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姿势教学设计【推荐4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参考资料,少熬夜!最后的姿势教学设计【推荐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最后的姿势教学设计【推荐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最后的姿势教学设计【第一篇】教学设计理念《最后的姿势》是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人间真情”为主题单元中的1篇讲读课文,是根据发生在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8级特大地震中的真实事件改写的感人故事课文记叙了地震来临的瞬间,谭千秋老师张开双臂,用自己的身体守护四名学生的感人事迹,展现了他恪尽职守,一心为学生的无私大爱,赞颂的是一位老师对学生的情,是他对学生的爱与责任。课文用重要的环境和场景描写以及第三段的侧面描写,渲染了人物,推进了情节的发展,升华了人物的精神品质,起到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作用。课文通过谭老师在大灾之时的动作、语言的细节描写正面刻画了人物形象。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2个二类字,联系课文语境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3、通过品读课文中的语句,感悟谭千秋老师的崇高形象和精神品质,并能能够说出“最后的姿势”的内在含义。4、能够体会环境及其场景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学习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教学重难点1、通过品读语言文字,能够说出“最后的姿势”的内在含义,感受谭千秋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2、能够体会环境及其场景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学习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教学准备1、学生收集汶川“5·12”大地震的概况,了解当时的地震信息和参与抗震救灾的活动。2、学生搜集到的地震中的感人故事。3、谭千秋老师的人物介绍。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9个一类生字,认识2个二类生字。能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式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参考资料,少熬夜!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通过文中的相关语句,感悟谭千秋老师的崇高形象和精神品质。并理解“最后的姿势”的内在含义。教学过程一、回顾汶川地震,导入新课学习。1.板书: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1)看到这个时间,你知道了什么?指名回答。(四川汶川大地震)(2)对这次大地震你还了解些什么?指名说。2、回顾汶川大地震。(1)(课件出示)我们一起来看一些汶川地震的数据和图片。(2)看过之后,你认为这是一场怎样的地震?有什么感受?指名说。3、揭题导入,学生质疑。(1)面对这样一场突如其来、灾难性的大地震,面对生与死的考验,四川东汽中学的谭千秋老师却选择了特殊的生命姿势——最后的姿势。(板书课题)(2)学生就题目提出问题。教师相机板书。二、出示学习目标。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课件出示)检查学生预习情况。指名读文中的生字词语。2、师生点评。3、指名轮读课文,说说谭千秋老师“最后的姿势”是怎样的姿势?用文中的语句回答。指名读,生齐读。(课件出示:“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四、走进谭千秋老师,感悟他的崇高人格和精神。(一)你眼中的谭老师。1、过渡:面对巨大的灾难,生死的抉择,谭千秋做出这样的决定,到底是什么力量让他做出这样的举动。下面就让我们回到地震的那一瞬间,走进他的心灵,去认识谭老师。请同学们自由轻声朗读课文的第2—7自然段,画出描写谭老师语言、动作的句子,说说你读到了一位怎样的谭老师。2、师巡视。3、汇报交流。品读课文中描写谭千秋老师的语言句子。(1)(课件出示:他意识到情况不妙,来不及多想,就大声喊道:“大家快跑!什么也不要拿!快……”)指导学生朗读。抓住“大声呐喊”和句子中的感叹号。参考资料,少熬夜!(2)当时的情形如何?(课件出示:忽然,课桌摇晃起来!整个楼房都摇晃起来!地震!)指导学生朗读,读出危机的情形。