导、组织好前述探究活动的讨论交流工作,并进行必要的答疑点拨;学生回忆,讨论,归纳得出溶解平衡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教师继续引申创设新的问题情境,做好知识的强化与拓展。探究讨论教师引导启发,学生探究讨论,形成如下共识:①蔗糖晶体溶解时存在溶解和结晶两个过程,是一个可逆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