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案4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参考资料,少熬夜!小学音乐教案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小学音乐教案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小学音乐教案1教学目标一、通过听《牧童到哪里去了》、《牧童》,唱《牧童》、《放牛歌》感受牧童的生活,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理解牧童生活的变化二、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认识三角铁,探索三角铁的敲击方法,掌握其演奏姿势。三、准确有感情地演唱《牧童》,并试着在歌曲中加入三角铁伴奏,能在歌曲《放牛歌》的间奏处加入锣、鼓、镲的伴奏,感受为歌曲伴奏的愉快。教学内容聆听《牧童哪里去了》教学基本要求?1、听歌曲前,同学们猜一猜《牧童到哪里去了》。2、教师完整地播放歌曲录音,学生初听。歌中唱出了的牧童到哪里去了?为什么?渗透珍惜学习时光的教育3、学生可根据歌曲内容,分小组、分角色编创动作表现歌曲。聆听《牧童》教学基本要求?1、完整地聆听歌曲《牧童》的录音2、提示歌中唱出了哪些内容?复听歌曲。3、随着歌曲录音轻轻敲击双响筒。编创与活动1、认识双响筒提示:为什么叫双响筒,你能找出它的名字的由来吗?2、探索。分小组敲击,听一听,双响筒两边的声音有什么不同?能敲出什么样的声音?3、分小组用双响筒敲击出节奏,教师记录下来,大家把每一小组编创的节奏连起来敲击,还可以变换连接方式敲击,为每一次敲击,取一个有趣的名字,如:火车开了、小马跑了等等双响筒及演奏方法简介双响筒是打击乐器(也是儿童节奏乐器)的一种,竹木体乐器,由空心的竹筒及木柄组成。演奏时,左手持乐器木柄,右手持小木棒敲击竹筒两侧,会发出高低两种声音。使学生懂得双响筒一侧发音低,一侧发音高表演《牧童》教学基本要求参考资料,少熬夜!1、启发学生看插图,听录音范唱,初步感受歌曲。2、听着范唱录音,用手指着图形谱(羊)轻轻地跟唱。提示学生第三段歌词分别在哪里?结束句在哪里3、能跟着老师的手势、完整准确地演唱歌曲。编创与活动教师要指导学生分小组在音乐实践中探索敲击三角铁的方法提示:怎样敲击出长音?怎样敲击出短音?答案可有多种,教师应对积极探索的学生给予充分的肯定,如有问题,提出建议,如:这样是否更好?三角铁及演奏方法简介三角铁是打击乐器的一种,由一根弯成三角形的钢条制成,用小金属棒敲击发音,音色尖锐、清脆、透明、响亮。不宜弱奏和演奏快速复杂的节奏,可单敲或滚奏,其音响可穿过整个乐队而赋于乐曲以特殊的色彩。常用于军乐队和管乐队。演奏时,将三角铁悬于皮条或绳子上,左手提起,右手用金属棒敲击。表演《放牛歌》教学基本要求1、提示学生注意听觉与视觉相结合,即:看着课本中图形谱对于歌曲高低长短的提示,感受歌曲旋律的进行,感受歌曲旋律的轻松、愉快。2、跟着歌曲录音,用听唱法学会歌曲3、提示学生,没有歌词的旋律是间奏部分,用锣、鼓、镲伴奏4、编创动作表演《放牛歌》。编创与活动1、本课的编创与活动应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用自己学过的乐器,为歌曲《放牛歌》编创锣、鼓、镲的伴奏。2、提示学生分组进行锣、鼓、镲的节奏编创。如:前两处两间奏可用:教师尽量使用学生编创的节奏,加以调整、使用,以调动学生编创的积极性教学建议一、本课可按两课时完成二、学唱歌曲应以审美体验为核心,应符合学习音乐的规律。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多听多感受,学生自然掌握了歌曲的旋律。获得对歌曲的完整的体验,对于理解、表现歌曲益处匪浅。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学唱歌曲的过程,也就是完整体验感受的过程。小学音乐教案2参考资料,少熬夜!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学习歌曲《采菱》1、设问导入:谁吃过菱角?知道菱生成在何处吗?介绍有关菱的知识:菱是生成在池塘的一种植物,根在泥里,叶子浮在水面呈三角形状,花白色,果实的硬壳有角,因此称菱角,果肉可吃,甜而爽(出示挂图,或展出实物)。教师引出歌曲,学生读出歌曲名字2、请学生认真地听范唱。(教师的范唱要非常投入有情感,去打动学生的心灵。唱得要细腻亲切,在吐字和行腔上要有江南风格。)学生回答对歌曲的感受教师揭示歌曲主题:这又是一首富有江南水乡色彩的歌曲,用优美的旋律抒发了水乡的孩子对自己乡土的深厚情感。看江南水乡的图片,加深了解3、听歌曲范唱,让学生想象歌曲的情景,跟随录音轻声哼唱,感受水乡的美,孩子们的快乐。4、教师范唱歌谱。(歌谱的范唱要同样的有感情,流畅而动听,有力度起伏。)?5、以乐句为单位进行学唱曲调。6、师生进行接唱练习。7、完整听琴演唱歌词。