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好帮手1/12幼儿园中班交通安全安全教育教案精编4篇【导读】这篇文档“幼儿园中班交通安全安全教育教案精编4篇”由三一刀客最美丽善良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供您参考学习,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下载吧!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1一、设计意图:小班幼儿由于年龄小,缺乏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为了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度过一个健康快乐的寒假。引导幼儿观察并体验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等,帮助幼儿树立防范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为了唤起幼儿的相关经验,引起幼儿的情感共鸣,我决定采用看图讲述的。方式,从幼儿的实际生活情境出发,提供多样化的危险场景画面。二、活动目标:1.仔细观察画面,自主发现路上的危险因素。2.讨论自我保护的方法,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三、活动准备:1.教师和家长平时注意引导幼儿观察路上的安全写作好帮手2/12问题,使幼儿积累相关经验。2.事先与幼儿园附近路段的交警取得联系。3.自制图片。四、活动过程:(一)进入情景(出示图片一,引导幼儿观察画面。)1.兔奶奶怎么样了?你是怎么看出来的72.兔奶奶生病了,兔妈妈和小兔们很担心,准备去看望兔奶奶。它们是怎么去的呢?(二)观察画面二,交流讨论1.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坐公交车。公交车来了,小兔们是怎样上车的?有一只小兔怎么样了?它怎么会跌倒的?2.幼儿观察画面三。这两只小兔在干什么?要是车子开动了,它们推来推去抢座位会怎么样?做得对吗?这只小兔把手和头伸到哪里去了?这么做有什么危险?应该怎么样?3.结合画面小结。(三)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四过马路和十字路口。幼儿观察画面,教师提问。这是什么地方?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小结:小兔在妈妈的带领下和交警叔叔的帮助下知写作好帮手3/12道了在路上应该怎么做,最后它们安全到达了奶奶家。奶奶很高兴。(四)模仿游戏:去兔奶奶家现在老师当兔妈妈,你们当小兔。去兔奶奶家的路上要乘公交车、走马路和过十字路口,兔妈妈要看看小兔是怎么做的。幼儿模仿游戏,教师及时发现问题并结合模拟情景给予指导。幼儿园中班安全教育教案2设计意图:为了唤起幼儿的相关经验,引起幼儿的情感共鸣,我决定采用看图讲述的方式,从幼儿的实际生活情境出发,提供多样化的危险场景画面,引导幼儿观察并体验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为什么不可为,可以怎样为等,帮助幼儿树立防范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目标:1、仔细观察画面,自主发现路上的危险因素。2、讨论自我保护的方法,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准备:1、教师和家长平时注意引导幼儿观察路上的安全问题,使幼儿积累相关经验。2、事先与幼儿园附近路段的交警取得联系。写作好帮手4/123、多媒体课件或图片。画面一:兔妈妈、兔宝宝以及生病的兔奶奶。画面二:坐公交车。包含以下几个小画面:(1)上车时小兔们你推我挤,一只小兔跌倒在车轮边。(2)有序排队上车。(3)两只小兔抢座位,互相拉扯;一只小兔把手伸到窗外,把头探出窗外:站在车内的两只小兔没抓住扶手,在玩拍手游戏。(4)安全乘车。画面三:过马路和十字路口。(1)小兔边过马路边捡皮球,一辆汽车迎面而来。(2)小兔离开队伍单独跑开了。(3)小兔被陌生人的气球引诱而去。(4)小兔闯红灯。(5)小兔不走斑马线。(6)小兔排着整齐的队伍,按照交通规则、在交警和兔妈妈的帮助下穿过十字路口。画面四:和兔奶奶快乐相聚。4、创设公交车站、公交车、十字路口等情景。过程:一、进入情景写作好帮手5/12(点击画面一,引导幼儿观察画面。)(1)兔奶奶怎么样了?你是怎么看出来的7(2)兔奶奶生病了,兔妈妈和小兔们很担心,准备去看望兔奶奶。它们是怎么去的呢?二、观察画面,交流讨论(一)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二“坐公交车”。1、幼儿观察小画面(1)。(1)公交车来了,小兔们是怎样上车的?(2)有一只小兔怎么样了?它怎么会跌倒的?(3)它倒在什么地方?如果车子开动。它会怎么样?(4)这样上车危险不危险?应该怎么做?2、结合小画面(2)小结。3、幼儿观察小画面(3)。(1)这两只小兔在干什么?要是车子开动了,它们这样推来推去抢座位会怎么样?做得对吗?(2)这只小兔把手和头伸到哪里去了?这么做有什么危险?应该怎么样?(3)这两只站着的小兔在于什么?它们这样做有什么危险?如果车上没有座位,要怎么样才安全?4、结合小画面(4)小结。(二)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三“过马路和十字路口”。写作好帮手6/121、幼儿观察小画面(1)。(1)下车以后,小兔们走在宽广的马路上。这只小兔在干什么?(2)它有危险吗?为什么?