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耳盗铃》教学设计(4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好范文解忧愁1/15《掩耳盗铃》教学设计(4篇)【前言】本站网友为您精挑细选分享的优秀文档“《掩耳盗铃》教学设计(4篇)”以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朋友们一起学习吧!《掩耳盗铃》教学设计1教材简析:《掩耳盗铃》这则寓言,讲一个人掩着自己的耳朵去偷人家的门铃铛,当场被人发觉。故事只有5句话。先说那个人想偷人家门上的铃铛;接着说那个人知道手碰铃铛会发出声音,别人就能发觉,他便想出了掩耳朵的办法;最后说他掩着自己的耳朵去偷铃铛,立刻被人发觉了。这则寓言告诉人们:做了坏事想叫别人不知道是不可能的,自作聪明的结果是自己害自己。这种人是极可笑的,讽刺做了不该做的事,自己欺骗自己的人。学习目标:1、认识五个生字,能把课文读得通顺流畅,了解故事内容。2、读懂故事,理解寓言的含义,教育学生做事不能自欺欺人。一、激趣导入好范文解忧愁2/151、摇铃铛:孩子们,你们听到了什么样的声音?说说声音的词:丁零丁零,铛铛(板书:铛dāng象声词)出示铃铛。在“铃铛”中“铛”读轻声。读一读。2、引出故事:和这个铃铛有关的还有一个故事呢!(以声激趣,先声夺人。学习生字“铛”时,真正是“形”“声”兼备,学生处于一种无意识学习状态中)二、了解故事1、放动画,听故事(暂停)猜猜故事的结尾?来给这个故事取个名字:掩耳盗铃(板书,生字“掩”“盗”用彩笔书写)读题。说说“掩”“盗”的意思,做做“掩”的动作——捂、堵。连起来说一下这个词的意思。2、过渡:我们的课本把这个有趣的故事完整的讲述出来了,我们来看书吧。(用孩子们最感兴趣的动画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用阅读期待产生探究的原动力)三、初读感知1、在课文中找出生字新朋友:掩盗铛偷碰。学生自由读文,在书上圈画。放课件:看,我们的新朋友快乐地跑来参加我们的学习呢!2、课文很短,只有五句话,相信你们一定能读好!读给同桌或授课老师、听课老师听听。好范文解忧愁3/153、指名读(看你读的那么投入,真好!)老师读(老师也想读读,愿意给我当评委吗?)那,像老师一样读读吧!4、我们读的读,听的听,故事已经在我们的小脑袋里住下啦!你能简单地说说故事内容吗?(板书:想偷铃铛[掩耳盗铃]被人发觉)(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时,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在一次次阅读中,强化了记忆,梳理了条理)四、再读感悟1、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文章,看一看插图,还可以试一试铃铛。思考:那个盗铃人的想法对吗?2、学生联系上下文、看图、做实验等方法谈。相机出示句子:“如果把耳朵掩住,响声不就听不见了吗?”还可以怎么说?哪句好?读一读再说说:他认为谁听不见?(主人、过路人、守门人……)“那个铃铛只要用手一碰,就会丁零丁零地响起来,就会被人发觉。”两个“就会”前一个能去掉吗?用“只要……就会……”说一句话吧3、你们还有问题吗?(预测:门上的铃铛是干什么用的?他偷铃铛作什么?那个人被抓住了结果会怎样?)好范文解忧愁4/154、是啊,后来会怎样呢?我们把大家想的演出来好不好?(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真正自主学习。从阅读的阶段目标看,充分体现阅读中阅读主体情感的投入。不直接给盗铃人的想法下定义是错的,而把所设计的问题留给学生,给他们较大的思考、感悟空间。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阅读,学生在回答“偷铃人的想法对不对”这一问题时,能从课文中的语言文字、插图、生活经验多方参与课堂活动)五、表演明理1、找出文中写偷铃人动作的词:掩、伸、偷、碰(板书)再加上你的想象和几个同学演一演。教师适当给予指导。2、师生参与表演:小偷被抓住了,我们要教训这个小偷(学生对小偷说:……老师对小偷说:听了大家对你的教育,你有什么要说的?知道错在哪里了吗?)大家都是表演明星,让我们在欣赏节目的时候还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创设真实情境,进入角色,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使对话涌动生命的灵性。其实学习不是教师向学生直接传递知识,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教师给学生提供有效的活动机会,在活动讨论和问题解决好范文解忧愁5/15的过程中,学生建构知识情感与价值观。)六、深化理解现在我是一名记者,来采访一下台下的观众:1、读了故事,看了表演,你能用一句话来评评偷铃人的行为吗?