三、表演歌曲《采菱》1、为歌曲伴奏(1)选择节奏,哪一节奏谱,更适合于这首歌曲的伴奏;(2)选择打击乐器;为什么这样用?(3)在哪里加入铃鼓使歌曲推向高潮。教材上的伴奏谱仅是一谱例,让学生创编节奏谱。2、学生用乐器伴奏,选出演奏得好的同学3、分小组用歌舞表演。评选出的好的一组四、小结:这又是水乡一景。从歌声中让我们领会了水乡的美丽,同学们回去后唱给父母听一听,看看你唱得怎么样?小学音乐教案3六年级上册(第11册)音乐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以音乐音乐审美为核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个体不同的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二、学生情况分析:参考资料,少熬夜!六年级的学生现在一般都十三、四岁了,心理都趋向成熟,他们的感知、理解能力更加丰富,对抽象事物思考也会加强,但在想象力上或许有所减弱,换句话讲,他们的表达方式与中低段有明显区别,他们更希望在小范围内讨论。所以对于这些学生教师应该在语言方面有所改变,可以一种成人式或直接式的对话提问,而且语言中要不时的加入幽默的成份。三、本册教材分析:本册是六年级上册,本册教材的内容都明显的很有深度,首先从欣赏上说,全册共有七课,1、芬芳茉莉2、悠扬民歌3、美丽童话4、京腔京韵5、赞美的心6、两岸情深7、七色光彩四、教学目标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增加乐器演奏及音乐创造活动的分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的魅力吸引学生。(1)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参与音乐活动。(2)培养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3)培养表现音乐的能力。(4)培养艺术想象和创造力。(5)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的精神。(6)注重培养学生环保意识五、教学内容:1、歌唱部分:本学期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发声、演唱方法,防止喊歌;让学生学习正确的唱歌姿势、清晰的咬字吐字方法。教学中抓住重难点,演唱时要注意音准、节奏和正确的情绪。唱歌的技能技巧、培养学生学唱二声部合唱、轮唱、独唱、小组唱等。(1)在气息的控制下,逐步扩展高音。(2)运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现歌曲的情感。(3)唱保持音时,声音要饱满。(4)学习二声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协调。2、基本知识部分:(1)、认识变音记号:升记号、还原记号,知道其作用。(2)、理解3/8、6/8拍号的含义。懂得六拍子的强弱规律,学习其指挥图式。(3)、学习三连音,切分音;认识速度标记;认识参考资料,少熬夜!保持音记号。3、欣赏部分:上好欣赏课,通过欣赏,扩大学生的视野,以音乐的艺术形象有力地感染和鼓舞学生。好欣赏课的同时,认真介绍民族乐器的“吹管乐器”和“打击乐器”,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在欣赏方面,大多数学生图个热闹,而对曲目的主旋律不熟悉或知之甚少,学生不知道音乐美在哪,就很难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情绪,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因此,需要学生先熟旋律,再作欣赏。六、工作措施:(1)总结经验。认真备课,认真学习音乐教学大纲,全面了解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2)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3)积极参加组里的教研活动,多听同行老师的课,吸取他们的长处,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和教学能小学音乐教案4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黄河颂的小学音乐教案,我们来看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能正确认读、理解、识记、运用本课词语。3、了解作者及作品相关知识;了解黄河的过去和现在状况。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并在朗诵中想象、感受黄河的气势和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朗诵能力。