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水井动态分析2014年4月一、基础知识回顾二、油水井生产动态分析三、工程计算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四、图标曲线分析五、分析实例一、基础知识回顾一)地质年代地质年代——用来描述地球历史事件的时间单位。分类——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单位——宙、代、纪、世、期、时。意义——当获悉该化石是何宙、代、纪、世、期或时的遗物,间接可知道它形成的粗略时间二)地层单位——把组成地壳的岩层按不同类型、不同级别划分的单位。分为岩石地层单位、生物地层单位和年代地层单位。①岩石地层单位。又称岩性地层单位。主要依据岩性岩相特征划分。②生物地层单位。按所含化石进行划分。③年代地层单位。又称时间地层单位。依据地质时代进行的划分。地层单位分为:国际性地层单位、全国性或大区域性地层单位和地方性地层单位。届、系、统等。意义——地层单位对研究地壳发展史、地质制图和地层对比等有重要意义。一、基础知识回顾一、基础知识回顾三)沉积相沉积相——沉积相是反映一定自然环境特征的沉积体。从沉积物(岩)的岩性、结构、构造和古生物等特征可以判断沉积时的环境和作用过程。研究意义——一个地区的沉积层受到该地区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面的综合影响,使其具有独特的特征。由于环境和外营力作用有序地变化,沉积物的综合特征也随之发生变化,称为相变。一、基础知识回顾四)地质图表构造图、等值图、剖面图、连通图、以及监测曲线、图表。一、基础知识回顾五)特殊井管理受砂、蜡、气、水、稠油等影响的井。一、基础知识回顾二、油水井生产动态分析三、工程计算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四、图标曲线分析五、分析实例一)什么是油水井动态分析油、气水井动态分析就是利用油、气井生产数据和各种监测资料来分析压力、产量、含水变化;搞清见水层位、来水方向、井下技术状况,判断工作制度是否合理及生产是否正常等。注水井动态分析——是对井口压力、注水量及吸水能力等变化分析,判断井下事故等。二、油水井生产动态分析二)动态分析的目的研究油气储量、地层压力、驱油能力、油气水分布状况等的变化,通过分析:解释现象、认识本质、发现规律、解决生产问题找出各种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对生产的影响。提出调整措施,挖掘生产潜力、预测今后的发展趋势。二、油水井生产动态分析三)动态分析的分类1、单井动态分析2、井组动态分析3、区块动态分析4、油田动态分析按开发单元的大小分类二、油水井生产动态分析井组——以注水井为中心,与周围相关油井所构成的油田开发基本单元。井组动态分析——是在单井动态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油水井相应资料对注水井及对应油井进行生产能力、注水能力、注采比、压力变化、油水井连通状况、注水见效状况等进行分析,找出变化原因制定下步调整挖潜措施。(二)井组动态分析二、油水井生产动态分析(一)单井动态分析单井动态分析是针对一口井进行的开采状况分析,通常是分析采油井,但也涉及注水井。其侧重点是生产动态分析,但也要分析对其有影响的油藏动态、周围生产井及注水井。单井分析重在该井的生产状况、问题及潜力。通过单井分析应提出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措施意见,使该井的生产状况保持在最佳状态。二、油水井生产动态分析1)基本情况介绍1、单井动态分析的基本内容介绍分析井的井号、井别、投产日期、开采层位、完井方式、射开厚度、地层系数、所属层系、井位关系;油井——机型、泵径、冲程、冲次,投产初期及目前生产情况。注水井——层位、井下管柱、分层情况、注水压力、层段配注和实注水量等。二、油水井生产动态分析分析历史上或阶段内调整挖潜的做法和措施效果,分析各项生产指标的变化原因。采油井——分析压力、产量、含水、油气比等变化情况;注水井——重点分析注水压力、注水量、和分层吸水量等变化情况。