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培训材料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培训材料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培训材料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聚集在一起,说是培训,其实不算什么培训,一个目的:就是为了集思广益,看看小学毕业前的最后一个学期,我们教师能够怎样引领,才能促使孩子们的综合素养更好的形成。(其实说到这里,我们对北师大版教材的认识已经七年了,在这七个年头里,我们感到困惑的多,总感觉这套教材教学重难点极难把握,不容易教。这主要是因为教材设计开放性大了,充分以综合实践为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从而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能说我们与现代教育思想的差距有些变大了,还没有完全融入到新课改的理念中去)一、北师大版教材的总特点:培养兴趣,文化积累,学会学习,整体推进。1、培养兴趣方面,编者设计了丁丁和冬冬两个和学生相伴成长的卡通人物,采取“我的视角”的形式,在谈自己的看法的时候,带领学生去深入对文本的认识,帮助学生不断积累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时在选文、活动设计等方面都尽量符合学生认知心理特点。2、文化积累,主要包括语言材料、篇章样式、人生体验、思想感情等四个方面。不仅有字词句篇、语文常识等量的增加,更多地表现在语言不断丰富、思想日趋深刻、文化积淀逐渐丰厚等方面。积累和实践的量化指标:每个单元自己积累的内容不少于2篇;全册:背诵≥15(篇;段)每单元至少有2篇是背诵的;习作≥8次;综合性活动≥8次(比上学期,五年级的要求减少了,原来都是12单元、10个单元)。3、学会学习。包括动机、方法和习惯。“小资料、日积月累、我的视角、泡泡语”将发挥较大的作用,不仅有识字、学词、提问、阅读、检索、修改习作、自我评价等的方法,还有自学、自律、自审等的习惯。学法和习惯:能够独立完成识字学词的任务;能够主动积累好词、名言警句、古诗词等;书面表达错别字率≤1%;能够独立阅读课文;学会浏览;保持良好的阅读习惯;会修改习作,养成修改习作的习惯;能够有理有据、心平气和地交流和评价4、“整体推进”上采取了主题单元编排的做法,将三维目标融合为一体,相互作用,整体提升。六年级下期,是学生的第三学段最后的一个时期,所以对照课程标准,确立本期的教学重难点是相当重要的。下面我将根据我对教材的理解以及他人典型的经验,逐单元,逐篇文章简单地谈一下本教材的特点:二、教材的结构和单元内容简析(一)主题单元设计。本册共分八个单元,每个单元有一个主题,从“人文文化”出发,进行内容的选材,符合中国特色。(道德的培养、情感价值观的培养)(二)单元内容简析1、第一单元《养花》《古诗二首》《山中杂记》是精读课文,《爸爸带我去爬树》《美猴王》要求略读,五篇课文涵盖劳动之趣、田园之趣、动物之趣、游戏之趣,同时蕴含着辛苦之乐、农家之乐、和谐之乐、学习之乐、群居之乐。总之,热爱生活,就能享受生活之趣;热爱自然,就能体会自然之乐。本单元综合活动是举办兴趣活动的展示。对学生感兴趣的文章应该是《爸爸带我去爬树》《美猴王》两篇。《美猴王》虽是半白话小说的片断,可是描述的景色绝美,讲述的故事暗合孩子们追求自由,群居群乐的天性。而“耍子去耶”一类的文字就如挠中了快乐的痒痒,读来分外有劲,要让学生反复读,读出群猴的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美猴王勇敢、机智、快乐以及他集天地精气于一身的灵气。我们在授课时,要注意循着“读故事----悟故事----讲故事”的思路进行组织教学,可以设计自行阅读后,评书改编之类的练笔为学生们提供一个畅想乐趣的机会。还可以抓住契机以《西游记》原文阅读作为班级读书会的内容,也是一个明智的选择。《爸爸带我去爬树》课文开门见山,详细描写两次爬山的经历,情感轨迹由向往到猜测,由紧张到舒畅,带动读者与作者一同亲历一次亲近自然的快乐之旅。因为本篇是略读课文,不组织学习时,我们可以当作一篇习作范文,让学生进行“()带我去()”的仿写,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古诗《四时田园杂兴》教师应该本着激趣、鼓励、点拨的原则,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我们注意到“我的视角”中冬冬喜欢第一首诗是因为自己小时候也常做模仿成人劳动的游戏,我想,冬冬敏锐捕捉同感,养成了关注“我的视角”板块习惯的学生自学时,可能引发儿时“过家家”一类游戏的回忆,既缩短了古文字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又渗透了“劳动---快乐---游戏”三者互相转化,共同存在于生活中的积极人生态度的熏陶。