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2022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43个关键词汇报人:XXX关键词报告原文综合研判国内外形势,今年我国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明显增多,必须爬坡过坎2022年1月10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提出了“当前经济运行处于爬坡过坎的关口”,“爬坡过坎”一词在3月5日又出现在了政府工作报告中。“爬坡过坎”形象地描述了中国经济目前所处的状况,即爬坡过坎是总体向上的过程,但上行过程中面临着压力。2021年四季度中国GDP增速4%,处于低位,2021年经济增长呈现前高后低,面临三重压力。今年上半年特别是一季度将会是“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要解决这一压力在“稳外贸”的前提下,内需层面的“有效投资和最终消费”将会是最为关键环节,特别是其中的“有效投资”,因此,在2022年上半年和一季度,投资政策将会持续的推进,但不会“大水漫灌”。解读关键词报告原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经济增速预期目标的设定,主要考虑稳就业保民生防风险的需要,并同近两年平均经济增速以及“十四五”规划目标要求相衔接。为什么定5.5%?“在过去两年GDP平均增长5.1%的基础上,2022年5.5%左右的GDP增速目标还是比较积极的,同时也考虑了一些困难和冲击。总体来看,目标之下,要进一步释放中国经济增长潜能以及进一步提升中国经济增长率表达的很明确、很清楚。”“2022年中国经济将呈平稳开局、逐步回暖的基本态势。经济增长走势将主要与扩内需效果有关。扩内需方面,关键着力点还是在扩大投资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这样企业订单才能有效增加、企业的开工率能够回暖,从而对就业带来积极的拉动,最终对消费形成重要支撑。”解读关键词报告原文提升积极的财政政策效能。今年赤字率拟按2.8%左右安排、比去年有所下调,有利于增强财政可持续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要保证财政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实施新的减税降费政策,强化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制造业、风险化解等的支持力度,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在两会之前,中央已经定调2022年的宏观政策,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2年赤字率2.8%,相比2021年是有所下降,但是有利于财政可持续性。此外,2021年的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2539亿元,同比增长10.7%,达到了双位数的增幅,预计2022年财政收入继续增长,所以今年赤字率相比2021年下降是应该的也是必然的。解读关键词报告原文稳定粮食播种面积,针对小麦晚播强化夏粮田间管理,促进大豆和油料增产。适当提高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保障化肥等农资供应和价格稳定,给种粮农民再次发放农资补贴,加大对主产区支持力度,让农民种粮有合理收益、主产区抓粮有内在动力。今年国家把农业安全和农产品保供的问题提升到重要高度,一方面,要求促进大豆和油料的增产,大豆和油料是中国农作物中较为依赖进口的品类,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大豆进口量9651.8万吨,同比减少3.8%,进口额同比增加26.1%;油料中食用植物油进口量1039.2万吨,同比减少3.7%,进口额同比增加24.0%。增加大豆和油料的自给能力是个长期发展命题,过去各地农户缺乏种植大豆和油料的积极性,是因为种这些作物的效益低。在相同肥力等条件下,往往去种水稻、小麦,长久以来形成了供给不足的局面。另一方面,工作报告提出适当提高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让农民种粮有合理收益、主产区抓粮有内在动力。解读关键词报告原文要用好政府投资资金,带动扩大有效投资。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65万亿元。强化绩效导向,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合理扩大使用范围,支持在建项目后续融资,开工一批具备条件的重大工程、新型基础设施、老旧公用设施改造等建设项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2021年全国财政工作视频会议也提出,合理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保障重点项目建设。3.65万亿元的专项债券额度,与2021年持平,但是能够使用好今年的新增增量资金和以前的存量资金,能够对投资的拉动起到一个关键作用。一位专项债的专家认为,合理扩大专项债使用范围,应该从中央层面提出支持海绵城市、城市更新、体育设施、基本普惠性养老服务、乡村振兴、义务教育中学小学建设等范围。解读关键词报告原文推动消费持续恢复。多渠道促进居民增收,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升消费能力。推动线上线下消费深度融合,促进生活服务消费恢复,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推动消费持续恢复对促进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数字经济智库副院长储殷表示,推动消费持续恢复,是延续了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提法,其背景是,我国内需在疫情受控后虽稳步恢复,消费增长大体上也保持扩张态势,但仍然没有恢复到疫情前水平。促进消费首先要增加居民收入,政府工作报告中把多渠道促进居民增收、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放在推动消费持续恢复后的第一句话,这是因为收入增加后才有消费动力。第一,农村消费市场广阔,发掘农村消费市场要提高商品的质量,加大物流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农产品上行和工业品下乡;第二,促进线上线下融合,鼓励百货业创新,传统业态需要进行改造,如社区商业应该往适老化方向改造,提高老年人生活品质,促进消费升级;第三,促进服务消费,过去消费者一直注重商品消费,但是现在服务消费占比越来越高,健康消费、数字消费、文娱消费的潜力很大,要积极促进服务业态创新,提升服务消费品质。解读关键词报告原文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大力拓宽就业渠道,注重通过稳市场主体来稳就业,增强创业带动就业作用。财税、金融等政策都要围绕就业优先实施,加大对企业稳岗扩岗的支持力度。在2022年就业方面的具体预期目标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预期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以内。回看过去一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269万人,超额完成1100万人的目标任务。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1%,比上年平均值下降0.5个百分点,就业局势总体稳定。展望2022年就业形势,在2月22日的人社部新闻发布会上,人社部就业促进司司长张莹表示,就业的基础仍然稳固,就业形势将继续保持总体稳定。