2、分析动态变化原因及措施效果一)单井动态分析的基本内容通过对目前生产状况的分析,搞清目前生产潜力。主要有:1、油井压裂、堵水的潜力;2、加强生产管理的潜力;3、放大生产压差或提高注水压力的潜力;4、水井方案调整、细分注水潜力,改造增注潜力等4、提出下一步挖潜措施通过潜力分析,提出并论证改善单井开采效果的管理和挖潜措施。3、潜力分析一)单井动态分析的内容1、日常生产动态分析二)采油井动态分析的主要内容油井正常生产过程中产量、含水、流压和油气比等参数一般是比较稳定或渐变的,如果这些指标产生了突然的变化,说明生产中有了问题,要及时分析,找出原因,采取必要的措施。2、抽油泵工作状况分析抽油泵工作正常与否,直接影响油井产量、含水、压力变化,泵效下降会直接导致油井生产能力下降,它与地层能量下降影响油井产能变化的主要区别:是油井测得的流压或动液面;抽油泵效下降油井动液面上升,沉没度增大。示功图分析抽油泵工作不正常。因此油井动态分析要首先排除抽油泵工作状况的影响。要强调的是抽油泵工作状况分析,一定要结合油井产量、含水、液面和流压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不能单纯地依靠某一种资料。f固定凡尔漏失1)静压变化分析:油田投入开发后,油井关井测得的静止压力代表的是目前的油层压力。注水开发油田,影响油层压力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井组注采比的变化。油层静压下降说明注采比下降,采得多、注得少,油层内部出现亏空,能量消耗大于能量补充,此时应加强注水;反之说明注大于采,应适当减少注水量。在分析油井压力变化时,应首先分析资料的可靠性,再排除资料因素的影响后,要结合周围水井注水状况、油井本身工作制度的变化和周围油井生产情况等资料综合分析。3、油井压力变化分析2)井底流动压力变化分析:井底流动压力是油层压力在克服油层中流动阻力后剩余的压力,又是垂直管流的始端压力,它的变化主要受供液和排液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当排液不变,注水量变化:注水见效后,地层压力上升,在油井工作制度不变的情况下,流压上升。二是,当排液不变,含水率升高:油井见水后,随着含水上升,油水两相在油层中流动的阻力小于纯油时流动的阻力,井底流动压力上升,同时由于含水率上升,井筒中液柱相对密度增大,流压也要上升。另外,如果油井工作不正常,开采不正常,井底流压也要上升。三是,当油井制度不变,注水量未变化,但邻井工作制度发生变化。四是,当供液不变,流压升高。五是,当供液不变,油井工作制度发改变。注水开发油田,或油层有底水时,油井生产一段时间后就会出水,油井见水后,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分析工作。(1)水源分析(2)主要见水层分析(3)含水率变化分析4、油井含水情况分析a油层有底水时,可能是油水边界上升或水锥造成b离边水近时,可能使边水推进或者是边水舌进造成。这种情况通常在边水比较活跃或油田靠弹性驱动开采的情况下出现。c水层窜通:夹层水或上下高压水层,由于套管外或地层原因引起的水层和油层窜通d注水开发油田,可能是注入水推至该井。e油井距边水、注入水都比较近时,总矿化度长期稳定不变的是边水,总矿化度逐渐降低的是注入水。f油井投产即见水,可能是误射水层,也可能是油层本身含水(如同层水或是主要水淹层)。(1)水源分析。油井中的水一般包括两类,即地层水和注入水a根据生产测井资料判断:在注水开发油田,利用注入水温度低的特点,通过测井温判断油井见水层位。b根据分层测试资料判断:利用分隔器分层测试找出出水层位。c根据油层连通情况判断:注水开发油田,注入水在油层中的运动主要受油层渗透率和油层沉积条件的影响。通常情况下,渗透率高的油层先见水;有效厚度由注水井向油井逐渐变薄的油层先见水;油水井渗透率相近,分布面积小的条带状砂体先见水;处于砂体主体部位的油层先见水。d注指示剂判断见水层位及来水方向:在注水井中注入特殊的化学示剂,然后再见水井上取样分析,若样品中含有该种指示剂,即可知道此井见水层位和来水方向。e根据油水井动态资料判断:若注水井(或层)停住或控注,油井含水率下降,则可以判断为来水方向;油水井连通性好,注水井注水强度高的油层是主要见水层;初含水量大的是主力油层先见水,初含水量小的是非主力油层先见水。