(3)它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2、幼儿观察小画面(2)。这只小兔走在队伍里了吗?它离开队伍单独跑开会有什么危险?3、幼儿观察小画面(3)。(1)这个叔叔手里拿着什么?他会对小兔说些什么?(2)小兔怎么样了?它跟这个叔叔走可以吗?为什么不可以?应该怎么做?4、幼儿观察小画面(4)。(1)这只小兔在干什么?(2)这个时候可以过十字路口吗?为什么不可以?什么情况下可以?5、幼儿观察小画面(5)。(1)这只小兔也在过马路,但它走在什么地方?(2)过马路应该走哪里?6、幼儿观察小画面(6),教师结合画面引导幼儿小结。写作好帮手7/12中班幼儿安全教案3不玩尖锐物品是中班下学期的目标,中班孩子充满好奇心,对正确使用一些尖锐物品是一个盲点,常常把它们当玩具与同伴玩,而想不到后果。为了让小朋友区分玩具和工具,懂的正确去使用它们,我设计了这节教学活动。教学目标:1、懂的尖锐的物品,如使用不当会伤害身体和别人。2、学习使用剪刀、筷子、笔、刀、吸管、游戏棒等物品的正确方法。活动准备:准备若干尖锐物品,筷子、剪刀、笔、刀、吸管、游戏棒等活动过程:1、幼儿观察了解尖锐物品,知道名称,了解它的用途。(1)在小朋友的桌上摆放着些什么东西?(2)它叫什么名字,在生活中有什么用处?(3)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4)它们为什么要设计成这个样子?写作好帮手8/12(5)你还知道哪些尖锐的物品?小结:在我们生活中,有些东西有着尖尖的头,有的东西有着锋利的边缘,这些东西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方便,帮了我们许多的忙。但尖利的东西却容易伤人。2、交流生活中使用尖锐物品不当造成伤害的体会。(1)你在生活中用过哪些尖锐的东西?(2)它有没有对你造成伤害?(3)为什么会弄伤?使幼儿知道不正确地使用尖锐的物品会给我们带来伤害。3、讨论正确使用尖利物品的方法。(1)这些尖锐的物品使用不当会伤害我们,那我们应该怎样来使用它呢?(2)请个别幼儿示范正确的使用方法。4、教师进行小结。课后反思:幼儿交流生活中使用尖利物品不当造成伤害的一些体会时,幼儿都积极的说了一些自己使用过的尖利的物品。有剪刀、针、图钉、牙签、大头针、钉子等,幼儿的知识经验较丰富,还说了很多发生在他们自己或者周围人身上的一些伤害事故,从中不难看出现在的幼儿知识面还是比较广的,他们都能对这些事情做出自己的写作好帮手9/12评价,并进行分析,了解受伤的原因。幼儿中班安全游戏教案4活动目标1、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巩固排队的方法,一个跟着一个,不抢排,不插队,不吵闹,要遵守排队规则,养成良好的排队习惯。2、让幼儿知道排队是一种文明行为,了解自觉排队日的相关常识。3、体验感知集体生活中排队的重要性,初步培养幼儿团结合作的意识。活动重难点活动重点:在游戏中掌握排队的基本方法,知道排队的重要性。活动难点:自觉排队,做到不推搡、不插队、不抢排,并在排队时学会等待。活动准备公共场所排队图片,自觉排队日图片(11),手偶、大雁、小蚂蚁头饰若干,用报纸做的大青虫一条,糖果一盒。活动过程一、玩一玩、做一做。写作好帮手10/121、告诉幼儿今天有一位客人来到我们班,引导幼儿和乖乖兔打招呼,今天乖乖兔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2、教师表演手偶讲故事《不听话的小雁》提问:(1)妈妈对小雁说了什么话?(2)小雁为什么会受伤?教师小结:大雁飞行时排队很重要,谁都不能掉队,一个跟着一个,不挤不抢不吵闹。游戏:《大雁排队向南飞》。游戏规则:教师扮大雁妈妈,带领全体女孩扮小雁跟着雁妈妈排成“一”字形队伍飞行,要求:幼儿听口令,一个跟着一个,不推不挤不吵闹。(1)教师和女孩一起做游戏,男孩在旁边加油。(2)教师及时评价幼儿的表现。排队飞行时,一个跟着一个,没有一个掉队的,表现的很勇敢,很棒!(3)教师和女孩一起进行游戏。3、教师出示蚂蚁排队搬运食物的图片进行简单的讲解。游戏:《蚂蚁搬虫》游戏规则:幼儿排队运大青虫,听从口令排队踏步走。认真遵守排队秩序。写作好帮手11/12教师扮蚂蚁大王和全体男孩扮演小蚂蚁一起玩搬运大青虫的游戏。游戏中巩固排队的方法和规则。二、看一看,说一说。1、教师出示“11”图片让幼儿说一说“11”像什么?教师结合图片“11”讲解“自觉排队日”中标志的含义,让幼儿排队时要像11的顺序排号。自觉排队是一种文明的行为,我们小朋友要从小养成主动排队的好习惯。2、教师出示公共场所排队的图片,让幼儿说一说图中的人是怎样排队的?3、(1)让幼儿说说在幼儿园中做哪些事情需要排队?(2)让幼儿说说周围同伴中,哪些小朋友排队时表现的好?哪些小朋友排队时表现的不好?教师总结:排队守秩序,向排队表现好的小朋友学习。结束活动:教师总结,奖励幼儿在活动中的出色表现,每人一颗好吃的糖果,幼儿随音乐排队领取糖果。活动延伸: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养成自主排队的好习惯。活动反思幼儿排队的要点和规则教师进行单一的说教,幼儿写作好帮手12/12不易理解和接受,但是如果把它们放在故事情境和游戏中,那效果就大不一样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和他们的各种感官都被调动起来了,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体验了排队飞行和集体排队运食物的乐趣,游戏中孩子们自觉遵守游戏规则,没有一个违反规则的,游戏结束时,孩子们个个意犹未尽的感觉,可见游戏的魅力所在,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乐,很容易达到活动目标。活动中应该让幼儿自主性发挥的更充分些,但幼儿相对来说有点儿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