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支部书记培训党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党支部的建设和工作方法中共延安市委党校马列基础理论教研室主任、延安干部培训学院对外培训部部长、教授讲授内容第一部分、党支部工作概论第二部分、如何做好党支部书记工作第一部分党支部工作概论(一)党支部的性质党支部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支部是党联系群众的纽带和桥梁。党支部是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的最基本单位。党支部是党的政治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二)党支部的设置原则1.党支部的设置党的十七大党章第二十九条规定:“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人民解放军连队和其他基层单位,凡是有正式党员三人以上的,都应当成立党的基层组织。”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又不足50人的基层单位,经上级党委批准,可设立党的支部;正式党员不足3人的,可与临近单位的党员组成联合支部。2.党的支部委员会根据中央组织部的有关规定,党员人数超过10人的党支部,应设立党支部委员会;党员不足10人的党支部,不设党支部委员会,只设党支部书记;必要时可增设党支部副书记;个别党支部根据工作需要,经上级党组织批准,也可以设立党支部委员会。党支部委员会的组成人数,应根据党员人数和工作需要而定,一般应为单数,由3——7人组成。党支部委员会由党员大会选举产生,并报上级党组织批准,每届任期两年或三年。3、党小组的性质和作用党小组是党支部的组成部分,不是党的一级组织。党员数量少的党支部可以不划分党小组。党小组在党支部的统一领导下,负责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直接组织和指导每个党员的日常活动,使之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各项决议得到贯彻落实。建立党小组,由支部委员会研究决定,不必报请上级党组织批准。但是,支部委员会应将本支部党小组的组建情况报告上级党组织。(三)党支部书记的地位和作用党支部书记的地位和作用,是与党支部的地位和作用密切相关的,集中体现在党的组织体系、党支部和社会政治生活中。在党的组织体系中,党支部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支部书记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基础的坚强支柱。在党支部中,党支部书记作为“班长”,是党支部的主心骨、是党员队伍的带头人。在社会生活中,党支部是党联系群众的纽带和桥梁,党支部书记是建立纽带和桥梁的“领头雁”;党支部是领导群众政治参与的主渠道,党支部书记是群众参与的“领路人”;党支部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党支部书记是战斗堡垒的“守护神”。1.党支部书记在党的组织体系中的作用党是一支有组织的部队。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党的组织分为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党的基层组织是基层党的各级组织、领导机关、工作机关的统称。县以下的党委、总支、支部都属于基层组织。党支部是党的整个机体中的最基本的“细胞”,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支部书记是整个细胞中的细胞核,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基础的坚强支柱。2.党支部书记在党支部中的地位和作用党支部在党的组织体系中处在最基础的位置,而党支部书记在党支部中是“班长”,主持党支部工作,对党支部工作负主要责任。党支部书记的班长作用,主要体现在其职责上。党支部委员会中,党支部书记与其他委员是平等的同志关系,不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在支部委员会讨论决定问题时,每个人都具有同等的一票。党支部书记是党支部的主心骨,是党员队伍的带头人。但党支部书记作为班长,不是家长,不能搞家长制。不论是书记或委员,都必须遵守集体领导的原则,接受党支部集体的领导和监督。在日常工作中,如果书记同委员发生意见分歧,或者遇到重大问题,应当召开支部委员会进行讨论,交换意见,统一认识,由党支部集体作出决定,任何人不得脱离党支部集体自作主张。3.党支部书记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首先,党支部是党联系群众的纽带和桥梁,党支部书记是建立纽带和桥梁的“领头雁”。其次,党支部是领导群众政治参与的主渠道党支部书记是群众政治参与的“领路人”。再次,党支部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党支部书记是战斗堡垒的“守护神”。第二部分如何做好党支部书记工作一、党支部书记的基本职责二、党支部书记的素质要求三、党支部书记的几项具体工作四、工作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一、党支部书记的基本职责党支部书记是党支部的主要负责人,在支部委员会的集体领导下,全面负责党支部的日常工作。①负责召集支部委员会和支部党员大会;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认真学习、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的决议、指示;研究安排党支部工作,将支部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及时提交支委会或党员大会讨论,制定支部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②做好经常性的党员、群众思想政治工作,了解掌握党员的思想、工作和学习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③组织检查支部的工作计划、决议的执行情况,并定期向支委会、党员大会、上级党委报告工作④经常与支部委员、同级行政负责人以及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交流情况,保持密切联系,支持他们的工作,协调单位内部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⑤抓好党支部的自身建设,严格党的组织生活,按时召开民主生活会,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充分发挥党支部领导班子的集体领导作用。二、党支部书记的基本要求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关键因素之一是要有一个合格的党支部书记。党支部书记作为党支部领导班子的“班长”、“带头人”,必须要具备较高的素质和能力,才能胜任工作。(一)党支部书记的基本素质要求1.政治素质党支部书记作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者、贯彻执行者,首先要求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有较高的政策水平,这是党支部书记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无论自己处在什么场合,都能模范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带头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带头不做。