(2)主要见水层分析注水开发油田,含水率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性,不同含水阶段,含水率上升速度不同。低含水期,由于水淹面积小,含油饱和度高、水的相对渗透率低,含水上升速度缓慢;中含水期情况相反含水上升速度快(尤其是高粘油田);高含水期,原油靠注入水携带出来,含水上升速度减慢。油井含水上升速度除了受规律性的影响外,在某一阶段主要取决于注采平衡情况和层间差异的调整程度。一个方向特别是主要来水方向超平衡注水必然造成油井含水上升;一个或多个层高压、高含水,必然干扰其他层的出油,使全井产量下降。(3)含水率变化分析含水率的划分:1、无水期开采阶段:含水率≤2%2、低含水开采阶段:含水率2%~20%3、中含水开采阶段:含水率20~60%4、高含水开采阶段:含水率60~90%5、特高含水开采阶段:含水率大于90%a、结合油层性质及分布状况,搞清油水井连通关系。b、搞清见水层特别是主要见水层主要来水方向和非主要来水方向。c、搞清油井见水层位及出水状况。d、分析注水井分层注水状况,根据各层注水强度的变化,分析主要来水方向、次要来水方向,注水变化与油田含水变化的关系。e、分析相邻油井生产状况的变化。f、分析油井措施情况。g、确定含水变化的原因,提出相应的调整措施。含水率变化分析内容:二)影响油井含水变化原因分析影响油井含水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注入水水淹、油层受边水推进、油层受底水锥进、油井完井固井质量差造成的管外窜和油井封隔器失效。以上也是分析油井含水上升因素的顺序。造成注入水水淹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注采比不合理,二是注水方式不合理,三是油井工作制度不合理一是注采比不合理,合理的注采比应介于1-1.2,注采比过大会造成高渗透层吸水过大,高渗透层注入水水窜使油井水淹。应多层分注井或单注井,应制定调整水量措施,保持合理的注采比;1、注入水水淹造成油井含水上升二是,注水方式不合理,多层注水井受各层物性差异不同应采用分层注水方式进行注水,若对层间差异大井仍采用合注方式就是注水方式不合理,注水井层间、平面吸水差异都可造成油井水淹。应采取分注措施控制高渗透层注水,加强低渗透层注水。三是,油井工作制度过大导致油井含水上升快,同一井组中个别井含水上升快应分析该井的工作制度是否过大,油井强采将导致井周围压降漏斗大,注入水快速推进使油井水淹。采取的措施是调整油井的工作参数,保持合理的生产压差。这种类型的油井必须是天然水驱油藏类型,若是注水驱油藏也应具备有一定的边水能量,边水水淹与注入水水淹的主要区别就是应用水性资料分析,边水水淹油井的水性分析资料与地区内的水性分析资料相同,而注入水水性不应和地层水性完全相同。要根据不同的油藏类型分析造成边水水淹的原因应有三种油藏类型:2、边水推进造成油井含水上升采取的措施:一是,适当控制被水淹井的工作制度,减小油井的生产压差;二是,多层合采井要进行产液剖面找水,确定出水层位;三是,单层生产井采用油井堵水措施,控制边水推进速度。油藏类型:一是,构造油藏此类有背斜、断鼻、单斜;低部位的油井容易水淹;二是,断块油气藏,油气受断层及构造的双重空控制,断层敞开方向构造的低部位油井易造成水淹。三是,岩性油气藏上倾尖灭的相反方向易造成油井水淹。一般有底水的油藏就应有边水存在,但有边水的不一定有底水。底水锥进与边水推进造成油井水淹的区别是,边水水淹就是低部位的井含水上升快,而底水水淹则不完全受构造的控制,构造相对较高但油井强化开采也将导致油井含水上升快。造成底水油藏油井含水上升快的主要原因是油井工作制度过大,使油井生产压差大,井筒附近的压降漏斗大,造成底水沿压降漏斗锥进,水锥半径受底水的影响,一般水锥半径在100-200米。采取的措施是:合理控制油井工作制度,采用层内堵水等措施控制水锥速度。3、油层受底水锥进造成油井含水上升4、油井完井固井质量差造成的管外窜:反映油井固井质量差的依据是声幅测井曲线,若固井质量差也就是套管与井壁的水泥充填不好,所测得声幅曲线幅度差异大。分析固井质量差的必要条件,就是在固井差的井段有水层。当油井生产层上下有水层存在时,受套管外固井质量差的影响水层水沿管外上窜或下窜使油井含水上升快。采取的主要措施是:油井上修封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