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资料,少熬夜!小学数学北师大版精编教案精编3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小学数学北师大版精编教案精编3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有趣的测量》教案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在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容积的知识基础上,探索生活中一些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和深化。2、能力目标:经历探究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方法的过程,体验“等积变形”的转化过程。获得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活动经验和具体方法,培养小组合作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3、情感目标: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复习长(正)方体的体积,体积和容积单位的换算。2、听故事,曹冲称象(大象的质量转换为石块的质量)\阿基米德的故事(皇冠的体积转换成水的体积)。故事对于我们的这节课学习是不是会有所帮助,有所启发呢?3、观察(石块\土豆)的形状,与长方体或正方体比较引出不规则物体(并板书)。故事中的皇冠也是不规则物体吗?石块和土豆再比较,哪个物体更不规则,指出今天我们就来测量石块的体积。(板书)二、实验操作,测量石块体积。1、拿出桌子下面的测量工具,根据给出的测量工具,各小组想好测量方案,该做哪些工作(分工)。分工协作:方案一,取水,测量底面的长和宽,以及水面的高度,放入石块后再测量水面到达的高度,用底面积乘高度的差就是石块的体积。(注意点:水的量应适中,不要太少也不能太多,刚好能让石块浸没而升高的水又不至于溢出就可以了。)方案二,取水,在空器中倒满水,然后把石块慢慢放入水中,再将溢出的水倒进量杯中量出水的体积2、小组汇报各自做法,老师边听学生汇报边板书。参考资料,少熬夜!(适量的水:升高部分水的体积相当于石块的体积)(加满的水:溢出的水的体积相当于石块的体积。)真不错,大家测出了石块的体积,请把水倒回水桶,下面小组交换一下测量工具,重新测量石块的体积,来验证一下测量的结果是否大致相同。3、除了上面的两种方案,还有其他的测量方案吗?说说看,我们班是不是会出现曹冲第二呢?预设一:小物体---直接有量杯测出体积。预设二:把石块先放入容器,往容器里加入水,直到水高过石块,测量水的高度,把石块捞出,再次测量水的高度,把容器的底面积乘两次的高度差就是石块的体积。预设三:当装的水过高时,我们可以把升高的这部分水的体积加水溢出的水的体积也能求出石块的体积。预设四:有称重的办法求石块的体积,把我们量出的石块称一称,看重多少,再根据这对数据求出任意大小石块的体积。预设五:用橡皮泥代替水做也可,把石块放入长方体空器,往容器内塞入橡皮泥,直到塞满为止,取出石块,再塞入橡皮泥(压平,测量橡皮泥的高度,把底面积乘容器高度与橡皮泥高度差就是石块的体积。……三、巩固提高今天大家的表现真不错,有些方案老师也没能想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我们来看看小黑板的题目怎么做。1、一个长方体容器,底面长2分米,宽分米,放入一个土豆后水面升高了分米,这个土豆的体积是多少?(生独立完成。)2、测量一颗跳珠的体积。数25粒跳珠,放入一个盛有一定量水的量杯中,根据水面升高的情况测量出水的体积,再算出一颗跳珠的体积。(学生实验并计算出体积)四、总结提高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我学会了求石块的体积,我学会了怎样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我学会了把一个物体转换成另一个物体来解决问题的方法。)2021全新新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教学目标:1、理解正比例的意义,能够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2、了解表示成正比例的量的图像特征,能根据图像解决有关正比例的简单问题。3、通过观察、实验、计算等方法,逐步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参考资料,少熬夜!4、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发展学生的观察分析、判断推理和抽象概括的能力,初步渗透函数思想。5、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验、观察等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6、感受数学的魅力,体会数学知识间的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教学重点:理解正比例的意义。教学难点:掌握正比例的量的变化规律及其特征。