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资料,少熬夜!小学数学教案【精编5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网友为大家分享的小学数学教案【精编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小学数学教案【第一篇】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的乘、除法知识解决问题。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提高学生解决问题技能。教学难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图片、题卡或课件等。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我们已经学了利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你们都有哪些收获?把你的收获再组里交流一下。2、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这个问题。【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二、探索学习1、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七第8题。(1)学生先独立思考完成,教师巡视。(2)交流汇报,集体订正。2、引导学生完成第9题。(1)出示情境图,学生看图思考,独立完成练习。(2)同桌相互交流,说说题意、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3、引导学生完成第10题。(1)出示情境图,学生观察画面,确定要先解决什么问题。(2)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解题思路。教师巡视。(3)全班交流汇报。【设计意图】:练习与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扩大用除法计算解决问题的空间,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用数学的同时,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做完题后让学生交流解题思路,让学生在交流中分享成功。参考资料,少熬夜!三、拓展应用1、补充拓展性练习。(略)2、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讨论、交流,教师指导。四、课堂总结。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小学数学教案【第二篇】详细介绍:教学目标1.通过看实物图,使学生进一步了解除法的的第二种分法.2.能够看一幅图列出相应的除法算式(进一步掌握第二种分东西的方法一份一份分的方法).3.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认真观察、分析数量关系的习惯.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第二种分法的的含义.教学难点看一幅图列相应的除法算式.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教师拍手4下,问:老师拍了几下?2.请学生以老师拍的次数为一份,拍出2个4、5个4.3.教师再次拍5个2后,问:谁听出来了,老师一共拍了多少下?一份是几下?拍了相同的几份?二、探究新知1.讲解例6(1)直接出示例6的图(2)问:通过看图,你都知道了些什么?[生:一共有8个苹果;每2个苹果为一份;这道题是要我们求出:一共有8个苹果,每2个苹果为一份,可以分成几份?](3)要求:按照每2个苹果一份,在书上画一画,再把书上的空格填完.(4)指名汇报例6(5)想:(今天学习的知识与上节课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只想不回答.2.讲解例7(1)出示例7实物图,问:通过看图,你都知道了些什么?(2)自己按要求在书上画一画,并把书上的空格填完.(3)指名汇报参考资料,少熬夜!(4)教师重点讲解:12块饼干,每3块一份,分成了4份.这时,我们就说:12里面有4个3.(5)谁能仿照这个例子说一说,例6的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在例6中,因为有8个苹果,每2个一份,分成了4份.所以还可以说,8里面有4个2.)3.归纳对比我们今天学习这两道题与上节课学习题目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1)分东西的方法是相同的,都是在一份一份的分;(2)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是相同的,都表示总数里包含着几个一份的数.不同点:(1)这节课学习的题目比上节课要难了;(2)上节课时,一份数、份数和总数题目中都是直接给出的,这节课要通过看图先知道一份是几,然后再画一画,才能求出总数里包含着几个一份的数.)三、巩固发展1.先圈一圈,再在□里填上数.124=□□个☆,每□个一份,分成了□份.12里面有□个4.2.__________6里面有□个2.3.自己根据自己的水平完成P45、1-4(1)表示有□个,每□个表示有□个,每□个一份,分成了□份.一份,分成了□份.(2)84=□105=□(3)先圈一圈,再在□里填上数.□里面有□个□□里面有□个□(4)6里面有□个312里面有□个□四、归纳质疑1.比较今天所学习的知识与上节课有什么联系和区别?2.上节课与今天学习的知识都是第二种分东西的方法,第二种分东西的方法与第一种分东西的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五、布置作业(略)板书设计表内除法---第二种分法(二)参考资料,少熬夜!小学数学教案【第三篇】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理解连加的含义。2、正确地掌握10以内连加的计算。教学重点掌握连加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掌握连加的计算方法课型教学关键运用图理解连加含义教具小棒等板书设计连加5+2+1=84+3+1=8教学反思复习时反复巩固两个数相加表示把两个数和起来的意思,由此自然将知识迁移到三个数相加,也表示把三个数和起来,从算式意义的理解上就容易多了,再将计算弄懂深化,效果较好。教学过程环节设计说明或修改一、复习:1、口算。8+2=10-3=8-7=6+4=0+9=5+5=10-8=2+5=3+7=10-2=4+3=7+1=2、看图写算式。(手绘图)提问:为什么这两道题都用加法计算?二、新授课:1、教材72页小鸡图(1)电脑显示:先出现地上有5只觅食的小鸡,然后,从竹林后面跑来2只小鸡,然后再出现1只小鸡,观察完动态画面后,问:图上画的是什么意思?用自己的话说一说。l提问:地上的小鸡由哪几个部分组成?(3个部分)l要求地上有几只小鸡,该怎样求?(把这3个部分合并起来)用什么方法计算?你会列式吗?l教师:以前我们学的都是两个数加起来,而这一道是3个数相加,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连加参考资料,少熬夜!l连加算是怎样算呢?我们可以按照小鸡出现的先后顺序来计算。