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课程标准培训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7-9年级)地理课程标准自我介绍:樊杰北京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原系主任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1.“中学地理课程标准”研制过程2.“课标”制定的前期研究3.新地理课程在设计理念和目标上的主要突破4.普通高中课程结构框架简介主要内容前言一句:今天的地理已不是我们这个年龄的人中学所学的地理,学科有了很大发展,在理念上、方法论上、领域上都今非夕比。学生对地理学的原始兴趣究竟如何?为什么没有充分体现出来?总目标导向、课程本身存在的问题学生对学科课程的具体感受最喜欢的外语、数学、体育、信息技术最不喜欢的政治、物理、数学、外语压力很大的数学、物理、外语、化学实用性最差的政治、历史、美术、数学内容偏多的数学、物理、政治、历史内容太难的物理、数学、化学、外语地理学的价值:1.树立新的发展观念——可持续发展观2.促进认识客观世界能力与水平的螺旋式上升3.发挥文理兼备的优势,认识科学整体性4.锻炼复杂系统发现、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北京师范大学樊杰(负责人)华东师范大学陈澄(负责人)首都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课标”的研制过程—核心组构成1竞标组建“课标”研制核心组2开展“课标”编制的前期研究工作3“初中”课标编制征求意见、内部交流4编写“课标”解读本5编写诠释“课标”的教材6“课标”与“教材”培训1“课标”的研制过程•2001年6月,经国务院同意,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同时颁布了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和17门学科的18个课程标准;•根据新标准启动了实验教材的研制工作,目前,已审查通过了7套教材资格,并在实验区实验使用2套;•2001年9月,在27个省市,38个国家级实验区开始了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参加实验的学生数54万。•2002年秋季,除上海、西藏外,在全国范围内有530个省级实验区开始新课程的实验。参加实验的学生数达870余万人,约占同年级学生总数的18-20%。主要突破意图:初中:探究式学习:大幅度减少记忆知识点的数量;强调从身边走向科学;突出学生实践活动的比重多层次增加选择性:•选择不同地理课程•一标多本留有余地(模块移动、扩充)•地方必须参与课程建设•教师和学校有发挥的空间1“课标”的研制过程中学地理高中地理系统地理初中区域地理中国地理必修地理世界地理选修地理自然地理技术方法人文地理课程结构1“课标”的研制过程初中地理地球地图乡土地理中国地理世界地理区域总论总论区域海陆、大气自然与人文环境世界与中国环境与发展县市省区世界概貌地区与国家中国概貌自然与人文环境区域居民、经济必学:东南亚、西亚北非、西鸥、极地选学:朝鲜半岛、南亚、中亚经济与文化必学:北京、台湾选学:辽中/珠江三角洲、长江/黄河沿岸地区必学:日本、美国、俄国、巴西选学:澳大利亚、加拿大、南非地形气候、水土资源1“课标”的研制过程八、从世界看中国本专题以国际的眼光来观察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并通过指导学生运用各种事实材料显示中国与世界的多方面联系。本专题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可作为世界地理课的结语,也可作为中国地理课的开篇。要培养的技能与能力:l运用各种事实材料,说明中国与世界的联系。l阅读简单的地理统计图表和对搜集到的地理数据进行质疑,并运用比较可靠的资料说明地理问题。l运用举例的方法介绍简单的地理问题,以及进行分析、综述的初步能力。要形成的态度、情感与价值观:l中国与世界是互相依存、互相影响的。l弘扬爱国主义思想,增加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l我国是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人口多、人均资源相对不足,要关注国家和民族命运,建立忧患意识和建设祖国的责任感。l培养健康的情感和积极的态度,认清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重要意义,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友好交往,理解和尊重别国文化传统。标准活动建议评价方式建议l能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是世界上的一个人口、面积大国以及自然环境复杂多样的国家。l能运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等统计资料,说出中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l能举例说出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l能举例说出自古以来中华文明的传播以及与外来文化的融合。l能举例说出中国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以及与世界各国交往的不断发展。l绘制一幅已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和地区示意图。l可组织学生搜集整理图片资料等以展示走向世界的我国体育、文化、艺术风采。l有条件的学校可邀请海外华人或海外留学回国人员作报告,以亲身感受说明我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l撰写小论文式的书面考核。说明:“从世界看中国”,可以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入手,先举例说明我国与世界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再将一些能够反映国家发展速度和水平的基本数据等资料展示出来,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为了使学生容易理解,对中国地理的教学内容无须全面展开,应尽量以形象的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起中国与世界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有最基本概念。1“课标”的研制过程7-9年级地理课程标准解读第一篇课程改革的背景与理念第一章地理课程的功能定位与需求1.地理课程在国民素质教育中的基本功能2.社会发展的需求3.当代地理科学的前沿领域与发展趋势第二章国内外课程的比较1.国际比较及其对我们的重要启示2.国内课程改革的进展与经验第三章课程的基本理念1.地理课程理念解读2.本次课程改革的重要突破3.实现课程改革理念的难点1“课标”的研制过程—课标解读(1)第二篇课程内容解析第一章课程的基本结构与目标1.地理课程基本结构的设计思想2.知识与技能目标3.过程与方法程目标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第二章基本地理知识——总论部分1.地球与地图2.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3.社会经济发展第三章认识区域——地理学习的方法1.区域地理学习的目标及其内容的整合2.不同尺度的区域地理学习的重点3.