新时期党支部书记的政治素质有着丰富的内涵,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党支部书记政治素质的内涵(1)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2)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3)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2.知识素质党支部书记要胜任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必须具备与之相适应的知识结构。要有一定的文化知识要有党务和政治工作的专业知识,包括党的基本知识、中共党史知识、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等。要有社会生活知识。3.道德素质党支部书记应具备崇高的品的素质,品德即道德品质。书记要成为党员和群众信赖的人,必须加强品的素质的修养和锻炼。新时期党支部书记的道德素质主要有以下内涵:(1)大公无私,勇于奉献。(2)民主作风好,服务意识强。(3)清正廉洁,遵纪守法。(4)秉公办事,谦让容人。4.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党支部书记是基层党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是领导班子的一班之长,是人民群众的主心骨,只有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在实际工作中,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能沉着应战,无论处理什么事情,都会顾全大局,特别是能够经受住工作的种种磨练,有容人容事的气量。一个优秀的党支部书记应当具有怎样的心理素质呢?(1)要有坚定的信仰与信念。(2)要有开拓进取的精神。(3)要有顽强的意志品质。(4)要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二)党支部书记的能力要求素质是能力的基础,能力是素质的体现。党支部书记的能力是在基本素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党支部书记从事领导活动、实现党务工作目标的本领。1.科学决策能力是指党支部书记具有的对复杂事物和各种矛盾进行具体分析、判断是非、权衡利弊、及时作出正确决策的能力。要多谋善断、集思广益。2.组织协调能力主要是指党支部书记善于凝聚各方面的力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党支部的各项决策落实到基层的能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善于团结协调;第二,善于形成骨干。3.识人用人能力是指党支部书记要有慧眼识人、善于用人的能力。要有识才的慧眼、爱才的明智、容才的雅量、用才的魄力。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不搞小圈子,知人善任,用当其才,特别是心怀至公,敢于使用持不同意见、甚至反对过自己的干部,从而能够吸引和凝聚一批各方面的优秀人才。4.宣传表达能力是指党支部书记要有表达思想、交流感情、宣传动员群众的能力。能说会写。5.创新开拓能力是指党支部书记具有发现新事物,提出新见解,解决新问题,作出新贡献的能力。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是时代对党支部书记的要求。三、党支部书记的几项具体工作(一)抓好党支部的组织生活党支部组织生活的主要形式有:党支部党员大会、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党支部(党小组)组织生活会、党支部委员民主生活会以及上党课、民主评议党员、评选先进党员和党组织等。党支部活动应每月至少进行一次。(二)主持开好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党员大会,是指由党支部全体党员(包括预备党员)参加,讨论研究支部重要议题的一种组织活动。会议由党支部委员会召集,由党支部书记主持。会议议题由党支部委员会根据上级党组织的指示和工作需要确定。党员大会的内容由党支部委员会在会前通知党员。会议一般要有本支部半数以上的党员参加方为有效。支部党员大会一般每季度召开一次,也可根据工作需要,提前或适当增加大会次数,但无特殊情况,不得随意减少次数。主持开好支部党员大会1、明确会议任务。2、做好会前准备。3、充分发扬民主。4、围绕议题进行。5、做好会议记录。1、支部党员大会的内容(1)传达、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的决议、指示,制定本单位贯彻落实的具体计划和措施。(2)听取和讨论支部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对支部委员会的工作进行审查和监督。(3)讨论接收新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4)民主评议党员,表彰先进,处分犯有错误的党员,处置不合格党员。(5)选举支委会及出席上级党代会的代表,罢免、撤换不称职的支委和出席上级党代会代表。(6)讨论执行上级党组织布置的任务和党支部提交的其他主要问题。2、支部党员大会的程序(1)主持人报告党员出席情况,宣布开会。党员大会一般应由支部书记主持,支部书记如果缺席,可由支部副书记或支委主持。主持人应向大会报告党员应出席数和实到数,缺席人数及其缺席原因。在报告时要注意将正式党员和预备党员分开。一般实到的正式党员超过应到会党员的半数,(换届选举大会实到人数须是应到人数的4/5)大会方可召开,大会决议必须经应到会正式党员半数以上通过方能有效。(2)围绕中心议题组织党员展开讨论。为便于支部党员大会的讨论和决定,支部可事先提出意见或方案,引导党员发言讨论,在必要时候,也可将支委会对某个问题的不同意见,向大会作介绍,供党员讨论。(3)表决通过决议。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进行表决,党支部应要求党员抱着严肃认真的态度,明确、郑重地表明自己赞成或反对的态度。(4)做好会议总结,提出贯彻意见。主持人要在支部党员大会结束前做出简要总结,并对如何贯彻落实支部党员大会的决议和精神提出意见。(三)主持开好党支部组织生活会党支部组织生活会是党支部以交流思想、总结经验教训、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为中心内容的组织生活制度。主要围绕党员各自的思想、工作、学习情况来展开。一般每季度或每半年召开一次。党员领导干部或党支部委员民主生活会程序会前准备阶段1.确定中心议题:根据本地区、本单位的中心工作,或上级党组织的安排,结合领导班子存在的主要问题,初步确定民主生活会的中心议题。主持人(单位)党委(总支、支部)2.谈心沟通:围绕民主生活会的中心议题,党员领导干部之间,通过个别谈心沟通情况,相互征求意见,达到消除隔阂,统一认识,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的目的。主持人(单位)党委(总之、支部)成员3.征求意见:通过召开座谈会、开展民主评议活动,设立群众举报箱,发信函等多种多样形式,广泛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并对群众的意见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整理加工。通过整理归纳,将群众的意见梳成辫子,分清主次。在对群众意见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民主生活会上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并确定开会的时间、地点。主持人(单位)党委(总支、支部)4.确定列席人员名单:根据会议的中心议题,可吸收与会议内容有关的其

1 / 5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