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综合概述一实施培训与开发的主要目的有:(1)提高工作绩效水平,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2)增强组织或个人的应变和适应能力;(3)提高和增强组织企业员工对组织的认同和归属。现代企业中的培训与开发工作有如下几个特性:(1)培训的经常性及时的充实和长期的积累能使企业人员保持技术上的先进地位,获得最大的技术开发潜能。(2)培训的超前性关注管理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以及其他学科理论和技术前沿研究,以最大程度地培养、激发员工的创造力,为开发人的最大潜能创造机会。(3)培训效果的后延性培训效果有后延性,若对培训的设计仅限于短期的具体目标就不能满足企业应付和适应多变的动态环境和市场需求的要求。培训分类(一):以培训地点分1.企业内培训在企业的培训部或部门的统一安排下,利用企业内设的培训教室,在工作时间外利用企业的生产设备、仪器所进行的培训活动称为企业内培训。培训员可由专职教员担任或外请。2.企业外培训培训的地点不在自己企业内,而是委托社会培训机构代理,或选送职工至企业外接受培训。各企业可以充分利用有关院校的教育资源开展企业外培训,也可利用社会上的专题讲座和报告会、参观考察等活动作为企业外培训的项目,培训时间可根据需要采用全日式、间日式或兼时式。3.在岗培训在岗培训也是企业内部培训的方式之一,其特点在于受训职工不离开工作岗位,或以目前担任的工作为媒体而接受训练。培训方式有多种,例如接受主管经理、督导员、领班或同事的业务指导,出席有关会议、见习或代理工作、工作轮换等均属在岗培训。培训分类(二):以培训对象的层次分1.督导管理层督导管理人员是企业的中坚力量,包括部门经理以下的各级管理人员,如班组长。这一层次人员在企业管理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对督导管理人员的培训重点是管理概念与能力的培训,专业知识的深化培训以及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等实务技巧。2.决策管理层高级管理人员是企业管理决策层的重要人物,包括正、副总经理。作为企业管理中枢,对决策管理层培训的内容主要是如何树立宏观经济观念、市场与竞争观念以及销售因素分析与营销策略制定、预算管理、成本控制和组织行为等一系列课题。3.专业技术人员及操作人员层企业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和各技术工种实际操作人员的素质水平、技术熟练程度与工作态度直接影响整个企业产品水准与产品质量。对一般人员的培训目标应着眼于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即从专业知识、业务技能与工作态度三方面进行培训培训分类(三):以培训时间的阶段分1.在职培训在职培训是指企业职工在工作场所以及在完成生产任务过程中所接受的培训。对职工的在职培训是职前培训的继续和发展,是从低水平或培训的初级阶段迈向中级阶段的重要方法与步骤。职前培训是为企业职工做好就业的准备,是每个职工加入企业的必经之路;而在职培训则是职前培训的深化过程,持续的时间比职前培训要长。对一个注重培训的企业来讲,在职培训会始终贯穿每一个职工就业的全过程。在职培训按性质与目的不同可分为下列各类:(1)补充学能培训:指各企业对所属职工做现任工作所需要的学识技能中的欠缺部分,经由训练予以补足,使其能胜任现职工作和提高效率。参加此种训练的人都是现职职工,按其主要训练课程的不同,又可分为技术培训、学识技能培训、行政管理培训等。(2)储备学能培训:指各企业对工作成绩优异以及具有发展潜能的职工,对其将来担当更繁重工作所需的学识技能,先进行培训储备,以便遇到职位空缺时可随时调升并能立即胜任新职。(3)人际关系培训:指各企业为增进职工对人际关系的了解,以加强职工相互间的合作、团结以及协调的训练。根据主要课程的不同,又可分为公共关系训练、信息沟通训练、领导系统训练等。(4)激发技能训练:指各企业为解决有关问题,召集部分职工,激励他们高度运用智慧思考,提出处理问题的策略、程序与方法,以协助企业领导解决问题。这种训练根据运用智慧与思考方式的不同,又可分为解决问题训练,创造力训练、启发智力训练、模拟训练、激发意愿和发挥潜能训练。2.职前培训也称就业培训,即企业职工上岗前的培训。通过职前培训可为企业提供一支专业知识、业务技能与工作态度均符合经营要求的职工队伍,这对企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职前培训依其性质与目的的不同,分为两类:(1)一般性职前培训主要目的是向新录用的人员介绍企业的一般情况(如组织结构、各部门职能、公司历史、主要的政策法规、今后发展方向及职工的权利义务与责任等),以增进新进人员对本企业的了解与信心。(2)专业性职前培训专业性职前培训的主要目的在于使新员工切实了解处理业务的原则、技术、程序与方法,以期在培训结束后,即能适应并胜任所分配的工作。3.职外培训指因企业业务发展或职工由于工种变更、职位提升等而需要进行的某种专业训练。这种培训要求受训职工暂时脱离岗位或部分时间脱离岗位参加学习或进修,因此称为职外培训。根据受训时间安排、受训职工脱产时间的长短,职外培训可分为全日式、间日式与兼时式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