可以是一个成语或俗语(自以为是、自欺欺人、自作聪明、做贼心虚、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聪明反被聪明误……)2、你愿意做那样的人吗?你从这则故事体会到什么道理?这就是寓言故事,借有趣的故事说明深刻的道理。(语文课堂的对话,是师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的一种全方位互动共振的过程,教师不强加给学生什么,而是以一种轻松的对话方式让学生明了寓意,深化文本内涵,并形成自己的价值取向)七、联系生活1、那么生活中有没有这样自欺欺人的事呢?(学生抄袭作业;老师看到没有学生提问,被学生的假象迷惑,以为学生全懂了;犯罪分子明知自己在犯法,却铤而走险;社会上一些人为了经济利益,置法律、整改于不顾,最后出事了……)2、课件:选择填上成语——掩耳盗铃、亡羊补牢、揠苗助长好范文解忧愁6/15现在许多家长望子成龙,不顾孩子实际,让孩子学这学那,这真是()!我发现了自己的错误,赶紧改正,还算()吧!有的同学做练习册上的题目,照抄后面的答案,这不是()、自欺欺人吗?(学生的认知必须与实践结合,才会有生命的体验与感悟,才能回归生活)八、拓展延伸1、你喜欢读寓言吗?还知道哪些寓言故事?从哪儿知道的?(以前学过的……;课外看到的……;听大人讲的……)老师及时肯定:真不错,书上的东西记得这么清楚,还能让课外知识丰富你们的大脑。这都是学知识的方法!2、你们学了后面的。一则寓言后,举办一个寓言故事会好吗?请更多的老师也来参加吧!3、选择作业: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找几个小伙伴,把这个故事演给别人看;把你课外看到的其他寓言故事讲给同学们听(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关注他们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求,凸现其个性,建构自主开放的语文学习环境)好范文解忧愁7/15《掩耳盗铃》教学反思2《掩耳盗铃》是一则寓言故事,讲一个人掩着自己的耳朵去偷人家的门铃铛。这则寓言告诉人们:做了坏事,想叫别人不知道是不可能的,自作聪明的结果是自己害自己。常用来比喻蠢人自己欺骗自己的行为。这则寓言篇幅短小,浅显易懂,学生不难理解,不过对其寓意的把握还需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我运用“三勤四环节教学法”教学本课,在上这节课时,我本着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前提,利用实物———小铃铛导入课题后,接着从课题入手质疑:什么是“掩耳盗铃”?通过查字典理解“掩”和“盗”的意思,学生很容易就说出了“掩耳盗铃”就是捂着耳朵去偷铃铛的意思。紧接着我就追问:这个人为什么要捂着耳朵去偷别人家的铃铛呢?让学生通过读课文,自己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理解偷铃人的心理活动:“响声要用耳朵才能听见,如果把耳朵掩起来,不是就听不见了吗?”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平台。此外,上课伊始,我运用多媒体展现故事情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引导学生揭示寓意的过程中,我并没有直接把含义告诉学生,而是先提出一些问题让他们思考,如:偷铃的人认为把耳朵掩起来就听不见铃声了,对吗?铃铛好范文解忧愁8/15一碰就会响,偷铃人知道这个常识吗?他最后偷到铃铛了吗?你觉得他是个什么样的人?通过问题的层层深入,逐步把故事的寓意突显出来。学生通过交流讨论,能说出偷铃人很愚蠢,很笨,是个自作聪明的人。“讨论、解疑”环节我设计的问题是:生活中有没有出现过这样自欺欺人的事呢?我们遇到这些事该怎么做呢?通过小组讨论进一步让学生明白升华了寓意,让学生切实明白做人的道理。最后我再小结归纳,板书“自欺欺人”,并出示完整的寓意。总的来说,这堂课上的比较顺利,学生也理解了寓意,不过课后想来,我并没有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整堂课,我的讲解并不多,全是让学生探讨交流,可是每一环节的问题是我设置的,学生还是被我牵着鼻子走,处于被动地位。如果上课伊始,在学生初读课文后,我能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质疑,提出问题,给学生提供一个充分思索,探究的过程,我相信效果会更好。《掩耳盗铃》教学设计3教学背景(1)教材分析: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语文第七册第八单元的30课《寓言二则》中的1篇,出自《吕氏春好范文解忧愁9/15秋。自知》。这则寓言讲一个人掩着自己的耳朵去偷人家的门铃铛,当场被人发觉。故事只有5句话。先说那个人想偷人家门上的铃铛;接着说那个人知道手碰铃铛会发出声音,别人就能发觉,他便想出了掩耳朵的办法;最后说他掩着自己的耳朵去偷铃铛,立刻被人发觉了。