(二)、过程与方法:1、利用多媒体去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为朗诵打好基础。2、采取听、读、诵、背等灵活多样的朗诵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朗诵水平。3、在讨论交流,品味质疑探究中,感受诗词的语言美和意境美。(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参考资料,少熬夜!1、感受黄河磅礴的气势,激发学生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学习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并献身于祖国。2、树立对母亲河的忧患意识,行动起来,拯救母亲河。◆教学步骤:一、引入,激发: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指哪条河?学生回答后大屏幕显示《中国地图》:让学生找出黄河的地理位置,并说说你对母亲河——黄河知多少?(提示:可从河长、流经省份、流域面积及人口、历史文化等方面回答)学生回答后屏幕显示相关资料,并让学生齐读:黄河仅次于长江,是中国第二大河,干流全长5464公里,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绥远、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份,成“几”字形,向东注入渤海,沿途汇集了30多条主要支流和无数溪川,流域面积达75万多平方公里。黄河流域有肥原沃土,物产丰富,山川壮丽,居民几占中国总人口四分之一,耕地则约占全国四成,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观看屏幕显示图片,了解黄河与华夏文明的关系:蓝田人头像;仰韶文化中的器皿;殷墟发掘的甲骨文;秦始皇兵马俑:《清明上河图》等图片,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2、教师顺势导入课题:既然我们的母亲河如此之伟大,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满怀激情地歌颂她吧!二、板书课题《黄河颂》,并对作者、作品、创作背景作简介:大屏幕显示图像及文字:1、词作者——光未然:诗人和文学评论家。原名张光年。湖北光化人。1936年在武汉发表歌词《五月的鲜花》,谱曲后在抗日救亡运动中广泛传唱。1939创作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在延安首次上演。这是我国近代合唱音乐的一座光辉的里程碑,也是我国近代大型音乐作品的典范之作。2、作品简介:《黄河大合唱》是诗人光未然在抗战初期转入敌后抗日根据地途中,亲临黄河险峡急流,目睹黄河的恢宏气势后创作的。当时正值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千千万万英雄儿女投入了抗日洪流,诗人以黄河两岸人民抗日救国的英勇斗争为题材,歌颂了伟大祖国和人民的顽强不屈。“黄河大合唱”共有8个乐章,包括《黄河船夫曲》、参考资料,少熬夜!《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水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黄河颂》是大合唱中第二乐章,歌词唱出了黄河的雄姿,颂扬了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和伟大而坚强的民族精神。3、曲作者——冼星海:中国近现代著名的音乐家。1931年考入巴黎音乐院,在肖拉·康托鲁姆作曲班学习。1935年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创作了《救国军歌》、《茫茫的西伯利亚》、《在太行山上》等各种类型的声乐作品。1938年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并在“女大”兼课。教学之余,创作了不朽名作《黄河大合唱》和《生产大合唱》等作品。由于他对发展我国革命音乐所作的巨大贡献,赢得了“人民音乐家”的光荣称号。三、学习课文:(一)、听——整体感知:1、听课文《黄河颂》·swf配图朗读。2、听歌曲《黄河颂》。3、请问:听配图朗读和歌曲后,你有何感受?4、词语认读、理解、识记学习:巅(diān)狂澜(lán)哺育(bǔ)澎湃(p?ng)(pài)滋长(zī)浊流(zhuó)一泻万丈(xia)体魄(pò)屏障(píng)(zhàng)5、讨论交流,感知内容:这首歌词可分为几个部分?各部分主要写什么?(分为三个

1 / 1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