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第十一期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培训班就业政策与形势中山大学就业指导中心高级职业指导师王尔新2011年5月(一)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历史演变从历史上看,大学毕业生从毕业离校到工作岗位这一过程,有着不同的称谓。从新中国成立的1994年,人们将这一过程叫做“毕业分配”,1994年后才正式使用“就业”的概念。在大学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的毕业分配时期,又可以大致分为两个阶段。1、“统包统分”的历史背景与时代意义从1949年到1986年,这一阶段基本上属于单纯的“统包统分”时期。大学生毕业就意味着拿到了“铁饭碗”,“铁饭碗”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较为流行的俗语,反映了这一时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大学毕业生的“统包统分”、国家“包当干部”的状态。(1)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统包统分”时期回顾:文革期间的口号•党叫干啥就干啥,做一个齿轮与螺丝钉!•革命战士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哪里需要哪里去,哪里艰苦哪安家!•公家的事再小也是大事,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苦不苦,想想红军二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2)后“统包统分”时期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改革大学招生的计划制度和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高等学校全部按照国家计划统一招生,毕业生全部由国家包下来的分配方法”从1986年到1994年,传统意义上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进入了反思和探索的时期。从1988年招生开始,在广东省属高校首先试点实施“普通高等学校招收的学生,实行收费上学,毕业后推荐就业、定向就业、择优录用制度。”2、从“双向选择”到“自主择业”转变的时代背景与意义1989年招生时,全国有近百所高等学校按中期改革方案的要求起步实施。自此,“双向选择”开始在全国高校中普遍推广实行,多种形式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开始逐步形成。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高校毕业生就业改革的长远目标是,改革高等学校毕业生“统包统分”和“包当干部”的分配制度,实行少数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就业,多数由学生“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3、目前国家关于大学生择业就业的系列重要政策与规定1997年3月24日由当时的国家教委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是目前就业工作的主要依据。2000年教育部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派遣证统一改为就业报到证。2002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由教育部、公安部、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意见》(国办发[2002]19号)规定了暂缓两年就业,提出了“三支一扶”的概念2002年9月12日《教育部、公安部、人事部、劳动保障部关于切实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教学[2002]16号)。更是将大学生就业率与招生、经费投入、高校评估等挂钩。2003年4月25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教学[2003]6号),《意见》进一步指出要将某一高校或地区毕业生就业率和高校设置、专业设置、招生数量、高校教学工作评估、新增硕士、博士点等工作适当挂钩,如对连续三年本专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低于全省平均就业率的高校要控制其专业总数,每增设一个新专业的同时,要撤销一个旧专业,引导学校进行专业结构调整。同样地,部分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在执行国家有关规定的同时,更是将经费划拨、工作评估与就业率结合起来,有的地方甚至要求各高校要实施毕业生就业“一把手”工程,签订目标责任书,对就业率比较低的高校第一、二责任人,不得评先受奖、晋职晋级。200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中办发〔2005〕18号)。从2006年起,教育部启动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政策和“农村教师岗位国家支持计划”的试点。人事部等部门发布《关于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16号)。这是中央组织部、人事部、教育部、财政部、农业部、卫生部、国务院扶贫办、共青团中央决定,联合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简称“三支一扶”计划)。2007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下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规范了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内容。2009年4月,广东省人民政府颁布《关于促进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提出了实施3年6万毕业生见习计划等31项措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政策的历史沿革(小结)•1950年至1989年:计划分配时期•1989年至1994年:中期改革时期•1994年至今:毕业生职场就业时期(二)当前我国大学生择业就业面临的形势专家分析与预测,从2007开始,以后年下岗人员的数量会有所下降,但就业总量压力持续增加,直到2020年前后才会有所下降。