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麻风病疫情监测骨干培训班学习内容小节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麻风病的监测管理宁波市疾控中心李怀亮主要内容:麻风病的流行麻风病的监测统计《全国麻风病防治规划(2006-2010)》《全国麻风病疫情监测方案(试行)》《全国麻风病疫情监测方案(试行)》的术语和标准全球分布主要分布在非洲、南美洲、东南亚地区目前主要流行国家:安哥拉、巴西、中非、刚果、印度、马达加斯加、莫桑比克、尼泊尔和坦桑尼亚。全球登记病例数由1982年的540万减少到2004年底的29万。2004年发现病例数41万。20世纪80年代估计病例数为1000万-1200万,1992年WHO估计数仅为20世纪80年代的一半。东南亚地区2004年底新发病例数近30万,占全球新发病人数的73.2%。主要分布在印度、缅甸、尼泊尔。我国麻风的流行(一)、流行与分布我国流行历史:2000多年。主要分布地区:北纬38℃以南地区,特别是东南沿海和长江流域。全国除北京、山西和内蒙古外,其他28个省(市、区)均有麻风流行。以往病例分布:以沿海的广东、江苏、山东、浙江、福建等省为多。目前分布状况:西南地区、西藏、湖南。占全国60%。1949~1999年全国麻风患病率和发现率变化051015202519501952195419561958196019621964196619681970197219741976197819801982198419861988199019921994199619981999年代率(1/10万)发现率患病率1949~2003年全国共发现483026例。发病高峰在50、60年代;70年代后期开始下降;2003年下降至0.11/10万。Ⅱ级畸残率由1949年的58.8%下降到2003年的21.2%。现症(活动性)病人-中国定义–病例数=6392例–患病率=0.049/万–患病率0.1/万的县(市)数=298个–患病率1/万的县(市)数=43个需要治疗的病人-WHO定义–病例数=3171例–患病率=0.024/万我国麻风流行状况-2005年新发现病人(儿童约占2.1%,2级畸残者约占21%)–病例数=1658例–发现率=0.127/10万–MB:PB=1147/511(69.2%)发现的复发病人–病例总数=168例–MDT复发数=54例我国麻风流行状况-2005年浙江省麻风疫情概况防治初期:全省有4个县市为高流行区,28个中流行区,38个低流行区及4个非流行区。患病率:最高为1973年的0.2775‰,1994年为0.0032‰。1995年通过卫生部考核达到基本消灭麻风病指标。至2004年底全省累计病人数为16545例,临床治愈12000例,现症死亡及外迁等4466例,累计复发339例。目前尚有现症病人103例,患病率为0.02/万,其中31个县(市)已无现症病人。浙江省近5年(1999—2003年)共报告新发麻风病83例,复发18例(均为多菌型DDS单疗复发)。新病人发现的方式以报病、皮肤科及专业机构门诊居多,而主动发现者较少;除2002年发现一例儿童病例外,其余新发病人的发病年龄均大于15岁,平均发病年龄为49岁;麻风新发现病人中每年仍有20%左右存在II级或II级以上可见性畸残,五年平均病期为2.68年。浙江省2000-2004年麻风疫情年份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新发现病人数912222219其中外省病人数00246平均延误期(年)3.621.172.321.012.102级畸残数(WHO)14762儿童病例数00100发现率(1/10万)0.020.030.050.050.04年底现症病人数877691941032级畸残数(WHO)1614192626患病率(1/万)0.0190.0170.0200.0200.022MDT覆盖率96.6197.7898.1598.4694.12复发病人数534132005年全省共发现20例新病人(其中外省流动病人10例),复发4例,临床治愈27例,外迁2例,现症死亡1例,至2005年底共累计发现病人16565例,目前尚有现症病人97例(其中外省流动病人21例),较2004年(103例)下降5.83%,患病率为0.0021‰。