(3)此时,我们再来读读谭老师的表现,你能读出什么?(谭老师恪尽职守、无私大爱、临危不惧……)品读课文中描写谭千秋老师的动作句子。(1)教师引读:地震还在继续,此时……(课件出示:楼房摇晃得越来越厉害了,并伴随着刺耳的吱吱声,外面阵阵尘埃腾空而起。)(2)面对危难中的四名学生,我们的谭老师又做了什么呢?(课件出示:“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你能抓住关键的字词说说你的感受吗?(立即拉撑护)指导学生朗读。读出情形危机,谭老师的勇敢的举动。(3)此时,我们再来读读谭老师在这种危急情况下的表现(齐读)再来感受一下他的三个动作,你又能读出谭老师的什么?指名说。(谭老师是出于对学生的爱和责任才选择放弃逃生,体现出了谭老师对学生无私的大爱)。4、教师小结。5.齐读“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二)人们口中的谭老师1、师引读:仅仅几秒钟,地动山摇。破碎的砖块,水泥板重重地砸下来,楼房塌陷了,谭老师遇难了,没有给我们留下只言片语,但是他的崇高形象却铭刻在每一个人的心中,让我们听一听人们口中的谭老师!2、(课件出示:“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后脑被楼板砸得深凹下去,血肉模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还活着!”第一个发现谭老师的救援人员眼含热泪地说。)从他的评价中,你感受到谭老师怎样的形象?(誓死保卫学生……)3、谭老师誓死保卫学生的形象,让他永生难忘!让我们也永生难忘!获救的学生这样回忆……(课件出示:“地震时,眼看教室要倒,谭老师飞身扑到了我们的身上。”)这评价中,哪个字牢牢抓住了你的眼球?让你感受到谭老师的什么?(奋不顾身、舍己为人……)4、有位老师是这样说的……参考资料,少熬夜!(课件出示:“老师说:‘如果要快速逃离现场,论条件,老师离门口最近,最有可能离开。但在生死攸关的一刻,谭老师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这评价中有说明什么?(以学生安危为重……)5、这就是我们的谭老师,在生与死的边缘,将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把死亡留给了自己。我们一起读……(课件出示)“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三)我心中的谭老师。1.教师引读第11自然段。“在学生眼里,……然而,同学们再也听不到谭老师的声音了,讲台上再也见不到那个充满活力的身影了。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这个姿势震撼人心,这个姿势催人泪下,你觉得这还是一个怎样的姿势?2.我们的耳畔似乎回荡起了谭老师生前的课上留给同学们的最后一句换:(齐读)“人生的价值是什么?是大公无私,是为他人着想,为集体着想,为国家着想……”3、教师引读第12自然段。4.缅怀谭千秋老师,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愫。(1)“英雄不死,精神千秋!”在5月12日这一天,我们第一次认识了谭千秋老师,也一辈子记住了谭千秋老师,此时,你想对谭老师说些什么?把你想说的话,写在谭老师的照片旁吧。(2)学生汇报交流。四、教师总结。板书设计6最后的姿势谭千秋英恪尽职守精雄大爱无私神不舍己为人千死秋最后的姿势教学设计【第二篇】第一课时一、情景导入师:同学们,还记得2008年5月12日14分28分04秒吗?(四川汶川里氏8级地震)那些日子,我们有流不尽的泪水,因为痛苦,因为悲伤,因为感动;这些日子,我们有讲不完的故事,发生在瓦砾之间,参考资料,少熬夜!发生在救援途中,发生在灾区的千里之外。面对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灾难,四川省灾区教育系统广大教师舍生忘死抢救学生,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学生们牢牢地把守住了生命之门,危难时刻体现了高尚的师德和情操,用生命诠释了人性的光辉。我们今天要学的《最后的姿势》,就是一位普普通通的教师,他用生命谱写了一曲师爱的赞歌,用鲜血铸造了高尚的师魂。二、揭示课题,了解谭千秋1、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最后的姿势》,就是发生在地震中的一个感人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谭千秋2、简介谭千秋先请学生说教师再补充。过度:在地震中谭老师怎样保护自己的学生呢?三、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1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2谭老师“最后的姿势”是什么样子的?用“”在文中画出相应的语句。(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文中还有两处也可。