原来的5只小鸡和先跑来的2只小鸡先加起来,并在连线下面写7,成5+2+1,再把7只小鸡和最后跑来的1只小鸡加起来,(把7和1用线连起来,成5+2+1,就是8只小鸡,在算式后面写=8)l让学生说一说连加应该怎样计算?l小结:三个数连加,要先加前面两个数,再把得数和第三个数相加。2、教材72页做一做左边第一道题。l摆小棒。在自己的课桌上先摆4根小棒,再白3根小棒,(与前面4根要分开距离)最后再摆1根小棒。l根据自己摆的图,想一想该怎样算?先算什么?后算什么?l根据学生回答,老师在黑板上板演。4+3+1=8l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计算连加的时候要怎样计算呢?这些问题先让学生自由说然后老师总结:今天我们学的是3个数连加,计算连加的时候,要先把前面两个数加起来,再把得数加第3个数。三、巩固练习1、教材73页练习十一的第一题。看图。2+3表示什么?5表示什么?5+4表示什么?2+3+4又表示什么?2+3+4该怎样计算?2、教材73页练习十一的第二题。l引导看燕子图,先把题意理解清楚。l问:电线上停着几只小燕子?又飞来几只?后面又再来几只?让学生填写算式。l问:3+4表示什么?再加2又表示什么?3、教材73页的练习十一的第三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评讲,对个别题进行提问:你是怎样算的?4、教材73页的练习十一的第四题。l要求:每个数字和每个符号都要占一小格两个算式之间要空两个小格。然后让学生独立练习。小学数学教案【第四篇】教学目标:1.经历从实际情景中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理解计算十几减9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2.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学习活动,促进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的发展。3.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参考资料,少熬夜!教学重点:正确口算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教学准备:挂图、学具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示图:小白兔到猴妈妈的水果店里去买桃。星期天早上,小白兔到猴妈妈的水果店去买桃,(小白兔对猴妈妈说)“阿姨,我要买9个桃。”问:小朋友,你们从图上知道了什么呢?学生互相说图意。“13个桃,卖出9个,还剩多少个?”全班交流解决这个问题用哪种运算方法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13-9=?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你是怎样算出的?如果你是小猴你准备怎样从13个桃子里拿走9个呢?主动探究,用(小棒,小圆片)代替桃子摆一摆,说一说,怎样计算13-9。看谁的想法多。全班交流汇报。学生们可能会出现以下答案:方法1:一个一个地减。板书:13-1-1-1-1-1-1-1-1-1=方法2:先以10里面去掉9,再把剩下的1和3合起来是4。板书:10-9=11+3=4方法3:先减3,再减6,得出4。板书:13-3-6=4方法4:想加算减。(因为9+4=13,所以13-9=4)小朋友们真爱动脑筋,想出各种不同的方法来计算,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呢?介绍给同桌小朋友们听。试一试。计算12-9和16-9(“想想做做”第1题)。(允许有困难的学生借助实物操作进行计算)指名学生口答,并要求说出算法三、练习应用,巩固提高1、想想做做”第2题。先说说题意,再说说是怎样计算出结果2、“想想做做”第3题。让学生在计算、比较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想加算减”的快捷,较快地算出得数,但不必强求统一算法。3、“想想做做”第4题(游戏:小蚂蚁推木块)。你能帮小蚂蚁算一算吗?参考资料,少熬夜!12-9=10-9=14-9=18-9=11-9=19-9=16-9=13-9=17-9=15-9=5、出示算式:游戏“夺冠军”:让学生通过计算、比较发现算式间的某种联系17-916-913-912-915-911-914-918-9计算结果。你发现了什么?最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知道可以利用相邻的算式推出得数。四、总结反思,拓展延伸提问: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先互相说一说,再告诉大家。(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十几减9)板书设计:十几减9方法一:一个一个地减.13-9=4方法二:10-9=11+3=4方法三:先减去3,再减去6.方法四:9加(4)等于13.小学数学教案【第五篇】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旋转与角》一课。教材分析:学生已经认识了锐角、直角、钝角也感知了图形的旋转。在基础上,教材从旋转纸条入手,使学生体会旋转过程中角的变化,从而引出平角和周角,为下一步学习角的度量打基础。改变了传统教材中仅依靠观察图形推出概念的方式,改静态观察为动态描述,具有活动性、过程性、和体验性的特点,很好的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独立学习的能力,积累了一些角的学习经验,头脑中也有旋转的概念。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经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和生活中的观察,相信学生能很快掌握本课知识点。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活动,认识平角与周角,能说出生活中的平角与周角。知道各种角的形成过程,了解各种角之间的大小关系。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角的动态美。教学重点:参考资料,少熬夜!认识平角和周角。教法学法:我使用的是引导教学法和直观演示法,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节课以学生为主,教师辅助,使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采用的教具有钟表模型、课件、芭比娃娃;学具有活动角、圆形纸片。教学过程:一、导入复习学过的角及角的各部分名称,老师拨动钟表模型,让学生观察钟面上时针和分针不停的旋转过程中所形成的最小夹角是什么角,让学生初步感知旋转可以得到角,导入课题《旋转与角》。当6时整时,时针和分针所夹的角学生不认识,这时产生认知冲突,激发学习兴趣。二、新授1、学习平角让学生拿出自己的活动角,固定其中一条边,旋转另一条边,边旋转边说自己旋转出了什么角。继续旋转,当角的两条边在一条直线上时,(1)提问:它与我们以前学过的角相比,有什么不一样?学生观察得出它的两条边在一条直线上。(2)这时提出质疑:它还是一个角吗?学生经过讨论得出它符合角的条件,是一个比钝角还大的角。(3)追问:能说它是一条直线吗?学生讨论平角与直线的区别然后告诉学生它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平角。(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