由于部分县(市)在外省流动人口中发现麻风新病例较多,有两个县(市)已超过以县、市(区)为单位基本消灭指标。宁波市情况宁波市麻风病防治工作始于上世纪50年代余姚、慈溪、鄞州分别于1960年、1965年、1972年相继成立了皮防站1990年、1991年、1997年慈溪市、余姚市、鄞州区及宁波市五区相继达到了基本消灭麻风病标准1990年余姚皮防站撤销;2004年8月鄞州皮防站撤销,2004年宁波市卫生局对我市麻风病的防治工作做了职责划分,慈溪市皮防站保留,承担全市麻风病诊断、治疗以及麻风休养员的住院管理工作。宁波市流行情况2006年宁波市发现6例新病人,均为外地流动人员,当年临床治愈1例,外迁2例,至2006年底累计发现病人762例,目前尚有现症病人15例(其中外地流动病人9例)。1、分布不均匀;2、登记患病率低于实际患病率;3、麻风患病率下降但发现率无明显改变;4、全球估计有300万麻风畸残者,浙江省有3500左右的麻风畸残者,畸残预防与康复工作必须予以关注;5、近5—10年来全省每年新发病人数仍非常稳定(每年约20例左右),表明完全依靠MDT来控制传染源未达预期结果。(一)流行特点传染源1.未治瘤型病人体内含大量麻风菌24h鼻分泌物中平均含菌量为2.4亿条;1ml喷嚏物中约含2000万条菌;1克麻风瘤中可含25亿条菌;2.病人体内麻风菌主要从鼻黏膜和咽喉黏膜分泌物排出。3.未治疗过的MB病人是最重要的传染源;MB病人的家庭接触者发生麻风的危险是一般人群的5~10倍;皮肤涂片查菌阳性程度与其感染力呈正相关;4.PB病人的家庭接触者发生麻风的危险比非接触者高,比MB病人的接触者低,表明PB病人也具有传染性;5.治疗过的MB病人其接触者发病的危险比未治疗过的MB病人的接触者低,但比一般人高;6.麻风杆菌带菌者问题:高流区健康人鼻黏膜和皮肤上查到抗酸杆菌,分离到与麻风杆菌一致的DNA序列;这些健康人血清检查,对麻风杆菌的特异性抗体阳性;高流行国家许多病人没有与麻风病人接触的历史;麻风杆菌健康带菌者在麻风传染过程中的作用,尚无实论;上呼吸道——鼻黏膜、咽喉黏膜大量排菌破损的皮肤——可排出大量活菌完整的皮肤——很难查到麻风杆菌传播途径1.直接传播长期密切接触;偶尔短期接触。病人排出体外的麻风杆菌在自然干燥过程中可存活2天;病人喷嚏或咳嗽时,排放到空气中的麻风杆菌悬滴被尘埃吸附,健康人吸入这种悬滴和尘埃,通过上呼吸道黏膜进入人体——这是麻风杆菌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含菌的悬滴或尘埃附在健康人的皮肤上,由于搔抓、外伤和昆虫叮咬,麻风杆菌可通过表皮进入真皮而致感染;MB病人皮肤破溃可排出大量麻风杆菌——健康人与病人长期接触,杆菌可自健康人破损的皮肤进入机体——这是传统认为麻风传播的重要方式。2.间接传播接触麻风病人的衣物、生活用品或生产工具——理论上是可能的,因为麻风杆菌排出后在自然干燥过程中可存活数天;昆虫叮咬传播——多菌型病人菌血症检查为阳性,其菌量可达105条/ml,蚊子、臭虫等体内可查到麻风杆菌,吮血昆虫传播麻风的可能性值得进一步研究;土壤中可查到麻风杆菌;据报告有的流行区在水中查到麻风杆菌特异性DNA,用污染的水洗澡、洗物可引起感染;已报告狗咬、用麻风杆菌污染的针头作免疫接种和纹身后可出现麻风皮损。总之,间接传播很少见,对麻风的传播不起重要作用。(四)机体的免疫力麻风杆菌感染后是否发病,主要与细胞免疫力有关;绝大多数人对麻风菌有特异性免疫力,在麻风菌侵入机体后并不发病,少数对麻风易感;麻风菌素晚期反应阳性者,一般不易患麻风病,即使发病也是TT;麻风菌素晚期反应阴性者,感染后发病的危险较大,且大多为MB;麻风的感染率较高而发病率较低;有调查表明,流行区健康人群和麻风接触者中,亚临床感染者可达15~25%,但发病者很少;成人对麻风菌免疫力较强;儿童感染后发病机会相对较大;青少年发病比年龄较大者高;夫妇间麻风发病率(2~5%)较低;人对麻风杆菌的易感性差异很大,从有绝对抗病能力到抵抗力完全缺如;麻风联合化疗1.