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资料,供您参考经济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实用5篇【前言导读】由三一刀客最美丽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经济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实用5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呢!关于经济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范文1关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过程一、背景1998年11月24日,江泽民同志在俄罗斯新西伯利亚科学城演讲时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以此次讲话为契机,我国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从而在教育界引发了一次对创新能力的内涵、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以及方式方法的大讨论。2011年7月1日,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发文提出在“十二五”期间继续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进一步强调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机制,促进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是当前研究型大学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内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在我国具有近百年的办学历史,近百年来,我国的农业经济体系在频繁发生着变化,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在当前我国社会经济转型的特殊时期,我们要在借鉴国外先进办学经验和理念的基础上,从转型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要求出发,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探索。国外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办学的历史更加悠久。国外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特点主要有两点:(1)国外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形成了有利于拔尖人才成长的机制。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上有很强的灵活性,可以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及时调整培养的方式及内容;在教学内容上能够紧跟学科发展的前沿,及时向学生传递最新的专业理论与知识;在教学方法上强调给予学生自主学习,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在考核方式上灵活多样,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性的成果。(2)世界发达国家,农林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很高,农林业经营单位的规模较大,农林业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的是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复合型高级经营精编资料,供您参考管理人才。我国的高等教育长期形成了“统一性”较强的办学模式,忽视或限制了个别培养和学生个性发展。我国现有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仍然沿袭过去的“专才”培养模式,专业面过窄,课程设置僵化,教学形式古板,学生的知识结构单一,缺少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训练。当前,我国的社会发展又处于一个转型的历史时期,农林业的发展面临着历史性的变革,农林业生产正在探索新的组织化程度更高的模式,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要培养既适应我国当前农林业经济发展要求,又紧跟世界发展潮流的拔尖创新型人才。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过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包括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和培养途径三个要素。(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是:按照现代及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对我国农林经济管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培养具备较为深厚的管理学、经济学、农林科学理论知识以及较高的人文科学素养,深刻理解本领域前沿理论,熟练掌握英语、计量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农林业生产技术等农林经济管理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必须具备的方法与技能。学生必须经过完整系统的科研训练,能够独立进行一定的科学研究并取得相应的科研成绩和创新成果,具有进一步在国内外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继续深造的专业基础和能力。具有远大抱负和国际视野,知识、能力、素质俱佳,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够胜任农林企业、政府机构的相关管理工作,以及从事管理学、经济学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1、课程体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由4部分组成:通识类课程、学科大类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另外再加上实践教学内容,构成了培养方案的全部内容。这样的课程体系强化了学科基础,强调了人文素质,突出了科研训练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其突出特点是:(1)加强通识类课程模块的建设,达到“宽口径”的目标。该模块强化了英语、数学、计算机以及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美学等素质的培养,课程设置学时占到总学时的45%。(2)加强学科大类基础课模块建设,达到“厚基础”的目标。该模块设置7门经济管理类基础课重点建设,给学生奠定一个坚实的经济管理学科基础。目前这7门课程在学院所有专业开设,学院加强了该模块课精编资料,供您参考程建设,7门课程全部建成了校级精品课程,其中3门是省级精品课程。(3)加强选修课模块建设,达到“高素质”的目标。设置大量专业选修课,鼓励学生跨专业选学课程,给予学生从自己实际出发选修课程的更大空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4)同时,加强实践教学模块建设,达到“强能力”的目标。重新优化组合实践教学环节,加强了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改革了实践教学组织方式,以提高学生观察社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学院专门拨出经费支持教师开展教改研究,2009年4月至2010年底学院召开了4次专业建设研讨会,全院教师积极参加,会议交流教改论文成果70多项(篇),正式发表近30篇,主要围绕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方面进行了研讨。(三)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探索创新能力培养是拔尖创新人才教育的核心,包涵着创新意识的开发、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三个方面的内容。