丁丁说第二首诗写“蜻蜓蛱蝶飞”,显得田野静悄悄的。这是对诗歌意境的体会。本诗色彩明快,动静结合,画面感强烈,可以横向联系类似诗句,如“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儿童疾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学生还可通过闭眼想象、口头描述、动笔绘画的方式深入品味。当然,边读边揣摩诗中文字的意味,也应纳入自学自悟中,比如,“童孙未解供耕织”一句的“解”是“懂得”的意思,又比如,“惟有蜻蜓蛱蝶飞”中“惟”是竖心旁的,它所渲染的气氛是宁静的。还比如,“麻、家、瓜”“肥、飞”韵脚相同的规律等。在教学中,我们切勿在黑板上抄古诗意思让学生去背,要充分让学生合作学习,交流古诗内容,发挥他们的想象,引领他们学习古诗的兴趣。精读课文《养花》语言平实,读来波澜不惊,估计学生初读时兴趣不大。所以教学难点在于对养花乐趣的理解。为突破难点可从以下几个侧面着手:首先通过《教师用书》的课程资料1的有关内容,让学生对老舍先生“花在人养”,爱花成性有大致的了解;再借助本文写作背景明白时任北京市文联主席的老舍先生在“反右”斗争中,创作受到种种限制,他借记叙养花的小事,抒发自己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情感;教师备课时,一定要思考老舍先生为什么重养不重栽,养的过程漫长而艰辛,同时又是美丽的,那美在于生命成长、生命蓬勃、相互关照、相互映衬之美。然后提示学生,注意丁丁在“我的视角”中的意见,自学时启发学生从作者“俗”“白”的语言中,寻找实实在在的养花过程之趣。其趣在于感受花草成长之乐,获得培育知识之乐,享受脑体结合的身体之乐,沉浸“秉烛夜游”的分享之乐。这些乐趣中蕴含着与生命同在的快乐。最后相信大多数孩子会自己总结出“由分而总”的写法,这又暗合冬冬的建议,教师乘机渗透抓住中心句回读课文的学法,帮助日积月累完成最后那个自然段的背诵。当然,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引导进行经典积累,推荐同一作家的作品,如《猫》《草原》《林海》《趵突泉》等,让学生自行阅读,这也是重点。在综合活动后学习冰心的《山中杂记》,本文篇幅很长,作者以女性娴静的笔触,表现博爱境界。作为精读课文,用心读一遍需要20分钟,要在深入研读教材的基础上思考怎样做到长文短教。可以选择学生培育动植物的习作与本文作比较的方式引入,学生在自读环节能感受到几十年前的语言与现今有很多不同,这能促使他们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语言的演变。同时他们还会发现,作者在文中写了与许多小动物神交的经历,却没有豢养他们,从而产生疑问:作者对待小动物的态度与我们不一样,说明了什么?这应该就是课堂阅读交流的起点。第一课时要一段一段读顺,训练快速概括能力。第二课时品读人与动物在合作中创造和谐。教学要点是品味在相互间情感回应中显现出的爱。推敲作者为什么要重点写小鸟一家相亲相爱。建议借讨论文后第一个思考题理解各种动物给予了“我”哪些乐趣,借助“我的视角”中丁丁的话引起“博爱体现在哪些细腻描写中”的讨论,把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引向深入。虽然文本语言跟学生平常接触的语言有出入,但我个人认为本文语言有极大的积累价值,所以应该根据本班具体情况提出朗读背诵的要求,并且为完成要求预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们再度读书。2、第二单元本单元以“遗迹”为线索,串连长对联《长城赞》、叙事文《索桥的故事》、诗歌《我站在铁索桥上》、报告文学作品《白鹤梁的沉浮》以及说明文《秦始皇陵兵马俑》这五篇课文,旨在引导学生走进历史,体悟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引发学生对古老华夏文明的关注、理解和热爱。前三篇是精读课文,后两篇为拓展阅读,综合活动的任务是考察名胜古迹,撰写考察报告,召开报告会。《长城赞》是一幅对联,在查找资料,交流信息的班级氛围中领会词句内涵是必不可少的。教学重点应该定位于让学生读明白上下联分别从哪些方面赞美长城,思考上下联为什么这样对。