少菌型方案6个月2.多菌型方案2年3.上述方案是最低有效方案,但不反对应用作用更强或疗期更长的方案。WHO消除麻风的策略病例早期发现;综合性医院均能诊断和治疗麻风;MDT治疗所有病人:确保MDT免费供应,易于获得,普遍治疗;畸残预防与康复。麻风防治的持续性新病人和复发病人会继续不断地出现;新发生的病人需及时予以MDT治疗;新发病人中畸残率5~30%;正在接受治疗或已经治愈的病人有发生进一步损伤的危险,需要及时处理;尽管麻风的流行率低,但麻风的诊断、治疗、畸残预防和护理、康复等需持续进行。早期发现和MDT治疗的措施:麻风防治与综合性卫生机构一体化,由综合性卫生机构发放MDT,改善社区MDT的可获得性;加强能力建设,使流行区综合性卫生机构都能开展麻风的诊断和治疗;改善后勤保障,确保MDT持久、方便、免费获得;提高社区对麻风早期体征的认识,改变社会对麻风的态度,动员患者及时寻求治疗。低流行地区的麻风防治制订针对性方法:有麻风流行的地区,选择适当的综合性卫生机构提供麻风服务;综合性卫生人员的技能:主要是对麻风的疑诊,然后转至转诊中心;转诊中心:进行确诊和开始治疗;治疗连续性:发药、随访委托给病人所在社区的基层卫生机构;基层综合性卫生人员:应予诊疗技术和病例管理方面的培训;神经损伤及康复:集中在中等层次以上或大的医疗机构。一、现症病人的治疗管理1、各级防病单位或医疗机构必须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现症病人转诊系统,在日常工作中,发现疑似病人后,应告知病人去何处确诊。2、新病人确诊后,要及时的给予MDT治疗,治疗必须规则、足量、全程(疗前必须做实验室相关检查),同时,完成病历的书写工作;复发病人确诊复发后,处理同新确诊病人。3、治疗过程要定期随访,需注意不良反应,如皮疹、胃肠道反应、药物性肝炎等,通过和病人及其家属的谈话,了解其是否遵医嘱治疗,及在治疗前期是否发生麻风反应等问题。麻风监测及资料统计二、疫点调查当某地发现有麻风新病人时,即可在一定范围的疫点(如该村庄、学校、机关、工厂或车间等)进行发病调查(包括接触者调查),还可以结合开展麻风病健康教育,消除人们的误解、顾虑和偏见。三、监测期病人及其家属的监测和随访1、现症病人在完成规定疗程后,必须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临床和细菌检查,如细菌检查原阳性者转阴后,临床皮损基本消退,即可考虑判愈,判愈时原则上必须做病理切片,判愈后仍需实行临床和细菌监测。2、监测期限:多菌型病人完成规定疗程后监测十年,监测期内每年必须给予体格检查,每二年必须给予一次细菌检查,少菌型病人完成规定疗程后监测五年,监测期内每年必须给予体格检查,完成监测时还必须给予细菌检查。3、对治愈病人并完成监测的,仍需保持2—3年随访一次,并告知如有可疑症状出现时该去何处求诊。四、麻风畸残预防1、现症病人:麻风防治应包含畸残的预防。因此,在治疗病人的同时必须要预防病人发生畸残,让病人知道在治疗中可能会出现的一些问题,教会病人如何自我护理等相关知识。2、治愈病人:目的是防止原有畸残加重和恶化及预防新的畸残发生,教会病人做自我护理、防护鞋使用等相关知识。五、资料填写1、新病人和复发病人确诊后,必须分别填写麻风病人登记表和复发病人登记表。2、病历书写:病历格式按浙江省卫生厅下发的《浙江省病历书写规范》中的格式及书写要求书写;3、麻风治愈登记表:现症病人(包含复发现症)在经治疗临床判愈时,必须填写麻风病人治愈登记表;4、麻风死亡病人登记表:系指麻风病人在判愈前死亡的,必须填写该表,治愈后死亡的不用填写此表。目的:为及时、准确地掌握我省麻风疫情和防治情况,了解麻风的流行动态与趋势、评价麻风防治效果,为制定和改进我省麻风防治策略与措施提供依据。(一

1 / 10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