我们分析长期以来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问题,剖析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教学特点,将创新教育三个方面的内容融为一个整体,选择从实践教学入手,改革传统的实践教学方式,构建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经过多年的探索、完善,形成了“项目管理方式的实践教学组织形式+创新实验项目+大学生论坛”的“三位一体”拔尖创新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将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将理论学习与科学研宄,将教师与学生,将教师的科研与教学很好的结合、组织到一个系统中,集中了各方面的教学科研资源并达到优化配置,取得最优的人才培养效果。1、“三位一体”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核心是基于项目管理方式的实践教学组织形式改革自2007年开始,从校内模拟实习实验、校外实践教学(传统的实习)两个方面大胆改革实践教学的组织形式。校内模拟实践教学,实行传统模拟实验方式与专业技能竞赛相结合。与郑州商品期货交易所合作,每年举行一期股票、期货模拟大赛,选择一个月20个交易日,让学生用模拟资金进行实时股票、期货交易,大赛结束后根据每个学生的投资收益进行评奖。这一方式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取得了很好的实习效果。另外,还先后开展了会计知识大赛沙盘比赛等经济管理专业技能竞赛。校外实习,过去是以课程为中心来组织,它适应于认知性、验证性实习。现在根据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精编资料,供您参考养的要求,传统的实习组织方式处处显得很不适应,而且从实践教学组织的实际情况看也确实满足不了当前实践教学的要求。因此,需要通过实践教学组织方式的创新,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项目管理方式组织实践教学,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解决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根据研宄问题本身的要求选择实习单位与地点,集中有限的实习经费展开校外调研。这样的改革,既顺应了实践教学目的要求的客观变化,也有效的解决了实践教学面临的经费不足,实践教学基地不稳定的客观问题。以项目管理方式组织实践教学,由学生选择研究题目,各系负责组织教师进行评审,对于通过评审的项目,根据教师的研究领域安排指导教师。或者学院先安排指导教师,由学生和指导教师共同选定研究题目。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制定研究计划和方案,学生深入社会第一线展开调研,教师不用全程带队指导,这样可以有效解决广大教师在校内上课与外出带领实习时间和经历上的矛盾,也解决了经济管理类专业师资短缺的问题。基于项目管理方式的实践教学组织形式的核心内容是管理制度建设,具体包括实践教学项目申报、评审、立项、运行管理、总结、交流等各个环节的管理规范。按照项目管理的规范,一般包括4个步骤:第一步:学生选题,启动项目。学生在导师指导下进行自由选题,也可以根据学院及导师的科研任务选题,填写选题报告。学院组织专家对选题进行学术论证,通过论证后初步立题。第二步:制定详细研究计划。通过学术论证的选题,由学生做出详细的研究方案,包括具体的研究内容、进度安排、经费使用计划等,学院审核批准后正式下达任务,安排实践教学经费。第三步:研宄项目的实施。根据研宄方案,实施研宄项目,同时学院要对研究过程进行跟踪、检查、控制,保证研究项目按计划完成。第四步:项目总结交流。对于完成的项目,在每年的11一12月份进行研讨交流,在各系、专业交流的基础上,学院于每年年底举行大学生创新论坛,交流研究成果和经验,表彰优秀成果。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根据培养方案,以项目管理方式组织的实践教学主要在大三学年结束后进行,为了尽早让学生参与创新能力训练,作为实践教学的有效补充,学院建立了国家级、校级和学院级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体系,鼓励大二学生开始全面介入创新项目训练之中。2007年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获得1项国家级、3项校级、7项院级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通过2008年各个项目的实施,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明显提高。精编资料,供您参考现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每年承担的国家级、校级、院级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近20项,参与学生超过70%。3、切实搭建了一个农林经济管理拔尖创新人才起飞的平台基于2007年国家级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国家级农林经济管理特色专业建设项目的支持,总结2007年各级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以及2006级、2007级本科生项目管理方式实践教学的成果,学院成功举行了首届大学生学术论坛。论坛从2008年9月份开始征集论文,12月初从征集的47篇论文中组织专家评审,选出20篇论文进行学术交流,2月13日“经济管理学院首届大学生学术论坛”隆重举行。论坛进行过程中,学生热情高涨,专家点评精彩,师生积极互动,整场论坛精彩纷呈,取得了良好的学习交流效果。论坛得到了学校及有关处室的高度重视和赞扬,之后每年一届的论坛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规模和水平在逐年提高。“经济管理学院大学生学术论坛”是学生展示一年来的学习研究成果的舞台,也是学生教师相互交流的平台,更是学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成果的集中展示与不断改良、进步的阶梯。学生从学术研究、学术交流、学术活动组织等方面得到了全方位锻炼。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效果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高本科生教学质量;在促进学院学科专业建设,教学、科研、管理水平的提升方面;在校内外交流,学术影响辐射方面都取得很好的效果。(一)激发学生学术研究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活动的全面开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近几年,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大学生创新活动突出的成绩是:(1)通过实践教学组织方式的改革和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的实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术研究的积极性。学生系统参与项目申报、评审、立项、实施研宄、总结、交流等各个环节,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2)学生创新项目选题广泛,更贴近实际。本科生创新项目选题涉及到了“三农”问题的方方面面,其中对农民合作组织问题、农民收入问题、农村金融问题、农业产业发展问题、农民工问题、农产品销售问题、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等热点问题的研究继续升温,对农村保险问题、农机补贴问题、大学生村官问题、本科生在农村创业问题的研究,视点和观点都有新意。(3)研究方法先进。学生完成的论文和研究报告中,研究资料都来源于实际调研,绝大多数论文都应用了经济计量模型,精编资料,供您参考使得研究的结论更科学,提出的对策建议更具有针对性和超前性,更具有实际指导意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取得了显着的教学效果。2009年学院学生获得陕西省大学生挑战杯特等奖、一等奖各1项。2011年学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2008级2班学生王唯超获得SIFEChina(赛扶中一“年度最佳团队项目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