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就为背诵课文打下了基础。背诵课文是本课的难点,发动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书关注文字,想象情景理解词语,能较好地突破难点。条件允许的话,教师可考虑借师生收集的对联进行交流。《索桥的故事》是巴金的一篇散文。通过讲述都江堰上安澜桥的故事,抒发作者对“更好、更美”的东西的赞美,表达了他对“想帮助多数人、想跟多数人的心贴近、为了多数人甚至牺牲自己的伟大的心”的敬意。因其语言平实,信手由缰地讲述有关索桥的故事,学生在初读课文时,会有零乱之感。可是读到倒数第二自然段,“心在燃烧”的语句就猛然串连起了前文,文章最后落脚到“更美、更好的东西”上。这样的谋篇布局是随笔散文的常见形式,相信学生再次自读课文,把握层次不难,通过交流列出文章提纲也不困难。深入感悟文章意味的教学重难点,可以运用先比较再体会的方法达成,即比较课文中几个故事的共同点来理性把握中心,进而明白课文讲的是勇敢与智慧的故事。然后让学生思考:什么是“美”,什么是“好”,为什么“美”,为什么“好”,再引导想象石头会说什么来感性体会作者情感。顾工的现代诗歌《我站在铁索桥上》结合时代背景,表现红军战士大无畏精神。它与上一篇文章选材一致,可是内容情感截然不同,教材编写者意图在于渗透文学表达形式、抒发情感、表现思想的丰富多样性。“我的视角”中冬冬说:“作者站在铁索桥上,想到红军飞夺泸定桥。我参观一个遗迹的时候,也会把它的过去和今天联系起来。”这是重要的学法引导,抚今追昔承载的是思想的重量,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容忽视,无论学生参观什么,都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想象习惯。后面两篇拓展阅读课文篇幅长,内容明白。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教学中,要强化学生自主阅读的意识,鼓励运用学过的默读、速读等阅读方法自读感悟、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合作学习。《白鹤梁的沉浮》文章语言精练生动,成语(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相提并论、夜以继日、生生不息)特别多,可让学生勾画积累。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自主阅读思考中国知识分子怎样做才不会失职。《秦始皇陵兵马俑》要让学生用搜索关键词的方法,快速阅读,熟悉这种小标题式的简洁的说明文。还要加强读后感的训练,特别是读少感多式的,随文式的杂感性文章。3、第三单元本单元以“珍惜”为主题,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体会人物的心理与行为活动,感受珍惜,学会珍惜,理解珍惜,培养纯洁的情感意识。六年级的学生正处在即将离别的时刻,有太多的东西值得他们去回忆与珍惜。在学本单元时,可以先结合他们的实际生活来谈感受,加强对“珍惜”的理解后再进入课文的学习。《可爱的中国》一课政治性强,适合单独教学。由于所写年代与学生生活年代相隔甚远,建议在课前让学生先了解作者方志敏的生平,走进写作背景,在课堂上相互交流,有一定的铺垫后再深入课文学习。只有联系方志敏同志的生平,人物在心里活了,才能体会人物的情感。感受方志敏同志强烈的赤子情怀和远大抱负是本课教学难点,可以引导学生抓重点部分的关键词、句进行分析。如:全文中反复出现的“朋友”一词,第二自然段的三个感叹句,四个“难道”,第四自然段的排比句,以及相对应的词语(欢歌与悲叹、笑脸与哭脸、富裕与贫穷、康健与疾苦、智慧与愚昧、友爱与仇杀、生之快乐与死之悲哀、明媚的花园与凄凉的荒地)等等,抓住这些重点句子反复读,反复悟,从而感受到祖国母亲的悲哀,体会作者内心的愧疚以及对祖国美好未来的渴望与信心,因而作者要强烈号召全国民众为祖国的独立解放而斗争。文章第四自然段也是文章的高潮部分,语句特别震撼人心,应要求背诵。课后可以让学生结合课文与自己的实际生活谈谈“人应当怎样活着?怎样对待生命”,写读后感。《古诗二首》(《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一个豪迈,一个细腻,要对比着学习。同是七言绝句,都是采用借景抒情的手法,来表达珍重朋友的深厚感情。同是描述友人依依惜别的场面,前一首侧重“我”对朋友的劝慰和激励,而后一首则侧重作者内心对朋友的不舍与担忧。这些也正是我们曾经有过,或

1 / 1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