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思镇中心小学远程教育教师培训规划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彭思镇中心小学远程教育教师培训规划远程教育项目的优质资源给师生展示了一个色彩缤纷的新天地,有效地调动了师生教与学的热情,给我校带来了巨大的办学效益。项目实施以后,如何使项目发挥其应有的效益,并持续地作用于学校教育的多维时空,始终是我们要着力探讨的问题。对于信息技术条件薄弱的农村中小学来说,从培训入手抓应用,从管理入手抓整合无疑是实现项目效益的前提。一、依托项目,大力开展校本立体式教师培训(一)开展校本立体式教师培训的背景1、普及教师的计算机操作常识刻不容缓。相当的农村中小学在项目实施之前,信息技术硬件设备或基本没有或仅有配置较低、数量极少的一些设备。无法满足教育教学的需求和培养教师信息素养的需要。加上资源缺乏,培训往往和课堂教学脱钩,教师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水平普遍偏低;有些教师甚至还没有操作过计算机。2、培养教师的信息资源利用能力势在必行。项目提供的资源非常丰富且形式多样,如何应用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学校生活中去,实现多方位的整合,不是单纯的信息技术所能解决的。农村中小学在课程改革中,问题很多,运用项目提供的设备,上一定数量的整合课,非常重要,但无法解决更多课堂的问题。项目要发挥其最大效益,资源必须广泛地作用于课堂和校园。3、提升教师的面对实际问题的教科研能力时不我待。学校在课程改革中要解决很多问题;项目实施在具体学校中也有许多问题要解决。这就需要大力开展校本教研,使教师在不断的实践和研究中解决出现的问题。(二)校本立体式教师培训的具体做法我们探索的校本立体式培训是以校为本,立足岗位,紧密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在内容上体现全面性,在方法上体现多样性,在性质上体现文化性,力求使尽可能多的教师适应项目效益最大化和课程改革的需要。1、在内容上体现全面性。内容上的全面性是立体式教师培训的前提。事实证明:给教师提供的培训菜单内容越丰富,越容易引起教师的兴趣,越容易消除单一内容带来的心理疲软,从而增强培训的时效性。(1)信息技术培训。信息技术培训主要在计算机室。内容以计算机操作为主,掌握扎实的计算机基础常识,形成计算机操作技能是应用的前提。(2)网络资源应用培训。有了项目配套的设备,依托项目求发展,学校又接入了因特网。网络资源十分丰富,如何将这些资源应用到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去,是十分重要的现实问题。解决好这个问题,项目资源才能广泛作用于校园和所有课堂,产生应有的效益。(3)课程改革案例研讨培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于一线的教师来说,特别需要真实生动的案例;案例培训是最有效的。运用项目提供的丰富的案例资源培训教师是十分有效的。在案例中分析研讨新课程观念,策略,方式,以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诸多问题。实际的工作中,案例是推动新课程最有效的方式之一。这样,在培训的过程中,教师运用学到的技术,查找、调阅、整合项目提供的资源,然后应用到教育教学中去,同时,可以通过研讨随时解决出现的问题。内容上的分类,既可以充分利用项目提供的四种性质不同的设备,同时,因为与解决新课堂问题紧密相连,可以有效地生发出教师培训的内驱力。2、在方法上体现多样性。方法上的多样性是基于教师不同的信息化水平而采取的培训策略。丰富而多样的方法从不同角度适应教师个体化的需求,清晰而动态地催动着教师的发展。(1)集体培训与师徒辅导相结合。集体培训是针对教师中的普遍需求而进行的一种主要的培训方式。这种培训时间相对集中,信息量较大,可以解决一些普遍问题。项目配套到学校之后,我们进行了每周不少于四小时的集中培训,系统地讲授了计算机操作的基本常识。但是,集体培训却无法满足个别化的需求,教师的信息素养和求知渴望差别很大,因此,师徒辅导是培训中应采取的主要形式。我们根据教师的个别差异,把它们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配一个水平较高、受过上一级培训的辅导教师。这种培训因为能够及时解决教师的疑难而受到欢迎。(2)共同进步与骨干先行相结合。在全体教师共同学习的前提下,学校应注重骨干力量的培养。以骨干力量带动全体教师的进步。形成梯级层次更容易产生群体内驱力。“学得好的影响和带动学得不太好的,水平高的影响和带动水平比较低的,这样就可以促进共同进步和提高。”(3)应用与研讨相结合。在培训中,要给教师留下足够的实践机会,并马上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学会应用。