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供参考1/42高中数学集聚教案设计【范例4篇】【题记】这篇精编的文档“高中数学集聚教案设计【范例4篇】”由三一刀客最“美丽、善良”的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使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吧!高一数学第一章《集合》教案【第一篇】一、目标通过观察粘贴活动,寻找两个集合交集、差集中元素,依据特征进行尝试摆放;发展幼儿多纬度的思维能力。二、准备《水果找家》、《图形组合物》幻灯片个1张(),幼儿每人相同内容练习纸2张(见练习册)。三、过程(一)观察1、出示《水果》幻灯片,引导幼儿思考:(1)左圈内的水果么特征?(有叶子)(2)两圈相交部分中的水果么特征?(有叶子且有梗子)(3)右圈内的水果么特征?(有梗子)好文档,供参考2/42(4)两个圈内分别有什么?各有几个?2、出示《图形组合物》幻灯片,引导幼儿思考:(1)两圈相交部分中的东西有什么特征?(红色且个数是5个)(2)右圈内的东西有什么特征?(个数是5个)(3)两个圈内分别有什么特征?各有一个?(4)左圈内的东西有什么特征?(红色)(二)区分让幼儿思考:依据特征,如把右边的水果或左边的娃娃脸摆放到圈内,该分别放在哪里?个别幼儿口述位置和理由,如图(1)中的桃子该放在左圈但不在右圈中,因为桃子有叶无梗;图(2)中的圆脸娃娃该放在两圈相交部分,因为她是红色且组成的圆形个数是5个。(三)粘贴幼儿在练习纸上将左(右)边的各图示物一一撕下,分别粘贴在两个圈中的相对位置。(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正确粘贴)四、建议(一)亦可用实物材料在集合摆放圈中进行分类摆放。(二)本活动设计内容亦可分两次进行。好文档,供参考3/42高一数学第一章《集合》教案【第二篇】教学目标:1.理解集合圈里各部分的意义。2、会读集合圈中的信息,会按条件填写集合圈。3、使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1、会读集合圈中的信息,会按条件填写集合圈。2、使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具准备:课件、活动卡教学方法:探究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帮小动物回家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1)小动物在讨论在陆地上生活还是在水里生活好。一共来了10种动物,有6种动物可以在陆地上生活的,有6种动物可以在水里生活。这里面有几种动物既可以在陆地上生活也可以在水里生活?引导学生质疑:好文档,供参考4/42①来了10种小动物,为什么有6种生活在水里,6种生活在陆地?6+6=12(种)啊?②有的既可以生活在陆地,又可以生活在水里。(适当给学生介绍“两栖动物”的常识,扩展学生知识面。)(2)出示:蚂蚱章鱼虾青蛙蜗牛鲤鱼兔子乌龟海鱼瓢虫①这些动物和昆虫,你知道它们都是生活在哪里吗?(它们有的生活在陆地上,有的生活在水里)你能把它们分类一下吗?②完成活动卡活动一,指名分类。③全班一起分类。④发现问题:乌龟和青蛙有时生活在水里,有时生活在陆地上。2、图示方法,加深理解(1)(课件出示)先是两个小组的集合圈。(2)引导发现青蛙和乌龟两个圈里都有,如果只有一只小青蛙和一只小乌龟能分开站吗?(3)出示合并隆的空集合圈,引导观察这个集合圈和分开的两个圈有什么不同。(有一块公共区域,这块公共区域可以表示什么?)(4)全班交流,说说想法。(5)师根据课堂实际情况适当小结。好文档,供参考5/42(6)填写合并拢的集合圈。(7)让学生说一说图中不同位置所表示的不同意义。二、奇怪的报名表1、出示:三(1)班参加语文、数学课外小组学生名单(1)引导得到:①参加语文小组的有(8)人②参加数学小组的有(9)人(2)小猪的疑问①小猪也有一个问题。是什么为题呢?出示:这两个小组一共有()人?(学生小组合作讨论答案,后指名回答,要说出思路)②课件演示a、找到即参加语文组又参加数学组的人(3人:杨明、李芳、刘红);b、出示空集合圈,指名说说各个位置所表示的意义;c、填写集合圈;(先填写公共部分)d、出示各部分人数,引导计算两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人?(让学生自己去找到答案,以得到多种解法)解法一:5+3+6=14(人)解法二:8+9-3=14(人)三、巩固练习好文档,供参考6/421、活动卡-巩固练习(1)只喜欢篮球的有()人,只喜欢足球的有()人。两种球都喜欢的有()人。2、教材p110——第1、2题。板书设计:数学广角三(1)班参加语文、数学课外小组学生名单解法一:5+3+6=14(人)解法二:8+9-3=14(人)高中数学集合教案设计【第三篇】教材:集合的概念目的:要求学生初步理解集合的概念,知道常用数集及其记法;初步了解集合的分类及性质。过程:一、引言:(实例)用到过的“正数的集合”、“负数的集合”如:2x-13x2所有大于2的实数组成的集合称为这个不等式的解集。如:几何中,圆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如:自然数的集合0,1,2,3,……如:高一(5)全体同学组成的集合。结论: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好文档,供参考7/42其中每一个对象叫元素。指出:“集合”如点、直线、平面一样是不定义概念。二、集合的表示:{…}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常用数集及其记法: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正整数集N或N+整数集Z有理数集Q实数集R集合的三要素:1。元素的确定性;2。元素的互异性;3。元素的无序性(例子略)三、关于“属于”的概念集合的元素通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集A记作a(A,相反,a不属于集A记作a(A(或a(A)例:见P4—5中例四、练习P5略好文档,供参考8/42五、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例:由方程x2-1=0的所有解组成的集合可表示为{(1,1}例;所有大于0且小于10的奇数组成的集合可表示为{1,3,5,7,9}描述法:用确定的条件表示某些对象是否属于这个集合的方法。