总的来说,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就业客观形势:就业形势严峻是我国面临的一个长期问题,也是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客观问题。也是据劳动部门的数据统计,每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900万,而需要就业的人数达2400万。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实际上是全社会就业压力传导的结果。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数(单位:万人)878910111514521225033841349555961163066001002003004005006007001998年2000年2002年2004年2006年2008年2010年全国毕业生主要特征:一、就业人口基数大导致整体就业的压力,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基本格局长期存在。二、伴随着企业体制改革导致的下岗人员出现的再就业问题。三、我国特有的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和城镇新增劳动力带来的就业问题。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导致的就业结构性矛盾以及规模化用工模式向集约化模式的转变导致的岗位数量的减少。五、金融危机后,2010年春季开始,新的就业结构矛盾逐步凸显。后金融危机下的就业形势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学科结构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一些大学生求职面临一定困难,而很多需要人才的地方和岗位又招不到合适的人才。这种现象可以概括为“有人没事干,有事没人干”,而这种现象的产生正是因为高等教育结构没有很好地与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相协调。下面引用一些数据加以说明:我国高等学校2010年11个一级学科毕业生就业率的排名情况,说明很多专业在社会上的就业情况非常不理想。学科平均总体就业率%工学91.50%农学89.45%管理学84.32%理学84.01%经济学83.75%文学82.01%教育学81.33%历史学80.07%哲学79.30%医学77.79%法学67.28%大学生就业主观因素:择业竞争中大多数人缺乏自信成功经验不足导致焦虑容易产生的嫉妒心理要面子怕吃苦心理守旧脱节心态盲从心理近几年我国大学生择业就业去向分析:就业率就业去向签约就业定向就业回生源地二次就业灵活就业自主创业项目类就业自主创业应征入伍收入水平:大学生收入水平和收入预期的内涵大学生收入水平的现状学历高低对薪酬的影响行业差别对薪酬的影响择业地点对薪酬的影响大学生就业收入水平心理分析应树立正确的收入水平观腾讯-麦可思调查显示,被调查2011届毕业生4月平均签约月收入高于1月,这与2010年同期变化类似。从2011年3月24日到4月25日,被调查2011届本科毕业生4月平均签约月收入为2701元,高于今年1月调查的同届本科毕业生1月平均签约月收入(2488元)213元,高于去年4月调查的2010届本科毕业生4月平均签约月收入(2403元)298元;被调查2011届高职毕业生4月平均签约月收入(2148元)高于同届高职毕业生1月平均签约月收入(2042元)106元,低于2010届高职毕业生4月平均签约月收入(2168元)20元;被调查2011届硕士生4月平均签约月收入(4307元)高于同届硕士生1月平均签约月收入(4195元)112元。门类名称求职成本每收到一份工作邀请需投出的求职份数法学147011经济学142710历史学13768教育学13546文学123610医学12278管理学122211理学115710农学109513工学93992011年求职成本十大门类专业对口率本科专业门类名称2010届2009届2008届医学888890工学757377管理学686470经济学686164文学666872教育学616562理学575963农学546263法学514747历史学475665296351359415436116144200196195010020030040050060070020062007200820092010年份万人待业人数就业人数历年大学生就业情况08年是首选“工资高”09年是“工资高”且“稳定”2009届本科/高职高专毕业生月收支211616671413115905001000150020002500本科高职高专月收入月支出(元)2009届大学(本科与高职高专)毕业生月收入最高的十个省2562232621892153213020832067200319491928189113001498132212861362127113591376161916171477050010001500200025003000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广东福建新疆云南黑龙江重庆全国月收入月支出(元)2010届本科应届毕业生不同雇主类型的签约薪资1979231116922206240405001000150020002500中外合资/外资/独资国有企业政府机构/科研事业民营企业/个体非政府的非赢利组织(NGO等)(元)不同雇主类型的签约薪资2010届高职高专应届毕业生不同雇主类型的签约薪资180922151863210305001000150020002500中外合资/外资/独资国有企业政府机构/科研事业民营企业/个体(元)08年学生求职渠道09年学生求职渠道建议:1.企业投入更多费用进校园2.校园提供更多便利给企业加入者是否成才?意中人能否到位?宣讲会如何体面?HR在85后招募与发展上的挑战已成之才可否留住?好人?OK!そうですね!!晕了三方“编码”不同判好标准引发离职的“冠冕堂皇原因”学生方面:•岗位非己所愿;•地点非己所愿;•岗位不够“玄”企业方面:1.人才总是不够;2.二、三线城市人难招;3.没人愿干技术、生产引发离职的真实原因2009届大学毕业生离职原因人际关系处理不好,3%准备求学深造,3%工作要求和压力太大,5%工作没有安全感,6%其他原因,8%对企业管理制度和文化不适应,5%薪资福利偏低,35%想改变职业或行业,12%个人发展空间不够,23%我对政策和形势的理解就业政策的理解和运用是从事就业工作和对学生进行指导的基础。对就业形势的研究和判断是我们做好就业工作、制定策略的保证。谢谢!ThankYou!期待能与您一起做最好的就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