与此同时,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减弱三重压力,就业总量压力不减,结构性矛盾突出,完成全年就业目标任务还需要付出艰苦努力。解读关键词报告原文今年高校毕业生超过1000万人,要加强就业创业政策支持和不断线服务。根据教育部公布数据,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人。这是中国高校毕业生规模首次超过千万。与此同时,疫情对就业仍有影响,部分行业、企业生产经营还未恢复到疫情前水平,叠加去年下半年教培、房地产、互联网三大吸纳就业主要行业面临政策调整,今年毕业生就业形式仍不容乐观。结合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加强就业创业政策支持和不断线服务。应是从更高层面,释放解决目前大学生投身创业中面临的经验少、融资难等问题,相信后续相关鼓励政策和措施也会不断释出。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应看到目前我国面临着就业结构性矛盾凸显等问题。这种矛盾既源自于岗位需求和大学生能力期望的结构性错配,也有来自于地域和职业的错配。解读关键词报告原文完善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机制,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2021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则表示,证监会目前正抓紧制定全市场注册制改革方案,扎实推进相关准备工作,确保该项重大改革平稳落地。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有赖于证券公司、律师事务所及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卫土守责”。2021年7月,证监会制定并发布了《关于注册制下督促证券公司从事投行业务归位尽责的指导意见》,对相关工作做出全面部署和安排,进一步压实中介机构责任。当前,新证券法迎来实施两周年,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改革也将在A股主板实行。此外,“询价新规”施行以来,新股发行采用市场化定价机制在逐步形成,新股定价从博弈策略转向价值研判。解读关键词报告原文继续保障好群众住房需求。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探索新的发展模式。毫无意外,房住不炒再次进入政府工作报告,为新一年的房地产定调,今年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探索新的发展模式”这一新要求。和新模式相对应的当然是旧模式,去年半年多时间,房地产行业经历了一次痛彻心扉的降杠杆大洗礼。个别房企的巨量债务风险爆发,连带了一系列房企发生债务兑付问题、金融机构出现应激反应、一二手房交易量萎缩。这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旧模式的问题。探索新的发展模式,意味着旧模式难以为继。对房地产行业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虽然各地春节后陆续出现楼市“小阳春”迹象,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及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但是整个行业脱虚向实、降杠杆的进程不会改变,如果对房地产作为拉动经济的短期手段还抱有幻想,试图挣房地产周期的钱,而不是产品能力的钱,这样的房企一定会被淘汰。解读关键词报告原文坚持租购并举,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时隔三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提租购并举,值得特别关注一、房住不炒定调之外,政府工作报告要求探索新的发展模式。我们认为,新模式不仅仅是房地产之于宏观经济作用的再认知,也包括房地产供给结构的变化。如果我们不依赖于通过房地产开发提振经济,租赁市场对满足人民住房需求理应发挥更大的价值。二、和202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相比,对长租房市场的定位也出现了明显不同,2021年,长租房这一关键词首次进入政府工作报告,但对它的要求是“规范发展”,而今年的提法是“加快发展”,从规范到加快,意味着经历了各地政策的出台,长租房市场的规范化和模式探索进入了新阶段,他们也将在解决住房问题上发挥更大作用。解读关键词报告原文再开工改造一批城镇老旧小区,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和适老化改造。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已经连续三年进入政府工作报告,今年,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6万个,比去年增加0.3万个,增幅较去年收窄。作为城市和房地产发展存量时代的标志性工作内容,老旧小区改造有助于改善城镇居民居住条件、提升城市安全、拉动经济增长。在实际改造过程中,配套资金支持力度、市场化参与主体的盈利模式、具体改造内容的优先级和迫切度、居民的改造意愿等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相信随着改造的持续进行,改造模式会得到不断的优化。解读关键词报告原文加快城市燃气管道等管网更新改造。燃气管道更新一直是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的重要内容之一,今年,它的重要性得到进一步提升。2月24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发布会上,住建部部长王蒙徽在提及2022年主要工作时,将燃气等城市管道老化更新改造工程单列,与房地产供给侧改革、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新城建”并列,并表示今年力争开工改造存在安全隐患的燃气管道约2万公里。这一政策风向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得到进一步明确。中国的燃气管道的建设发展从上世纪80年代起步,发展至今确实需要重视安全和更新工作。同时,据天风国际的研究报告,城市管网改造更新有望带动燃气管道改造(含施工)投资超600亿元。解读关键词报告原文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加强医保基金监管。推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是完善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重要任务。2019年~2021年,DRG/DIP(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DIP按病种分值付费)支付方式改革已试点三年,在三年试点取得初步成效基础上,国家医疗保障局于2021年11月印发了《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动计划》,2022到2024年,全面完成DRG/DIP付费方式改革任务,推动医保高质量发展。DRG/DIP两种医保支付方式改革,都是为疾病治疗打包确定一个支付标准,结余费用成为医院收益,超额费用医院自负,能够推动临床路径更科学、药品耗材使用更合理。解读关键词报告原文推进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确保生产供应。2018年以来,国家医保局会同国家有关部门以带量采购为核心,推进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带量采购改革,经过三年多的实践,集中带量采购改革已经进入常态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