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学习“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中的传统文化智慧_1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党课:学习“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中的传统文化智慧党课:学习《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中的传统文化智慧同志们:今天很高兴能够和大家一起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我们大家都知道中国是一个有着50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中华5000多年文明的发展中,创造了很多灿烂的中华文化,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和智慧。习近平总书记就非常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思维,通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不难发现,书中引经据典特别多,例如“与天下同利者,天下持之;擅天下之利者,天下谋之”、“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等等,随处可见的引经据典,援古证今,赋予典故鲜活的时代内涵,不仅彰显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厚文化功底,也深刻阐释中国共产党初心如磐、历久弥坚的精神密码。今天我们一起来交流习近平总书记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所引用典故的深刻内涵。希望能够提升大家的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一是人民至上、与民同利的民本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在《坚持人民至上》一文中引用“与天下同利者,天下持之;擅天下之利者,天下谋之。”意思是说,与天下人同利的,天下人就拥护他;独占天下人利益的,天下人就图谋他。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继续深化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这一基本原理,结合中国实际,创造性地借鉴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合理内核,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人民主体理念。“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出自:宋·裴松之《三国志·孙权传注》,意思是能使用众人的力量,就可以所向无敌;能利用众人的智慧,就不会害怕智力极高的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我们要坚持人民民主,更好把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最早成立的民族自治区。希望你们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继续在促进各民族团结进步上走在前列。二是为政之要,莫先于得人的重贤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一文中引用“褚小者不可以怀大,绠短者不可以汲深”。这句话讲的是气量狭小的人成就不了大事业,能力短缺的人难以担当重任。出自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庄周的《庄子·至乐》。庄子在此篇中借孔子之口讲了一个寓言故事,用以阐释其主张事物皆须任其自然的思想。习近平总书记用“褚小者不可以怀大,绠短者不可以汲深”来劝诫启发领导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放宽眼界,胸怀“国之大者”,同时要努力学习、增强本领,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生逢伟大时代,唯有练好内功、增强本领,不断自我赋能,方能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干出亮眼成绩,不负人民,不辱使命。我们处在前所未有的变革时代,干着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如果知识不够、眼界不宽、能力不强,就会耽误事。年轻干部精力充沛、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正处在长本事、长才干的大好时期,一定要珍惜光阴、不负韶华,如饥似渴学习,一刻不停提高。“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意思:有所畏惧则不敢放肆,因此能修养德性,无所畏惧则任性纵欲,必定招致灾祸。出自明代晚期著名学者吕坤《呻吟语》。治国理政,人才是关键。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顺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对新时期干部选拔任用的标准、原则和要求提出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新时代好干部标准,突出政治素质要求、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等一系列重要论断。这既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观点,不断探索认识把握选人用人客观规律,提炼总结创新选人用人方法,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选贤任能理念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闪耀着历史唯物主义的光辉。三是“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大同理念大同思想是自先秦时代孕育的一种社会理想和社会观,后逐渐发展成为中国古代思想中带有普遍性的文化与价值取向。《尚书·尧典》说:“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这是中国古人对理想生活和大同世界的一种追求和向往。儒家经典著作《礼记》更是集中阐释了“小康”与“大同”理想社会。天下大公,世界太平,这是中国传统社会古圣先贤们治国理政追求的价值目标,也是他们所向往的社会目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预示着天下大道、大同世界为天下所有人共享。《尚书·周官》说:“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对“天下为公”的思想观念阐释得更为透彻,如“昔先圣王之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则天下平矣”“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阴阳之和,不长一类;甘露时雨,不私一物;万民之主,不阿一人”。儒家从“仁道”出发,憧憬“天下为公”,强调“立君为民”“立君为公”,包含着超越时代的道德观念和政治理想。如何实现天下大同,儒家的答案是“和而不同”。“和”,即万物“各得其所”,表示一种关系、一种秩序,表示事物的存在形式。正所谓“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中庸》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和”就是人道追求的最高目标。一旦达到“太和“中和”的境界,自然、社会、人事就都和谐共处了。“和而不同”回答了世界及人类如何存在、如何发展的问题,是世界观、方法论,引领中国文化各个侧面、各个维度的多层次发展,引领人们意识和行为的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的继承和创新,对和平与发展这一当今世界时代主题的科学把握,也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和启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外传统友谊交好和现代和平外交经验,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夯实了深厚的历史文化根基、坚实的历史共识根基和稳固的历史政策根基。四是“彰善瘅恶,足为将来之戒”的历史思维强调以史为鉴,重视史学的镜鉴功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国历代政治家和思想家对此皆有深刻论述。《文心雕龙·史传》说:“居今识古,其载籍乎!”唐代刘知几在《史通·史官建置》中说:“苟史官不绝,竹帛长存,则其人已亡,杳成空寂,而其事如在,皎同星汉。”“见贤而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则史之为用,其利甚博,乃生人之急务,为国家之要道。”清代思想家龚自珍更是将史学与国家兴亡联系在一起,深刻指出,“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学习历史的目的不仅仅是了解过去,更是通过“述往事”而“思来者”,认识现在和规划未来。中国古代哲人很早就提出了“彰往察来”的思想,比如《易·系辞下》就有“彰往而察来”的记载。先秦时期的政治家就认识到历史中蕴含着“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深刻道理。历史上的经验教训,可以“自镜”,作为现实与未来的镜鉴。北宋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专取关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目的就是“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以史为鉴不仅是中国古代学术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珍贵遗产。唐太宗李世民与臣下“共观经史”,论述古代帝王的为政得失,更是提出了“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彰善瘅恶,足为将来之戒”的千古名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进程中,始终高度重视历史经验的借鉴和运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将这一传统发展到了更高的阶段,提出了一系列有关以史为鉴的新论断。比如“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是人类最好的老师”“历史是最好的清醒剂”,等等,都反映出习近平总书记的深邃思考。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我们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思维。f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