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供参考!1/30语文七年级上册《化石吟》教案精选5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语文七年级上册《化石吟》教案精选5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化石吟》教案【第一篇】教学目标:1、积累词语,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2、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的节奏韵律之美和前后照应的结构特点。3、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教学重难点: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节奏韵律之美。教学设想:教学时要注意诗的韵律,通过反复诵读,感受思想感情和体会诗歌的音乐美。要联系生物学知识,充分调动思维活动,要注意把语文知识和自然知识结合起来。要求学生在课前参观当地的博物馆,走访有关专家,请好文供参考!2/30教生物老师,或通过图书馆和因特网,查找有关古生物的图片或文字资料。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问大家一个问题:你化石了解多少?(学生回答)看来大家对化石有一定的了解,化石就是生活在遥远的过去的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变成的石头。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可以逐渐认识遥远的过去生物的形态、结构、类别,可以推测出亿万年来生物起源、演化、发展的过程,还可以恢复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各个阶段地球的生态环境等。面对化石我们会产生许多遐思,今天让我们走进张锋的一首科学抒情诗《化石吟》,看看作者面对化石抒发了什么感情?二、整体感知:1、检查字词预习情况:裹藏(guǒ)骸(hái)骨潜(qián)行躯壳(ké)猛犸(mǎ)①安静美观而不落俗套。(幽雅)②形容寂静无声的样子。(悄然)③称赞而且佩服。(叹服)④(草木)青翠茂盛。(葱茏)⑤形容经历的时间极长。表示意志坚定,永不改变。好文供参考!3/30(海枯石烂)2、、听配乐范读,要求:朗读时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3、根据范读,学生自由朗读课文。4、小组内一听一读式交流。5、朗读展示。6、再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理解题目的含义:“吟”是古典诗歌的一种名称。内容多有悲愁慨叹之意,这里是赞颂的意思。@从结构与内容上看文章是如何展开的呢?示例:本诗共七节,可分三层来理解:1、2节是第一层,通过问句的形式,引发读者的想像,使读者和作者一起去想像亿万年前那神秘的世界,去倾听化石讲述那奇幻的神话。3、4、5、6节是第二层,为诗的主体部分,具体抒写遐思的具体内容。最后一节为第三层,回应1、2节,使全诗结构完整。三、问题探究:学生自己根据对课文的整体掌握提出问题,教师加强引导。预设:1、你觉得第一、二节作者采用问句的形式有什么作用?好文供参考!4/30提示:诗歌1、2节,通过问句的形式,引发读者的想像。连续不断的问句(排比),增强语势,富有强烈的节奏感,表现出作者浓厚的科学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也打开了读者思维的闸门,使读者和作者一起去想像亿万年前那神秘的世界,去倾听化石讲述那奇幻的神话。2、体会第3节中“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在行文中的作用。“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是表现作者思路的句子,是紧承问句之后引出具体抒写遐思的内容。3、为什么第3节中用“你”这一人称?“你”指代苏醒的化石,用第二人称,显得亲切自然。4、你喜欢哪些诗句?为什么?示例:“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在化石中,作为生命基本物质的有机化合物还保留着,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为我们打开了探索生命科学的大门。5、化石重视的逝去万载的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什么话?(发挥想象说一下)生命的起源。大约在46亿年前,地球刚刚形成。好文供参考!5/30那时候地球的温度很高,天空中赤日炎火,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溢。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氨、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后来,地球的温度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又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海水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地相互作用,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的生命。生物进化的历程。原始的生命由于营养方式的不同,一部分进化成为具有叶绿素的原始藻类植物,另一部分进化成为没有叶绿素的原始单细胞动物。这些藻类植物和原始单细胞动物就分别成为各种各样的植物和动物。人类的出现。人类和类人猿都起源于森林古猿,最初,森林古猿在茂密的森林里过着树上生活。后来,地球上一些地区,气候变得干燥了,森林减少了。在这些地区生活的森林古猿,被迫下到地面上来寻找食物,经过漫长的年代,它们就逐渐进化成了现代的人类。仍然生活在森林里的古猿,经过漫长的年代,有的灭绝了,有的就逐渐进化成现代的类人猿。6、齐读课文,思考:诗歌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示例:赞美了科学的神奇和人类的伟大。7、你学到了那些写作技巧?好文供参考!6/30示例:开篇采用问句的形式,引发遐想;这首诗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使文章生动形象;用第二人称“你”来称呼它,显得自然亲切等。课堂小结:诗歌,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具有能吟,能唱,琅琅上口,又便于记忆等优点。作为说明文的一种表述形式的科学诗是借助诗歌向人们传播知识和信息,在科学性的基础上,又焕发了艺术性。诗人张锋以一首科学诗《化石吟》,饱含感情地赞颂了会讲话的奇异的化石,引领我们去遨游那远古洪荒、沧海桑田。给人深深地教育和启迪,如何尽可能地去保护地球上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而不是让后世的人们在博物馆去慨叹、遐思,这更多地需要全人类珍爱我们生活着的这个星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作业:1、积累本课所学字词。2、化石的故事令人神往、惊讶,阅读全诗请选择一种化石,合理想像,写一段故事,体裁不限。《化石吟》教案【第二篇】学习目标:1、掌握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2、理解诗歌主要内容及表达的思想感情,品味诗好文供参考!7/30歌语言。3、熟练背诵课文。