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再见P6例数学式子描述法:例不等式x-32的解集是{x(R|x-32}或{x|x-32}或{x:x-32}再见P6例六、集合的分类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例题略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七、用图形表示集合P6略八、练习P6小结:概念、符号、分类、表示法九、作业P7习题第二教时教材:1、复习2、《课课练》及《教学与测试》好文档,供参考9/42中的有关内容目的:复习集合的概念;巩固已经学过的内容,并加深对集合的理解。过程:复习:(结合提问)1、集合的概念含集合三要素2、集合的表示、符号、常用数集、列举法、描述法3、集合的分类:有限集、无限集、空集、单元集、二元集4、关于“属于”的概念例一用适当的方法表示下列集合:平方后仍等于原数的数集解:{x|x2=x}={0,1}比2大3的数的集合解:{x|x=2+3}={5}不等式x2-x-6解:{x(Z|x2-x-6过原点的直线的集合解:{(x,y)|y=kx}方程4x2+9y2-4x+12y+5=0的解集解:{(x,y)|4x2+9y2-4x+12y+5=0}={(x,y)|(2x-1)2+(3y+2)2=0}={(x,y)|(1/2,-2/3)}好文档,供参考10/42使函数y=有意义的实数x的集合解:{x|x2+x-6(0}={x|x(2且x(3,x(R}处理苏大《教学与测试》第一课含思考题、备用题处理《课课练》作业《教学与测试》第一课练习题第三教时教材:子集目的:让学生初步了解子集的概念及其表示法,同时了解等集与真子集的有关概念。过程:一提出问题:现在开始研究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存在着两种关系:“包含”与“相等”两种关系。二“包含”关系—子集1、实例:A={1,2,3}B={1,2,3,4,5}引导观察。结论:对于两个集合A和B,如果集合A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则说:集合A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包含集合A,记作A(B(或B(A)也说: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好文档,供参考11/422、反之: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记作A(B(或B(A)注意:(也可写成(;(也可写成(;(也可写成(;(也可写成(。3、规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φ(A三“相等”关系实例:设A={x|x2-1=0}B={-1,1}“元素相同”结论:对于两个集合A与B,如果集合A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同时,集合B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A的元素,我们就说集合A等于集合B,即:A=B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A(A②真子集:如果A(B,且A(B那就说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AB③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④如果A(B,B(C,那么A(C证明:设x是A的任一元素,则x(AA(B,x(B又B(Cx(C从而A(C同样;如果A(B,B(C,那么A(C⑤如果A(B同时B(A那么A=B四例题:P8例一,例二(略)练习P9补充例题《课课练》课时2P3好文档,供参考12/42五小结:子集、真子集的概念,等集的概念及其符号几个性质:A(AA(B,B(C(A(CA(BB(A(A=B作业:P10习题1,2,3《课课练》课时中选择第四教时教材:全集与补集目的:要求学生掌握全集与补集的概念及其表示法过程:一复习:子集的概念及有关符号与性质。提问(板演):用列举法表示集合:A={6的正约数},B={10的正约数},C={6与10的正公约数},并用适当的符号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解:A=(1,2,3,6},B={1,2,5,10},C={1,2}C(A,C(B二补集实例:S是全班同学的集合,集合A是班上所有参加校运会同学的集合,集合B是班上所有没有参加校运动会同学的集合。集合B是集合S中除去集合A之后余下来的集合。好文档,供参考13/42结论:设S是一个集合,A是S的一个子集(即),由S中所有不属于A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S中子集A的补集(或余集)记作:CsA即CsA={x(x(S且x(A}2、例:S={1,2,3,4,5,6}A={1,3,5}CsA={2,4,6}三全集定义:如果集合S含有我们所要研究的各个集合的全部元素,这个集合就可以看作一个全集。通常用U来表示。如:把实数R看作全集U,则有理数集Q的补集CUQ是全体无理数的集合。四练习:P10(略)五处理《课课练》课时3子集、全集、补集(二)六小结:全集、补集七作业P104,5《课课练》课时3余下练习第五教时教材:子集,补集,全集目的:复习子集、补集与全集,要求学生对上述概念的认识更清楚,并能较好地处理有关问题。过程:好文档,供参考14/42一、复习:子集、补集与全集的概念,符号二、辨析:1。补集必定是全集的子集,但未必是真子集。什么时候是真子集?2。A(B如果把B看成全集,则CBA是B的真子集吗?什么时候(什么条件下)CBA是B的真子集?三、处理苏大《教学与测试》第二、第三课作业为余下部分选第六教时教材:交集与并集(1)目的:通过实例及图形让学生理解交集与并集的概念及有关性质。过程:复习:子集、补集与全集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提问(板演):U={x|0≤x求:CuA={0,2,4}。CuB={0,2,3,5}。新授:1、实例:A={a,b,c,d}B={a,b,e,f}图公共部分A∩B合并在一起A∪B2、定义:交集:A∩B={x|x(A且x(B}符号、读法并集:A∪B={x|x(A或x(B}好文档,供参考15/42见课本P10--11定义(略)3、例题:课本P11例一至例五练习P12补充:例一、设A={2,-1,x2-x+1},B={2y,-4,x+4},C={-1,7}且A∩B=C求x,y。解:由A∩B=C知7(A∴必然x2-x+1=7得x1=-2,x2=3由x=-2得x+4=2(C∴x(-2∴x=3x+4=7(C此时2y=-1∴y=-∴x=3,y=-例二、已知A={x|2x2=sx-r},B={x|6x2+(s+2)x+r=0}且A∩B={}求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