同时,组织教师研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诸多问题,在使用中研究,在研究中使用。(4)观摩与自主实践相结合。在实施培训的过程中,组织一定的观摩活动是必不可少的。但最终的落脚点应该是自主实践。从某种角度讲,所有的培训不是教会教师多少东西,而是提供一定的范例,刺激教师的发展需求。因此,教师的自主实践,才是最为重要的过程和培训的目的之一。“再出人才的问题上,要鼓励和支持冒尖,鼓励和支持当领头雁,鼓励和支持一马当先,这不是提倡搞个人突出、个人英雄主义,而是合乎人才成长规律的必然要求”。方法上的多样性,有效地解决了水平不同的教师不同的需求。梯队的促成容易形成较为长期的竞争力,在管理上,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3、在形式上体现文化性。事实证明,没有文化参与的培训是单纯而低效的,是平面而短视的。因此,在形式上体现文化性绝不是培训的补充而应是培训者有意的作为。让参训者不但有技术层面的收获,而且获得更多维度的生长点。(1)用墙面语引领观念。项目设备到位和扩充之后,我们精心布置了各个专用教室,在教室内外墙壁和楼道内形象生动地传达了我们的观念信息。(2)以主题活动渲染氛围。通过创办教师论坛、开办信息小报,举办研讨会等多种形式营造信息化建设氛围。这种“随风潜入夜”的文化式的训导创造了一种氛围,也熏陶和感染着教师,形成一种不知不觉地推动。这样,整个培训立体式地覆盖了教师的观念,施教行为,新课程推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它不但涉及到技术层面,也涉及到了观念,态度和价值追求的问题,启动和修正了教师的内部动力机制,从而产生了良好的培训效果。二、构建项目科学的运行机制,实现项目效益的最大化1、项目运行的目标导向机制目标是形成合力的方向,没有目标的行动是盲目的;因此,目标导向机制非常重要。(1)制定规划和方案,明确工作原则和步骤。设备投入使用之后,我们即确定了以“硬件建设为基础,教师培训为重点,教学科研为先导,学生应用为核心”的工作原则,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教师培训方案及教学应用方案,制定了阶段性工作计划。明确提出了三个层次的工作目标:一是捕捉信息、利用信息,二是改造信息、整合信息。三是享受信息、创造信息。规划和方案、原则和步骤可以使教师和学生明白努力的方向,做到心中有数。(2)通过多种形式传达目标和方向信息。项目设备到位和扩充之后,我们精心布置了各个专用教室,在教室内外墙壁和楼道内以丰富的墙面语形象生动地传达观念信息。(二)项目运行的管理机制对项目运行来说,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项目效益能否有效地实现。1、完善管理机构,明确工作职责。我们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成立了信息技术教研室,给各个专用教室配备了管理员。明确了各个岗位的职责,细化了每个阶段的具体任务。在项目设备还没有应用熟练的情况下,既综合又相对独立的管理系统在培训教师和普及应用中起着关键的作用。随着项目工作日益常规化,这种管理系统应该逐渐融合在学校整体的管理之中。2、健全管理制度,理顺操作程序。在项目实施之初,我们完善了一整套的管理制度。这些制度既突出管理的服务功能,注重规范的操作程序,又规定了注意的事项和必须遵守的纪律。这些制度的落实,有效地避免了无谓的损失。(三)项目运行的研究机制我们有一个重要的观念,不使用项目资源是浪费,使用不好同样会造成浪费。我们认为项目设备应该在研究中使用,在使用中研究。我们的研究实验机制,就是要解决正确使用的问题,杜绝不正确使用造成的浪费,使项目发挥应有的效益。从一开始就站在一个高的起点上运作,同样非常重要。一是组织研讨活动,以学科组为单位,每周至少一两个优质课例,在自我讨论中解决困惑。二是创制实践案例,以实际案例凸现多媒体使用中的优劣问题,引导教师正确使用。三是组织多媒体评优竟课活动,以说评的方式给教师明确的导向,提出阶段性的要求。四是创办交流园地,以定期交流的方式提升教师的运用水准。(四)项目运行的保障机制事实证明:在项目运行的过程中,构建保障机制是十分重要的。这种机制以鲜明的保障功能而作用于运行系统之中,使所有机制能够正常发挥作用。它既可相对独立的运行,又融合在管理系统之中;既是独立的管理行为,又表现为一种鲜明的管理思想。一是培训保障,解决“不会用和要用好”的问题。二是时间保障,解决“方便使用和常规使用”的问题。三是管理保障,解决“规范使用和普遍应用”的问题。四是经费保障,解决“相应配置和持续发展”的问题。五是资源保障,解决“案例积累和学习范式”的问题。六是技术保障,解决“设备维修和网络应用”的问题。(五)项目运行的激励机制为“鼓励冒尖”和“以好带差”,营造激励的环境、形成公平竞争的氛围是项目运行的动力机制中重要的部分。