学习重难点:诗歌的阅读与理解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设想:用朗读促进理解,在熟读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和丰富的想象力,用多种方法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情感,激发学生爱文学爱科学的热情。再品析语言,理解这首诗第二人称写法和比喻修辞的妙处。第一课时学习过程:一、激趣导入:让学生观看化石实物,引起学生兴趣。教师再接着介绍:远古时代某种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由于火山、地震、冰川等自然原因而被埋藏在地下,经过漫长的时间变迁,最终变成了像石头一样的东西,这就叫化石。研究化石的目的,一是了解生物的进化,二是帮助确定地层的年代。今天我们来学习1篇赞颂化石的优美诗歌《化石吟》。二、出示学习目标:1、正确、熟练朗读诗歌;2、掌握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好文供参考!8/303、整体感知诗歌结构及内容,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三、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出示自学指导(一):自由朗读课文,遇有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语,向同学请教、查找工具书或举手问老师。(三分钟后,比谁能够正确朗读。)1、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教师把学生提问的字词或学生容易读错的字词板书于黑板。2、三分钟后,①教师指名会读或理解黑板上字词的同学来读、解释或用词语造句,教师借此强调学习词语的方法;②学生轮流读课文,有错即停,指名更正;③指名会读全诗的学生读课文,比谁读得正确,声音洪亮;④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两遍;⑤同桌合作朗读,相互检查纠错;⑥全班齐读课文;⑦男女分组读:齐读第1、2、7自然段,男生读第3、5自然段,女生读4、6自然段。四、二进课文,理解诗歌内容、结构及表达的思想感情。出示自学指导(二):自由朗读后分组讨论:这首诗歌主要写了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诗歌的开头和结尾有何好文供参考!9/30特点?(五分钟后,看谁能正确解答这三个问题。)1、学生自由渎,解答问题。(读完后,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情况。)2、五分钟后,让能解答以上三个问题的学生举手回答全班交流。3、最后教师和学生一起归纳要点,并强调“前后照应”的写法。4、明确朗读全诗的感情基调——由衷赞美之情,再让学生自由读诗歌,读出赞美之情。五、课堂作业:出示课堂作业:听写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1、做听写准备两分钟;2、两分钟后教师报听写的词语;3、学习小组长现场批改,两分钟完成。(词语未全部过关的,小组长督促其在当天过关。)第二课时学习过程:一、出示学习目标:深入解读诗歌,品味诗歌语言;背诵全诗。二、三进课文,品味诗歌语言:好文供参考!10/30出示自学指导(一):再次走进课文,分析下列诗句的言外之意:①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描绘出一幅幅生物进化的图画。②你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③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串珍贵的密码。④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⑤海枯,石烂,日转,星移……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地向近代进发。(八分钟后,看谁能正确解读这五个句子。)1、学生自渎,解答问题,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自主学习情况,重点关注中下水平的学生。2、八分钟后,让能解答的学生举手回答。3、教师总结读诗方法:瞻前顾后、发挥联想和想象、抓关键词、句。出示自学指导(二):①再反复读课文,数课文中一共出现多少个“你”,想想这种写法有何妙处。②诗中还采用了那些修辞手法,有何作用?好文供参考!11/30(八分钟后,看谁能回答。)1、八分钟后,让能解答的学生举手回答。后教师总结:不同人称写法各有千秋,写作中可根据表达需要灵活加以应用。2、教师补充说明:文章除运用拟人修辞手法外还运用了比喻等修辞,请学生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三、课堂作业:出示课堂作业:背诵课文。1、强调背诵方法:用读一点,背一点的方法背诵课文,背不出来的再看看书。可以自己单独背,也可相互背。(六分钟后,比谁能正确背诵。)2、六分钟后,了解能背的学生有多少。若举手少,就让学生再读。若举手多,就指名背诵。3、检查背诵:同桌相互检查;全班齐背。不能当堂背诵的,由小组长督促其在当天的课外完成背诵任务。四、课外练习:出示课外练习:请以“化石的自述”为题,写1篇作文,要求想象大胆、合理,故事生动有趣味。《化石吟》优秀教案设计【第三篇】教学目标好文供参考!12/301、知识与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知大意,理清结构,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展开联想和想象,理解本诗内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教学重难点1、体会诗歌表达的丰富感情,通过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2、发挥联想和想象,认识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大海变桑田,桑田变大海”,在地球的历史上,果真如此吗?如果真是这样,又何以为证呢?(----化石)面对复原的古生物时,思绪总会把我们带进曾留下生命痕迹的远古洪荒。冰冷的化石是昨天生命信息的演绎,讲述着亿万年前那奇幻的神话。今天,我们一起好文供参考!13/30学习一首赞颂化石的抒情诗——《化石吟》。2、题解:化石就是远古时代某种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由于火山、地震、冰川等自然原因而被埋藏在地下,经过漫长的时间变迁,最终变成了像石头一样的东西。研究化石的目的,一是了解生物的进化,二是帮助确定地层的年代。吟,是古典诗歌的一种名称,这里是赞颂的意思。二、朗读感知1、正字正音释义骸骨(hai)裹藏(guo)葱茏(conglong)猛犸(mengma)引颈长吼(jing)乌有幽雅海枯石烂日转星移2、指导朗读(1)师范读,生标示节奏(2)好诗不厌百回读,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指名学生分节朗读、评价(3)齐读课文,读出韵律美。3、感知内容(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诗的主要内容。以“这是一首________的诗。”句式作答。(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2)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诗歌表达了作者对科学神奇与人类伟大的赞美之情。)好文供参考!14/30(3)诗歌可以分为哪几个层次?结构上有何特点?大意如何概括?诗歌分为三层:。(1-2)通过发问引发联想总(3-6)具体抒写化石讲述的内容分(7)回应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