四、朗读词语组块,概括主要内容1、分组出示词语,朗读,交流预习中理解的词语(1)废墟坍塌塌陷尘埃(2)震撼诠释生死攸关(3)妙语连珠大公无私师德灵魂爱与责任2、浏览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在教学楼即将坍塌的时候,谭千秋老师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五、理清课文脉络,体会写作方法1、学习给课文分段,学生自主练习。第一段(1)谭千秋老师早早地赶到学校上班。第二段(2-7)在地震来临时,谭千秋老师用自己的身体保护四个学生的经过。第三段(8-10)地震后,救援人员、获救学生和老师的感受。第四段(11-12)人们对谭千秋老师的深情赞颂。2、体会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环境烘托等写作方法。(1)第二段:正面描写第三段:侧面描写(2)第二段:环境烘托(3)第6节最后一句:细节描写六、总结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主要内容,直入文本中心1、通过上一课的学习,说说谭老师给你留下的初参考资料,少熬夜!步印象。2、朗读课文的最后一节。说说他是个怎样的老师?(普通、爱与责任竖着写英雄不死,精神千秋!)二、学习第一段,感受谭老师的爱与责任自由读课文,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老师?从哪些词语中读出来的?(关爱家人、工作积极)关键词:给小女儿、早早、平常三、学习第二段,感受潭老师的爱与责任1、朗读课文,先在小组内分读课文,再在全班展示读。2、说说段意,比较这段的段意和文章主要内容的关系,3体会抓住重点内容,删除次要内容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4、自主圈画批注式学习谭老师的语言和动作。(1)用“——”画出语言,用“~~~~~”画出动作。(2)仔细阅读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在旁边写上你的批注。(3)交流:左边(4)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人物的语言和动作。5、朗读鉴赏式学习四处环境描写。(1)天空阴沉沉的。预示着地震的来临。(2)忽然,课桌摇晃起来!整个楼房都摇晃起来!地震!体会连用3个感叹号的表达效果。(3)楼房摇晃得……腾空而起。楼房马上要坍塌,情况危急到了极点,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4)地动山摇。……楼房塌陷了……这样的环境描写预示着谭老师遇难了,他的姿势成为永恒的瞬间。(5)朗读体会环境描写在写作中的烘托作用。四、学习第三段,体会这一段侧面描写的作用1、默读课文,思考:如果去掉这段,你觉得行吗?(显然不可以,这段侧面描写使故事变得真实可信。)2、这一段引用了哪三位人物的话语?为什么这样选择?(救援人员、学生、老师)(他们的所见最有说服力)3、朗读课文,抓住救援人员的语言,抓住飞身,抓住生死攸关组织有感情地朗读。五、学习第四段,深情赞颂潭老师的爱与责任1、朗读第11小节,体会文本表达的情绪线索:亲切—痛苦—赞颂2“英雄不死,精神千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3、学完本课你觉得“最后”还可以换成哪些词(爱参考资料,少熬夜!的姿势/责任的姿势/英雄的姿势师德的姿势/千秋的姿势/)六、作业设计:1、完成课后的第题,记住答案的要点。2、朗读课文,每个同学都要做到有感情,优生用演讲的方式诵读。板书:最后的姿势关爱家人工作积极忠于职守最后的姿势教学设计【第三篇】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能够体会环境及场景的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学习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写法。过程方法:通过品读语言文字,感受谭千秋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并学习谭千秋老师恪尽职守、大爱无声的精神品质。重点难点:目标2。教学准备:自制课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20xx年5月12日,一场突如其来的8级地震,将川西北一个个美丽的城镇乡村瞬间变成废墟,让数以万计的人失去了生命。面对死亡,我们可能无法做出更多的选择,可是有个人却义无返顾地选择了一个特殊的生命姿势—————(板书课题)二,紧扣题目,直奔主题。1、这最后的姿势是个怎样的姿势呢?(用文中的一句话回答)句中的他指的是谁呢?他又是怎样的一个人?(用文中一段话回答)找出文中具体描写他最后姿势的句子。品味朗读。a、护生的姿势出示: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

1 / 2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