认识区域的3个重要方面(区位与分布、联系与差异、环境与发展)第四章:乡土地理——综合实践的尝试1“课标”的研制过程—课标解读(2)第三篇课程实施要点与展望第一章评价建议(问题与案例方式)第二章教学资源开发建议(包括教材编写建议)第三章课程建设展望1“课标”的研制过程—课标解读(3)院士意见之一(2001/1/7-8):汪品先(院士、地学部副主任、地学教育研究组组长)等认为,现代人必须具备正确认识生活环境的观念和基本的知识,应当逐步形成适应今后竞争社会需求的基本素质,应当提高中华民族在世界的声望,地学教育应当得到加强,而在基础教育阶段承担基础教育职责的主要是地理课程。目前的改革理念和基本标准为完成这一使命开了一个很好的头。院士们认为,影响人类21世纪的十大科技发展趋势中,有地球系统科学、环境科学和能源科学,这些在中学的主要落脚点是地理学,特别是地球系统科学涉及到的大气、水、环境、生态、地质、海洋等,都是通过地理为载体的。因此,对地理改革抱有很大的希望。1“课标”的研制过程院士专家意见之二(2001/4):人文地理学家:吴传钧:中国科学院院士,原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国际地理联合会副主席、《地理学报》主编。陆大道: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原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所长、《地理研究》主编。自然地理学家:刘昌明: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地理联合会副主席,《地理学报》主编郑度:中国科学院院士,原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所长、《TheJournalofChineseGeography》主编地理信息系统学家:刘纪远: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所长、《地理研究》主编。1“课标”的研制过程中学教师、教研员的评价和建议(14个地区90余人)总体评价该标准充分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新趋势,也体现了社会发展、学科发展和学生个性发展对基础教育阶段地理课程所提出的新要求。突出了要重点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精神、社会责任心和环境伦理观等,令人耳目一新。1“课标”的研制过程社会发展对地理课程的影响•环境伦理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可持续发展伦理观是一种新型的环境伦理观,它既超越了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也是对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扬弃。可持续发展伦理观认为,影响当代环境问题的两大重要关系,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社会的趋同性和多样性从趋同来看,政治上,“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流,经济上,市场经济成为全世界通用的经济模式。文化上,随着世界各国文化交流的日趋频繁,具有普遍意义的优秀文化将被广泛学习和效仿,。消费上,世界各国的消费模式呈现出较强的趋同化倾向。从世界的多样化来看,首先表现在世界的多极化方面。从个人来看,世界的多样性就更加明显,个人可选择的生活方式、机会和机遇空前的丰富,社会为各类型的人均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2地理课改的背景经济发展对地理课程的影响•经济全球化随着世界生产要素市场的建立和国际水平分工的发展,世界经济分布格局将发生变化,地区间经济技术合作显著加强,这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经济空间观念。通过学习地理课程,学生应认识到传统的各国各地区自成体系、自我封闭的经济格局已经打破,任何国家或地区都只是全球经济和市场主体中的组成部分,都必须参与全球范围的竞争。因此,某国某地区的经济活动需积极从国际市场、全球经济的角度来分析、决策。•知识经济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科技进步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开始成为现实,人类社会正在步入一个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知识的生产、分配、使用(消费)为最重要因素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新的地理课程中,要让学生了解技术进步正在成为国家和地区经济竞争的关键因素,从而帮助学生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发展思想,培养学生新的价值取向和科技创新意识。2地理课改的背景文化发展对地理课程的影响•文化发展对于地理课程的影响,主要反映在区域文化景观的变化和差异方面,进而体现于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内涵与精神文明。•物质文化对地理课程的影响往往表现为直接性和动态性的内容。•制度文化反映的是个人与他人、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地理课程有义务和责任教育学生理解,遵守有关协调人地关系的规则和制度。•精神文化它是人们认识地理环境、改造自然界、逐步实现人地关系协调的行为准则。在地理课程中应从此角度强调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并把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作为中学地理教育的核心内容。2地理课改的背景国际中学地理教育的新口号:地理为生活(美国)、世界理解(国际地理大会)、全球问题(苏联)、环境意识、可持续发展2地理课改的背景地理学发展的趋势地理学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社会地理文化地理综合分化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生物过程经济、社会、文化过程人文化倾向2地理课改的背景关于综合集成研究地球系统科学以全球性、统一性的整体观、系统观和多时空尺度,研究地球系统的整体行为。围绕全球碳循环、全球水资源与水循环、食物与纤维三大主题,通过深入探讨地球系统各圈层间相互作用、以及人类活动诱发的重大全球环境变化的规律,在更高层次上开展综合集成研究。地球系统科学将使人类更好地认识所赖以生存的环境,更有效地防止和控制可能突发的灾变对人类造成的损害。2121世纪十大科技趋势之一世纪十大科技趋势之一地球系统科学的突破性发展国外中学地理课程比较研究•《地理教育国际宪章》中提出:“地理在各个不同级别的教育中都可以成为有活力、有作用和有兴趣的科目,并有助于终身欣赏和认识这个世界。”•选择美国、英国、法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俄罗斯共八个国家为研究对象。3地理课程设计的主要突破-国外比较地理课程设置•地理课程设置大体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初中和高中均单独开设地理课:另一种是在初中开设包含地理在内的综合课,高中单独开设地理课。•尽管各国的课程设置不尽相同,但是普遍比较重视地理教育。一些国家将地理课作为国家课程标准的核心课程或基础课程之一。•大多数开课年限和课时均多于我国。开课年限长表现在从小学高年级到高中连续开设地理课,或从初中第一年到高中第三年均开设地理课。•国外地理课程设置大多根据地区、学校、专业不同设置的地理课程。我国除了个别地区有自己的课程

1 / 7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