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商店里有两种包装的手套,一种是5双一包的,售价为25元,一种是8双一包的,售价为32元,哪种手套更便宜?学生独立完成后,老师提问:你们是怎么比较的?(求出手套的单价再进行比较)根据哪个数量关系式进行计算的?(单价=总价÷数量)如果单价不变,商品的总价和数量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正比例。老师板书课题。二、新授1、教学例1,学习正比例的意义。⑴出示例1表格,让学生观察表中的数据,思考表中有哪两种量?总价是怎样随着数量的变化而变化的?(表中有数量和总价两种量,数量增加,总价增加;数量减少,总价减少。数量扩大到原来的几倍,总价也扩大到原来的几倍;数量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几,总价也随着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几。)⑵认识相关联的量。像这样,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这两种量叫做“相关联的量”。2、计算表中的数据,理解正比例的意义。⑴计算相应的总价与数量的比值,看看有什么规律。/1=/2=/3=/4=/5=/6=/7=/8,比值相等。⑵说一说,每一组数据的比值表示什么?(圆珠笔的单价)⑶让学生用公式把圆珠笔的总价、数量、单价之间的关系表示出来。总价/数量=单价(一定)⑷明确成正比例的量及正比例关系的意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成正比例关系。如果用字母y和x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一定),正比例关系可以用下面的式子表参考资料,少熬夜!示:y/x=k(一定)(老师板书)3、列举并讨论成正比例的量。⑴生活中还有哪些成正比例的量?让学生说一说。(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长方形的宽一定,面积和长成正比例)⑵小结:成正比例的量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哪个条件是关键?(两种量是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它们的比值不变,这是关键。)4、认识正比例图像。⑴课件出示例1表格及正比例图像,让学生观察统计表和图像,你发现了什么?(每一个数量和相对应的总价组成的一组数在图像上都体现为一个点,这些点连起来是一条直线;正比例图像是一条直线。)⑵把数对(10,)和(12,)所在的点描出来,再和上面的图像连起来并延长,你还能发现什么?让学生操作后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两个点与上面的图像仍能连成一条直线。无论怎样延长,得到的都是直线。)⑶从正比例图像中,你知道了什么?(可以由一个量直接找到对应的另一个量;可以直观地看到成正比例的量的变化情况)⑷利用正比例图像解决问题。买7只圆珠笔总价是多少元?20元能买多少只圆珠笔?(元;40只)小明买的圆珠笔的数量是小丽的2倍,他花的钱是小丽的几倍?(在单价一定的情况下,数量和总价成正比例关系,小明买的圆珠笔的数量是小丽的2倍,他花的钱也应是小丽的2倍。)三、巩固应用1、P46做一做,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交流。2、P492、师生共同完成。3、P494、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并集体订正。四、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邮票的张数》教案3教学目标:1、通过解决问题,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2、学会用方程解答简单的应用问题。教学过程:一、出示课题1、你对方程是怎样认识的?既然同学们已经理解了方程的意义,下面我们就来应用方程解答简单的应用问题。二、重点练习:1、第102页第1题参考资料,少熬夜!填一填:(1)成人脚的长度是身高的1/7,如果一个成人的身高为a米,那么他的脚长大约是()米。(2)看图:左图是由等边三角形和正方形组成的,它的周长是()。(3)苹果和梨的单价分别每千克4元和3元,买x千克的苹果和y千克的梨,共需()元。2、第102页第2题看图选方程。学生填在书上。说出你的理由。3、第102页第3题说出“?”等于多少?选两题说出你是怎么想的?4、第103页第4题5、第103页第5题、第6题说出你是根据什么等量关系列出的方程。三、思考题。103页第7题。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小组汇报:第(1)题,两只小熊表演节目有4+2=6(条)腿着地;三只小熊表演节目有4+2×2=8(条)腿着地;四只小熊表演节目有4+2×3=10(条)腿着地;每多一只小熊,着地的腿就多2条,n只小熊表演节目有4+2(n-1)条腿着地。第(2)题,请同学们分组讨论:怎样列出方程?小组汇报:4+2(n-1)=26请同学们尝试解出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四、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