在项目运行中就是要不断的刺激教师的动力系统,树立榜样,示范带动全体教师共同进步。一是目标激励,通过确立阶段性目标不断推动项目运行。二是文化激励,通过营造健康的信息文化调动教师的内在发展需求。三是差别激励,通过骨干教师的成功案例激发教师价值的增值意识。四是奖惩激励。通过奖惩促进项目的持续发展。(六)项目运行的创新机制我们有一个重要的观念,就是在创新中延续项目的生命,提升项目的生命质量,实现项目的可持续性发展。现代化的项目设备具有巨大的应用空间。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与学校工作整合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不可一蹴而就。用阶段性发展的思想、坚持在原有水平上的创新是非常重要的。一是鼓励创新,让教师在创新的氛围中不断生发创新的动力。二是思想创新,使教师始终能够以新的思想更新和重塑自我。三是手段创新,把项目配备的四种不同的设备和学校扩充的设备以满足教育教学需求为原则,在物理空间上适当搭配,或适应新课程的需求,或引领新课程的改革。四是应用创新,主要在教育时空的深度和广度上做文章,努力实现设备效益最大化。五是管理创新,用管理上的不断创新促成多种形式创新的实现。六种机制的构建和运行,使项目的实施产生了很好的效益。以机制建设推动学校信息化、现代化建设,以机制建设推动项目的可持续性发展,这样就避免了单纯的人治和无序的管理带来的不良后果。总而言之,教师培训和科学的项目管理既是实现项目效益的前提条件和基础,也是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保证,是项目实施之初要解决的首要问题。2011年彭思中心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教师培训计划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是全面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以教育信息化带动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而师资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远程教育工程的质量,因此我们要始终坚持“培训先行”的原则。为切实做好我校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学校教师的培训,特制定本计划。一、任务和目标通过培训使我校教师了解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的目的和意义,认识教育信息化对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作用;初步提高教育信息化的理论水平、研究水平和实践能力;掌握设备设施使用和维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让教师在学习现代教育技术中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能主动地去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具有使用系统和应用资源上课的能力。二、培训管理培训工作在校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领导小组具体组织实施。三、培训方式目前我校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远不能适应新形势下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和要求,因此我们要采取多种培训方式,对所有中小学教师进行轮训。多种培训形式1.集中培训集中培训计算机和远程教育设备的基本操作。2.重点指导注重资源的应用。围绕如何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组织教学这个专题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组织专题研究,召开专题研究会,研究利用资源解决教学重点难点问题,探索资源应用的新方法新途径。3.个别指导有些学校教师从未接触过计算机,因此有必要进行个别指导,做到有求必应,上门服务,使问题能够及时得到处理和解决。四、培训时间、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一)培训时间2011年2月2011年12月(二)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1.现代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