这则寓言告诉人们:做了坏事想叫别人不知道是不可能的,自作聪明的结果是自己害自己。这个成语也常用来讽刺那些玩弄笨拙的把戏自欺欺人的愚蠢行为。(2)学生情况分析:学习这则寓言时,鉴于四年级学生对寓言有浓厚兴趣的特点,教学目标设计为在对语言文字充分理解感悟的基础上,培养大胆想象的能力和积极探究能力,同时指导做事要多动脑筋,不能一视同仁、一成不变。四年级学生,他们对知识的把握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对课文的内容虽容易把握,但对知识内涵的理解不是很深,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有一定的学法上的引领与指导,方能更好地实现预期目标。教学目标1、知道“掩耳盗铃”的含义。引导学生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2、体会寓言包含的道理,懂得做事要老老实实,不可自作聪明。好范文解忧愁10/15教学重点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教学难点感悟寓言包含的道理。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铃铛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方法三勤四环节教学法教学流程一、定向、诱导﹙一﹚诱导1、激趣导入出示铃铛并摇铃铛:孩子们,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说说表示声音的词。丁零丁零,铛铛,哗啦哗啦??(板书:铛dāng象声词)。强调:在“铃铛”中“铛”读轻声。读一读。2、引出故事:和这个铃铛有关的还有一个故事呢!同学们想听这个故事吗?3、放动画,听故事4、过渡:我们的课本把这个有趣的故事完整地讲述出来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则寓言故事《掩耳盗铃》﹙板书完整课题﹚。过渡:请看本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二﹚定向——出示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题目意思,了解故事好范文解忧愁11/15内容。2、读懂故事,理解寓意,学会做人。二、自学、探究﹙一﹚出示自学提纲: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题目的意思。2、偷铃人明明知道什么?从书上划出有关的句子,用“只要···就···”说一句话。3、偷铃人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你认为他的想法对吗?4、如果把耳朵掩住,响声不就听不见了吗?5、这则寓言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二﹚自学﹙三﹚小组合作学习﹙四﹚成果汇报1、掩耳盗铃的意思: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2、偷铃人明明知道:那个铃铛只要用手一碰,就会丁零丁零地响起来。3、偷铃人想:如果我把耳朵掩住,不就听不见响声了吗?偷铃人这么做的:他掩住了自己的耳朵,伸手去偷铃铛。好范文解忧愁12/154、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做了坏事想让别人不知道是不可能的,自作聪明的结果是自己害自己。讽刺做了不该做的事,自己欺骗自己的人。三、讨论、解疑1、课文学到这儿,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吗?2、预设:那么生活中有没有这样自欺欺人的事呢?我们遇到这些事该怎么做呢?﹙小组讨论,代表汇报。﹚﹙学生抄袭作业;老师看到没有学生提问,被学生的假象迷惑,以为学生全懂了;犯罪分子明知道在犯法,却挺而走险;社会上一些人为了经济利益,置法律、整改于不顾,最后出事了??﹚﹙要实事求是,不能自欺欺人、不懂装懂。﹚四、反馈总结1、反馈学习:请运用本课学到的知识,选择填上成语——掩耳盗铃、亡羊补牢、揠苗助长(1)。现在许多家长望子成龙,不顾孩子实际,让孩子学这学那,这真是()(2)。我发现了自己的错误,赶紧改正,还算()吧!(3)。有的同学做练习册上的题目,照抄后面的答案,这不是()、自欺欺人吗?2、总结:是呀,自欺欺人,最终还是自食其果,好范文解忧愁13/15让我们做一个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人,这样才能得到大家的信任。掩耳盗铃小偷响←碰←铃◇铛→偷→捂耳朵→被发觉◇自作聪明,十分愚蠢《掩耳盗铃》教学设计4[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掩

1 / 1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